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小学生正处在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重点关注体能训练,实现强健学生体魄的目标。本文对体能训练的内涵予以明晰,结合教学经验提炼出切实可行的体能训练教学策略,关注体能训练教学中需要注意的要点,确保提高体能训练实效性,助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能训练,教学策略,身体素质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不断革新,教育实效也在稳步提升,然而依旧有不少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无法达标。如何强健小学生的体魄已成为摆在体育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面前的难题。
开展体能训练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养成良好体能锻炼习惯,鉴于任何体育项目的参与都需要有充沛的体能作为支撑,教学内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视度不断提高,科学、合理地开展体能训练显得尤为必要且迫切。
一、体能训练的内涵
体能训练是一种以实现增强体能为目的的基础训练项目,有助于学生的身心素质提升。通过开展体能训练,学生身体的各项机能得到充分锻炼,运动能力的灵活性、持续性以及反应能力的敏捷性均有所提升,而充沛的体能是开展一切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此外,体能训练还能为学生带来更多元的体育爱好选择,帮助学生树立运动自信和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以一种健康的方式舒缓自身学习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有效策略
1.设计趣味游戏,激发学生训练兴趣
小学生年龄尚小,有着活泼好动的天性,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自控能力略显不足。而在小学体育体能训练中,倘若教师只顾着讲体能训练计划方案和动作要点,小学生参与训练的兴趣则较难激发,甚至会产生逃避、厌恶的心理,在体能训练教学中,教师还应精心设计一些趣味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
例如,折返跑这一体能训练主要在于锻炼学生的速度与敏捷度,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积木、纸杯等教具设计体育游戏,将8个纸杯按照纵向进行排列,在对面10米开外的地方放置8个积木,然后要求学生一次次地折返跑将积木投放至相应的纸杯中,活动过后统计有多少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或是在限定的时间内看谁放入纸杯中的积木数量最多。又如,教师还可在跳绳运动中设计各种花样跳绳的玩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而且能够同步训练学生的速度、耐力、柔韧性和敏锐性等体能素质。
通过设计趣味游戏开展体能训练教学,不仅能赋予体能训练内容一定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训练兴趣,也能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花样跳绳的游戏当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讲明游戏规则,无须局限形式,让学生自己发散思维找寻花样跳绳的方式,促使学生在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实现脑力开发,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2.结合生活元素,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认为社会本身就是学校,这也是生活教育在空间上的扩展。而体育运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立足生活角度来看,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完全可用生活资源,将其引入到体能训练中。当学生看到熟悉的生活资源或场景后,容易放下对体能训练的抵触心理。此外,在体能训练中结合生活元素,能让学生认识到体育与生活的关系,了解参加体能训练对健康生活的关键作用,进而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能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例如,在开展篮球体能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参与“行进间运球”的活动,要求学生关注篮球的落点、手接触球的位置,提高学生的运球技巧。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合生活元素—“火车”,设计“开火车”的路线图,将篮球场当作火车轨道,篮球当作火车车轮,那么行进间运球的路线便是火车的轨道,沿着火车轨道进行各种各样的运球动作。同时,教师还可结合要讲授的要点提出问题:“火车可以在轨道上面不断行驶,那么篮球可不可以一直在轨道上行走呢?”结合这一问题导出篮球落点位置、手触球等知识点。此外,学生还可自己决定火车的行驶速度,设计不同的轨道路线,以此训练自己的运球速度和节奏,不同的轨道路线也会形成各种变向、胯下、背后的运球动作,在一次次训练中,提升学生的篮球技能,也能实现体能训练的目标。
3.重视教学延伸,增强体能训练效果
开展体能训练教学,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之外,还要重视学生的日后坚持。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实际情况,制订详细的体能训练计划,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训练,每天按时、按量完成计划中列出的体能训练内容。正所谓“坚持才是胜利”,唯有每日坚持体能训练,才能形成强健体魄。当然,对体能训练运动技巧的熟练掌握,是保证体能训练长期开展的基础,教师一定要重视体能训练的课外延伸,适当提升训练强度和丰富训练形式,指导学生在不同时间和场合内展开体能训练。
小学体育体能训练不能只停留在课堂,还要关注课后时间,学校、体育馆、家中等场所。所以,教师要制订更科学的体能训练计划表,对周末、大课间活动等进行体能训练内容安排,保证学生每天都要进行体能训练。
4.开展专项训练,提高学生体能水平
