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小学时期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 借 助 音 乐 课 程 , 对 学 生 进 行 心 理 辅 导 ,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 可实现素质化教育的目标 , 真正优化音乐教学课堂 , 实 现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新课标下音乐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形式 , 提出教 师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 , 能够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 , 让学生可以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 , 得以全面发展 。
关键词 : 音乐课 心理健康教育 融合 路径
在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 注重与心理健 康教育的融合 , 可 以 让 学 生 在 学 习 音 乐 知 识 的 同 时 , 放松身心 , 陶冶情操 , 感受相关音乐作品中深 刻的情感内涵 , 让学生能够产生共鸣 。注重心理健 康教育 , 也可使学生在学习音乐作品的过程中 , 可 以从多角度分析作品中的精神内核 , 从而提高学生 的思想认知水平 , 提高学生的音乐学科知识学习水 平 。音乐学科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具备着 极强的契合度和共通性 , 这二者的融合也能够打开 教师的教育思路 , 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
一、进行小学音乐学科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 合的必要性
1. 创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在小学音乐学科的教育过程当中 , 将其与心理 健康教育进行融合 , 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更具 创新性 。 以往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 , 往往根据相 关教材来展开教育过程 , 或者举办一些类似的健康 教育活动 , 宣传理论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缺少趣味 性 , 也很 难 达 到 理 想 的 教 育 效 果 。 而 在 音 乐 课 堂 中 , 将音 乐 与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进 行 融合 , 可 以 使 这 二者的知识进行串联 , 对学生而言是一种非常新颖 的学习方式 。教师可以借助音乐课堂展开多样化的 心理健康教育 , 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 。 同时 , 教师借助音乐元素也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趣味 性 和 创 新 性 , 可 以 为 学 生 的 深 度 学 习 奠 定基础 。
2. 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在新课 改 之 后 , 教 育 界 的 教 学 理 念 发 生 了 变化 , 在教 学 方 式 上 , 更 加 注 重 提 高 学 生 的 综 合 能力 ,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 让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阶段 , 素质化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 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 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为高年级阶段的知识探索奠定基础 。所以 , 将小学音乐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 , 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从相关音乐作品的角度出发 , 学习其深刻的精神内涵 , 从而满足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对人才综合培养的教学要求 。最终也能够使学生 树 立 正 确 的 价 值 观 念 , 提 高 教 学 的效果 。
3. 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为了让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培养良 好的道德品质 , 教师只有将音乐课程和心理健康教 育进行融合 , 才能够使学科教育的育人价值得到改 善 , 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更具积 极 性 。 在适当的心理辅导之下 , 也能够让学生形成积极向 上的心态和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 让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 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 。在音乐学 科的相关作品中 ,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 涵 , 借助这些内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 也能够对学 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 ,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 中更加快乐 。
二、新课标下音乐课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教 学路径
1. 展开团体类型的教学过程
在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 对学生进行心 理健康辅导 , 可以借助团体式的教学活动 , 如团体 类的音乐歌唱活动等 , 让学生可以提高个人的合作 能力 , 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歌唱技巧 , 同时 , 使学 生更具集体荣誉感 。集体荣誉感也能够让学生在学 习和生活中可以互帮互助 , 这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康 发展而言颇有助益 。在小学音乐学科中 , 引导学生 进行团队合作 , 利用团队类的歌唱活动 , 让学生了 解音乐学科的特征 ,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拥有互 帮互助的意识 , 也可使学生能更加充分地融入集体 生活中 , 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 基 础 。 例 如 , 在人音版五年级上册《丰收的节日》课程教学时 , 教 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唱比赛 , 以 “丰收 ”的喜庆元 素作为主题 , 进行合唱练习 , 使学生能够锻炼合唱 技巧 。学生在参与合唱的过程中 , 也可清楚集体的 价值以及自身在集体当中的作用 。教师要有意识地 引导学生拥有团队合作意识 , 观察学生在合作表演 中的表现 ,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树立正 确的价值观念 , 从而体现音乐学科的育人价值 。 同 时 , 也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合唱表演的过程当中更具 表现技巧 , 清楚合唱要求 , 锻炼个人的歌唱能力 。
