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仅是在语言层面的交流 , 更是涉及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的能 力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互动活动 , 学生不仅可以在语言层面上进行实际应用 , 更能感受 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风格和习惯 , 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 文章以译林版小学英语 四年级上册 Unit3 How many为例 , 结合实际教学经验 , 对互动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探 究 , 旨在提升互动教学的实效性 , 希望为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
关键词 : 跨文化交际,小学英语,互动课堂
在新课标实施的教育背景下 , 英语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 强调跨文化交际 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是语言学习的核 心目标 , 更是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关键素养 。通过互 动课堂 , 学生可以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 , 参与角色 扮演 、 团队合作等活动 , 模拟真实情境 , 培养他们 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敏感度和包容心态 。这种互动的 方式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人的观点和价值 观 , 还能够在早期阶段就培养他们的交际自信 , 让 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能够游刃有余 。
一 、创设教学情景 , 营造互动氛围
教学情景是课堂活动的基础 , 能够为学生提供 真实的学习语境 ,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 培养跨文 化交际能力 。通过设置巧妙的情境 , 教师能够更好 地引导学生参与角色扮演 、讨论 、问题解决等活动 , 从而打破传统单向教学的限制 , 创造出积极互动的 学习氛围 。在具体教学中 , 教师可以以生活场景为 蓝本设计情境 , 让学生在虚拟的语境中感受语言的 实际运用 。通过情景的还原 , 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语言表达的背后含义 , 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 在情景中 , 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 进行模拟对话等 活动 。这种亲身参与可以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 中积极投入 , 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 从而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 , 与他人进行跨文化交流 。
以译林版四年级上册 Unit3 How many教学为 例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一个 “Toy Store”情 境 , 由教师本人来扮演店主角色 , 向学生介绍不同的玩 具和贴纸 , 并询问他们想要购买的数量 , 让学生轮 流扮演顾客 , 使用英语进行购物对话 。例如 , “How many toycarsdo you want?”“Iwantfifteen toycars. ” 等等 。这种互动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学习 , 培养了 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 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自信心 的提升 。另外 , 教师也要拓展教学资源 , 介绍不同 国家或文化中与玩具有关的习惯 , 如中国的农历生 肖 、美国的传统玩具等 , 从而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 同时 , 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 , 促进跨文化交际的能 力培养 。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 , 学生可以在情境中 实际运用所学的英语 表 达 , 感 受 语 言 的 真 实 运 用 , 从而更好地理解背后的含义 。
二 、角色转换互动 , 促进主动学习
在师生角色转换的教学模式下 , 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不再固定 , 这 种 变 化 不 仅 提 升 了 学 生 的 参 与度 , 还激发了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学习动力 。通过师生角色互换互动 , 学生在课堂中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 而是变成了主动的探究者 , 从而实现更有效的学习和交流 。 当学生扮演教师角色时 , 需要解释 、演示 、引导其他学生 , 这种过程引导他们深入 思考知识的本质和逻辑 。从教师的视角出发 , 他们 需要提前准备并清晰地传达知识 , 这要求他们对所 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这种角色切换促使学生思 考如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概念 , 从而更好地消 化和应用所学知识 。 同时 , 通过角色转换 , 学生也 可以自主选择并研究特定的主题 , 然后以教师的身 份与其他人分享 。这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主动探索 和深入思考 , 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
例如 , 在 Unit3 How many的 课 堂 上 , 教 师 可以先作为 “学习者 ”角色 , 向学生提出问题 , 展示 对知 识 的 好 奇 心 和 求 知 欲 。 例 如 , 用 英 语 提 问 “How many pencils do you have?”这样的问题 。通 过这种方式 , 不仅展示了作为学习者应有的学习态 度 , 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正面的榜样 , 鼓励他们主 动参与 。 随后 , 再切换到 “引导者 ”的角色 , 促使学 生在英语课堂中主动学习和交流 。通过鼓励学生提 出问题 、分享观点 , 可以让他们在充满互动的环境 中建立自信 , 勇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 思 想 。 例 如 , 引导学生就他们身边的物品进行提问和回答 , 教师 可提 出 问 题 “How many books are there on your desk?”。在这个过程中 , 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回答 问题 , 他们通过模仿教师的角色 , 扮演 “学习者 ”和 “引导者”, 不仅可以更好地吸收知识 , 还能够从中 体会到使用英语进行真实交流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 通过多次的角色转换 , 学生逐渐习惯了积极参与和 表达 , 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
三 、巧用媒体互动 , 全面感知英语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 , 还 能够让学生在 视 听 、语 言 等 多 个 层 面 全 面 感 知 英 语 , 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 意识 。教师可以 将 丰 富 的 多 媒 体 视 听 资 源 引 入 课 堂 , 如音频 、视频 、 图片等 。这种多感官的学习方 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 还能够帮助他们更直 观地理解语言的使用和语境 。例如 , 通过播放地道 的英语发音和真实情景的视频 , 可以让学生更准确 地掌握语音 、语调等语言细节 , 从而增强他们跨文化交际时的语言准确性 。此外 , 通过播放有关不同国家 、 民族的习俗 、 日常会话等内容 , 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他文化的特点 , 从而更好地在跨文化交际中展现尊重和包容 。
