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03 11:39: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目前教育改革所大力倡导的三种学习形式.采用合作 学习策略,能够有效实现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升.在合作学习的支持下,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以往有 着显著提升.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科目,在高年级阶段数学课堂中,要想有效提升合作学习的实 效性,教师应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划分合作小组,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合作学 习平台,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收获成长,在合作中提升个人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数学,小学高年级,合作学习,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衍生出了诸多新颖的教学手段.合作学习是采用以 学习目标为基础,多个学生在学习上进行相互合作 配合,以此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本文将从当前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深入探索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1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言堂”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课堂中教师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忽视了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致使课堂氛围较为沉闷枯燥,台 上的教师慷慨激昂,台下的学生则是不知所云、昏昏 欲睡.虽然已经有部分教师受到教育改革的影响,在 实际教学中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但总体效果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 的正确认知,认为合作学习不过是把学生组织到一 起开展讨论交流,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以及学习能力,致使合作学习的开展陷入停滞状态,数学课 堂教学质量无法实现稳定增长[1] .

  2 开展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 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更有力.”在小学高 年级数学课堂中,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 点,采用合作学习策略,能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找 寻自我,在交流讨论中吸纳他人的意见与看法,从而 兼容并蓄形成自己独到的数学思维.小学高年级阶 段的学生思想已日趋成熟,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 在潜移默化下建立与组内成员之间的联系,掌握良 好的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对其日后学习生活大有裨 益.回归到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也能够有效减 少教师在课堂中的管控时间,促使在合作学习的支 持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在合作中提升表达自己情感的意愿,促发其内部 学习动机.思想的火花在合作中不断迸发,数学课堂教 学质量以及学习氛围也将有显著的提升,帮助学生在 合作学习下真正实现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2] .


\

 
  3 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 策略

  3 . 1 优化小组结构,科学划分学习小组


  科学划分学习合作小组是开展合作学习的首要 前提,在小组分配中教师需要充分遵从学生的身心 发展特点以及学习能力,保证组内成员优势互补.在 课程开始前,教师可提供前测题目引导学生完成作 答,并结合学生的作答情况进行分配,明确教学方 向,引导学生了解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方 式为后续阶段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同时使学 习小组更具规范性、系统性.

  以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课题教学为例,本 章教学内容是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 积、体积的求法,初步建立良好的空间思维观念.为 有效实现小组划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课程开始 前教师首先利用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作为范例, 引导学生迅速做出反应,说出立体几何图形的名称. 在此环节,部分思维较为灵敏、空间思维能力较强的 学生能够迅速回答,其余同学的思考时间较长.结合 前测情况综合分析,教师将思维较为敏捷的学生与 相对反应较为缓慢的学生分配到一组,保证组内成 员之间优势互补,在此基础上引入长方体与正方体 的相关知识,并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形状与之相 仿.在思考与讨论中,思维能力较为敏捷的同学会带 动组内的其他同学,活跃气氛、活络思维,进而有效 实现合作学习成效的显著提升.

  3 . 2 明确教学方向,引导学生开展预习

  承接上文,在小组分配完毕后,为使学生初步建 立合作学习的基本概念.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颁布 相应任务,引导学生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 探究.整理并总结本课重点内容,以及在预习过程中 所产生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 的自主预习习惯,并极大地缩短课中讲授时间,使课 堂转变为知识交互的平台.

  以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课题为例,本课教 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比例的意义以及基本性质,并 能够利用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结合教 学内容,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引导各组成员分工配合, 自主开展预习工作.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读,或是 利用网络资源搜集资料,在课中向大家进行成果展 示,谈一谈本组成员在预习中的收获.在各组成员进 行成果展示时,台下同学注意力完全被吸引,在讨论与 交流中班级学习氛围被推向高潮,大家对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探究热情愈发浓厚.通过良好的预习策略,能够 促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从 而有效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以及学科综合素养[3] .

  3 . 3 预设探究问题,鼓励学生深入研讨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是整堂课的引导者,在 合作学习基础上,教师应充分结合所学内容,合理预 设深度思考性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 作与交流,共同探索问题的答案.在合作中大家互相交 流意见,课堂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在问题的引导下,学 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将得到显著性的提 高,同时也在学习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意识.

