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以往一些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综合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学生往往只会“依 样画瓢”,在写话学习中,缺少自己的思路和见解。写话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后续习作教学的重要 基础。而“教是为了不教”理念下的写话教学,能够为学生搭建自己学习的活动平台,从而有效提升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
受应试教育影响,当前低年级 写话教学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学生为 主体”的教学体系; 部分教师认为低 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因此课 堂上往往以教师“教”为主,学生的 “学”处于次要地位。久而久之,学生 在写话中形成了依赖意识, 缺少足够 的主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 体现, 学习效果自然打折扣。2022 年 版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立足学 生核心素养发展,构建学习任务群, 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 同 时倡导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 为学 生搭建良好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活 动空间。
“教是为了不教”理念下的低年 级写话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教”,最 终促使学生能够有兴趣且能很好地进 行书面表达,从而达到“不教”的最 终目标。
一、“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理念 的内涵分析
“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经典 教学思想,他认为“教任何功课的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作为教 师要做到“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 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 点、不讲说”。他还拿教孩子学走路打 比方,牵着孩子的手教他走路,却随 时准备放手。
作为教师,首先要理解“教”的 重点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启发、 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小学 低年级学生写话教学而言,“教”的目 的就是培养写话的兴趣, 乐于把自己 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笔可以较好地 记录下来。在这里,“不教”并不是放 任不管, 而是要在教师的有意引导训 练下,让他们逐渐产生写的兴趣,慢 慢地增强表达的自信心, 会用恰当的 方法来记录,能够举一反三,从而达 到我们“教”的目的。在小学低年级 写话教学课堂中,通过“不教”的过 程, 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明确写话 的思路、掌握积累素材的方法,通过 多样化的练习让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 写话方法, 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很 顺畅地用笔来表述, 为之后的习作打 下基础。
二、“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理念 的实践运用
(一)启发——兴趣
新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表达 与交流”部分的教学目标给出了非常 明确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 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 象中的事物。因此,学生写话兴趣的 培养既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关键内容, 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 任务之一。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小 学低年级写话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从 学生的年龄特征入手,创设趣味化、 灵活化的写话教学情境, 有效引导学 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话活动中。
以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猫和老 鼠》写话教学为例,从课标要求入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符合低 年级学生兴趣、爱好的导入活动,通 过趣味化的导入活动让学生产生自主 探究的意愿。
教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 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非常好玩的
谜语,大家听一听,看看谁能最先猜 出来呢? (两撇小胡子,尖嘴尖牙齿, 白天不出来,夜晚干坏事。)大家猜一 猜,它是谁呢?
学生: 老鼠。