在 Unit3 How many的 教 学 中 , 教 师 可 以 播放“cartoon time”模 块 的 英 语 课 文 录 音 , 让 学 生 准确模仿地道的语音节奏和语调 , 从而提高他们的语音 准 确 性 和 听 力 能 力 。 同 时 , 也 可 以 播 放 展 示“story time”相关对 话 情 景 的 视 频 , 让 他 们 更 直 观地理解语言的使用情境 。这种视觉和听觉的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如何在实际交际中运用所学语言 。此外 , 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补充一些课外文化习俗知识 , 如播放关于欧美国家数字相关的儿歌 , 通过音乐感受背后文化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或者播放欧美国家购物交际的视频 , 帮助他们了解到这些国家的文化特点 , 从而培养跨文化意识 。
四 、合作互动探究 , 推动文化交际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包括小组讨论 、项目任务合作等 。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 学生需要相互协作 、共同思考和交流 , 从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学生可以一起探讨课文内容 、词汇语法的使用方式以及背后的文化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 , 学生不仅可以从他人的观点中获得新的认识 , 还能够更好地厘清自己的表达思路 , 从而提升自己的表达和思维能力 。在合作探究中 , 学生可以共同讨论如何用英语表达特定的观点或问题 , 互相纠正语法错误 , 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在合作中面对挑战 、寻找解决方案 , 从而锻炼学生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 培养跨文化交际中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
例如 , 在 Unit3 How many的 教 学 中 , 教 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 , 每个小组共同探究一个特定的主题 , 如 “英语数量词的后缀变化”。在小组探究中 , 每个小组可以自主收集关于英语数量词后缀变化的信息 , 如从教材中 、课外资源中收集相关例句和解释 。然后 , 小组成员可以共同分 析 这 些 信 息 ,找出规律 , 讨论为什么 13~19的数字可以通过加后缀“teen”构成 。他们可以比较不同数字和词汇的变化规律 , 然后共同总结出规则 , 进而帮助彼此掌 握这一特殊的数量表达方式 。通过合作讨论 , 学生 可以分享彼此的发现 , 一起探讨后缀变化的语言规 则和使 用 情 境 。 他 们 可 以 互 相 提 出 问 题 、 提 供 解 释 , 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数量词后缀的用法和背后的 文化背景 。例如 , 思考 : 为什么英语中会有这样的 后缀规则 , 这与英语和其他语言的历史和文化有关 吗? 通过互相学习 , 了解其他学生不同的想法 , 从 而拓宽个人的知识视野 。在这个过程中 , 教师要注 意引导学生进行角色分工 , 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 所长 , 各尽所能 , 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这种合作探 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思维 , 还为他 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
五 、完善多元评价 , 反思优化交际
评价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它不仅是对学 习成果的客观反映 , 更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持续 改进的动力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 可以更加全 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 帮助他们反思并优化自 己的交际方式 , 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 能力 。多元评价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笔试 , 而是要 将评价 的 方 式 拓 展 到 多 个 维 度 , 如 口 头 表 达 、视 听 、写作 、小组合作等方面 。在小学英语互动课堂 中 ,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互动表 现 , 评价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际技巧 。 同时 , 也可 以采用口头提问的方式 , 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和语音语调 。通过听取学生的讨论 、演示等 , 可以 更好地了解他们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应对能力 。
例如 , 在 Unit3 How many的 教 学 评 价 中 , 教师可以通过听力测试 , 直接地了解学生对于英语 语音和语调的理解程度 。通过播放录音 , 可以测验 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听出不同数量的表达 , 以及理解 不同发 音 的 数 字 , 如 “eight”和 “thirteen”的 发 音 差 异 。 同时 , 教师也可以用英语向学生提问关于数量 的问题 , 评估他们是否能够用流利 、准确的语言回 答 , 并注意他们的语音语调是否符合自然交际的要 求 。此外 , 也要注 意 观 察 学 生 是 否 积 极 参 与 讨 论、是否能够充分倾听他人的意见 , 以及他们在合作中是否能够提供有建设性的贡献 。通过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 以促进学生更全面地掌握语言知识和交际技能 。
除了传统的教师评价外 , 也可以采用学生自评或互评 , 让他们深度反思 , 从不同角度获取反馈意见 。在这个过程中 , 教师要提供自我评价的指导问题 , 引导他们思考自己在交际中的表现 , 如语言流利度 、表达清晰度 、合作程度等 。学生可以通过填写评价表格 、写自我反思报告等方式 , 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这种自我反思能够让学生更加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交际技能 , 促使他们在下一次的交际中有针对性地改进 。 同时 , 教师也可以设计评价标准和评价表 , 引导学生从特定的角度观察和评价同伴的交际表现 。通过交换意见和观察 , 学生可以获得其他同学的反馈 , 从而更客观地认知自己的交际能力 。
六 、结语
构建小学英语互动课堂是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一代的重要策略 。通过在课堂中融入真实情景 、促进角色互换 、运用多媒体 、引入合作探究和多元评价 , 能够培养学生更自信 、更灵活地应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挑战 。 因此 , 构建小学英语互动课 堂 , 培 养 跨 文 化 交 际 能 力 , 不 仅 是 教 学 目标 , 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坚实基石 。
参考文献
[1] 潘雯 . 浅谈情趣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中的尝试 ——— 以牛津译林版小学英语教 学 为 例[J] . 小 学 教 学 参 考 , 2022(36) :66-68.
[2] 郑乃霞 . 互 动 教 学 模 式 在 小 学 英 语 课 堂 教 学 中 的 运 用[J] . 名师在线 , 2022(1) : 23-25.
[3] 薛娟 . 小 学 英 语 课 堂 学 习 情 境 创 设 的 “偏 离 ”与 “修 正 ”——— 以译林版《英语》四(上) Unit3 How many为例[J] . 小学教学设计 , 2021(27) : 58-61.
[4] 陈薇薇 . 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渗透策略[J] .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 2021(9) : 55-56.
[5] 陈莉 .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J] . 教育实践与研究(A) , 2018(5) : 34-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0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