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用“两种等效法”解高考中的理想变压器问题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19 14:03:2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 解决理想变压器交流电路问题有“两种等效法” ——— 等效电阻法和等效电源法.介绍 了两种等效方法的推导过程,并通过对近几年相关高考题的例析,体现利用“两种等效法”解题的便捷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 : 理想变压器;等效电阻法; 等效电源法

  在解决含理想变压器的交流电路问题时,学生 一般采用常规思路即根据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关 系及电路规律进行分析.由于电路、回路稍复杂,就 会涉及较多的关系式和物理量,往往陷入繁琐的推 导和计算中,尤其是当原线圈回路中有串联电阻时, 学生更是费时费力且易出错.在教学中我们如果能 利用“两种等效法”深入挖掘理想变压器的原理,把 原副线圈的两个回路简化成一个回路来处理,此类 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能 体会“等效思想”的应用,又能领会“大道至简”的知 识本质,对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物理观 念的形成和科学思维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1].

  下面分别介绍含理想变压器交流电路的“两种等效法” ——— 等效电阻法和等效电源法.

  1 “两种等效法”的推导

  1.1 等效电阻法


  如图 1 所示,从原线圈 a、b 端向副线圈看去,虚

\
 
  1.2 等效电源法

  如图 2 所示,从副线圈 a、b 端向原线圈看去,虚 线框内的部分视为等效电源,原线圈串联一 电阻 r,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对原线圈回路有 E = U1 + I1


\

 
  2“两种等效法”在理想变压器问题中的应用例析

  近年高考中含理想变压器的交流电路问题均以 选择题形式出现,突出分析能力的考查.若学生掌握 “两种等效法” ,就会从更高更宽的视角来看待变压器问题,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例 1 (2021 年山东卷第 9 题) 输电能耗演示 电路如图 3 所示.左侧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1∶ 3.输入电压为 7.5 V 的正弦交流电.连接两理想 变压器的导线总电阻为 r,负载 R 的阻值为 10 Ω . 开 关 S 接 1 时,右侧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2∶ 1.R 上的功率为 10 W;接 2 时,匝数比为 1 ∶ 2.R 上的功率为 P.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
\
\


 
  评析 本题采用“两种等效法”将输电电路的 三个回路简化为一个回路,相对应的物理量也随之减少,计算过程变得简洁明了.

  例 2 (2022 年湖南卷第 6 题) 如图 5 所示,理 想变压器原、副线圈总匝数相同,滑动触头 P1 初始 位置在副线圈正中间,输入端接入电压有效值恒定 的交变电源.定值电阻 R1 的阻值为 R , 滑动变阻器 R2 的最大阻值为 9R , 滑片 P2 初始位置在最右端. 理想电压表 V 的示数为 U,理想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
 
         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保持 P1 位置不变,P2 向左缓慢滑动的过程中,I 减小,U 不变

  B.保持 P1 位置不变,P2 向左缓慢滑动的过程中,R1 消耗的功率增大

  C.保持 P2 位置不变,P1 向下缓慢滑动的过程中,I 减小,U 增大

  D.保持 P2 位置不变,P1 向下缓慢滑动的过程中,R1 消耗的功率减小

  解析 如图 6 所示,把变压器和电阻 R1 ( 虚线 框内) 作为等效电阻 R ',与滑动变阻器 R2 及电源构成闭合回路,设电源电动势为 E.

\
 
  A、B 选项中,保持 P1 位置不变,则等效电阻 R ' 不变,P2 向左缓慢滑动时,R2 减小,电流 I 增大,由 U = E-I·R '得,U 增大 ; 又由能量守恒可知等效电 阻与原电路消耗的功率相等,电流 I 增大,R '消耗的功率增大,即 R1 消耗的功率增大.

  C、D 选项中,保持 P2 在最初位置不变,R2 = 9R 不变,P1 向下缓慢滑动时,副线圈匝数 n2 减少,由R ' = ( n2(n1) ) 2 R1 得,R '增大,I 减小,U = I·R2 也减小 ;把 R2 视为电源内阻,R ' 即为外电阻,R '增大的过程 中,其消耗 的功率可按“电源输 出功率( 外 电路功率) 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来解释,如图 7 所示.因n(n)2(1) 比值从原来的 1(2) 随 n2 的减少而一直增大,又 R '

\
 
  评析 本题只对理想变压器采用“等效 电 阻 法”.如果把变压器、R2 和电源作为“等效电源” ,一 来是因 R2 可变或变压器匝数比的变化,会导致等效 内阻变化 ; 二来是会将问题由简变繁.本题只在 R2 不变时,仅对电路进行等效,把 R2 视为电源内阻.因 此,有些问题只利用“一种等效法”就能解决,而有些问题则要联合利用“两种等效法”.

  3 总结与建议

  通过高考题的例析,可以感受到“两种等效法” 的优点在于通过“等效”使变压器“消失” ,避开变压 器原、副线圈各物理量之间的繁杂的关系,将复杂的问 题转化为简单的等效电路图,解题方法直观、简洁.“两 种等效法”不仅让解题变得巧妙快捷,更重要的是有利 于学生加强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和迁移能力的培养.建 议在教学中渗透这两种等效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 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 [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4-5 .

  [2]李小丹.两种等效法解决变压器问题的方法研 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 (5) : 41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1570.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