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绘本阅读教学中用问题链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30 11:38: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本文从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环节探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问题链设计策略,帮助学生通过读前的引入式问题链来 观察封面,预测内容,拓宽思维的广度;通过读中递进式问题链用推断性问题、分析性问题、假设性问题等多种方式挖掘思 维的深度;通过读后探究式问题链从评价角色和联系生活的角度提升思维的高度。将问题链运用于绘本阅读教学中,能帮助 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感悟生活哲理,提升思维品质,实现育人价值。

  [关键词]绘本阅读,问题链,思维品质

  绘本是一种图文并茂的读本,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蕴含深刻的主旨内 涵,能表达特定的人文情感。绘本可 以对现行教材进行有益补充,在指导 学生阅读过程中,以目标为导向的高 质量“问题链”设计能对学生语言运用 能力和阅读素养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有效地扩大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何为问题链?问题链是教师根据 文本内容,结合学生已有知识或经验 设计的一系列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 层层递进的问题。本文以绘本 Good English 5A Lesson 2 Kipper and the Giant 为例,探索小学英语绘本阅读中 用问题链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的策略。

  一、绘本内容

  Kipper and the Giant 讲述的是 一个脾气暴躁的巨人住在村子附近的 城堡里,村民都不喜欢他。Kipper 在 观看完一档关于“愤怒的巨人”的电 视节目后,也想进行一场冒险,在魔 法钥匙的帮助下他进入到魔法屋。刚 开始,因 Kipper 个头高大,被村民们 误认为是坏人,但他用自己的行动帮助村民,并成功感化和改变村里的巨 人,使巨人也变成被村民喜欢的人的 故事。文本中既有反映孩子独自进入 陌生环境后的恐惧、不安,也有战胜 恐惧、助人为乐后的喜悦。故事中的 巨人也像极了渴望得到别人欢迎而又 不得其法的孩子,处处与人为难。最 后,在 Kipper 即将离开魔法屋之际, 巨人受他影响,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与村民相处得其乐融融。


\

 
  二、用问题链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的策略

  (一)阅读前 引入式问题链拓宽 思维的广度

  导入是绘本阅读教学的重要环 节。在阅读前,紧扣主题,用问题链 引入,通过一个个子问题启发学生思 考,激活已有的知识和人生阅历,使 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类问题的情 境一般与主题直接相关。各子问题的 设置尽可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让他 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这样才能充 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拓宽思维的 广度做好铺垫。

  1. 观察封面 激发兴趣

  封面是读者对绘本的第一印象。 高效阅读的第一步,就是把封面读好。 为有效阅读开个好头。教师在阅读前 用引入式的问题链引导学生观察封面 信息,激发阅读兴趣,提供思维范式。

  [ 教学片段 1]

  Q1 :Boys and girls, today we will learn a story. Look at the cover of this book. What information can you get from the cover?

  Q2 :What’s the name of it?

  Q3 :What else can you see on the cover?

  Q4 :Who is this man?

  Q5 :What does“giant”mean? Look at this man, how does he look like?

  Q6 :Yes, “giant”means a very very big man. Do you like this man? Why?

  以上是课前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绘 本封面上文字和图片时的问题链。由 绘本的题目入手,结合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人物并猜测新单词“giant”的意思。 小学生在看绘本图片时往往只会关心 最明显的核心内容,教师巧妙地用问 题链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外貌和表情, 谈论对人物的初步印象,设置真实开放 的语境,鼓励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激 活旧知,主动思考,发散思维。看过 封面,同学们都不喜欢这个庞然大物。 那他和 Kipper 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 故事呢?学生的阅读兴趣由此被激发。

  2. 预测内容 激活思维

  在阅读新绘本前将封面作为对故 事情节预测分析的载体,对将要发生 的事情展开合理想象,有根据的猜测, 能够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逻辑思维 能力。阅读前的预测可以帮助学生学 会从文章的细枝末节处分析故事情节 的走向,同时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理 解透彻。

  [ 教学片段 2 ]

  Q1 :Who are the characters of this story?

  Q2 :Yes. Are there any other person in the story? 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 When did the story happen? Have a guess first. Then read P1-5 to find out the answers.

  Q3 :The third question is a little bit difficult. How do you know the time?

