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识字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识字能力要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对于小学高年级的 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并且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生字生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 忽视汉字识字学习的重要性。在小学高年级的汉字识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认识新的生字生词,还要适当地训练学生 的自主识字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自信地面对各种文字材料,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汉字识字教学在小学阶段的重要 性不言而喻,甚至直接决定了学生能 够适应更高阶段的语文学习。因此, 在小学阶段教师必须重视汉字识字教 学,帮助学生提高识字量,学习自主 识字的方法技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 的语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路上更 加得心应手。
一、实施汉字识字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识字认字。如 果将语文学习比喻成搭筑一座大楼, 那么识字就是为大楼铺垫一砖一瓦, 没有一块块砖头的积淀,就无法建成 高耸入云的大楼。汉字识字教学包含 着拼音、偏旁部首、字义、组词等多 个方面,涵盖了语文学习的多种技能 和知识领域,可以说学不好识字,就 无法学好语文。此外,汉字本身就有 着造型优美、蕴意深厚的特点,是中 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在文化层 面,它更是体现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 文化积淀,是我们民族重要的文化符 号。不仅悠久的历史记载离不开汉字的参与,汉字中还孕育了书法等文化 艺术形式。汉字的一笔一画,无不展 现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学习汉字, 是语文学科的必要要求,更是对学生 的文化认同感的培养。因此,更要重 视小学阶段的汉字教育,让学生充分 领略汉字之美,学习我们国家珍贵的 文化遗产,并将其继承和弘扬下去。
二、实施汉字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课堂教学详略得当,攻克复 杂疑难字词
课堂教学的安排上是根据课堂教 学的重难点分布进行调整的,对于复 杂的难点,教师要着重讲解;对于重 点知识,教师还要辅以测试检验,确 保学生切实掌握了该知识点。好的课 堂离不开好的教学设计,这就对教师 的课前备课提出了要求。教师在课前 必须做好功课,熟悉课文和教学重点, 并据此优化课堂设计,分配好教学时 间。对于重点字音,要留出让学生反 复练习朗读的时间,复杂的字形还要 给出让学生练习书写的时间。字音教学虽然看起来基础,但对于汉字识字 教学其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 是一些容易弄混的读音,教师更要帮 助学生准确记忆,避免犯错。
教师还可以适当穿插一些书写教 学,如汉字的正确书写姿势、如何提 笔握笔、常见结构的笔画顺序,在书 写不同结构的汉字时,分别要注意哪 些事项等等。汉字识字教学中的学问 有许多,汉字作为我国传统的文化符 号,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其中可挖 掘的教学点也十分庞大,教师可以根 据教学安排适当加入,增加学生的知 识视野和知识密度,丰富学生的知识 储备,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汉字的兴 趣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宇宙生命之谜》 一课时,教师先在课件中展示关于宇 宙星云的图片,然后向学生提问:“大 家知道我们生活的星球是什么吗?” 学生齐声回答:“是地球。”教师继续 提问:“那么,除了地球,宇宙中还有 许多星体,大家还认识哪些呢?”学 生自由回答如“太阳”“月球”“火星”等。教师导入新课:“那么今天我们 就一起探索神秘的宇宙,了解除了地 球上有各种生物以外,宇宙中还有没 有其他生命存在。”在学习课文的过程 中,教师一边分析文段,一边讲解文 段中出现的生字词,如“辐射”“轨 道”“土壤”“陨石”等。将生字词的教 学穿插于课文讲解中,让学生更方便地 了解字义。教师讲解字义的同时,还可 以在黑板上带着学生一起写一写这些生 字生词,让学生熟悉生字的笔画顺序 和汉字结构,写完后再让学生齐声读 两遍,并在纸上自己学着写一写,熟 悉笔画,注意规范书写。学生在尝试 书写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书写姿 势和笔画顺序,及时帮助学生调整书 写习惯,在日常教学中注意纠误。
