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求异思维”指的是一种突破常规,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探究解决问题可能方案的 思维方式,这不仅是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的基础,更是提升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先决条件.为此,本文 以初中化学教学为例,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培养与提升学生求异思维的方法展开探讨.
1 求异思维的内涵
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是当代初中生在实际的学 科学习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思维方式[1].求同思 维又被称为聚合思维、集中思维,是一种有方向、有 条理的收敛式思维方式.当学生达到一定的认知水 平后,便会惯用求同思维去探究问题的结果与本质, 求同思维有明显的闭合性特点,对问题的解决仅寻 求一种确定性的结果.如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可运用 求同思维选取一种方案,寻求解决问题的唯一答案, 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
2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求异思维 的策略
2.1 同向求异思维的培养
同向求异思维是一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 及彼的思维方式[2].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揭露事物 表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活动.初中生正处于成长 发展的黄金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问题认识 与理解便会循序渐进地得到深化.教师在实际的教 学实践中就要着重引导学生透过表面看本质、关注 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1.1 由表及里的深度思考
化学是一 门具有较强逻辑性与严谨性的教学学 科,各类知识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 初中化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同向求异思维时,就可遵 循化学学科的这一特性,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之间 的内在联系去挖掘问题的本质,以此来更好地完善 学生的化学知识体系,深化学生的化学学习认识.
例题 1 在天平两端放置同质量烧杯,并在烧 杯中注入等浓度的稀盐酸溶液.在将天平调至平衡 后,往其中一只烧杯中投入 9.3 g 氧化铜,那么需要 在另一只烧杯中投入多少克的金属铁才能够保障天 平两端平衡?
问题分析 在学生初探这一化学问题时,往往 会因无法确定氧化铜与金属铁之间关系而出现解题 困难.对此,教师就可在学生的实际解题过程中,通 过设置启发性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 若想天平保持平衡,就需要天平两端的质量保持 一致,那么该如何让铁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后与天平 另一端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后的质量相等呢?”
问题解决 如此一来,学生便会在教师问题的启发下自觉主动地探究出质量关系:
在化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如若存在学生无法通 过正向思维解决的问题,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反其道 而行之,鼓励学生展开逆向思考,克服思维定式,从 实际化学问题中的问题条件关系入手,做出更具创 新性与灵活性的问题分析与解答.
2.3 多向求异思维的培养
多向求异思维指的是以某一具体知识为核心关 键点,向外进行扩散,以“ 发散”的形式所展开的求 异思维活动[3].“烟花式”思维导图便是多向求异思 维活动的形象化表现.在初中化学教学与问题解决 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多向求异思维的训练,更有助 于学生展开多层面、多维度的思考与探究,这对学生 化学学习感悟的深化与化学学习水平的提升、增强 同样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在教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一课中,教师就可 以一氧化碳这一知识点为辐射源,向外进行合理的 扩散与延伸.并鼓励学生以此为核心绘制思维导图, 从横向上对比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 理性质以及分子结构,从纵向上探究一氧化碳的实 际应用,等等.如此一来,学生的思维便会在横纵之 间的放射中得到有效的锻炼与发散,这不仅极大程 度地扩大与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样也提高了 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流畅性.
学生多向 求 异 思 维 的 培 养 除 了 可 在 化 学 学 科知识学习中体现,还可在学生化学问题解决中 进行锻炼.
例题 4 书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问题分析 在学生初学二氧化碳时,多会在思 维定式的影响下仅联想少量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 反应.而忽视了二氧化碳过量时的情况.此时教师就 可利用化学实验,为学生设计演示实验:首先,将二 氧化碳注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之中,观察现象.引导学 生结合实验书写出少量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持续注入二氧化碳,观察实 验现象,让学生结合溶液中白色物质析出,书写出过 量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最后,则 要 引 导 学 生 对 结 论 进 行 总 结,完 善 问 题 答案.
在化学解题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多向求异思维, 不但能够更好地活跃学生的大脑,开发学生的学习 潜力,对学生审题能力的提升同样也大有助益.
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求异思 维是激发学生创新创造潜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必 须高度重视对学生求异思维的有效培养,严格遵 循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与思维特点,以具体的 化学学习问题为求异思维锻炼的突破口,将思维 训练合理地融入初中化学的各个教学环节与阶 段之中,促 使 学 生 通 过 分 析 问 题 、探 究 问 题 解 决 方案的形式得到求异潜能的最大激发.从而在触 及问题本质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深度化学学 习的实现,提 升 学 生 的 化 学 核 心 素 养,发 展 学 生 的创新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 邹发富.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求异思维培养路径[ J].求学,2021(24):25 -26.
[2] 罗冰娜.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常见问题及应对 措施[ J].新课程,2021(17):206.
[3] 张志睿.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 策略[ J].甘肃教育,2020(07):1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1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