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在幼儿园课程中有效运用自然资源的策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2-18 15:12:5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将自然资源巧妙融入幼儿园课程中,既可满足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又可有效践行教育文件要求,成功 拉近幼儿与自然环境的距离,促进幼儿“亲自然”意识的发展。自然资源种类多样,范围宽广,教师可结合不同 幼儿课程特点,将自然资源巧妙融入其中,让幼儿感受自然的魅力,为幼儿打造别样的课堂。文章对幼儿园课程 中有效运用自然资源的策略展开探讨, 简述了课程活动中运用自然资源的意义, 从“本土文化”“领域课程”“实 践活动”“幼儿兴趣”四个角度出发,对教育工作提出了可行之策,以供一线幼儿教师参考。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自然资源;开发策略;有效运用

       自然环境对幼儿身心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著名的“活教育”理念也是由自然环境衍生出来 的。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常常会观察各种神奇的自然 现象,并结合现象询问教师“为什么、是什么”。基于 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应扩充 幼儿园课程内容,将自然资源巧妙地融入幼儿学习活 动中,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自然环境的独特教育价值及 魅力,对自然资源进行自由探索与自主探究,从而感 受自然生命的奇妙之处,在具有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中 获取更多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1]。

       一、在幼儿园课程中有效运用自然资源的教育意义

       (一)践行幼儿教育要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 要》)指出:“爱护动植物, 关心周围环境, 亲近大自然, 珍 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3~6 岁儿童学习与 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支持幼儿在 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 感性认识。”《纲要》与《指南》是幼儿园教育工作实 施的指向性文件, 足可以见文件中对自然资源的重视。 在幼儿园课程中有效运用自然资源践行了《纲要》和 《指南》对幼儿教育的要求,能助力学前教育工作顺 利开展。

       (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纲要》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随着我国城 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幼儿所接触到的自然环境越来 越少。由于自然经验的缺失,幼儿没能与自然建立起 正确的关系。幼儿年龄小,好奇心强,对世间万物具 有较强的探索欲望。在幼儿园课程中有效运用自然资 源,可让幼儿从不同角度感知自然,了解自然,同时 也可满足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让幼儿在理论学习与 实践活动中累积丰富的自然经验 [2]。久而久之,自然 资源还可陶冶幼儿的情操,健全幼儿人格,促进幼儿 身心健康成长。

\
 
       (三)丰富幼儿精神世界

       自然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有效运用,可为幼儿 打造一个具有探究性、趣味性的学习环境与场所。通 过丰富自然知识的融入,幼儿会从中收获良好的学习 体验,丰富精神世界,对终身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在幼儿园课程中有效运用自然资源的策略

       自然资源蕴含的教育价值极高,不仅体现在人们 的日常生活中,在不同社会领域、文化历史中也有所 展现。3~6 岁幼儿认知理解能力不高,自然知识掌握有 限,因此,在幼儿园课程中有效运用自然资源,教师 需要从不同视角出发,为幼儿打造多元化、趣味性的 活动,使幼儿更好地感知自然资源的独特魅力。下文 将从本土文化、领域课程、实践活动、幼儿兴趣四个 角度提出在幼儿园课程中有效运用自然资源的策略。

       (一)关注本土文化,构建具有特色的园本课程

       本土文化是自然资源的组成之一。在幼儿园课程 中有效运用自然资源时,教师可立足家乡的特色,结 合自然资源开发具有特色的园本课程。这既能让幼儿 感受到自然资源独特的魅力,又能激发幼儿对自然环 境的探究欲望,通过特色原本课程提高园所教育质 量,让幼儿在趣味学习中获取更多有益于身心发展的 学习经验。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本土文化特色。在幼儿园教育 活动中,教师可从实际生活出发,为幼儿打造有趣味 的园本课程,让幼儿感受到自然资源的独特魅力。如 某地有丰富的“茶文化”历史,采茶、炒茶、烹茶的 工序独具特色,是该地区一张别样的名片。在园本课 程的构建中,教师可对自然中的茶园、茶树等资源进 行课程开发,为幼儿构建主题系列性课程,将实践与 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既要让幼儿触碰到自然,又要让 幼儿了解自然知识,打造具有实践性的学习活动,满 足幼儿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特色。除“茶文化”之 外,“海滨特色”“冰雪文化”“农业基地”等具有地区 代表性的本土文化,皆是自然资源的重要体现。幼儿 教师应放宽教育眼界与视角,挖掘社会、生活、教育 中随处可见的自然资源,为幼儿打造具有特色的园本 课程活动,激发幼儿对自然文化的好奇心,并调动幼 儿的主观能动性,使自然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得到有 效运用,为幼儿营造趣味性的课堂氛围。

