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 探究式教学法可使学生感知知识形成的过程,提高教学实效性.考虑到化学知识皆由 化学家们通过探究实践总结而来,在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基于此, 本文从问题情景、课堂讨论、探究实验、生活探究、引发质疑、逐步引导、小组合作七个方面入手,阐 述基于探究式教学法的初中化学课堂.
关键词 : 课堂教学,探究式教学法,初中化学
1 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缺乏化学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知识对学生而言是有一定学习难度 的,部分教师在教授知识 时,会直接向学生讲解, 并要求学生记忆,这样的方式无法使学生真正地 掌握化学知识,反而会增加学生记忆化学知识的 难度.长此以往,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且无 法使学生获得学习 的成就感,从而就会使学生失 去化学学习兴趣.
1.2 学生缺乏知识应用意识
新课改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知识应用意识,并锻 炼学生化学知识应用能力,这才能培养学生化学核 心素养,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但学生学 习兴趣不足,就无法保障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无法 在课堂中挤出时间引导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而教师 缺乏课后服务意识,就不会在课后指导学生应用化 学知识.
1.3 化学实验设备相对落后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指导学生实验,可以满足学生动手实验 的欲望,并锻炼学生科学实验思维与能力.但不少学 校并不重视化学实验,这就会出现化学实验装置稀 缺、化学实验设备落后的现象.
1.4 教师缺乏探究教学意识
有的教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会将自身当 成教学的主体,这就无法形成探究教学的意识,并不 会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从而就无法满足学生的 探究欲望,也无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2 基于探究式教学法的初中化学教学
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方法是 非常多样的,教师需基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 况,合理、灵活运用探究式教学法,由此提高学生的 课堂参与度,并保障教学有效性.下面就探究式教学 法的开展方法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 实效性,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1 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开展基于探究式教学法 的初中化学教学
问题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探究欲,使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挖掘,从而在潜移默化中 感知知识形成的过程,形成一定的探究能力.所以, 教师不妨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问题情景的创设,引导 学生逐步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1].
例如,在教学“水的净化”时,教师便可在课前 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借助其了解教学内容,并 基于其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特点,进行 问题情 景的创设.即在教学活动中提出如下问题: “我们 都知道,自然界的水大多都不是纯净水,而非纯 净水中含有较多可溶的、不可溶 的杂质.而且很 多乡村是没有纯净水也没有自来水的,只能饮用 河水,请问我们应该怎么将河水转变为生活用水 呢? ” 这个问题将学生带入了相关情景中,激发 了 学生的好奇心去探究,学生会由被动学习转变为 主动学习.但学生之间存在一 定差异,有 的学生 的学习能力较 强,有的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所 以在教学活动 中,教师需适当给予学生引导,使 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如此一来,才可确保 探究式教学法发挥 出效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及掌握知识.
2.2 通过重视课堂讨论,开展基于探究式教学法的初中化学教学
课堂讨论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 主动性及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实现探究式教学的高 效开展.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重视 起来,通过巧妙引导使学生进行讨论[2].
例如,在教学“我们周围的空气”时,教师便可 将课堂讨论重视起来,通过一些问题激活学生的思 维,使其进行深入探究.就这部分知识而言,教师可 以提出的问题有 : 你了解空气吗? 你知道哪些有关 于空气 的知识 呢? 如果将带有火星 的木条分别 放入氧气集气瓶、空气集气瓶、二氧化碳集气瓶 中,可能会发生怎样的现象? 可以将它们怎样的 性质体现 出来? 生活中有哪些污染 空气 的现 象 呢? 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时间 与空间,使学生就此进行深入探讨.此外,教师还 可将小组合作学习法利用起来.通过这一方式, 可使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并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有话可说.
2.3 通过探究实验,开展基于探究式教学法的初中化学教学
化学是一门理论知识与实验相结合的科目,所 有教材中的知识都是由化学家们通过不断探究总结 而来.所以教师不妨基于此,引入探究性实验,使学 生站在化学家的角度上进行深度分析,从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燃烧与灭火”时,教师便可结合 实际情况开展实验探究活动.首先,教师可以根据自 己对学生的了解,将其分为若干个小组,引导其进行 实验探究.为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及开放性,教师 可以设计 2 ~3 个实验,就这部分知识而言,教师可 以设计如下 3 个实验 : 实验一 : 利用镊子取小木 条、小石子,放在酒精灯上灼烧,对其实验现象进 行观察并进行记录.实验二 : 点燃小蜡烛并用烧 杯稍微 罩 住,对其实验现象进行观 察 并 进 行 记 录.实验三 : 取干燥滤纸和湿滤纸,分别 点燃,对 其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并进行记录.通过这样 的教 学活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印象.
