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历史的积淀,古今中外的艺术家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美术作品和美术领域蕴含了人们感知 美、发现美、接受美、创造美的表现过程。由此衍生的美术学科,也将这一教育意义无限放大。在整个小学教育过程中美术 教学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能够帮助学生去感知生活中的美好。同时生活本身便是一个多彩缤纷的美术课堂。本文认为,教师 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生活联想能力,给予一些常规或不常规的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和艺术创造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 ,生活情境,联想引导,美术素养
小学美术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过 程中应当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和 文化素质,并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发挥 出对美的联想与想象的能力,这有助 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特别是 在如今的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更应当开展多维度的生活情境 展示及联想引导优化研究。经过笔者 的实践探索,发现生活情境及联想引导,对小学生美术素养的培育意义重大。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际,从几点入手对此加以阐述和研究。
一、自然化生活情境及联想引导, 能提升学生美术感知能力
自然与天地万物本身便蕴含着非 常深厚的美术哲学和美学知识。大自 然就是小学生观察、感受美的天然课 堂。大部分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都 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自然事物与自 然生物。而自然所孕育的万物蕴含的 美丽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美术教师过于注重在课堂上讲解教材上的知识,并没有对学生进 行良好的自然情境引导。这就导致了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存在美术知识、 教学内容与自然生活有了一定割裂的 情况。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在课堂上结合实际的教学内 容,引导学生去回顾生活中所存在的自然情境和自然场景,以便于构建多 样化、真实性的自然情境,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这样有助于基于联想 引导来提高学生的整个美术知识学习 感知能力。在具体教学和实践过程中, 教师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进行良 好干预和引导。
第一,教师可以尝试从自然界中 的一些自然现象和自然场景入手,引 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构建对应的生 活情境,引发学生的美术联想与想象, 以便于支撑学生后期进行良好的美术 创作和美术学习。例如,在讲述“下 雨啦”的知识时,由于大部分学生从 小都接触过下雨这一自然现象,并且对于各种各样的下雨场景有一定的认 知,在这个时候,笔者在教学时便告 知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所见过的下雨情境并进行课上分享。同时提醒学 生可以不同季节、不同时节、不同时 分为角度,对于下雨情境进行详细的 分析和描述。有的学生描述了春天时下雨,通常为细雨绵绵和淅淅沥沥的 自然情境。也有学生表示自己对于下 雨这一生活情境最为深刻的便是夏天 时,天空突然阴云密布,随后下起了 瓢泼大雨。也有学生表示自己喜欢秋 天时秋雨的静谧和湿漉漉的感觉。我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生活情境联想, 并且在纸上画出自己所喜欢的对应下雨场景。很多学生能够基于生活的联 想进行自主选择,并呈现出更加真实 与美好的下雨情境画作。
第二,教师可以从生物化和动态 化的自然场景入手,引导学生进行生 活化的联想,提高学生的美术感知能 力。并且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尝试, 把美术创作和美术感知融入实际生活,让两者互相促进,互相融合。例 如,在讲述“鱼儿游泳”的内容时, 班内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际观察 过鱼儿是如何游泳的,这主要来源于 自己的家庭观察。这类学生表示自己 在家庭生活中便观察过饲养金鱼或其 他品种鱼的生活情境。这也给他们提 供了良好的美术创作情境支撑。而也 有一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近 距离观察过鱼儿游泳的姿态。这在一 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进行对应的美术 联想和创作。所以笔者在上课前从互 联网上为学生搜索了鱼儿游泳的视 频,并进行了良好展示,帮助学生认 识鱼在游泳时的各种动作表现和姿 态,引导学生基于此提出自己的观察 感受并进行美术创作。事后我也鼓励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构建多样 化、动态化的生活情境,在实际的生 活观察与感知中提炼对美的想法与认 知。最终,事实证明,自然化生活情 境及联想引导,能够提升学生美术感 知能力。