       (二)挖掘学习内容,与自然资源课程活动有效 联结

       自然资源蕴含极高的教育价值,可运用在幼儿园 不同课程活动中。教师可立足文件精神结合五大领域 课程活动,将自然资源运用在多项课程活动中,让自 然资源的教育价值得以深度开发,为幼儿打造优质的 学习环境 [3]。

       例如,在主题活动“寻找秋天”中,教师可结合 自然资源中“秋天”的元素,为幼儿创设具有季节特 色的领域课程。在健康领域中,教师可针对“秋天气 温”的变化构建“添秋衣”活动,向幼儿介绍秋天气 温的变化, 让幼儿了解“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意义, 培 养幼儿自理能力。在社会领域中,教师可为幼儿创设 活动“秋日特色”,让幼儿通过实际感知了解有关秋天 的场景、食物及自然现象,感受秋日为社会景象带来 的变化。在科学领域中,教师可结合自然环境中变黄 的树叶,为幼儿创设科学探究活动“树叶穿新衣”,让幼儿感受自然气候给植物带来的变化。在艺术领域 中,教师可带领幼儿唱《秋之歌》,并让幼儿在演唱过 程中观看秋天独有的魅力景观;还可带领幼儿收集有 秋天特色的自然素材,打造创意美术活动,让幼儿学 会用自然资源表达美与创造美。

       《指南》指出:“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 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的声音。”自然资源蕴含极高的教 育价值,幼儿教师应加强对领域课程的开发与自然资 源的利用, 合理组织蕴含浓厚自然气息的教学内容, 将 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开发到最大,有效践行教育文件 中的精神,实现自然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有效运 用,更好地激活幼儿的学习天性,让幼儿在领域互动 中构建全新的经验框架 [4]。

       (三)开发自然环境,体验自然资源魅力

       虞永平教授提出了“全收获理念”,以幼儿种植 活动为主,不仅要让幼儿在种植活动中收获果实,还 要在种植过程中使幼儿收获多项能力。不仅如此,虞 永平教授指出,种植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活动形 式,是幼儿与植物、泥土、水以及各类工具相互作用  的过程,也是幼儿加深对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植物与  泥土、阳光、空气及水等要素相互关系的认识的过程 [5]。 近些年来,种植活动受到了教育重视,并在幼儿教育 中取得了不小的成效。植物、阳光、土壤、水都是自  然资源的组成部分。教师可基于“全收获理念”,为  幼儿开发自然学习环境,以实践活动为主,在种植活 动中让幼儿进一步体验自然,感知自然,以达成教育 目标。

       在自然环境的开发中,教师可针对种植活动,与 幼儿一同设计课程计划。如在活动的初期,教师可同 幼儿共同规划种植项目,并针对种植内容查找相关资 料, 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条件、土壤需求、适宜温度, 让幼儿主动了解自然,在自主探索中感知自然资源。 随后,教师与幼儿在园内确定合适的种植场地,并让 幼儿独立完成开荒、松土、浇水等工作,在实践活动 中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自然。在后续活动中,幼儿要完 成播种、施肥、除草、捉虫、赶鸟、浇水、采摘收割 等多项活动。在一项项种植活动中,幼儿会逐步加深 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在与自然环境互动的过程中累积 丰富的学习经验,从而体验到自然的独特魅力。

