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课标下中职数学学科课堂创新的探究与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4-02-02 11:27: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在中职学校,数学也是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对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效果并不显著,导致教学目标无法顺利完成.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和推 进,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创新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的发展 更具全面性.基于此,文章就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知识基础相 对较差,这一点在数学学习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因为 抽象性较强是数学这门学科最明显的特征,相较于 其他学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不仅如此,还有其 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式不够 多样化,等等,都能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造成一定 程度影响.因此,新课标下,教师应积极对数学课堂 进行创新,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树立 学习自信心,为加强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奠定良好 基础.

  1 中职数学教学现状

  1 . 1 学生基础差且差距大


  与普高学生相比,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差 的问题非常普遍,再加上他们的数学水平各不相同, 导致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受到一定阻碍.在教学初 期,很多学生就表现出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在教学 中期则 会 有 学 生 因 自 身 基 础 差 而 跟 不 上 教 学 进 度 [1] . 另外,在中职学校中,数学这门学科是具有公 共性质的,所以一部分学生并没有给予其足够重视, 认为专业课的学习才最重要,对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造成负面影响.
\

  1 . 2 教学模式单一化严重

  当下,中职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仍以传统教学 模式为主,教材是课堂讲授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没有 对教学方式做出相应改变,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很难 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无法全面参与到课堂学 习中,学习效果差.

  1 . 3 缺乏对数学教学的重视

  由于社会及学校的重视不够,导致中职数学 教师教学 表 现 不 够 严 谨.不 仅 如 此,就 学 生 家 长 而言,在他们的认知中专业课应该是放在第 一 位 的,数学这 门 学 科 并 不 具 备 重 要 性,这 种 观 点 在 一 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对数学课堂学习的消极 态度.

  1 . 4 数学教学作用被孤立

  在中职学 校 中,数 学 孤 立 性 的 存 在,是 学 生 缺乏数学对自身职业发展重要作用正确认知的 主要原因 之 一.然 而,任 何 一 门 课 程 的 设 置 都 是 有原因的,中 职 数 学 也 同 样 如 此,不 仅 能 让 学 生 专业课的学习更加扎实,而且其就如同桥梁 一 般 意义重大.

  2 新课标下中职数学学科课堂创新策略

  2. 1 借助故事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 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中职学生之所以学习 成绩不理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对所学学科的 兴趣,因为不感兴趣,所以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 性,将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其中更是无从谈起.因 此,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对学习产生 浓厚兴趣,故事教学法不失为 一 种有效的教学手 段 [2] . 以教学《 函数》这一章节的知识为例,需要学 生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正确的表示方法,会使 用描点法画出函数图像,等等.为此,为了让学生对 数学知识学习产生浓厚兴趣,首先,在课堂导入环 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 乌鸦 喝水》,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具体来说,依托多媒 体辅助设备,向学生直观展示乌鸦喝水的故事,他们 看到乌鸦为了喝到瓶子中的水,将衔来的小石子放 入瓶子中,随着石子的增多,水的高度也在不断水上 升,直到乌鸦喝到了水.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教师 又增加了更多内容,即乌鸦虽然喝到了水,但是仍然 感觉不解渴,它还想继续喝水,但瓶子中水的高度已 经下降了很多,乌鸦也够不到喝水,于是它又向瓶子 中放入了一些石子,最终乌鸦喝饱水心满意足地飞 走了.在故事结束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在乌鸦喝水 的整个过程中,石子的体积与水的高度二者之间的 关系是怎样的呢? 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下来, 带领他们开始本节课知识的学习.上述方式,由于合 理利用了故事教学法,不仅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 习兴趣,而且还能有效避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 滋生畏惧感,用简单的方式代替复杂的学习,促进了 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

  2. 2 联系生活,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众所周知,生活与数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 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合理的方式将学生熟悉的生 活引入进去,不仅可以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和谐, 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数学作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从而端正学习态度,为学习效率的提高奠定良好基 础.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以此找出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素 材,并采用恰当合理的方式,将其运用在数学课堂教 学中,营造和谐课堂环境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知识 的学习.以教学《 集合的概念》这一课的知识为例, 需要学生理解什么是集合,掌握正确判断元素与集 合关系的方法,了解常用数集的概念并熟记其记法. 为了使课堂氛围能够保持在轻松和谐状态,在课程 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些生活中的物 品,组织一个以“ 归类”为主题的游戏活动.具体来 说,在多媒体辅助设备的帮助下,将学生生活中常见 的物品图片展示给他们,如铅笔、香蕉、尺子、苹果、 橘子、笔记本等等,然后,让学生对以上物品进行分 类,并移动到制定的框内,如在文具类中放入铅笔、 尺子、笔记本;香蕉、苹果、橘子则属于水果类,以此 引出本节课“集合的概念”的相关知识.