二、日常化生活情境及联想引导, 能提升学生美术探索能力
无论是美术学习还是美术创作, 都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挖掘以及进 步的过程。美术在发展过程中也经历 了很多的时光积淀以及前人的摸索。 而这些探索与摸索往往与人们的日常 化生活情境无法分割。可以说美术与 我们的日常化生活紧密相连,就在我们的身边。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实际 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对学生进 行日常化生活情境及联想的引导,提高学生的日常生活观察能力和探索探究水平,以便于将日常化生活与美术 内容紧密相连,提高学生对美好事物 的挖掘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日 常化生活情境及联想的引导时,可以请学生从常态化生活情境以及偶然性 生活情境两方面入手,进行有效的联 想与感知。这样能够令学生更加清晰 地认识到自己日常生活情境与美术内 容的紧密联系性。
首先,笔者在常态化的视角下, 对学生进行了日常生活联想性情境引导。例如,在讲述“回家的路”的内 容时,对班内大部分小学生来说,从 学校往返家庭的路线通常是固定的。 因此很多学生对于“回家的路”这一日常化生活探讨主题并不陌生,或者 说这是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话题。很多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 对于回家的路这一内容的生活情境认 知。因此笔者引导学生进行联想,鼓 励大家回忆自己在回家的路上所观察 到的事物以及情境,并引导学生基于 自己的回忆与联想进行分享以及图画 创作展示。另外,笔者还以学生所在 的视角,鼓励学生在放学后可以仔细观察自己回家的路上各种事物与情境 有怎样的变化,并且与自己的画作进 行结合性联想分析。这样能进一步细 化提升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与美术探索水平。
其次,笔者在偶然化的视角下, 对学生进行了日常生活联想性情境引导。例如,在讲述“五彩的烟花”的 内容时,发现由于时代与社会的发展 变迁,现如今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并没有实际观察过烟花。只有部分学 生出于偶然的情况,能够观察到五彩 的烟花绽放时的具体情境。所以,烟 花这类生活情境对学生来说便属于一 种偶然性或偶发性的情境。在这个时 候,学生无法身临其境地对这类生活 情境进行细致探索和观察。因此笔者 选择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学生进行多样 态、多层次、多方面的情境展示。引 导学生在图片以及互联网视频上,对五彩的烟花这一生活情境进行了初级 的观察。通过构建教学情境,营造良 好且真实的生活情境氛围,进一步激 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和生活联想能 力。综合来看,日常化生活情境及联 想引导,能够带给学生更加丰富的日 常生活美术学习体验,并有效提升学 生美术探索能力。
三、未来化生活情境及联想引导, 能提升学生美术畅想能力
美术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 是一种基于联想、想象与发散性思维, 进行未来展望和创作优化的深层次教 育。在当今时代也有很多对未来生活 以及场景进行想象和探索的美术作品。 它们穿插在美术画作、动漫、影视、 游戏等各种生活载体里。可以说以上 内容正是人们对未来生活和情境进行 合理联想与展望的体现。而对学生进 行良好的未来化生活情境及联想引导,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畅想能力, 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美术创造能 力和美术创新水平。笔者认为教师在 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自如下两方面入 手,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未来化生活情 境及联想引导。
第一,教师可以基于现实的生活 观察、固有技术、物质基础等角度, 对学生进行未来化生活情境及联想引 导。例如,在讲述“未来的建筑”的 内容时,每个学生都对自己现如今所 处的日常生活环境和周边的建筑,进 行了良好的体验与观察。同时笔者提 醒学生对于未来建筑进行展望的时候, 并不能够脱离建筑本身的特质特点和 价值。比如,大部分建筑在建造的过 程中所使用的材料技术,以及其建成 后所能提供的空间展示性、安全性、 稳固性和保暖性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所以,引导学生把握这些基础性的特点,对未来的建筑进行良好的展望和 生活情境联想。很多学生能够想象出 未来建筑的颜色、形式和空间占比等 各方面所存在的提升和变化,并且以 绘画的形式进行了良好的呈现与展示。 同理,在讲述“我设计的服装”的内 容时,很多学生能够自主把握服装本 身的价值和设计特征,在此基础上进 行合理的未来生活情境联想, 自主设 计并且画出了各种各样的服饰。
