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育人工作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本文通过分析 双班主任制下的育人教育特点和传统班主任制的区别 , 提出双班主任制下实施 “思想 + 情感 ”育人模式的建议 , 探究在双班主任制下开展 “思想 +情感 ”育人模式的 实 施 方 式 , 并重点阐述了该模式的管理特点 、主要特征和实施策略 。
学校育人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素养和健康人 格的优秀人才 。在这个过程中 , 学生的思想和情感 体验至关重要 。尊重学生思想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 和自我意识 , 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可以促进学生优秀 品格和道德范式的形成 。在传统的班主任制下 , 班 主任的育人教育较为片面 、单一 , 难以满足学生全 面发展需求 。为改变这一局面 , 不少学校采取双班 主任制 , 逐 渐 探 索 新 的 育 人 模 式 。 其 中 , 以 “思 想 +情感 ”为主要内容的育人模式备受关注 。
一 、双班主任制下的管理特点
双班主任制意味着在一个班级里安排两位班主 任 , 在班级管理和育人教育方面共同发挥作用 。相 较于传统班主 任 制 , 双 班 主 任 制 下 存 在 以 下 三 个 特点 :
一是同 等 权 重 。 每 个 班 级 都 会 有 两 位 班 主 任 一 同管理和教育学生 。这些班主任具有相等的权重 和责任 , 他们需要通力合作 , 互相支持 , 共同为学 生发展尽最大努力 。学生也需要配合班主任工 作 , 积极参与教育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 以便更好地理解 教育目标并促进个人潜能开发 。学生在参与制订和 执行教育计划的过程中 , 可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 对未来的掌控 能 力 , 表 现 出 较 高 的 主 动 性 和 创 造 力 , 与两位班主任建立更加良好的教育合作关 系 ,更加高效地发掘个人潜力 , 进而为自己未来发展道 路铺平一条美好的康庄大道 。
二是责任共担 。每个班级都会有两位班主任共 同承担育人责任 。 除了传授知识外 , 班主任还需要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并制订相应管理方案 , 以保持良好班级纪律和秩序 。班主任也应该注重培 养学生实际能力 , 如自我评价 、沟通协作 、解决问 题 、创新思维等 , 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通过班主任 和学生间的紧密合作和互动 , 班级内部形成积极向 上的氛围 , 大家互相学习 , 倡导共同价值观 , 一起 实现共同目标 和 愿 景 。 这 有 利 于 提 高 班 级 整 体 素 质 , 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 , 让班级成员为迎接 未来携手努力 。
三是互相补充 。两位班主任可以相互学习 , 互 通有无 。在双班主任制下 , 每个班级都有两位班主 任共同肩负管理和教育责任 。 由于每位班主任的性 格 、经验 、知识储备不同 , 在处理问题时可能会存 在差异 。但这种多样性为班级管理提供了更多思路 和方案 , 可以促进班级管理理念的创新和发展 。两 位班主任可以相互学习 、相互补充 , 从而制订更加 全面 、合理和有效的教育方案 。通过密切合作和相 互学习 , 两位班主任形成非常紧密的关系 , 为学生 提供更加全面和周到的教育保障 , 并为班级管理打 下良好基础 。
二 、“思想 +情感”育人模式的主要特征
“思想 +情感 ”育人模式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思 想和情感素质的育人模式 。该模式注重塑造学生的 心灵世界 , 发展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 帮助学生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一是主体性特征 , “思想 +情感 ”育人模式注重 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培养 。在这种育人模式 下 , 班主任不仅着眼于传授知识 , 更注重引导学生自主 思考和独立意识的发展 , 帮助他们培养实际需求和 个性特点 。班主任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 如启发性引 导 、激励和行为示范等方式 , 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 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此外 , 班主任还应该关注学 生情感需求 , 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 增强班级 凝聚力和文 化 认 同 感 。 在 “思 想 +情 感 ”育 人 模 式 下 , 班主任要成为学生心灵世界的引路人 , 关注学 生情感状态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 解决学生 心理问题 。通过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和指导 , 让 学生得到全方位发展 , 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康 的人格 , 最终激发学生内在潜力 。
二是多元化特征 , “思想 +情感 ”育人模式的最 大特色是 “多元育人 ”, 即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学 生开展思想和 情 感 方 面 教 育 , 以 满 足 学 生 不 同 需 求 。在这种育人模式指导下 , 班主任可以采用多元 育人方式 , 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 。例如 , 定期 组织班级集体活动 , 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队意 识 , 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领导才能 。 当然 , 在 “多元 育 人 ”实践中 , 班 主 任 也 需 要 根 据 学 生 个 性 和 喜 好 , 进行差异化的教育标准制定和个别化的辅导服务 。 可以从 学 生 学 习 成 绩 、心 理 特 点 、兴 趣 爱 好 等 出 发 , 制订相应的教育计划和指导方案 , 促进学生全 方位成长和发展 。
三是阶段性特征 , “思想 +情感 ”育人模式的另 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教育阶段化 , 即分阶段 、分步 骤开展育人工作 , 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不同 教育阶段中 , 班主任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 、心 理特点和成长需求 , 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手 段 , 制订相应的育人计划和方案 , 并通过有效的沟通和 引导 , 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和自我发展动力 , 从而促 进学生全面 、健康成长 。
三 、双班主任制下的“思想 +情感”育人模式实施策略
1. 设立情感辅导小组
