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16 11:04: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在新课标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全新方向。目前,初中英语教学还存在背诵类作业量大、偏重 语法项目、缺少实践环节等各种问题,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提出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课堂为重点环节、以实践为重 要目标原则,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减少学生课业负担,打造高效课堂,从而有效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 为中心、教师为主导, 注重学生自主探 究和学习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目的 是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帮 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实现英 语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学习效率的提升, 具有教学内容、形式与资源丰富多样, 灵活多变,兼具创造性与趣味性的特 点。高效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通过多元教 学内容及教学形式, 满足学生个性化、 多元化发展需求,在减少学生身心负 担的同时, 促进学生学习效能的提升, 这与新课标的目标不谋而合。可以说, 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教师落实新课标 的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

  一、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方法层面,个别教师为保 证整体成绩水平教学质量,仍然沿用 应试教育模式,整个课堂以教师的讲 解与提问为主,缺少合作学习、单元 主题教学等以学生自主学习或师生互 动为主的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的教学 模式一方面容易导致课堂氛围十分压抑,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极易加 重学生心理负担,甚至使学生形成畏 难心理;另一方面无法调动学生自主 思维,学生在课堂中缺少实践的空间, 进而导致教学效率无法得到提升,学 生核心素养也无法得到深度培养。

  在实践环节,个别教师仍以语法 练习题、重点句式练习题等题海战术 为主要实践方式,缺少趣味化实践活 动,如英语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导 致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在课后无法得 到拓展与提升,且加重了学生的课业 负担。

  在评价环节,部分教师仍以学习 成绩为主要标准来评价学生,忽视了 学生课堂表现等其他方面,也缺乏评 价策略,如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等。 单一地以成绩为标准无法给予学生更 为科学、全面的评价,进而影响了学 生持续性进步与发展,这也给高效课 堂的顺利开展带来了阻碍。


\

 
  二、初中英语高效教学原则

  (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在新课标背景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得到进一步明确。因此,为构建 高效课堂,教师要坚持学生为主体的 教学原则。一是要以学生为本,尊重 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减少学生心理负担;二是要以学生的 发展为本,聚焦学生个性化、多元化 发展需要,创新课堂教学及课后实践 环节,提升学生创造力、表达能力等 各项能力素养,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同 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三是要以学 生的主动性为本,让学生掌握教学主 动权,全面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推 动学生主动发展,通过减轻课业与心 理负担为进一步构建高效课堂打下坚 实基础。

  (二)以课堂为重点环节

  课堂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 环节,课堂教学设计更是影响高效课 堂的关键所在。因此,为构建高效课堂, 教师要坚持以课堂为重点环节的原则。 即教师要以课堂为中心,立足教材, 科学安排教学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设 计课堂活动,根据教学安排适度将部 分非重点内容、学习任务分解至预习、 课后实践等多个环节,提升课堂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 减少学生学习负担, 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 学目标。

  (三)以实践为重要目标

  实践是检验高效课堂是否得到落 实的重要标准,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 是更好地进行实践,实践环节的重要 意义不言而喻。因此,为构建高效课 堂,教师也要坚持以实践为目标的重 要原则。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实践氛围, 引导学生多用英语交流,提升实践能 力,帮助学生将英语理论知识应用于 实践,以此提升英语教学有效性。


\

 
  三、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教 学策略

  (一)培养学习兴趣,减轻身心 负担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减轻 学生身心负担的关键所在。因此,为 了构建高效课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 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在以学生为 中心的原则下,聚焦学生兴趣爱好、 能力素养等基本学情,结合新课标能 力目标要求、教材等要素,科学设计 教学目标,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最 近发展区,以此提升教学针对性与实 效性,减少学生身心压力。其次,教 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科学选择 案例、课外阅读素材等学习资料,以 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升教学 效率打下良好基础。例如,在背诵英 语单词时,教师便可为学生分享词根 记忆法,或者编一些顺口溜,帮助学 生区分相近单词含义,提升学生识记 效率的同时, 使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 最后,教师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一是要以生活化的语言及素材拉进学 生与英语间的距离,使学生发现学习 英语的趣味;二是要以鼓励的话语、 赞誉的眼神激励学生,使学生能够敢 于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 学生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 其自身学习效率也会随之大幅度提 升, 且能够实现自我主动提升。比如, 教师在班级成立英语学习兴趣小组, 以小组互动的方式, 增加教师和学生、 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了学生 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

  (二)科学运用多元教学模式落 实新课标教学目标

  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 学内容,也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一方面兴趣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的重 要因素,亦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所 在,且新课标鼓励教师以多元教学模 式提升教学有效性。因此,为构建高 效课堂,教师要科学运用多元教学模 式组织教学。

  1. 分层教学

  学生之间在英语基础、学习能力等 层面存在不同的差异。在传统教学模式 下,教师多采取一刀切的方法,设立统 一的学习目标,学困生无法完成,学优 生也并未得到拓展,教学效率难以得到 提升。对此, 教师可采取分层教学模式, 综合考量学生认知能力、课堂表现等要 素,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并为不同层 次的学生预留稍高于能力水平的学习任 务,以此实现学生能力水平内的发展, 保障教学效率。

  以学习“Asia”这一单元为例, 教师可为部分学生布置背诵重点单 词、句式,能够运用这些单词、句式 复述课文、仿写课文等较为基础的学 习目标;为部分学生布置用课内所学 重点单词、句式,介绍端午节等传统 节日,能够介绍名胜古迹,制作旅行 计划等学习任务;在此之上,为学有 余力的学生布置以第一人称写游记等 更高层次的学习任务。

