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在“知识时代”向“素养时代”逐渐转型的当下,音乐教学作为陶冶情操的学科之一,受到人们前所未 有的重视。幼儿阶段是培养音乐素养的关键时期,而如何抓住这个关键期发展幼儿的音乐素养则成为当前备受关 注的话题。文章理性分析了幼儿音乐活动的教学现状,以及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的现实意义,并从“创设游戏 情境, 激发幼儿参与本能”“优化游戏内容, 激发幼儿音乐学习兴趣”“精选游戏材料, 增强幼儿音乐乐感”“创 新游戏方式, 激发幼儿音乐创造潜能”四个方面提出了音乐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策略, 旨在使幼儿于“玩中学”“学 中玩”中提升音乐素养。
音乐活动游戏化是幼儿启蒙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手 段, 有助于给幼儿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从 而激发幼儿学习音乐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参与 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增强 幼儿音乐表现能力,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何谓游 戏化教学?其实质为适合幼儿的实际年龄特征,利用 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方式来开展音乐启蒙教学,提升幼 儿对音乐的感悟程度。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对 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这一专题的研究,理性剖 析幼儿园音乐课堂教学的不良现状,阐述幼儿园音乐 活动中游戏化教学的现实意义,并结合具体案例探索 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起到抛 砖引玉的作用。
一、直面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教学现状
现状一:教师教学观念陈旧。音乐不但能直接提 升幼儿歌唱水平与跳舞能力,而且还会一定程度上激 发幼儿的创造力,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幼儿 正处在音乐教育的重要启蒙阶段,因此要重视对幼儿 的音乐教育。然而当下很多幼儿园教师音乐教育的教 学观念过于陈旧,认为教会幼儿会唱歌即可,在教学 方式上也只是停留在对幼儿进行单向式的灌输与传授 上,导致幼儿的音乐素养得不到有效培养。
现状二:音乐活动缺乏趣味性。虽然当前社会各界都在呼吁要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发生。 然而,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有些独立幼儿园为了 凸显自身的办园成效,压缩了音乐教育的中间趣味激 发环节,直奔成效式的教唱歌曲,教学形式枯燥,使 有趣而欢乐的音乐学习变得重复而无趣。
现状三:音乐活动目标偏离。随着素养时代的到 来,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越来越受到广大幼儿园教师 的重视。然而部分教师对音乐游戏化存在一定的认知 偏差,要么给音乐活动贴上游戏的标签,重形式而轻 实质,要么过分注重游戏设计,过度关注娱乐,忽略 了音乐活动才是重头戏,导致幼儿只关注游戏,而无 暇顾及音乐学习,严重偏离教学目标。
现状四:幼儿参与积极性不高。幼儿园的音乐活 动应该立足于幼儿的实际学情而创新各种教学方法, 提 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然而,理性审视当下的很多幼 儿园的音乐活动,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特 点,没有利用多样化、游戏化的教学手段,更多还只 是停留于技术层面组织音乐活动,导致幼儿参与音乐 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二、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的现实意义
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巧妙运用游戏,不但能有 效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发展,从而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 [1]。