第二,对于现如今比较庞大且无 法充分展示的话题,教师可以引导学 生在更广阔的思维上进行大胆联想畅 想。例如,宇宙和星空一直是人们探 索的主题,无论是在美术领域还是其 他科研及生活领域,都备受关注。对于此类话题的未来生活情境联想与展望,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和 发挥舞台,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畅想。 例如,在讲述“星空的联想”的内容 时,笔者为学生播放了《流浪地球》 《宇宙的秘密》《星际大战》等影视作 品片段,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畅谈,鼓 励学生开展自己对于宇宙和星空的联 想。部分学生表示自己认为宇宙很庞大,并且存在外星文明。还有学生表 示自己喜欢观察星空,并且能够联想 到未来和外星人发生的各种有趣的故 事和情境。笔者鼓励学生可以把这种 畅想以美术的形式记录并展示出来。 通过作品来看,合理的未来化生活情 境及联想引导,能够提升学生美术畅 想能力,激发他们对未来生活和情境的求知欲、探索欲。
四、兴趣化生活情境及联想引导, 能提升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契合学生的学习 心理以及美术学习需求,为学生进行 良好的兴趣化生活情境及联想引导。 这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美术学习 兴趣并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例 如,在讲述“丰富多彩的玩具”的内 容时,由于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便 会玩各种各样的玩具,所以,笔者引 导学生以自己的实际生活和兴趣入手, 鼓励大家选择一件或几件自己最喜欢 玩的玩具,进行良好的观察以及生活 情境的联想性回忆,同时还引导大家 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学校,并且在 课堂上与其他小伙伴进行分享与展示。 最后,鼓励学生以画作的形式进行对 应场景的呈现,并且画出自己最喜欢 的玩具。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 整个学习与创作过程中来。另外,把 握学生的学习兴趣点,能够进一步扩 大其学习热情。比如,在讲述“我画 的动漫形象”时,我收集到学生们在 课下最喜欢的动漫节目,并且在课堂 上为学生进行了搜索及展示。笔者发 现大部分学生对于《海贼王》《火影 忍者》《熊出没》等动漫感兴趣。因 此,笔者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所喜欢的 动漫形象进行二次绘画创作,以多媒 体为媒介,为学生展示了对应的动漫 形象图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作画环 境,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创作热情。 其次,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基于学生 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开展创意化的 生活情境构想,这能够提升学生美术 创造能力。例如,在讲述“五谷作 画”的知识时,由于班内学生对于五 谷杂粮并没有清晰的认知,所以笔者 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日常生活中 所认识的各种五谷杂粮,如大米、小米、玉米、麦子等粮食,并且在课堂 上为学生带来了相关的实物,请学生 依据个人喜爱吃的谷物类进行绘画创 作。有的学生喜欢吃玉米,所以用玉 米粒摆出了一个玉米的造型;也有的 学生喜欢吃米饭,所以用米粒摆出了 一个盛满米饭的碗。这种依托于学生 生活情境和兴趣的教学,能够有效激 发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和想象水平。
综上所述,小学和美术教师在实 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开展生活化的 情境及联想引导教学,由浅入深地提 升小学生“感受美、探索美、畅想美、 欣赏美、创造美”等美术素养,激发 学生对美的联想与想象的能力,提高 学生的综合美术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骏 . 生活美学推动“五育融 合”之学理基础与实践路径 [J]. 中国 电化教育 ,2021,410(3):52-57
[2] 张枫 . 设计“新”、制作“精”、 运用“实”— 刍议微课在小学美术 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4):219-220.
[3] 黄运钰 . 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 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微探 [J]. 美术教 育研究 ,2018(6):162.
[4] 马燕玲 .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策略研究 [J]. 科 学咨询 ( 教育科研 ),2021(2):217-218.
[5] 王文京 . 活引生活之水 激活 课堂教学—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美 术生活化教学策略 [J]. 美术教育研究,
2022(3):156-1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9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