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遵循以人为本理念,强化中学学校管理—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侨育中学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06 11:35: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学校管理是确保教育教学活动安全、有序、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现代教育理念下,学校需要在管理实践中融入以人为本理念,在关心人、尊重人和激励人的基础上,完善学校管理手段和方式。本文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侨育中学为例,探讨“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的内涵,提出遵循以人为本理念,强化中学学校管理的策略,倡导在尊重信任教师、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打造优秀的师资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长。

  [关键词]以人为本;学校管理;强化策略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报告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专门部署,凸显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自身的管理至关重要,学校管理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本文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侨育中学的管理实践为例,阐述了遵循以人为本理念,强化中学学校管理,有助于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校环境,激发学校师生的智慧和潜能,提升学校管理实效,促进学校师生全面成长和发展。

  一、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

  (一)以师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本


  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尊重学校师生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在“尊重人”的基础上“激活人”,实行人文关怀,统领学校精神,引导价值追求,例如,学校从师生发展需求出发,先后兴建了羽毛球场、硅PU塑胶灯光篮球场、旺生篮球公园以及排球场等运动、健身场所。一方面,让师生感受到学校管理中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让师生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激发自身潜能,提升人文境界和综合素养,让教师队伍和学生群体进入自为状态中,从而实现学校的持续发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

  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要摒弃传统学校机械式管理模式,将以人为本的思想渗透到学校的管理中。我校是进步青年胡甫开于1939年在中共闽西南特委和广大侨胞支持下创办的学校。近年,学校在管理中秉承“积成才之力,报侨育之恩”的办学理念,持之以恒地践行“责任、笃行”校训,从思想和理念上影响学校师生,激发师生的责任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不仅让学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还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学校先后荣获了福建省第九、第十、第十一和第十二届“文明学校”及“省级先进教工之家”等称号。我校践行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将人本思想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各环节中,充分体现出对学校师生的尊重、信任和理解。

遵循以人为本理念,强化中学学校管理—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侨育中学为例论文

  二、遵循以人为本理念,强化学校管理的策略

  (一)尊重信任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在学校管理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他们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提升以人为本学校管理实效的重要保障。我校现有教职工204人,专任教师203人,他们是学校中的主体,学校的绝大部分教育和教学活动需要从他们这里开始。因此,学校管理中,需要充分重视教师的重要作用,采取有效方法促进教师素质不断提升。

  1.识别人才,人尽其才

  以人为本理念下,学校管理需要实行民主治校,需要充分了解教师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调动教师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人尽其才。例如,侨育中学积极提升教师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加强教师队伍中的人才挖掘与识别。目前,学校已经拥有市级名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6人,区级骨干教师12人。这些教师在教育教学以及管理方面得到“量才使用”,成为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中坚力量,这不仅让学校管理结构更趋于合理,也让高素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各尽所长,让教职工真正成为学校主人,将全过程民主带入学校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和活力。

  2.关注教师,发展教师

  中学学校管理中,需要更加关注教师,发展教师,让他们不断在实践中汲取新的营养,在丰富自身教育、教学理论和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技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我校是省内重点中学,是省内教育方面的一面旗帜,学校在加强学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关注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教师构建了通畅的校园网络办公系统。教师不仅可以通过网络丰富教学资源,还能利用网络与其他教师进行经验分享,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和探讨先进的教学方法。此外,学校注重教师的在职培训,为教师发展提供了物力、财力和环境等各方面支持,从而提升教师的职业技能。截至目前,全校的203名专任教师中,高级教师数量已经达到了120人,一级教师数量已经达到了62人,教师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所取得的实践成果。

  3.塑造品格,培育师德

  教师不仅是中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者,也是绝大部分中学生心目中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学校管理中,需要以教师为本加强师德建设,培养教师自爱、自尊、自律和自重的高尚品格。我校地处于全国著名侨乡、温泉之乡的下洋镇,坐落于风景如画的金丰河畔,学校以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作为依托,加强校园规划建设,修建教育场馆,绿化校园环境,获得了“省级花园式单位”荣誉称号,利用校园环境建设,让教师感受到国家和社会对自身的关爱,激发教师“爱岗敬业”的内在情感,进而让教师在工作愉悦中升华道德,自觉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成为发扬优良师德师风的积极践行者。

  (二)树立人本理念,塑造高质量教师队伍

  1.树立情感管理理念


  我校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团建工作。一方面,积极贯彻“积成才之力,报侨育之恩”的办学理念;另一方面,增进教师之间的感情沟通和交流,从中了解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个人生活等,构建教师工作、生活信息档案,从学校的角度出发,贴近实际,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此外,学校每学年面对全体教师开展评优工作,对教育、教学工作中业绩突出、实现重大进步和突破的教师进行精神鼓励和物质表彰,打造出一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我们认为,在中学学校管理中,管理者需要将情感视为管理的重要力量之一,让每一件具体工作都渗透积极、健康的情感,使之产生叠加性的作用,激发、感染教师,逐渐形成巨大的原动力,强化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中学学校管理中,还要力求对教师的关爱实际具体,站在教师的立场上为教师着想,帮助教师解决各种困难,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和对学校管理的满意度,将传统的“机械性管理”逐渐转变为“服务性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更要善于发现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进步,树典型,激共情,让榜样发挥出无限的力量,激发教师积极进取之心的同时,提高榜样教师自我价值提升的强烈欲望。