  2. 情境教学

  语境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一环,在具体语境下,学生才能够更为 清晰地体会到英语句式、时态、词 组等语用知识使用技巧。且趣味化、 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调动学生英语思维。因此,为 构建高效课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 生活入手,从课外材料入手,选择生 活化、趣味化素材设计教学情境,并 将语用知识等内容寓于其中,使学生 能够更为清晰地理解与掌握知识与技 能,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以学习“Asia”这一单元为例, 教师可为学生在课前播放故宫、桂林 山水英文纪录片的片段视频,以趣味 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 活学生语言思维,将学生迅速引入教 学情境,以此开展教学任务。

  3. 合作学习

  新课标鼓励教师以合作学习模式 组织教学,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 能够通过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收获知识与技能,以此实现 自我发展,教学有效性也将得到进一 步提升。

  以学 习“Asia” 这 一 单 元 为 例,教师便可为学生布置“Group discussion,share with classmates what you know about interesting places in Beijing” 等 合 作 学 习 任 务,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读课文和 运用课文中的重点句式解决问题,完 成学习任务,以此收获知识与技能。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以组间同质、组 内异质为原则,根据学生能力水平的 不同,科学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之 间互相评价,教师结合不同小组学生 的学习情况,采用针对性教学策略, 保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并根据教 学目标要求, 设计如“Discuss with classmates how to introduce the Forbidden City”“Please select a scenic spot and write a travel note after consulting the information” 等难度递进的学习任务,使学生的思 维在循序渐进中得到提升。

  4. 单元主题教学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材也发生了 变化。教材中 Project 等项目多围绕所 学单元内容主题设计, 如“Cultures around the world”就与“Asia”“Great people”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息息相 关。且在单元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 更为清晰地了解知识结构,并能够通 过完成难度递进的单元学习任务,实 现知识的自我构建,课堂教学环节将 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课堂教学效果 也将更加明显。为此,教师首先要综 合新课标、核心素养、教材编排顺 序等要素,科学选择单元主题,如 “Asia”“Great people” 这 两 个 单 元, 教师便可沿用“Cultures around the world” 这 一 主题, 并设 计“If you want to introduce your favorite country,what would you like to say about it?”问题, 带领学生进行讨论, 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收获重点 词组、句式及写作的方法,然后布置 “Collect information and introduce a country you like”等学习任务,帮 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学习内容。

  (三)丰富实践,全面拓展学生 素养

  实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目 标,亦是检验高效英语课堂是否得到 有效构建的重要标准。为此,教师要 不断创新课后实践环节,以丰富的实 践活动全面拓展学生核心素养,进而 实现教学有效性提升。首先,教师要 创新课后作业形式,适度增加趣味性 强、实践性强的作业,如将课文内容 改写成剧本等,减少学生课业负担的 同时,更加高效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知 识与技能进行迁移,进一步发挥课后 实践的巩固与提升作用,实现有效地拓展与延伸。并根据学生层级采取学 困生面批、学优生与中等学生互相批 改,学优生创新作业与教师共同研究 的作业批改模式,进一步促进学生发 展。最后,教师要组织丰富的课后实 践活动,如课本剧表演、辩论赛等,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营 造更为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使学生 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环节,并熟 练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实践中 的问题,以此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进 一步拓展, 教学有效性也将得到提升。

  (四)高效评价,为高效课堂持 续推进提供保障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与 结果做出一系列价值判断的行为,其 目的在于及时、有效地了解学生知识 与技能掌握情况。高效的评价体系, 不仅是判断教学目标是否得到落实的 重要方式,还能够为构建高效课堂提 供保障。教师要围绕学生学情、基于 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等要素,科学设 计评价内容、方式及展示评价结果的 方式,留心收集学习证据及呈现学习 结果的方式,打造教学评于一体的高 效评价体系。

  在评价方法层面,教师可根据学习 内容的难易程度、学习目标等要素,选 择伴随性评价方式, 如口头提问、观察、 对话等,也可以选择常规测验、开放性 问题等表现性任务评价学生,以此提升 评价效率。例如,在考察重点句式的掌 握程度时,教师既可以通过英语对话考 察,又可通过小考来检测。

  在评价中,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 教学主体地位,适当引入学生互评和 自评环节,使学生能够得到更为全面 的评价。为使评价内容更为科学、全 面,教师要结合达成学习目标所需的 证据、课程目标等要素,科学设计评 价任务及规则,如为检查学生预习情 况,教师可以布置导学案,并通过学案中预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是否 达到预习标准。

  最后,在评价结果展示环节,教 师要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 合”“动态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 合”的原则,既可以以言简意赅且极 具针对性的评语描述学生的学习成 果,又可以以分数、等级等方式展现 评价的结果,以此激励学生,推动学 生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够为高效课堂 持续构建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打造高效课堂是贯彻 落实新课标的必然选择,是落实教学 目标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坚持以学生 为本的教育思想, 科学运用情境教学、 单元教学等多元教学方法,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及教 学效率, 并在课下全面创新实践环节, 进一步减轻学生心理及学业负担,切 实将构建高效课堂落到实处。同时教 师要创新评价体系,以科学高效的评 价体系激励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高效课堂持续构建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魏丽君 . 构建初中英语高效 课堂的教学方法研究 [J]. 中学生英 语 ,2023(2):115-116.

  [2] 唐德牧 . 新课改模式下初中英 语高效课堂的构建措施探究 [J]. 考试 周刊 ,2022(50):103-107.

  [3] 陈明松 .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构 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策略 [J]. 试题 与研究 ,2020(4):18.

  [4] 许多武 .“双减”下初中英语高 效作业设计策略 [J]. 学周刊,2023(18): 127-129.

  [5] 徐小梅 . 减负以增效、减量以 增质——初中英语高效教学方法初探 [J]. 教育界 ,2022(30):26-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12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