  人物、地点、时间是故事情节的 三大要素,在阅读初期用“Who ?” “Where?”“When?”这三个问题组 成的问题链引入,先鼓励学生发挥想 象根据封面或已有知识进行预测,再 留出时间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的方式 从 1-5 页中迅速找出答案,培养信息 检索能力,同时也在验证自己预测是 否合理准确。在预测分析的过程中拓 宽了学生的思维视角,个性化的观点 在课堂上不断萌发。

  (二)阅读中 递进式问题链挖掘 思维的深度

  递进式的问题链是根据学生认知 发展水平而设计的一连串有层次的问 题,能帮助学生浸润在故事文本的情 境中,顺着老师一环扣一环的提问, 由浅入深地思考。在设计递进式问题 链时尽可能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能力和认知水平,在解决问题时不断 触发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1. 推断性问题 培养归纳思维

  带着对故事发展的好奇心,教师 通过层层递进的推断性问题链,逐步 引导学生走进故事,深入理解绘本内 容,把握故事发展进程,学生在问题 链的引领下主动探究、归纳、分析和 理解,找出特定细节,厘清人物关系, 认知水平得到提高。

  [ 教学片段 3]

  T :How did Kipper start the adventure?

  S :He used the magic key.

  T :How did the magic key help Kipper?

  S :The key is glowing.It took Kipper into the magic house.

  Then the adventure starts.

  看了关于巨人的电视之后,Kipper 是如何开启这场冒险之旅的呢?魔 法钥匙又是怎么帮助他的呢?学生 带着疑问在文本中探寻问题的答案, 探究意识逐步形成。教师接着提问: “Who is the first conflict between?” 在分段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展开分 析后得出结论:The first conflict is between Kipper and the villagers. 原因就是在村民们看来 Kipper 也是个 巨人,村民们不喜欢巨人。有冲突就 要解决,于是教师继续追问:“How did Kipper deal with the conflict?” 并指导学生阅读接下来的文本,以填 空的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至此,学生在问题链的层层推进下完整了解了 故事的第一个冲突以及解决方式,分 析和探究思维的能力得到了训练。


\

 
  2. 分析性问题 培养审辩思维

  教师在进行绘本阅读指导时为了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为后续 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归纳绘本主旨思 想等做好铺垫,可以设计分析性的问 题链 , 引导学生把握故事发展的进程, 帮助学生主动分析 , 寻找特定细节, 在交流这些问题链答案的时候学生的 审辩思维得到发展。

  [ 教学片段 4]

  故事的第二个冲突是发生在 Kipper 和 giant 之间的, 教师借助 问题链通过导读、自读等环节逐步引 导学生挖掘故事文本中不同人物的情 感变化。

  Q1 :How did the giant feel? Why ?

  Q2 :How did Kipper and the villagers feel when the giant came back?

  Q3 :Why did Kipper feel sorry for the giant? What did he do for the giant?

  Q4 :Why did Kipper do that?

  这则故事已经发展到高潮部分,人 物角色在心理上或行为上发生了对立, 如果教师指导阅读时的提问仍停留在客 观事实层面,那么学生很难挖掘绘本的 内涵点,对于绘本主题意义的建构也会 受限。教师结合冲突点,提出了一系 列分析性问题。“How did the giant feel?”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得出答 案:“He was very angry.”教师又追 问原因, 学生会得出答案:“Because he didn’t want any other giants in the village.”接着, 教师又问当 巨人回来时 Kipper 和村民的感受, 此时引导学生将注意点放到村民和 Kipper 身上,村民看到巨人回来当然非常害怕,但Kipper却觉得非常抱歉。 为什么呢?教师接着提问这一情景出 现的原因,通过阅读,学生发现因为 Kipper 的个头比巨人大,他本想阻止 巨人的暴烈行为,但是误伤了巨人, 于是他满怀歉意,为巨人进行包扎。 最后教师追问 Kipper 这么做的原因, 引发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在问题链的 引领下,学生分析 Kipper 帮助巨人的 原因,他宽容向善的性格感染了读者。

  3. 假设性问题 培养想象思维

  在绘本故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达 到某种教学目的,教师往往会根据故 事情节创设一个假设的情境,通过一 组假设性的问题链引导学生联系自己 的感受展开想象,积极思考。假设性 问题链为学生模拟了一个“真情境”。

  [ 教学片段 5]

  当 Kipper 和 giant 之间从刚开始 的对立到后来 Kipper 帮助巨人包扎 伤口,并告诉他“Be a good giant! Don’t be angry. People will like you.”两位主人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 化,此时教师提出以下假设性的问题链:

  Q1 :If you were Kipper, what would you do?