(二)课前预习提高效率,课后及 时温故知新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课 后复习的学习习惯进行培养。课前预 习并非削弱课堂教学的重要程度,而 是为了确保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而 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调节课 堂教学活动,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 能够进行适当检验,考查学生课前是 否进行了认真地预习, 自主学习中又 有哪些不足之处,教师需要对这些不 足之处加以指导和启发,提高学生的 自主学习水平。比如在课前教师可以 简单检验学生是否对本堂课要学习的 生字提前预习过,在讲解课文时还可 以随机抽选学生,让学生朗读特定文 段,观察学生的朗读是否读准了字音, 读得是否流畅。
预习课文要明确指标,尤其是对 生字的预习,教师要明确要求,以便 学生能够自我检验,在预习中提高自 主学习的水平。对生字的预习最重要 的是将生字的字音读得准确清晰,看 到字形,就能马上在脑海中浮现出生字的读音,不假思索地读出来。对字 形的掌握也十分重要,学生要知道生 字的结构、笔画,达到能够书写的程 度。预习方法以通读课文为主,但在 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先将遇到 的生字圈出来,然后统一进行认读, 必要时结合课文上下文进行字义分析。
例如,在学习《金色的鱼钩》时, 课前教师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尝试 自己读一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人 物和情节,并且可以试着上网查找资 料或是问问长辈,熟悉故事的发生背 景,了解红军为什么要长征。教师在 课堂上也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 成果,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哪些关 于长征的历史事件,也可以让学生谈 谈自己查找资料后的感悟。在讲解课 文前,教师先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 生自己默读一遍课文,同时观察学生 默读课文的速度。在学生读完后,教 师可以让读得更快的学生谈谈自己为 什么读得快,速度较慢的学生也可以 找找原因。比如在阅读课文中“我端 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 … …” 有的学生看完“我端起搪瓷碗”,停下 来思考一会儿“搪瓷碗”的读音,看 完“觉得”又倒回去看前半句,接着 看“这个碗”和“有千斤重”又停顿, 而有的学生一眼就将“我端起搪瓷碗” 和“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看作连续 的动作,“我”端起碗的同时,产生了 想法,认为“这个碗有千斤重”,并且 很快能够联想到“我”之所以觉得搪 瓷碗有“千斤重”是因为老红军的默 默奉献。教师可以由此提出预习的重 要性,读得快的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更好,对生字也更加熟悉,这也是为什 么学生需要课前预习的理由之一。同样 地,课后复习也是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 和质量。最后教师还可以结合学习进 度布置课后复习的任务,比如要熟悉生字生词,达到合上书后也能正确书 写,或是听到字音能够快速联想到字 形等等,明确复习的质量要求。
(三)生字分析结合文本,前后文 段整体对照
生字的学习离不开课文这个载体。 一方面,生字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挑 选,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课 文离不开对生字的学习,学习生字自 然也会回到课文中来;另一方面,汉 字的学习本就与文段学习、篇章学习 是分不开的,汉字作为文化符号,它 的作用是表意,也就是要放到语段中 去使用,起到沟通表达的作用,因此, 汉字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往往是一体 两面的。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生字 的教学也要同课文学习相结合。结合 课文分析字义,有助于小学生快速理 解陌生的生字,而学习生词词组则更 要结合课文具体分析,很多词语在不 同语境中可能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而放到课文中,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课 文的同时, 自然而然地把握生词所具 有的感情色彩。对于一些词意相对复 杂的生词,明确课文语境,结合上下 文对照分析,也是辨析词义的常用方 法。这一方法在学生平时的自主阅读 中也能够有效运用,既能帮助学生克 服课外阅读时遇到的生字生词,也能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提升学生 的应试能力。