一是能有效提高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教育部颁布的《3~6 岁儿童学习与发 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 确,幼儿阶段的孩子天真烂漫,他们正处于身心飞速 发展的重要阶段, 其求知欲和探索欲特别强烈。由此, 教 师应立足于幼儿的实际心理特点,借助任务型、游戏 化的教学模式, 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 教于乐,充分激发幼儿参与音乐学习的兴趣,促进幼 儿音乐素养提升。教师合理规划课堂游戏,在一定程 度上能赋予幼儿的音乐学习更多的意义,让幼儿在有 趣好玩的活动中提高音乐技能, 培养音乐素养。例如, 在教学“朱迪警官破案记”这一韵律活动时,教师开 展情境游戏,引导幼儿运用生活中常见的开车、刹车 这些情景动作,在模拟游戏情景中感受、体验并理解 音乐的变化;又让幼儿置身于不同的停车场模拟场 景,启发幼儿在创编开汽车、踩脚刹、上下坡等各种 动作中体悟韵律的美妙。游戏化音乐活动让幼儿不会 觉得学习枯燥,而是充满了趣味与挑战,能最大限度 地提高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二是能有效引导幼儿感受音乐活动的魅力。音乐 是一种能进行情感表达的课程,也是人类进行情感表 达的共同语言。音乐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音乐都具 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带给人的感受也是各不相同 的,同一人在不同时期听同一音乐也会产生不同的感 受。因此,教师应借助游戏化方式,让幼儿切身感受 到音乐的多元化魅力,在游戏中能初步感知到不同音 乐文化的内涵,初步渗透一些音乐知识,培养幼儿的 音乐欣赏能力,使其从小就能形成独特的音乐品位。
三是能有效助推幼儿表现美与创造美。幼儿教师 在开展音乐活动时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创设轻松、 和谐的教学情境。幼儿在放松、快乐的状态下更能产 生对美的体验,使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不知不觉 中得以发展,从而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美和创造美 [2] 。 例如,在《小树叶》欣赏歌曲活动中,教师可以和幼 儿一起玩“大树妈妈”和“小树叶”的模拟角色游戏, 自 己扮演“大树妈妈”,幼儿扮演“小树叶”。游戏之前, 教 师先让幼儿展开大胆想象:秋天来临时 “小树叶”离 开“大树妈妈”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春天到来后,“小 树叶”回到“大树妈妈”时又是怎样的心情;请各“小 树叶”表演飞回“大树妈妈”怀抱的动作与表情。这 样的游戏能让幼儿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有助于其体悟 音乐作品的内涵,进而促使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 美与创造美。
三、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策略
在幼儿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关注游戏情境的创设、 游戏内容的设置、游戏素材的取舍与游戏方式的选 定,致力于让游戏与音乐活动紧密结合,从而让幼儿 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获得初步的音乐知识,促使其音 乐素养在润物细无声中得以有效形成。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本能
幼儿天生喜欢游戏。因此,教师应立足于幼儿心 理喜好的链接点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让幼儿自然 而然地在游戏化活动中,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促 使幼儿的本能得以充分释放。动静态结合的游戏化音 乐教学活动,能促使幼儿在没有任何束缚的轻松教学 场域中,激发本能,释放天性,从而发挥游戏的最大 教学价值 [3]。
例如, 笔者在教学儿歌《我的家》这一内容时, 通 过创设与歌曲相适应的游戏情境,促使幼儿的本能被 激发,悄然增强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笔者让每个幼 儿选择教室里自己喜欢的位置站好,并将各自所站位 置周边的参照物一一记住,诸如记住自己左手边的椅 子、头顶上的彩灯等。接着,笔者通过敲击小鼓敲出 鼓点节奏,启发幼儿根据笔者所敲的节奏慢慢离开自 己的位置;当听到笔者敲击小鼓的鼓边时,要求幼儿 马上转身,之后再跟着鼓点有节奏地走到自己原先所 选择的位置上。如此往复地进行这个有节奏的行走游 戏后, 笔者再适时地加入单脚跳、蹲走等游戏动作, 不 断增加游戏的难度,提升音乐活动的趣味性,这不但 能增强幼儿对节奏的把握能力,而且也能激发幼儿跟 着音乐节奏而行动的身体本能。
(二)优化游戏内容,激发幼儿音乐学习兴趣
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其内容设置要处理好以 下两种关系:一是处理好幼儿的当前水平与达成最佳 水平之间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幼儿的当前需求与长 远发展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游戏化的音乐活动内容 并非随意编造,不能只是为游戏而游戏,让游戏只是 停留在形式上,而应立足于音乐教学的实际需要,与 音乐教学内容密切结合。游戏的内容设置必须契合幼 儿的兴趣倾向,关照到对音乐课堂气氛的营造有重要 影响的因素,同时还要与音乐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真 正让游戏辅助音乐学习,恰到好处地激发幼儿音乐学 习兴趣。