  Q2 :If you were Kipper, what would you say?

  Q3 :If you were the villagers, how would you feel? / what would you say?

  Q4 :If you were the the giant, how would you feel? / what would you say?

  Kipper 因身材高大,当村民们第 一次见到他时以为他是坏人,纷纷朝 他大吼还扔东西,此时的 Kipper 非 常委屈。在这样的场景中 , Kipper, the giant 和 villagers 一定都有各自 不同的心理感受,教师用“假如你是 谁?”这样的假设引导学生站在不同 人物的立场换位思考,揣摩不同角色此时的内心独白,让学生设身处地地 去思考并回答,既锻炼了语言能力, 又帮助学生真切地去体会故事中人物 的心情。这几个问题在人物关系缓和 后又被再次问到, 旨在让学生充分融 入到故事的发展中,展开想象,深刻 体会人物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调 动和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三)阅读后 探究式问题链提升 思维的高度

  英语学习中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 在独立思考方面。很多绘本的主题都 是从生活中来的,既是课堂的外延也 是生活的外延。只有在教学中贴近生 活,才能真正给学生以启迪,更好地 把绘本潜在的寓意揭示出来。教师通 过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 链,为学生创设延伸情境,联系生活 提问 培养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结 合生活实际迁移所学的绘本知识,通 过思考、分析、创造性解决新问题, 实现绘本故事的育人目标。

  [ 教学片段 6]

  这个绘本围绕人与自我的主题展 开,帮助学生正视成长道路上会遇到 的某些问题或困境,引导学生做一个 有爱心的人,做一个向善的人。教师 设计以下问题链:

  Q1 :Kipper went out of the magic house, what will happen between the giant and the villagers? ( 为学生创设了绘本的延 伸情境 )

  Q2 :What will the giant do for the villagers? ( 在新情境中推 测人物的行为转变 )

  Q3 :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 联系生活谈谈你从故事 中学到了什么 )

  Q4 :What can you do for your friends and family?( 从读故事到懂 道理,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会做一个怎样的人? )

  问题链引领学生基于对绘本故事 深刻寓意的理解,结合已有知识和价 值观,把学习经验转化成生活经验, 在新的语境中输出更多有意义的语言。 多层次、多角度理解绘本、内化语言、 发展思维。引导学生更真实、更积极 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情绪和想法。将 语言学习转化为语言运用,逐步培养 高阶思维的能力,真正实现英语绘本 阅读教学的育人价值。

  总之,思维不仅是英语学习的目 标,更是英语学习的过程。教师依托 设计的问题链,围绕主题,厘清文字 逻辑,挖掘主题内涵;通过不断创设 情境、营造气氛、建构主题意义等方 式,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运用和 反思能力。以问题链引领的英语绘本 阅读不仅要处理图片文字信息,还要 把阅读能力训练和思维品质培养有机 地结合起来,“以问导引,以疑激思, 以惑研习,以问引疑”。充分激发学生 主动学习的欲望,促使学生学会对知 识的自我建构,提升多元思维能力, 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真正发展。

  参考文献 :

  [1] 贵丽萍 , 黄建英 , 周勇 ,林妮 .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活动:评判性 阅读视角 ( 第二版 ) [M]. 杭州 : 浙江大 学出版社 ,2013.

  [2] 李晶 . 从英语课堂教师提问入 手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J]. 中国教育学 刊 ,2019(S1): 110-112.

  [3] 李巧玲 . 巧设三类问题 , 提升 小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J]. 教育视界 , 2021(3):70-74.

  [4] 李卿楹 . 走 向阅读教学深处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J]. 中小学外语教 学 ( 小学篇 ),2021(9):42-47.

  (作者宋嫘乐,江苏省苏州市金阊 外国语实验学校教师)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824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