  2. 3 因材施教,树立学习自信心

  就因材施教这一概念而言,最早出现在孔子时 期.但是,直至今日其与一线教学的融合还只停留在 浅层,特别是当下教师受到了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 严重影响,他们采用了“ 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没有 将学生的特点考虑进去,导致学生的发展受到一定 负面影响[3] . 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 以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以此帮助学生树立学 习自信心.具体来说,对教学目标进行层次划分,并 以此为依据,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最后在对学生进 行评价时,做到客观、公正,这样有助于班级中任何 一名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从而更加努力学习,实 现更好发展.以教学《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这一课的 知识为例,需要学生知道什么是绝对值,掌握绝对值 不等式的正确解法,学会如何计算绝对值不等式,等 等.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首先, 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他们分成三个层次,第 一个层次的学生( A 层)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第二 个层次的学生( B 层)基础以及学习能力都较为一 般;第三个层次的学生( C 层)基础较差,学习能力 严重缺乏.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需对教学目标进 行层次划分,针对 A 层学生的教学目标为掌握含绝 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对变量替换的相关试题做到熟 练解答,并且能做到正确找出替换变量;帮助其他学生解决相关试题解答. B 层学生的教学目标是 A 类 学生的前两项. C 类学生则只需要完成 A 类学生的 教学目标以及能够做一些简单的变量替换试题即 可.上述方式,由于设定了不同层次的目标,所以每 一个学生都能通过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树立学习 自信心,为以后的良好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2. 4 分组讨论,活跃课堂气氛

  就教学计划的制定而言,无论如何,教师都应充 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 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全面了解, 以此提升教学计划制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4] . 此 外,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堂时间,让他们在自身智慧 的基础上,自主解决学习道路上遇到的阻碍,营造良 好教学环境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课堂归属感,从而将 全部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认真倾听.不仅如此, 对于一个班级的学生而言,都处于同一个年龄阶段, 他们之间在讨论数学问题时,不仅很少会有隔阂产 生,而且能更多地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并通过互相讨论,发现思维方式的优点,对自己错误 的学习观念进行及时改正,从而让学生在数学领域 得到更好发展.另外,要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以学 生的实际情况,包括擅长领域、性格特点等为依据, 对他们进行小组划分,让学生之间通过互相帮助,弥 补自身的不足.

  2. 5 引入项目教学,焕发数学教育活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 心,对中职数学教学的影响也在随之加大.因此,在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利用 其高效性以及灵活性特征,对教学框架进行创新,结 合项目教学法,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另 外,这种方式还有助于教师有序性以及科学性教学 环节的开展.以教学《函数的实际应用举例》这一课 为例,需要学生知道什么是分段函数,理解分段函数 的图像;会用分段函数进行作图,能对简单的问题进 行分段函数关系式构建,等等.为此,教师可以将课 前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展示给学生,帮助他们了解以 上相关知识,然后,为学生布置项目主题设计任务, 项目主题要与其生活阅历相贴近.

  2. 6 翻转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翻转课堂,顾名思义,具体指的是在互联网时代 的背景下,对教学模式所进行的创新,其与“ 教师先 教,学生后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是先让学生进行学习,然后再由教师进行课堂知识 教授[5] . 以教学《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这一课 为例,需要学生做到对同角三角函数的两个基本关 系的熟练掌握.为此,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利用互 联网技术,搜集相关资料,并将其制作成微课或电子 课件,然后上传至云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对课程 的学习.接下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 互动学习,教师则在一旁认真观察,以便提供针对性 指导,让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的同时, 对相关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上述方式,不仅能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通过 自主、合作学习更好的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使课堂 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

  新课标下,中职数学教师教学创新应全面考虑 各种因素,以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为核心,与时俱进 制定教学计划,并严格执行教学任务,为学生营造一 个崭新的教学环境,优化数学知识学习体验感的同 时,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热爱之情,从而更加积极主动 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精髓内涵,养成自主研究数学知识的习惯,为以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向敏.基于新课标的中职数学教学设计[ J] . 学园,2022 , 15(06) : 32 - 34 .
  [2] 张翠平.浅谈基于新课标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创新[ J] . 现代职业教育,2021(46) : 158 - 159 .
  [3] 叶进益.新课程标准要求下中职数学学科发展的挑战与应对 [ J] .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1) : 72 - 75 .
  [4] 马海峰.基于新课标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创新[ J] . 河南教育( 职成教),2020(11) : 45 - 46 .
  [5] 陈刚.新课标下中职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J] . 现代职业教育,2018(20) : 158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257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