例如, 笔者在教学《办家家》这一音乐活动时, 每 个幼儿都有较为熟悉的“过家家”的游戏经验,因而 对这首《办家家》的歌词并不陌生。然而这首歌曲中有设置一个“念白”的环节,要求幼儿懂得进行“说 与唱”的结合。这种模式不同的歌唱方法对于幼儿而 言是初次接触的,幼儿常常会在“说与唱”的交替中 感到迷茫与混乱。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很多教师所 采用的是让幼儿反复练习歌唱,这样的教学难免会让 幼儿感觉到枯燥与乏味。单向性的传输传授让幼儿处 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无法让幼儿真正体悟音乐的魅力。 基于这样的认知,笔者通过设置与音乐内容相适应的 游戏内容,在“念白”这个环节中,让幼儿根据歌曲 内容适时地表演“炒菜”的动作, 用肢体语言表现“吃 饭”“照顾宝宝”等行为,使游戏表演内容与音乐内容 相融共生,让幼儿边唱边演边玩,全身心投入音乐游 戏,使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在游戏中得以实现。
(三)精选游戏材料,增强幼儿音乐乐感
幼儿阶段的思维都是以具象为主,他们常常无法 真正理解抽象的音乐符号。因此,教师要立足于幼儿 的实际学情,关注音乐游戏化材料的取舍,将一个个 抽象的音乐符号转换成一个个具体的、可视化、生动 的图谱,让幼儿能形象直观地感受到音乐所要传导的 意义,增强幼儿的乐感。
例如,在教学《爷爷为我打月饼》这一音乐活动 时,笔者致力于与幼儿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立足于 幼儿的视角,启发幼儿能用各自童心童趣式的图标来 表示诸如拍打的位置与时间,从而共同绘制一幅切合 幼儿身体动作的“谱子”。图谱上的每个图标都出自幼 儿自身独特的表示方法,因此,幼儿在音乐游戏进程 中便会轻松地跟随音乐节奏,顺利地完成拍手、拍腿 等各种动作。此外,在引导幼儿了解现有的打击类乐 器之后,笔者给幼儿呈现了他们生活中常见的打击类 发声器材,如脸盆、水桶、易拉罐等,让幼儿通过击 打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器材,切身聆听并感受不同器 材的声音。从“聆听音乐乐器的声音”到“熟悉生活 器材的声音”,幼儿对各种打击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有了 更清晰的了解,知道声音是有长有短、有轻有重、有 脆有钝的,在好玩、有趣的游戏素材中潜移默化地增 强音乐节拍感与节奏感。
(四)创新游戏方式,激发幼儿音乐创造潜能
游戏方式多样化会让幼儿不断地感受到音乐游戏 的乐趣,可以是师生互动型的,还可以是生生互动型 的,亦可以是幼儿自主表演型的。音乐对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着特别显著的作用,因此,教师应 结合当时幼儿的内在心理需求与音乐教学的实际需要 选择游戏方式,让游戏真正起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 作用。
例如,在开展《谁是小熊》这个主题的音乐游戏 活动时,笔者先带领幼儿学会演唱《谁是小熊》,然后 让幼儿边唱歌边游戏。很快,幼儿便会在边唱边玩中 记牢游戏规则。笔者针对幼儿爱探索、爱创造的特点, 在 课堂教学中让幼儿尝试担任“小老师”,尝试根据自 己在边唱边游戏中所理解的游戏规则,发挥自己的创 造力和想象力,将原来的歌词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改 编,并配以动作向全班同学进行现场展示。幼儿的想 象力极其丰富,出现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动作,改编出 了各种灵动又丰富的歌词。幼儿的创造热情不停地被 激发,使课堂变成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飞扬的舞 台,让幼儿的音乐素养得到培养。
四、结束语
幼儿的认知能力相对有限,而游戏是幼儿探索世 界的重要方式。在“知识时代”向“素养时代”逐渐 转型的当下,幼儿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避免 单向性的传输教学,应立足于幼儿的实际学情,基于 音乐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将游戏与音乐活动融合共 生,关注游戏情境的创设,优化游戏内容,精选游戏 材料与创新游戏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悦、和谐有趣 的游戏中加强对音乐的切身感知,激发音乐想象力和 创造力,寓教于乐,让学习自然而真实地发生,从而 全面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玮玮.游戏教学法在衡水幼儿英语教育中的现状 分析[J].广东蚕业,2018.52(9):49-50.
[2] 邬尔娜.音乐欣赏活动的游戏化探究[J].科教导刊, 2019.36(21):47-48.146.
[3] 汤爱莉.浅谈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J]. 才智,2018(21):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7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