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初中德育管理工作实效性问题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21 15:36:0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学校应当高度重视德育管理工作,致力于提高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推动学生道德品质和精神思 想的发展进步。德育管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了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说明了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意义; 并针对这些问题详细探讨了提升初中德育管理工作实效性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初中阶段,对学生的德育管理工 作是重中之重。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通 常都有一定的叛逆心理,对世事的认 知不够深刻,不会判断客观事物的性 质,容易感情用事,情绪上的波动比 较频繁。如果不对学生的言行加以管 束,引导其思想观念,学生有可能在 茫然的状态下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并 加固相应的错误理念。因此学校应加 强顶层设计,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制 度规定,督促和引导相关德育教育负 责人加强开展德育管理工作,并致力 于提升工作的实效性。

  一、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

  加强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竭力提 高工作的实效性,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发挥出 实质性的作用,学校在德育管理工作 上所投入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时 间精力都将具备实在的价值,而不会 付诸东流。其次,德育管理工作将对 学生的道德品质发挥实质性的积极影 响,学生将具备更强的爱国情怀、民 族情感、文化自信,对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认识会更深刻,思想政治素养会得到提升;学生对道德理论的理 解将更深刻,明白什么是道德、道德 的意义以及遵从道德的必要性,对自己 在生活中应当践行的道德原则也会更 自觉地遵守。
\


  二、提升初中德育管理工作实效 性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顶层设计,落实组织引 导,构建初中德育管理体系


  学校为了能有条不紊地落实德育 管理工作,应当构建完善的初中德育 管理体系。德育管理体系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一方面,完善的制度能够 规范工作方式、方向和标准,使初中 相关德育负责人在开展德育管理工作 时有规则可以依循,从而有利于提高 德育管理工作效率,并规范其工作行 为,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工作质量。另 一方面,制度能够强化相关德育工作 者的责任意识,使其在开展德育管理 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保持积极的状态, 以热情的活力投入到工作中。建立健 全初中德育管理体系,其中核心要点 在于:

  1. 引领班主任落实德育教育。

  初中班主任应根据自身的教育经验及其 对学生的了解,对工作制度进行补充 修正,全面完善德育管理工作制度。 为提高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应当 强调教育和管理之间的辩证关系。班 主任应以日常管理以及班级班会为契 机,对学生循循善诱,用道德和文化 的理论知识教化学生、开导学生,使 学生从理性上深刻认识到遵循道德准 则的重要性,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塑造民族自 信的必要性。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道 德教育时,应多采取鼓励的方式,而 不是严加斥责或者打骂体罚。对于自 尊心过强的学生更是如此,以免他们 在被训斥后,严重损伤学生的心灵。

  2. 引领学科教师落实德育渗透。

  要看到德育教育并不仅仅是思政课程 以及班主任的工作,而是每一个学科 都应担负起来的德育教育责任。所有 学科都要探索融入德育教育的途径, 并坚持教育隐性化原则,挖掘课程内 容中契合的德育教育元素,在课程教 学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但并非“大 讲特讲”,而是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 的心田。

  3. 构建校本德育活动。

  通过一系 列行之有效的德育活动来渗透德育教 育,这一点将在下文详细说明。

  4. 以班主任为核心,其他教师配 合,落实家校结合德育工作,鉴于家 长并非专业的教育人士,在家庭教育 中可能有所缺失,班主任或教师要帮 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5. 以班主任为核心,其他教师配 合,在对学生有精准了解的基础上, 构建困难生帮扶转化策略,学校则要 求每个班级上报 3—5 名困难生,检查 班主任和教师对他们的帮扶转化策略。

  基于以上初中德育工作核心要点, 学校做好组织引领,做好教育监督, 将《关于加强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意见》 以及其他文件中的重要思想传输给班 主任与教师,将初中德育管理的创新 形式、优良做法与他们分享,引导班 主任与教师研究德育渗透的方式,并 监督德育目标的落实情况,如此一来, 让初中德育工作取得实质性的提升。