  2.树立制度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中,不仅需要体现出人文关怀的感性,还需要贯彻制度管理的理性,让学校管理更加规范化、有序化和高效化地运转。我校已经逐渐建立和完善了“以导为主,以德为辅,寓理于情”的学校规章制度。在制度建立之初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集思广益,让制度符合绝大部分教师的利益,赢得广大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在制度执行中,力求体现制度的严肃性,做到奖罚分明,不虑亲疏。学校在建章立制的基础上,推行“四欣赏模式”,采用人本管理促进领导、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相互欣赏,和谐共进,推动管理制度的落实。通过这种感性管理和理性管理的结合,增进学校师生教师对管理内容的认同,强化管理工作的执行力,让教师能够习惯成自然,逐渐形成自觉管理观念,并内化成为教师个人的良好品质和个性。

  3.树立成功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理念下,我校管理中还融入“成功管理”理念,为教师积极搭建成功平台,让每个教师都能够明确自身发展目标。比如,随着教师教学经验的逐渐丰富,学校定期根据教师的个性化差异,将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和教师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帮助教师确定长、中、短期发展目标,鼓励教师不断自我提升和完善,提升自己的水平,实现资格晋升。学校在给予教师适当压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教师自我前进的动力。学校在此基础上,辅之以一定的激励措施,如对取得更高层次学历证书的教师给予精神方面的鼓励,对在教科研中取得重大成果的教师给予相应鼓励,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必要的表彰,授予荣誉称号,等等。通过这种成功管理,让每个教师自我提升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和自信,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节节攀升,在打造学校优秀教师队伍的同时,体现出学校管理的艺术水准。

  (三)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学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核心目的的活动,不同年龄段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以我校为例,学校目前共有48个教学班,其中初中和高中各占50%,学生总人数接近2300人。相对而言,初中生的性格处于动态发展和变化的状态中,正值不稳定时期;而进入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中二年级和三年级阶段,学生的性格逐渐成熟和稳定。这就要求中学学校管理中,管理者需要结合初、高中学生个性发展程度的不同因材施教,在体现学校管理科学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遵循以人为本理念,强化中学学校管理—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侨育中学为例论文

  1.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学校管理需要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设置课程,规划教学进度,培养学生个性化兴趣。近年,学校根据学生发展需求不断完善教学设施,不仅为初、高中学生配备了宽敞、明亮的教室60多间,增加了兴趣阅读场馆,配备了与初中和高中生年龄特点相符合的书籍,还加强了学校文体设施建设,先后兴建了塑胶跑道、运动场,增设了网球馆、羽毛球馆、篮球场、排球场等室内体育场馆,设置了相应的体育教学课程,让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此外,学校还积极推进新课程建设,狠抓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推进“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形成学校鲜明的教学特色,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在近年中高考中,学校成绩名列市、区同类学校前茅,获得了“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的荣誉称号。从我校实践发展中,我们总结出经验:学校管理需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优化教学设施,提升教学理念,在发展学生各类活动兴趣的同时,提高素质教育实效。

  2.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

  个别差异指的是学生在先天因素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的影响,逐渐形成的个体差异化特点,同一年龄段的学生群体中,每个学生成长背景不同,知识、生活经验积累程度不同,进而造成差异化的存在。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中,需要积极倡导个性化教育和教学,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个性化教学理念,突出学校的办学特点。在这方面,我校在践行“责任、笃行”校训过程中,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围绕个性化教学提出自己的创新策略和优化方案,在精细化管理的加持下,逐渐形成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园教学风气,丰富了各学科教学模式,如分层教学、目标驱动教学模式等,从而为每个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让每个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都能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体验,实现各自目标,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四)营造人本氛围,构建高质量发展环境

  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需要从师生角度出发,为其创造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营造安全、高质的“教”与“学”的氛围。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校园安全监控设施,与公安系统构建了横向联络体系,提高校园生活的安全性;修建了能够容纳1500人的宿舍楼,解决师生“教”和“学”的后顾之忧;定期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强化学校办学理念,提升学校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提高学校管理成效,促进学校校风、教风和学风的提升。

  三、结语

  笔者认为,建设高质量育人体系,发展素质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从学校自身的发展开始,依据教育规律办教育,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强化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助力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增强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从而最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新忠.践行以人为本理念推进学校人力资源管理[J].教学与管理,2012(10):9-10.

  [2]杨建英.以人为本构建精细化管理模式—大连市第二十五中学学校管理管窥[J].辽宁教育研究,2006(5):63-65.

  [3]周玉蓉,周世宇.论以人为本的学校动态管理模式的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8):25-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041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