教师: 对喽,就是小老鼠,今天 呢,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看看 它有哪些奇妙的经历?
猜谜语的导入环节,既能够激发 学生参加写话活动的兴趣, 也能够在 趣味化的活动中初步拓展学生思维, 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写话并不是只写自 己看到的事物, 还可以添加自己的想 象,从而为后续的写话活动奠定基础。
(二)引导——积累
兴趣是基础,那么积累素材、累 积经验就成为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关 键。叶圣陶在谈到写作教学时,也特 别强调积累, 他认为文字就是表达学 生心中的积蓄, 写作教学就是培养学 生养成有积蓄而不吐不快的习惯。在 低年级写话教学中, 教师往往将学生 写话能力的培养禁锢在写话教学中, 缺少积累与延伸的过程, 虽然学生也 能够写出一些“好”作品,但是你会 发现当我们换一个写话主题、换一种 写话要求,大部分同学就迷失了方向, 不知道如何更好地用文字表达, 这是 因为教师只关注了“教”而没有理解 到“不教”的真正意义。教师要将学生 写话能力的培养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
1. 思路引导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写话 没有一定的章法,想到哪写到哪、看 到什么写什么, 究其根源还是由于学 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写话思路。
思路的引导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 形式充分展现出来, 低年级写话首先 要从五要素入手,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结果(感受)。那么在搭建写话 框架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其分为五个大点, 引导学生从观察图片内容开 始,列出简单的写话框架,这几个方 面的内容并不是都能够呈现在图片中 的,有些是想象和联想的内容。比如 《猫和老鼠》的写话练习:
时间: 一天晚上
地点: 书房
人物: 小老鼠和大花猫
事件: 小老鼠在玩游戏,大花猫 突然在电脑屏幕上出现……
结果(感受):小老鼠吓得哭了……
简单的几句话将图中能够一眼看 到或者能够轻松想到的内容表述得比 较清晰,那么在后续写作过程中,就 可以按照这一思路进行内容的填充以 及细节的描写。低年级学生在写话方面 的经验相对较少,因此在具体的思路引 导中, 教师要将具体的思路进行明确, 比如按照五要素确定,让学生能够明确 应该按照怎样的框架进行内容的填充。
思路的引导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写 好某一篇写话, 而是为了引导学生明 确写话的一些基本框架和基本要素。 这样才能够在今后面对不同内容的图 也能迅速厘清思路, 也才可以再根据 具体的写话要求进行细节的描写。
2. 素材积累
明确思路的前提下,素材的填充 也是非常关键的。以往低年级写话课 堂中经常会出现千篇一律的写话, 比 如《猫和老鼠》看图写话中,部分同 学写到“一天,小老鼠在玩电脑,突 然屏幕上出现了一只大花猫, 小老鼠 吓得赶紧跑了”。虽然时间、地点、人 物、事件、感受都呈现在这一句话中, 但是并不能算是一篇“小作文”,只是 简单地将思维导图的内容用一句话连 接起来, 缺少具体的细节描述以及情 感的抒发。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一则, 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和课外阅 读指导中, 并没有刻意地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面对教材中的一些精美的段 落、篇章等,教师只是简单地要求学 生背诵,没有勾画、积累优美词句的 动作;在课外阅读指导中,虽然部分 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已然形成, 但是 基本上还是以读书为主, 缺少主动积 累的意识。二则,学生在日常生活、 学习中没能留心周围的事物, 缺少主 动有意去观察周边的意识。在低年级 的以看图写话为主的写话教学中, 虽 然看到的是图, 但也需要学生个人的 生活体验来支撑。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 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段落, 让他们从低年级开始就能够学会欣赏、 品读,能够从中悟到写作的“秘诀”。 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可以通过 “读书卡”的方式,引导学生多积累素 材、分类积累素材,教师可以推荐一 些不同类型的读本,结合“和大人一 起读”环节的书籍内容, 每周或每两 周总结一次读书卡的内容, 有意识引 导学生养成分类整理素材的习惯。其 次,低年级的学生爱表现,主动和老 师同学沟通的欲望比较强烈, 作为教 师要经常开展一些诸如类似于小演讲 之类的活动,给一个话题,让学生来讲 讲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人和物都可, 让他们学会有意去进行生活体验积累。
在写话教学时,教师根据思维导 图的框架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 素材的应用,比如在时间描写中,很 多小学生习惯于用“一天、有一天、 星期天”等, 那么是不是可以用一些 比较“新颖”的方式呢? 比如《猫和 老鼠》的“一天晚上”是不是可以写 成“一个静悄悄的夜晚”等,不仅说 明了时间,而且也表明了环境,为后 面的大花猫突然出现埋下伏笔。
如此,通过“引导—— 积累”的 过程, 学生不仅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在素材的积累与应用的引导过 程中,学生也能够逐渐领悟如何更加灵 活地将积累的素材与写话的内容连接起 来,从而避免了生搬硬套的现象产生。
(三)探索——实践
1. 口语交际