  以六年级《百分数》课题为例,本课教学目标是 使学生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并正确区分百分数与分 数.在课程开始前,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 师可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生成问题引导大家回答分 数数量与倍比关系常识,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工作. 接下来教师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百分数的事例.在教 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列举生活中百 分数的事例,并谈一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够 见到百分数?在问题的引导下,组内成员开展合作 探究,共同探讨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结 合教材内容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为帮助学生进一 步巩固所学知识,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出示这样一个 问题,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某小学三年 级的 100 名学生中近视人数为 45 人,五年级 300 名 学生中近视人数为 180 人.试问:三年级与五年级近 视人数百分率各为多少? 哪个年级近视人数百分比 最高?在合作学习的指引下,各组成员开展激烈的 交流与讨论,给出本组探究答案.针对学生的回答, 教师进行补充或调整,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百分数的意义,感受日常生活中百分数的重要性.

  3 . 4 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合作习惯养成

  由于部分学生初次接触合作学习,难免会在合 作中产生摩擦.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 合作氛围,帮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得到思维的有 效活络,使合作更为融洽.同时,教师也可在学生合 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巡回督导,进一步了解学生在 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讲清合作规则,学会 倾听他人的看法,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合作技巧,从而 内化为自身的合作能力,进一步有效提升合作学习 的实效性[4] .

  以六年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课题为例,本课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按照正确的混合运算顺序进行 分数计算,积累数学学习经验,为后续学习奠定基 础.在课程开始前,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 利用混合运算知识进行导入,邀请学生积极回忆总 结所学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使学生进一步 明确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在分数计算中也同样适用,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引导各小组探究以下计


\

 
  的计算方法存在一定疑问,部分学生认为将括号进 行拆除,能够更便于作答,小组内部出现明显的分 歧.这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强化协调 组织能力,引导学生明确计算方法存在多样性,调节 组内成员的矛盾,在班级内形成积极良好的合作氛围, 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3 . 5 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对小学生而言,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能够充分 调动大家的学习热情.在开展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通 过数学活动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不仅能 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 能够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进而实现合作 效率的有效提升,帮助学生在合作中收获成长、收获 快乐,逐步提升个人数学综合素养.

  3 . 6 完善评价体系,提升合作学习成效

  想要合作学习模式取得成功,教师应有意识地关注合作学习的评价与反思,进一步丰富评价主体, 邀请学生也参与到评价环节当中.以自我点评、组 内点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完善评价体系,以评价目 标为导向激发小组合作的高效性.通过这样行之 有效的评价方式,能够对小组合作效果产生深远 的影响.同时评价话语也要带有 一 定的指导性质 以及鼓励性质,对在学习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小组 以及个人进行褒奖.以此进 一 步调动学生参与合 作学习的热情,使大家能够在积极的评价话语中 重拾学习自信,激发内在动力,进而实现理想化的 教育目标[5] .

  3 . 7 预留实践作业,实现教学有效延伸

  结合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以合作学 习的方式完成任务,也是合作学习模式下最为重要的 一个环节.课后作业能够有效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教师在基础性作业布置完成后,应充分结合小学生的 认知特点,布置相关探究性作业.鼓励大家以小组为 单位,利用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反馈.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关注 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 点科学规范地构建合作小组.身为教师应积极实践, 不断探索优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到合作学习 当中,与他人建立联络,在合作中探究思考,进一步 深化所学知识,在无形间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在提 升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促进班集体的繁荣发展,使得 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得以有效增强.

  参考文献:

  [1] 王铭.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实践 [ J] . 中国教师,2020( S2) : 21 .

  [2] 于秀丽.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 用[ J] . 中国教师,2020( S2) : 24 .

  [3] 苏德国.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 J] . 中国教师,2020( S2) : 141 .

  [4] 刘蒙.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常见问题及解 决策略[ J] . 家长,2019(36) : 99 .

  [5] 任海艳.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的实效性[J] . 当代家庭教育,2019(36) : 133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014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