  (二)环境育人,渗透德育教育

  俗话说:“久居芝兰之室,不闻 其香。久入鲍鱼之肆,不闻其臭。”环 境对于人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从学 校层面来看,构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 境,优化学校内的德育与文化氛围,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时时刻刻受到熏 陶,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让学校或班级成为学生的另一个 “家”。学校干净整洁,绿植遍地,操 场宽阔,运动设施齐全,教学楼专业 肃穆,班级内卫生良好、桌椅井然有 序,校园内学生和教师人人面带微笑, 精神面貌良好,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另外,在校园读报栏、走廊、草坪、 班级后墙、宿舍楼、草坪边等显眼位 置张贴德育宣传海报,时刻提醒学生, 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与行为。或 利用校园广播,在上下学的时间播放 健康的、正能量的事迹,潜移默化渗透德育教育。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班主任以及各科教师是学生除了 家长之外接触最多的人群,班主任或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非常 大的影响,他们观察、参考、借鉴班 主任或教师的言行与行为, 自身也就 得以成长。而在这个阶段中,受到好 的影响,学生就会得到正向成长;受 到坏的影响,学生就会得到负面影响。 因此,初中学校落实德育管理,还在 于严抓师德师风建设,对教师展开思 想教育工作,向教师普及学校对师德 师风建设的要求,以及师德师风建设 的经典教育名著,例如《教师法》和 《教育法》,《陶行知文集》等等,使教 师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并且建立健 全对教师师德师风的监督与评价机制, 全方位地、多角度地考量教师在师德 方面的表现。

  (四)组织校本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从学校层面看,组织一定的校本 活动,将德育教育嵌入其中,相比于 日常德育说教,德育活动的形式更具 有实践性,更加丰富多彩,学生更乐 于接受。并且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自己 的付出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受到他人 的赞扬和肯定,内心幸福感和收获感 更强,德行也会更上一层楼。

  比如,组织学生捡拾城市街道上 的垃圾,为社区空巢老人做饭、打扫 卫生,为山区儿童向市民募捐等等; 比如,在“端午节”前后,准备粽叶、 糯米、蜜枣、红豆等食材,引导学生 做粽子,并在其中渗透端午节文化的 背景与习俗;比如,组织学生参加烈 士陵园祭扫宣誓活动,渗透红色精神; 比如,组织学生学习厨艺、园艺、缝 纫、手工等技术……从而使学生的内心 更加善良纯净,强化其责任意识与奉献 精神。在一次次的行为实践中,道德 准则将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行事原则,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将大幅提升。

  (五)加强德育管理工作的评价

  要提高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评价。在评价 中,学生会反思自我,检查自己在道 德方面的问题所在,同时能以教师的 训导为审视自我的镜子,更全面、更 客观地进行反思,对自我形成更准确 的认识。进而,学生就能确知自己应 当做出什么样的改变,明确改正的方 向。对于学校而言,评价过程也是总 结过程,能够对自己所开展的德育管 理工作的实效性产生更准确、更明晰 的认识,提高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

  基于此,学校一方面要做好过程 性评价,另一方面要做好总结性评价。 具体而言,引领班主任、学科教师、 家长、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形式评 价,共享对学生行为的观察结果,并 最终汇集成阶段性的书面总结。班主 任还可以在每个星期五的下午,抽出 15 分钟左右的时间,以全班学生为对 象,对德育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式评价。

  综上所述,在初中教育阶段,尤 其是在立德树人的新时代背景下,德 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学 校应致力于构建完善的德育管理框架, 加强组织引领,提升治理能力,加强 规范德育管理工作的制度,进而提升 对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郭红如 . 初中学校德育生态系 统构建研究 [J]. 教学月刊·中学版 ( 教 学管理 ),2023(3):63-66.
  [2] 黎咏梅 . 初中学校管理中的德 育和安全管理问题探讨 [J]. 智力 ,2020 (35):143-144.
  [3] 朱春锋 . 初中校本德育课程开 发实践建议[J].教书育人 ,2019(28):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940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