将汉字识字教学与基于课文的教 学相结合,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有利于学生加深记忆。教师在课堂导 入中就可以适当引入生词内容,再通 过随文分析不断反复,让词语学习贯 穿课堂,加深学生对生字生词的印象, 增强课堂教学的完整性。由于生字生 词都是从同一篇课文中摘选,而课文 的主题内容是一致的,因此,有时若 干个生字生词都是有所关联的,在随文分析中,教师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 也能对生字生词的知识有所补充。
例如,在学习《搭石》 一课时, 教师先展示作者刘章写的关于故乡的 诗歌,教师领着学生一起朗读一遍诗 歌,然后教师对刘章进行介绍,点出 刘章“农民诗人”的美称,突出他热 爱农村风物、擅长描写故乡风光的特 点,从诗歌中勾画一些关于农村风物 的字词,分析突出的语言风格特点, 并引入课文《搭石》。教师在黑板上板 书“搭石”二字,书写时提醒学生注 意“搭”和“石”的笔画顺序,以及 在书写时有哪些注意事项。比如“搭” 字是左右结构,而且左边部分是提手 旁,相对更窄,书写时要注意协调左 右结构,将生字写得美观;“石”字则 要写得稳重端正,横要平,竖要直。 接着,开始正式阅读课文,教师按照 课文的文段顺序进行讲解,并根据讲 解的顺序,当文段中出现生字时,穿 插对应的生字教学即可。比如在分析 文段时,讲到“汛期”这一生词,教 师就可以问问学生:“有没有谁知道什 么是汛期?”学生甲举手,起立回答: “汛期是一年中下雨量很大的时候。” 教师点头肯定:“学生甲说的是汛期产 生的一个原因,也就是下雨量增大。 但不完全,汛期是洪水季节,是河流 在一年中水位定时上涨的时期。”根据 课时安排,教师可以适当科普关于汛 期的一些知识。随后教师可以带着学 生写一写“汛期”这个词,写到偏旁 时,教师就可以解释道:“‘汛’字的 右半边和我们之前学过的‘通讯’的 讯与‘迅速’的‘迅’很像,但由于 汛期是与水有关,所以‘汛’字的偏 旁是三点水。”以此穿插汉字构字的知识,让学生养成对比字义和偏旁的习 惯。教师在黑板上多板书几次,让学 生看清笔画顺序,把握书写的注意事 项,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拿出练习本, 提笔写一写,练习如何把“汛期”写 得端正美观。之后,教师继续分析文 段,直到遇到下一个生字,再次穿插 生字教学,如此反复,课堂教学也能 更加有序,条理清晰。
(四)生字积累连接实战,运用写 作检验成果
语言的学习在于运用,学生学习 了生字词之后,要想提高对生字生词 的掌握程度,就不能只是简单地会读 会写,更要会用,尤其是在写作过程 中,能够将所想到的字与词准确地写出 来。而且要把字词运用得当,确保词语 的感情色彩和意义与使用的场合相符, 这些都与语感的培养分不开,语文语感 的培养更离不开阅读,学生只有在阅 读文段乃至篇章时,才能完成对语感 的训练和培养。字词的学习构成了阅 读教学的知识基础,而阅读教学又能 对字词的教学进行能力提升训练,由 此形成语文学习的良性循环,帮助学 生更加全面地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例如,在学习《桂花雨》一课时,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小游戏进行随 堂检验,比如将生字“箩”“杭”等生 字的拼音展示在课件上,让学生不带 书依次上台写出正确的汉字,检验学 生对生字字形和对应字音的掌握程度。 还可以将“桂花”“懂得”等生词的字 形展示在课件上,让学生通过“开火 车”小游戏快速读出词语的正确读音。 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用上“成 熟”“糕饼”“沉浸”“香飘十里”这 4 个词语,写一写自己童年里难忘的人或事,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 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找找身边的 风景,试着进行一小段景物描写,让 学生在写作中适当运用学到的词语、 生字,如“姿态”“迷人”“新鲜”“即 时”“尤其”“拣”,训练学生对生字词 的编排能力,在掌握基本字音字形的 基础上,试着跳出课文的使用场合, 自行组织语言,运用生字词进行写作。
总而言之,汉字识字教学是语文 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在汉字 识字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激发学生的 识字认字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 汉字识字教学活动中来,在学习中充 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导作用,打造开 放的语文学习大课堂,增强师生交互 影响,大幅提升教学效率。与此同时, 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素质,提高教 学设计的能力,结合多种教学方法, 调动多重教学资源,优化汉字课堂, 开拓教学模式,确保课堂的有效性和 灵活性,适应学生的学习要求,全面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符渝, 齐元涛. 汉字构件构意 泛化与字典编纂[J] .语言文字应用,2021(4):116-122.
[2]孙莉. “双减”之下汉字书法文 化教学的探索[J].江苏教育, 2021(82):45-48.
[3] 马戈 , 夏耕 . 汉字识字教学新路 径刍探 [J]. 汉字文化 , 2021(16): 34-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1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