专项训练指的是教师针对某个特定的体能项目或体能训练目标所开展的针对性体能训练。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腿部力量”的专项训练,对体能训练活动进行针对性设计:让每一位学生在小腿处绑缚合适重量的沙袋,鼓励学生绑着沙袋进行跑步,以人为增重加剧腿部负重;或是在学生脚踝处绑缚小沙袋开展蛙跳活动,也能实现有效的力量训练。此外,在“柔韧性”专项训练中,教师可设计“轨迹书写”的训练活动,提前在地上画出各种轨迹的线条,随后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踩踏线条来完成相应动作。一开始,许多学生在尝试时会显得非常“迟钝”,常常出现脚踩出线、直线行走变弯曲行进等情况,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学生的双脚逐渐灵活,带动身体也更加柔韧,从而能够逐渐顺利地完成各种动作。
开展专项训练,教师能将小学体育体能训练教学中的各种项目进行合理拆分,在设计的内容中进行针对性训练,能全方位、不间断地提升学生的体能水平。
5.完善考核机制,增强体能训练驱动力在以往的小学体育体能训练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对学生的体能训练考核不太重视,造成学生在体能训练活动中不够投入,致使学生认为只需随便应付即可。也有部分体育教师只关注每学期的期末考核,这一点固然重要,但关注过于片面,无法增强学生对体能训练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小学体育教师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体育体能训练考核机制。
对小学生体能训练考核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比如,低年级学生的身体机能尚未发育成熟,所以不宜采取体能训练的方式进行考核,主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投入度、学习态度等,进行全面评价;针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则可直接关注其体能训练的考核成绩。为了确保考核结构的公平性与公正性,教师可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课程目标,分别设计具体如百米冲刺、立定跳远、耐力跑、俯卧撑等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相应的评价。另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结合自己平日体育课堂的表现与体能训练进度进行自我评价,如此不但能让学生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知,同时也能使学生从中找到自己在体能训练方面的不足,进而增强其参与体能训练的驱动力。
三、小学体育体能训练教学中的注意要点
1.增强学生兴趣与经验
立足小学生视角进行分析,能够在日常的体能训练中形成并积累科学合理的运动经验,主要是正向刺激与互相刺激,而且这一点与小学生能否对今后的体能训练产生兴趣有着直接关系。而兴趣的产生是小学生主动投入体能训练的基础,具有关键性的现实意义。例如,当学生在经过多次尝试依旧难以完成一些难度偏大的技术动作时,其内心必定会产生挫败感,这会让其在今后的体能训练中产生心理负担。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区分体能训练技术动作,科学选择适宜小学生的训练动作,而且应当要求学生对这些体能训练动作坚持练习和积累经验,让他们明白重复、坚持、努力的意义和对成果的影响。
2.加强体能训练安全保障
在小学体育体能训练教学中,确保学生的安全始终要放在首位。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人体的骨骼、肌肉、韧带、关节等器官机能需要得到安全保障。运动作为强健学生体魄的有效途径,坚持运动能够塑造更好的身体形态,有助于学生大脑思维的活跃。然而,完全靠学生自己把握体能训练强度和进度是不够的,所以要得到教师的科学指导。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体能训练时,一定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安全,为学生打造安全的体能训练环境,在热身、技巧讲解和示范等环节中,要重点强调每一个动作的规范性。学生在模仿训练时要仔细观察他们的动作是否规范标准,动作有误要及时指出且督促改正。例如,在要求学生做“弓步压腿”训练时,要强调膝盖不能超过脚尖;在“蹲跳”训练时,要强调脚掌要滚动着地。这些规范要点都是为了避免学生发生运动损伤,保障学生的安全。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
小学各个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明显差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对不同体质、不同运动基础的学生设计相应的体能训练内容,而且要设定分层评价标准。这样一来,不但能让全体学生在体能训练中有所收获,而且也能让他们对体能训练任务充满信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能训练兴趣。此外,在部分难度、强度较高的体能训练中,教师还要把握好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察觉学生情绪方面的起伏要及时给予积极干预。
参考文献
[1]周爱芬.探究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能训练的几点做法[J].田径,2022(5):41-44.
[2]杨淑侠.教真材学实料做自己—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探索[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23):13-14.
[3]董健.小学体育健康课程如何开展体能训练[C].对接京津—新的时代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972-975.
[4]丁思思.小学体育课堂中综合体能训练的实践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2(5):181-183.
[5]冯景.趣味体能训练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视野,2022(16):125-1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创建的旨在改进中...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