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核心素养视域下基于化学大概念的单元教学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04 13:38: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以化工生产为例,从建构单元教学内容、确立单元教学目标、学情分析、确立学习认知思路、教学过程等方面,实施基于化学大概念—化工生产基本原理,促进化工生产单元知识结构化的教学实践.教学过程采用问题链教学法,引发学生不断深入思考,使学生在化工生产真实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重组已有知识,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和迁移运用,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化学大概念;单元教学;化工生产;高中化学

  单元教学是对化学大概念教学的具体实施,化学大概念集中体现了化学的学科结构和学科本质,是化学单元教学的灵魂,也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实际的关键.以化学大概念为统领,学科知识的内部联系为基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依据,采用自上而下、逐渐细化的方式进行单元教学,突出化学学科知识的内部联系和逻辑关系,知识的纵向延伸具有梯度性,知识的横向延伸具有相关性.笔者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以“化工生产”为例,实施基于化学大概念的单元教学实践.

  1构建单元教学内容

  化学大概念—化工生产基本原理统领“化工生产”单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化工生产”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硫酸工业、纯碱工业、合成氨工业和溴与碘的提取.

  2确立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化工生产的基本原理;(2)通过探究硫酸工业,增强应用化学原理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3)通过分析索尔维制碱法与侯氏制碱法的差异,了解技术创新促进化工生产发展的重要史实;(4)感受物料平衡、能源充分利用、绿色化学的思想,树立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3学情分析

  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学生已经在高三上学期完成了化工生产的一轮复习,一轮复习重点在于强调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反应原理、原料的选择以及生产条件的选择.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零散的化工生产的知识,但知识未能形成结构化、体系化、系统化.基于新课程标准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制定单元教学重点为化工生产必须遵循的三个基本原理;教学难点为探究化工生产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达到原料充分利用、能量充分利用和环境保护.

  4确立单元认知思路

  单元教学流程如图1.

核心素养视域下基于化学大概念的单元教学实践论文

  5单元教学实施过程

  5.1第1课时—解决问题

  环节一:应用原理,探究硫酸工业

  【教师】写出以硫黄为原料的硫酸工业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核心素养视域下基于化学大概念的单元教学实践论文

  【学习任务1】硫酸工业采取哪些措施达到原料的充分利用?

  问题链1:

  (1)结合图2思考第一步反应中,哪些操作方法能提高原料利用率?

  (2)结合图3思考第二步反应中,哪些操作方法能提高原料利用率?

  (3)结合图4思考第三步反应中,哪些操作方法能提高原料利用率?

  【学习任务2】硫酸工业采取哪些措施达到充分利用能量

  问题链2:

  (1)结合图3思考硫酸工业接触室里怎样充分利用能量?

  (2)热交换器是怎样进行热量交换的?归纳热交换器的作用?

  【学习任务3】硫酸工业采取哪些措施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问题链3:

  (1)硫酸厂尾气中的SO2可以直接排放吗?为什么?

  (2)怎样处理硫酸厂尾气中的SO2,转化为有价值的物质(氮肥)?

  (3)写出用足量的氨水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以化学大概念—化工生产基本原理为统领,采用问题链教学法,基于硫酸工业真实情境和学习任务的问题化,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学生在真实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回忆、重组已有知识,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和迁移运用.发展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和“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环节二:技术创新,发展纯碱工业

  【教师】写出纯碱工业两步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核心素养视域下基于化学大概念的单元教学实践论文

  问题链4:

  (1)纯碱工业第一步反应中,怎样通入NH3和CO2气体能提高原料利用率?

  (2)结合索尔维制碱法,依据化工生产基本原理,从充分利用原料、充分利用能量和环境保护三个角度分析索尔维制碱法的缺点有哪些?

  (3)技术创新,纯碱工业由索尔维制碱法到候氏制碱法,依据化工生产基本原理,分析候氏制碱法的优点有哪些?

  设计意图:学生依据化工生产基本原理分析两种制碱法的优缺点.中国化工学家侯德榜经过600多次研究实验,分析了2000多个样品,历时5年发明了氨碱法与合成氨联合生产的改进工艺,开创了世界制碱工业的新纪元.通过化学史实的学习,发展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感悟科研的意义、创新的价值.

  5.2第2课时—迁移应用

  环节三:知识迁移,评价合成氨新方法

  【教师】写出合成氨工业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核心素养视域下基于化学大概念的单元教学实践论文

  【教师】结合合成氨工业流程,思考合成氨工业分别采取哪些措施达到充分利用原料、充分利用能量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学习任务5】依据化工生产基本原理评价合成氨新方法

核心素养视域下基于化学大概念的单元教学实践论文

  请依据化工生产基本原理,与传统合成氨工艺相比,对该方法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知识迁移,依据化工生产基本原理评价合成氨新方法,发展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新工艺为合成氨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但由理论到实践再到化工生产,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去探索.

  环节四:知识迁移,探究溴与碘的提取

  【教师】分别写出海水提溴和海带提碘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核心素养视域下基于化学大概念的单元教学实践论文

  【学习任务6】依据化工生产基本原理探究溴碘的提取

  问题链6:

  (1)结合海水提溴工业流程,思考海水提溴过程中采取哪些措施达到充分利用原料、充分利用能量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2)结合海带提碘工业流程,思考海带提碘过程中采取哪些措施达到充分利用原料、充分利用能量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设计意图:以化学大概念—化工生产基本原理为统领,基于海水提溴和海带提碘的真实情境,知识迁移,从充分利用原料、充分利用能量和环境保护三个方面,探究海水提溴和海带提碘的过程,发展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6单元教学特色及反思

  本次教学实践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化工生产》单元教学为例,实施化学大概念—化工生产基本原理,促进化工生产单元知识结构化.教学过程主要采用问题链教学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引发学生不断进行深入思考,在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回忆、重组,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和迁移运用.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思维活跃、参与度高、获取信息、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得以形成,此过程发展了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单元教学目标基本完成.

  参考文献:

  [1]杨宇,朱书佚.化学学科大概念下的大单元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1(6):6-7.

  [2]梁俊,杨丽.聚焦学科大概念的初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与反思[J].化学教与学,2021(8):63-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632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