       此外,种植活动是一项长期性的教育工作,实现 了自然资源与幼儿园课程的有效融合。在幼儿开展种 植项目的过程中, 教师不可将课程局限于种植项目, 还 应结合种植问题将自然资源融入不同课程中。如有幼儿观察到植物叶片上出现了“圆形洞洞”,教师可在科 学领域课程中创设活动“神秘的洞洞”;在赶鸟环节 中,教师可在艺术领域中创设活动“扎稻草人”;在丰 收环节中,教师可在社会领域中创设活动“劳动真辛 苦”;等等。总而言之,教师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 将自然资源巧妙融入幼儿园课程中,促进幼儿各项技 能得到全面发展。

\
 
       (四)追随幼儿兴趣,借助自然资源延伸课程活动

       在幼儿园课程中,如幼儿对某一现象、某一问题 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幼儿的学习动力与效率也会得 到显著提升,课程质量也会获得提高。幼儿园教育具 有“随机性”与“变动性”的特点,课程活动并不固定, 且 学习活动以游戏形式开展。基于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学 习的特点, 教师可观察幼儿与自然间的互动, 让课程“追 随”幼儿的兴趣,立足幼儿对自然资源、自然现象的 观察与好奇心衍生课程活动。这既可实现对自然资源 的有效运用, 又可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实现教育共赢。

       探索未知的环境与现象是幼儿的天性。自然环境 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幼儿也会常常询问教师各 种自然现象,探究意识较强的幼儿还会对自然现象提 出假设。教师可立足幼儿所提问题,将自然资源融入 不同课程活动中,让幼儿将学习兴趣内化成探究动 力,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运用。例如,在户外自由 活动中,部分幼儿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并向周围同 伴或教师分享自己的发现。如幼儿在观察鲜花时发 现“圆滚滚的小蜜蜂正在工作”,向教师提出了疑问: “蜜蜂收集完花粉后是怎样制作蜂蜜的?”针对幼儿提 出的问题,教师可结合科学领域课程,创设自然探究 活动“小蜜蜂,采蜜忙”,将自然资源有效运用在幼儿 的课程学习中,实现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

       此外, 教师还可将幼儿活动兴趣与区域活动关联。 例如,在户外活动中,部分幼儿对树叶脉络比较感兴 趣,并将树叶平整地按压在泥土中,印出一个个漂亮 的形状。针对幼儿的这一行为,教师可将拓印艺术融 入美工区活动中,鼓励幼儿收集不同拓印材料,创作 别样的美术作品。部分幼儿尝试用湿润的泥土塑造不 同造型。教师可开创户外美工区活动“我的泥娃娃”。

       部分能力较强的幼儿尝试用干枯的树枝、木板等材料 制作手工艺品, 教师便可在木工区域中创设游戏活动。 总而言之,为保证自然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有效运 用,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及探究内容创设不同 的学习活动,合理开发与运用自然资源。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在幼儿园课程中有效运用自然 资源的策略展开探讨,简单分析自然资源在幼儿园课 程中的教育意义,并立足幼儿教育特点,从不同角度 出发,对自然资源的有效运用提出几点可行之策。幼 儿园教育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幼儿 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自然资源的教育优势,立足本班幼 儿实际情况,将自然资源巧妙地融入教育活动中,学 会“因地制宜”地设计课程,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 发与有效运用,为幼儿园课程注入全新活力,让幼儿 在与自然资源的互动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美洪.乡土自然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合理运 用:以乡土自然课程“杏好有你”为例[J].第二课 堂(D),2022(1):56-57.

       [2] 俞丽丽.巧用乡村自然资源优化幼儿园课程审议[J]. 幸福家庭,2021(17):65-66.

       [3] 仲丹.幼儿课程游戏化构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J].新 课程,2021(27):145.

       [4] 朱磊.挖掘本土自然资源  推进园本课程建设:以张 庄中心幼儿园“自然游戏”课程建设为例[J].好家 长,2021(2):68-69.

       [5] 吴亚卿.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乡土资源课程的开发与 利用[J].幸福家庭,2020(19):36-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06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