2.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小学生由于年龄低 , 认知层面的知识储备量不 足 , 与人交往和沟通时也会存在一些障碍 , 因而很 容易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借助音乐学科的教 学过程 ,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 , 让学生能够养 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 顺利实现人才培养的目 标 。教师可以借助欢快的音乐 ,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 成长环境 , 要避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 当学生出现消极心理情绪或负面心理状态时 , 教师需要进行正向的心理引导 , 借助欢快的乐曲 , 使学生可以在更具愉悦感的环境中自由成长 。例如 , 以人音版五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 “爱满人间 ”为例 , 在这个单元教学时 , 教孩子们如何去爱 , 大爱无疆 , 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播放一些非常欢快的音乐 , 如歌唱祖国的音乐 、歌唱美好友谊的音乐等 , 让学生可以充分融入具体的情境当中 , 在欢快的氛围下感受歌曲当中深刻的情感 。在《爱的人间》《爱的奉献》这些歌曲的学习中 , 也能够让学生受到歌曲氛围的影响 , 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班级中营造出一种欢快的学习氛围 , 使学生受到集体氛围的影响 , 更具学习的自信心以及进行音乐知识探索的乐趣 。在欢快音乐氛围的影响下 , 学生的负面心理情绪也能够及时得到排解 。快乐的学习方式也符合新课标 , 降低学生的学业压力 , 使学生更加愿意投入音乐课程的知识探究过程中 。
3. 帮助学生利用音乐舒缓心情
音乐可以帮助学生舒缓心情 , 尤其是排解学习压力 。在小学阶段的知识学习过程当中 , 虽然相关知识的学习难度不大 , 但对学生而言 , 系统性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压力 。尤其是对于知识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而言 , 更容易感到学业压力 。为了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 利用音乐帮助学生舒缓心情 , 帮助学生减轻学业压力的影响 , 避免学生长期处于紧张心理情绪和心理状态下而产生各种心理方面的疾病 , 教师还可以利用舒缓的 音 乐 ,帮助学生放松心情 ,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 辅 导 。例如 , 在人音版五年级上册《清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来播放音频 , 让学生闭眼聆听该乐曲 , 让学生可以想象听该乐曲时眼前产生了什么画面 , 使学生可以充分感受乐曲轻盈 、舒缓的节奏感 。每逢临近考试时 , 学生便会存在极为严重的学习压力 , 借助舒缓的乐曲可以帮助学生放松心情 , 有助于学生释放学习压力 , 从而拥有面对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挑战的积极心态 , 学生也能够更加喜欢音乐知识学习的过程 。对教师 而 言 ,也可将音乐学科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充分融合 , 对学生进行素质化的教育 , 达到新课程的教育要求 。
4.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借助音乐创设教学情境 , 让学生能够更具学习 的主动性 , 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当 中更好地得到心理健康辅导 。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是 否具备趣味性和积极主动性 , 会直接关系学生的学 习效果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具学习热情 , 教师需创 设教学情境 , 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 并找到合 适的契机 , 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 让学生拥有更好 的学习体验 。学生也能够在一种健康和正向循环的 状态之下 , 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及音乐知识 掌握度 。例如 , 在人音版五年级上册《小村之恋》课 程的教学时 , 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相关 工具播放该曲目 , 并展示关于乡村田园风格的图片 和动画 , 利用一些趣味性元素来创设乡村情境 , 有 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作品时更 具主动性 , 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乡村田园的美好风 光 , 让学生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时 , 教师则 可以适当融入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 , 询问学生 心中关于理想家园的场景以及以往在乡村的美好体 验 , 让学生在产生美好回忆和想象的过程中拥有好 的心情 , 从而快乐地学习音乐知识 , 这也是音乐学 科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的良好方法 。借助情境 创设的方式给予学生美好的体验感 , 让学生在学习 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具积极主动性 。
5.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学
音乐学科是一门艺术学科 , 所有的艺术都来自 实际生活 。教师在进行综合教学的过程中 , 可以挖 掘生活 中 的 元 素 , 了 解 学 生 的 个 性 特 征 、兴 趣 爱 好 、实际生活体验 , 从生活的角度出发 , 让学生感 受艺术的魅力 , 并 对 学 生 进 行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和 辅 导 。教师要挖掘教材当中的生活化元素 , 努力提高 音乐学科的教学效率 。在新课标指导下 , 对学生进 行生活化的教学 , 提高学生的生活认知 , 也能够从 相关音乐作品的角度出发 , 改善学生的综合素质水 平 , 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 。例如 , 在人音版 三年级上册《美丽的黄昏》课程教学时 , 教师可以挖 掘生活中常见的黄昏场景 , 利用生活化的元素进行教学 ,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表演 。在合唱时 , 教师可 以展示关于黄昏的一些图片 , 让学生回忆生活中黄 昏的美景 , 从而产生联想 , 让学生更 有 兴 趣 学 习 。 教师也可从对黄昏美丽景色的讲解角度出发 , 让学 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美好 , 使学生也能够拥有 积极的 、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 使学生可以德智 体美劳全面发展 。努力挖掘生活化的元素 , 应从教 材的角度出发 , 同时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引导 的合适方法 , 使学生可以对生活拥有更多的 感 悟 , 从而拥有积 极 健 康 的 心 态 面 对 生 活 和 学 习 中 的 挑 战 , 成长 为 健 康 快 乐 的 孩 子 , 并 养 成 良 好 的 学 习 习惯 。
参考文献
[1] 何天玲 . 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 . 教育界 , 2015(4) : 157.
[2] 张凯璇 . 浅谈古筝在小学音乐素质教育中的渗透策略分析[J] . 中外交流 , 2019(11) : 360-361.
[3] 杨娟 . 城乡结合型小学音乐教学校外拓展途径探讨[J] . 中外交流 , 2021, 28(3) : 1549.
[4]谢飚英 . 如何利用小学音乐教学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J] . 西部素质教育 , 2019, 5(16) : 84.
[5] 魏晓婧 . 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J] .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 2020(12) : 203-20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0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