写话与口语交际之间有着非常密 切的联系, 低年级学生动笔写的机会 较少,双减政策之下,低年级也不允 许布置回家书面作业。通过口语交际 活动可以为学生创设更多锻炼表达机 会。口语交际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 也可以在课外通过开展活动来落实。
首先,以口语交际的方式带动看 图写话活动的落实, 部编版教材中有 很多非常有趣的插图, 这些插图一方 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 积极性, 另一方面也能够借助插图帮 助学生在课堂上锻炼语言组织与表达 能力。比如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小蝌蚪 找妈妈》一课的课后习题,在观察过程 中, 学生第一步需要对图片进行排序, 通过观察每一幅图中小蝌蚪的变化, 再 用自己的话表述出其中包含的内容。
通过课堂环节中渗透口语交际锻 炼, 一则能够将学生在写话中的观察 技巧、提炼信息能力进行相应的检测; 二则还能够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 解程度, 以及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 事的能力, 这两方面能力也正是低年 级学生在写话过程中所必需的。
2. 课堂练笔
课堂小练笔是课堂活动中非常重 要的教学辅助环节, 教师可以从低年 级学生的具体学情入手, 采用多元化 的小练笔方式, 将写话落实在课堂教 学中。低年级教材课文相对比较简单, 在教学中可以进行续编小练笔, 如部 编版二年级下册的《蜘蛛开店》,课文 在叙述蜘蛛每次开店的情节表述的方 式是一样的, 那蜘蛛还可能开什么店 呢?写一写。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的小练笔, 可以让学生觉得写话是一 件信手拈来的事情, 可以增强他们写 话的自信心。
(四)评价——提升
“教是为了不教”理念下的写话 教学离不开过程性评价的运用。低年 级因为学生年龄等因素, 一般都是以 教师的终结性评价为主, 往往导致学 生有时并不知道自己的写话究竟好坏 在哪里, 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进行修改 评价, 这样对提高他们的写话能力帮 助性不大。在课堂评价中教师要多采 用多元化、过程性的评价,引导学生 参与进评价中,通过学生自主评价、 互相评价以及教师综合评价的方式, 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提升写话能力。
俗话说,“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自主评价的过程就是学生修改作品的 过程;当学生第一次完成作品之后,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评价, 检 查一下有没有错别字、不通顺的语句 等, 可以让学生大声地读读自己的写 话,自己来发现问题。
互相评价,可以分为同桌评价、 小组内外评价, 看看其他同学的作品 中有哪些优点,存在哪些问题,可以 适当地指出同伴的问题。
教师综合评价,要注意肯定在先, 问题于后; 先通过鼓励性的语言肯定 学生在写话方面的优势, 然后再指出 问题,为后续学生写话指明方向。教 师评价时要注意针对性, 有的同学善 于观察,会将图中主人公的神态、动 作描写得非常细致; 有的同学写话的 内容虽然简单但是事件陈述得非常清 楚等等, 教师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根 据类别进行典型性的评价, 一方面根 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在初学写 作阶段尽量面批, 尤其对那些写话劣 势明显的孩子。还要注意的是,学生 在通过指导后一定要进行修改, 教师 可以让孩子当面修改, 也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标注让学生自己修改, 比如加 个红点、打个问号, 画条横线, 边上 打个空白田格,文后添段落等等。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教是为了不教”教 学理念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的应用能 够较好地改变当下写话教学中存在的 问题,通过“教”的过程建立起初步 的写话思路, 在激发学生写话兴趣的 前提下,引导学生养成素材积累、技 能积累的习惯; 通过在探索中应用与 实践,有效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借 助口语交际、小练笔活动等,带动低 年级写话教学综合质量以及学生写话 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最后通过多元化 的课堂评价方式,在自主评价、互相 评价以及教师综合评价的过程中逐渐 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参考文献:
[1] 潘淑莉 . 如何让 为 了不教的 “教”更具实效——叶圣陶阅读教学理 论指导下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探索 [J]. 作文成功之路 ( 上 ),2017(01):60.
[2] 张亚萍 . 学习语文应教会学生 “不问自取”—— “教是为了不教”理 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J]. 语文 世界 ( 教师之窗 ),2019(Z2):147-148.
[3] 朱书铭 , 赵雅香 . “教是为 了不教”—— 浅谈小学语文“自主学 习”的实践思考 [J]. 小学科学 (教师 ), 2011(01):59.
[4] 王丽芳 . 授之以渔 , 张网而 渔 —— 谈“教是为了不教”思想在 语文课堂中的实践 [J]. 作文成功之路 ( 下 ),2019(01):8.
[5] 叶圣陶 , 夏丐尊 . 我怎样教语 文 [M]. 武汉 :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6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