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情境式教学法,是新课标特别提倡的的教学方法.首先分析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 问题,然后梳理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情境式教学法的价值,最后从设计生活式情境,丰富学 生情感体验;开创问题式情境,提高学生预习效率;设置对照式情境,引导学生触类旁通;开展合作 式情境,有利学生发现自我四个方面,探讨了情境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的实践策略.
情境式教学法是新课标特别推崇的有效教学方 法,它可以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来为学生创设 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用趣味性的 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学习积 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解决传统高中生物教学课堂学生学业负担重、听课效率低的教学困境.
1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情境式教学法的价值
1 . 1 有利于丰富生物课堂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中,高中生物教学对学 生教学主体性的关注度不足,不注重对学生进行教 学引导,课堂教学的形式缺少灵活性,教学内容比较 枯燥.利用情境式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摆脱传统教学 方式对教师的束缚,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能力,为学 生带来精彩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内容.在情境式教 学课堂中,生物知识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不再局限于课本或者练习册.根据具体的教学方案,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看到图片、三维动画、纪录片等多 种形式的生物教学资源,改变在传统高中生物课堂 中的单一 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 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1 . 2 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上,教师在设计生 物学教学方案时没有考虑到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之 间的差异性,教学内容的难度比较平均,学有余力的 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又不能及时跟进教学进度,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普 遍比较低,学习质量参差不齐.在情境式教学模式 中,教师通过设置教学主题,可以将本课的生物学知 识用不同的线索进行串联,带领学生循序渐进地学 习课堂内容,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上,提 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教学情境不仅仅存在于课堂教学中,也贯穿于课前导学和课后评价环节中.在课前导学环节,教师可以根据新课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为 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内容, 在自己困惑的地方进行标注,从而在教室讲课时进 行针对性的学习,节省学生的预习时间,减轻学生的 压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利用情境教学将生物理论学习与生物实验相结 合,为学生设计多套组合式实验方案,学生可根据自 身学习情况进行自由选择.在课后评价过程中,教师 可利用教学情境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发现学生的生物学特长,以便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1 . 3 有利于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
高中生物学科是建立在生物实验基础上的一 门 探究性学科,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无法展现高中 生物知识的广博,一些对生物学有较大研究兴趣的 学生觉得传统的高中生物学教学模式只关心学生的 短期考试成绩,不关注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对生物 学爱好失去了适宜的发展时机,这对学生今后的人 生规划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情境教学的一大 优势就是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发展潜力,使学生看到 自己在生物学科方面的长处并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进 行培养.在情境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得以充分 体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学习特点对学生进 行分类,有了对学生特质的了解,教师就可以为学生 量身打造长期发展规划,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 认知体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发展道路.
2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实践策略
2 . 1 设计生活式情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生物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一部分,在传 统的生物教学模式下,理论教学占据了课堂教学的 大部分时间,学生没有机会亲身感受生物实验的乐 趣.借助情境式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多种生物实验模式,分别对理论知识和实验环节进行侧重,保证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够学到自己想学到的 知识.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时,教师应当注意教学 环节的铺垫,不能只讲解实验的操作环节,对于实验 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以及理论知识都应进行详细 的讲解,保证学生在实验时不留困惑,提高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
例如,在为学生讲授苏教版的《 减数分裂和受 精作用》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孟德尔在发现豌豆 的遗传定律时的情景.由于豌豆的生长时间较长,实 地进行豌豆实验的成本较高,于是教师在教学开始 前提前安排了一位学生饰演孟德尔,然后结合多媒 体技术,为其他学生再现从豌豆中发现遗传规律的 经典事件.在情境模拟开始前,该学生还准备了一些 服装和道具,颇有欧式风格.在教师播放的轻柔的音 乐中,这位“孟德尔”就出场了.教师将真实的豌豆 园以及不同植株的豌豆作为了幻灯片的背景,随着 演员脚步的变换,教师也在改变着后面的场景.当孟 德尔发现了豌豆的异变时,教师配合地加上了音效, 瞬间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被这个情境所吸引.在剧 情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欣赏了一场小话剧,也明白了遗传理论的背景故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 2 开创问题式情境,提高学生预习效率
带着问题对教学材料进行阅读能够有效提升学 生的预习质量,同时缩短预习时间,为学生减轻学习 负担.教师在导学方案中可以设置趣味性的生活场 景,引导学生将生物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对自己周围 的现实生活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 导学案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苏教版《 生物的变异》时,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份导学方案,帮助学生进行自 主预习,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然后将其写在导学 案上,教师会统一 收集起来查阅.在这个导学方案 中,教师为学生制定了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方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难度.在导学案中,教师首先用自然环境中常见的变异生物作为教学引导,抓住学生 的猎奇心理.接着通过逆向思维带领学生找出影响 生物细胞稳定性的因素,寻找生物变异的诱因.然后 教师请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写下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最后教师请学生对癌症的病因进行思考,是什么诱 发细胞产生了癌变,癌症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如何预 防癌症的发生等.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带领学生熟悉 了本课的学习逻辑,为学生进行深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 3 设置对照式情境,引导学生触类旁通
教师要利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生物学现 象,为学生建立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对于生 物学知识的熟悉感,使部分抽象的生物学知识变得 更加浅显易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生活实践,在 校园中对植物的生长模式,小动物的行为特征进行 观察,并且做好记录,当学生在动植物观察的过程中 感受到生物学的学习乐趣之后,他就会主动搜集相 关的研究资料,逐渐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为学习生物学知识增加动力.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是进化的结果》一节时,教师带领学生来到了学校 的植物园中,从植物生长的角度来理解本节课的教 学内容.在植物园中,有着各种对照试验组,比如土 壤栽培和无水栽培,所种植的植物都是小西红柿,但 是二者的发育状态是明显不一样的.由于土壤的各 种微量元素都比营养液种类要丰富的多,所以长势 更好,教师通过对西红柿的解读帮助学生建立了生 物多样性的概念,学生也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奇妙.
2 . 4 开展合作式情境,有利学生发现自我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物教学课堂 的硬件水平也在不断升级.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的 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 带来丰富的视听体验,学生不仅能够观看各种生物 实验和科普视频,还可以通过先进的三维动画技术进行线上的生物实验,既节省了教学成本,又增加了 教学乐趣.通过多媒体展示平台,每个学生都可以成 为生物课上的“小教师”,学生也有了更多展示个人 能力的机会,借助小组合作模式,教师可以调动全体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建设,使学生发现自己的生物学习潜能.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时》,教师就为学生搜集了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为 学生介绍了各种基因突变的案例.在讲课的时候,教 师将学分成了各个研究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可以选 择自己感兴趣的案例作为研究课题,每个小组中的 成员也可以自由流动,这就给了学生非常大的自由 度.在观看完研究材料后,每个小组需要合力撰写一 份研究报告,并进行上台展示.在展示环节中,学生 都非常的用心,可以看出是付出了许多的努力.经过 小组展示环节的锻炼,许多学生都变得更加开朗和 自信,敢于表达自己独立见解.通过这种形式,可以 让学生发现自己生物学习潜能,有利于学生提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上,利用情境化 教学模式对教学流程进行优化,增加教学主题导入、 问答互动、探究实践等教学环节能够增强学生的生 物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加深对生物重难点的理解. 借助情境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教 学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提高主动探究的热情,发 掘生物学习的潜能,最终提高自己生物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刘本娟.浅谈情境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J] . 试题与研究,2021(36) : 103 - 104 .
[2] 陈笑.情境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 J] .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33) : 98 - 99 .
[3] 吴娜.情境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J] . 高考,2021(20) : 26 - 27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0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