2.4 通过生活探究,开展基于探究式教学法的初中化学教学
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使 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也是教学的目 标之一,这就体现了将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的重 要性与 必 要 性.所以教师可以设计 生 活 探 究 活 动,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与化学的关联,并培养学 生结合生活认知学 习化学、将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意识和习惯.
例如,在教学“金属与金属材料”时,教师便可 结合生活中的金属与金属材料实践生活探究活动. 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 的金属,让学生根据教学知识介绍多媒体上的金属. 为了导入教学,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车棚铁架生锈的图片,并创设情境 : 车棚铁架非常容易生锈,教师想要换一个新的车棚铁架,如何才能防止车棚 铁架生锈?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并鼓励 学生结合教学知识展开探究.教师适时指导学生探 究,可以保障学生探究正确率,并促进学生思维发 展.在学生结束探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探究 内容分析化学与生活的关联.
2.5 通过引发质疑,开展基于探究式教学法的初中 化学教学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并引发学 生对化学知识的质疑,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质疑制定 探究内容,这就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 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原子的结构”时,教师便可引发 学生对原子结构的质疑,从而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究. 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复习所学过的分子、原子的 定义与区别,以此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然后, 教师可以结合图片向学生介绍科学家研究原子与分 子结构 的 视 频,同时简单地向学生 介 绍 原 子 结 构.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总结教师讲述的内 容,并设计设 问活动,以此让学生在设问和回答 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 的理解.教师可以在学生提 出问题后,引导学生增加问题的深度,这使得学 生无法结合教师讲述的知识解答问题.教师可 以 肯定学生所提 的 问题,并提出探究活动,同 时鼓 励学生在探究后解答问题.
2.6 通过逐步引导,开展基于探究式教学法的初中 化学教学
教师只有通过逐步引导的方式传授 学 生科 学探究 方 法,才能培养学生科学探 究 思 维 与 能 力.所以教师可以运用设问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 科学探究化学知识,由此提升学生探究学习化学 知识的能力和信心.
例如,在教学“原子 的结构”时,教师便可设 计层次性 的探 究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 复习相关旧知识,并肯定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 成果.学生受到教师的夸奖,能够产生学习的自 信心,从而会积极参与后续教学.这时,教师可 以提出第 一 个探究活动 : 结 合 原 子 定 义 画 原 子 模 型.学生具有探 究经验,可以有效地完成该探究 活动.然后教师可以提出探究问题 : 道尔顿现 象 与摩擦起电现象是否矛盾? 由此组 织第 二个探 究活动.教师需要把握学生探究的方向,从而使 学生在探究后理解知识点“原子是不可分割 的”. 最后,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探究活动,并 引 导 学生讨论探 究 的方式、过程、技巧、成果,同 时 引 导学生总结科学探究步骤.
2.7 通过小组合作,开展基于探究式教学法的初中 化学教学
小组合作可以促进探究质量的提高,且使学生 在小组探究中积累丰富探究经验.所以,教师可以在 教学中设计小组合作探究任务,并让学生通过小组 合作完成探究,从而提升学生探究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酸和碱的反应”时,教师便可设 计符合学生兴趣与水平的小组合作探究任务.首先, 教师可以设计检测活动,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 习水平.教师根据检验成果可以将水平相似的学生 组成探究小组.教师设计简单地探究问题,并指导学 生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探究,可以帮助学生适应 小组合作探究,并激活学生思维.然后,教师可 以 根据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小组合作探究任务,并在 明确小组合作探究任务后,组织小组合作探究竞 赛,这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且培养 学生协作 意识.教师需要观察学生的探究,并适 时进行指导,同时记录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的 表现,如此可以保障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质量,且 科学制定探究评价.
参考文献 :
[1] 张德驰.初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 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 学 学报( 下 旬 刊) ,2021(11) : 24-25 .
[2]于四喜.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法的开展研究 [J].学周刊,2021(19) : 37-38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