班级内成立情感辅导小组可以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情感支持 ,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发展自己的个性和能 力 , 还 可 以 提 高 学 生 的 心 理 健 康 水平 。情感辅导小组应该定位于提供心理咨询和情感支持服务 ,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情感辅导小组由两位班主任组成 , 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教育工作经验 , 并要有专业的心理疏导能力 , 懂得怎样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情感辅导方案的 设 计 ,需要由两位班主任共同负责 , 班主任要结合教学经验和心理学知识 , 制订具体的情感辅导计划 , 并利用自身优势进行有效的情感辅导 。情感辅导小组需要建立完善的服务流程 , 在活动开展初期 , 就要明确服务对象 、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 , 制订实施计划和服务手册 , 以便后续师生参考和使用 。在将情感辅导小组投入育人教育时 , 班主任需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 , 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服务 。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及课程 、编写心理测试 量 表 、组织感性游戏 等 方 式 , 让 学 生 更 加 深 入 地 了 解 自己 , 增强学生自身的情感认知 , 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反馈 , 了解其需求 , 根据不同情况制订相应的辅导方案 。通过举办心理咨询课程 、给予心理疏导 、开展情感支持活动等方式 , 让学生受益 。 同时 , 班主任也可以利用抽象理解游戏 、角色扮演等方法来增强学生对自身处境和个性认知的分析能力 , 以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 。
2. 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
通过主题活动 , 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探究社会现象 、事物规律及其背后的道德和价值 取 向 ,在与他人交流互动中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特质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双班主任制下 , 两位班主任共同担任带班工作 , 可以更好地配合班级主题活动的组织 , 更好地开展 “思想 +情感 ”育人模式 。一是围绕社会热点或学生关心的话题 , 组织班级辩论 、演讲 、讨论等活动 。例如 , 在演讲中 , 除了可以让每个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外 , 也可以针对某些特定的主题安排特邀嘉宾发表演讲 , 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成功案例的分享 , 激励学生树立 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 观 。 通 过 小 组 讨 论 、 学生提问等多种形式组织 , 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经验 和知识 , 以及一些相似案例进行人性思考 , 并通过 合理的论述和说服力来阐述自己观点和观察 。
二是以爱国 、尊老 、爱人 、助人等为主题 , 组 织义务劳 动 、志 愿 服 务 、 亲 情 日 、 环 境 保 护 等 活 动 。例如 , 选择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公益团队或媒 体 , 组织参观 、采访 、写作等 , 进行一些户外装修 和美化校园工作 , 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家庭责任 感 。又如 , 组织有意义的志愿者招募活动 , 可结合 地方社区或有关民间机构 , 选择符合学生特点和兴 趣爱好的社区服务项目 。通过这些活动 , 让学生明 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 , 更好地关注他 人及社会环境 。
三是通过文艺展示 、手工制作 、运动会等各种 形式的活动 , 增强班级凝聚力 。如在班级内部或是 校园内举办音乐会 、 朗诵比赛 、歌舞表演等文艺活 动 。通过这些活动 , 挖掘学生潜力和爱好 , 提高加 强同学间的交流和互动 。
3. 构建评价体系
构建健康的评价体系 , 需要 注 重 多 方 面 评 价 , 并综合 考 虑 学 生 学 业 成 绩 、 素 质 表 现 、道 德 品 质 等 。其中 , 学业成绩包括期中 、期末考试成绩和平 时成绩等 , 两位班主任需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知 识 、技能 、能力水平 、学习态度等情况 ,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 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 。素质表现包括学 生的文化修养 、社会责任感 、 自主健康等 , 需通过 开展各种活动 , 对学生身心素质进行全面评价 。 而 道德品质则包括学生的纪律观念 、公民意识 、法律 意识 、家庭教育与社会文明等 , 班主任可以通过时 刻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及言行举止进行评估 。
建立全面评价体系后 , 需要对学生身心健康状 况进行 综 合 、动 态 性 评 估 , 建 立 相 应 的 档 案 和 资 料 。在评价时 , 需要注意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公正 性 、可比性和科学性 , 避免学生出现学习偏科或个 人认知简单粗暴的情况 。通过这些工作 , 两位班主 任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身体方面障碍 、心理问 题或 者 其 他 困 扰 的 事 情 , 并 给 予 相 应 的 帮 助 和 指导 。
为更好落实这一评价体系 , 班主任之间应该坚 持 “以生为本 ”原则 , 注重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 提高 学生自我管理 能 力 , 在 日 常 管 理 中 加 强 沟 通 和 交 流 。例如 , 在开展班级会议时 , 班主任之间应该共 同制订议题 , 针对不同主题展开讨论 , 跟进学生问 题 , 并得出具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这样 一来 , 便 能够不断推进治班工作 , 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 氛围 。
在双班主 任 制 下 , 开 展 “思 想 +情 感 ”育 人 模 式 , 实施具体建议 , 需要两位班主任全程协作和全 流程管理 。双班主任制可以更好发挥班主任育人作 用 , 全面促进学生身体 、心理和人格成长 。
参考文献
[1] 冯永刚 . 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的回顾与前瞻[J] . 教育研究 , 2021(12) : 32- 43.
[2] 夏志英 . 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 . 华夏教师 , 2023(3) : 33- 35.
[3] 倪红梅 . 德育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J] . 现代中小学教育 , 2021(9) : 12- 14.
[4] 赵福江 , 龚杰克 , 李月 . 新时期构建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的思考与建议[J] . 中小学管理 , 2021(6) : 47- 49.
[5] 牟友林 . 中小学德育管理 一体化科学性实践研究[J] . 教育科学论坛 , 2021(7) : 71- 7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1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