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自从 2017 年我国新高考改革正式启动以来,高考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通过对新高考 试卷中物理试题的研究分析和总结归纳,发现新高考试题呈现“ 情境化”试题增多的特点,主要分 布在联系生活和前沿科技、体现科学素养与社会道德等方面.新高考改革对高中阶段的教学也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改革中必须严格根据物理课程的标准,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在 日 常 教学中要立足教材,注重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审题能力.
1 高考命题的趋势—情境化试题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于 2013 年召开,会议中通 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 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2014 年 9 月,国务院 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至 2021 年 6 月高考,已有北京、上海、浙江等 14 个 地区按批次实行了新高考改革,学习科目自主选择, 普遍采用“3 +3”或者“3 +1 +2”模式.
教育部在 2015 年下发的《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稿》内部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物理核心素 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 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 力.高考试题突出核心素养的观念,注重考查学生运 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考题通常给 出有关具体的现实情境材料描述,这些描述的语言构成了试题情境,现实问题的范围可涉及生产生活、 自然、科技等各个方面.试题情境给考生提供一个相 同的平台,考生在这个平台上运用基本知识、构建物 理模型、完成思维活动,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像这类 包含情境的试题被称为“情境化试题”. 简单来说, 就是将一道题目放入一个生活的情境中,形成一个 由真实的情境、学术化的描述组成的题目,供考生分 析、思考,让学生体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
本文从启动新高考计划的各省编制的高考试题 入手,进行分析,发现自从新高考政策实行以来,命 题角度逐渐发生了改变,“情境化试题”考查考生能 否在给定的题目信息中精准地挖掘出有用信息,考查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这 对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2 情境化试题的角度
2.1 来源于生产生活
2016 年出版的《 初中物理教学关键问题指导》 明确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 学理念,所以生活与物理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教师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越来越重视将学科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考生们在面对一些真实的现实问题时,需要 审题、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总结等方法将题目中 描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物理问题,这个过程 即构建物理模型,然后使用已掌握的物理基础知识、 数学工具去解决问题.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来源于 生产生活的物理试题越来越多,例如:2020 年北京卷第 14 题以从高处释放旋转篮球的生活场景为素 材、第 20 题对高速列车制动停车过程进行了深入探 究、2021 年北京卷第 11 题“搬运磁电式电表”的实 验室工作场景、2020 年山东卷第 1 题研究乘坐竖直 电梯下楼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020 年浙江卷第 4题考查在抗击新冠病毒的过程中使用的红外体温计 的原理等.
2.2 密切联系前沿科技
命题专家关注时代的发展,很多题目都是从前 沿科技出发,呈现我国新时代科技发展和技术应用 的新成绩,提升考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近几年 来,与前沿科技联系密切的题目最多是从天文物理 出发,提及火箭、卫星、探测器等,考察学生天体物理 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例如:2017 年浙江卷第 12 题涉 及了火箭发射回收技术、2020 年天津卷第 2 题通过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的收官之星的轨道半径与线速度 的关系、2021 年北京卷第 6 题、2020 年山东卷第 7题都以“天文一号”探测器为素材,考查运动学知识点.另外的角度是从我国各个行业领域的前沿技术 出发,例如:2021 年北京卷第 8 题以“ 汽车定速巡 航”作为问题情景,考查汽车输出功率的特点、第 14 题以“北京高能光源”为背景,考查发光机理、氢原 子电离、光的衍射和电子能量变化等规律,在新旧知识密切联系的关键处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激发学 生的主动性.
2.3 体现科学素养与社会道德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揭示自然界中一些现象的本质,物理学中还蕴含着一些优秀的思 想和原理、甚至能够引起学生的反思,对学生有良好 的教育作用.如今我们的教学从以前的应试教育不 断地向素质教育转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体现就是 在题目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良 好的三观,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与社会道德,实现物 理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例如:2021 年北京卷第 1 题提到了硼中子俘获治疗癌症的先进技术,让考生 了解先进的科技在人类生活方方面面发挥的作用,引导学生崇尚劳动精神,增强健康意识;2021 年 浙江卷第 20 题,提及了机动车礼让行人,鼓励学 生时刻关注生活中的物理情境,培养学生的安全 意识和社会道德,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遵纪守法,下面以 2017 年浙江卷第 17 题为 例展开分析.
例题 ( 2017 年高考物理浙江卷 17 ) 功率为 10W 的发光二极管( LED 灯) 的亮度与功率为 60W 的白炽灯相当.根据国家节能战略,2016 年前普通 白炽灯应被淘汰.假设每户家庭有 2 只 60W 的白炽 灯,均用 10W 的 LED 灯替代,估算全国一年节省的电能最接近( ).
A.8 × 108 kWh B.8 × 10 10 kWh
C.8 × 10 11 kWh D.8 × 10 13 kWh
此题主要考查电学知识,包括电功率、电能等概 念的理解,通过将 LED 灯和白炽灯相比较,突出 LED 灯的优势.提及我国的节能战略,让考生体会 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倡节能减排,是社会发展的 必然趋势,增强考生的环保意识.
3 教学策略
从已经启动新高考的省份编制的题目及其解析 来看,解情境化试题的思路是基本相似的:首先是对 题目进行完整的审阅,从题目给的描述性文字和展 示的图片中提取出有用信息,判断试题的出题角度 和考察范围是哪部分知识点,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包括公式、规律、定理、特殊值等,找出最佳解决方 式,最终利用数学工具演算推导,得出正确答案.但是情景化试题的素材十分广泛,考查角度也多样,可 以是普遍的生活场景,可以是国家顶尖的科学技 术,可以是 探 究 性 实 验,也 可 以 是 古 代 物 理 科 技 知识.为提 高 教 学 效 果,教 师 必 须 根 据 新 高 考 的 侧重点来 改 进 教 学 方 法,提 升 教 学 策 略,以 适 应 新时代高考要求.
3.1 创设真实情境
每一堂课的准备工作都要完整,要有明确的方 向、目标和重点,可以针对核心知识巧妙的创设情 境,如果创设的情境过于复杂花哨,学生会难以捕 捉重心,如 果 创 设 的 情 境 过 于 简 单,学 生 会 觉 得 毫无趣味 性.可 以 结 合 教 材 已 有 的 图 片 、文 字 叙 述讲解,可 以 利 用 生 活 中 的 物 品 实 际 操 作,将 情 境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料辅 助教学.真实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知 识 、发展个 人 技 能,让 学 生 在 真 实 的 情 境 下 思 考 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2 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课堂通常采用“ 满堂灌”的方式,习 惯一股脑的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不可否认的是这样 的教学会 提 高 知 识 传 递 的 效 率,但 对 学 生 来 说, 通过这种方式传授的知识并不能深刻记忆.在高 考改革背 景 下,不 仅 改 变 了 题 目 的 结 构,而 且 还 改变了 考 察 方 向 及 方 式,增 添 了 实 验 探 究 类 题 目.所以,在 教 学 中,教 师 要 注 重 活 动 的 多 样 性, 可以进行 分 组 探 究,提 高 学 生 的 实 验 探 究 能 力, 丰富探究经验.
3.3 重视知识迁移能力
“ 新高考”形式下的试题加强了与生产生活、科 学技术的联系,往往要解决一个题目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或者多个公式,注重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熟 练迁移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教材的挖 掘,研究教材中的“ 说 一 说”“ 做 一 做”“ 思考与讨 论”“科学漫步”“科学足迹”“STS ( 科学、技术与社 会模块) ”“演示”等栏目,这些栏目可以拓展课本的 物理知识,发散学生思维.在课堂中多多利用有用信 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训练学生的知识与情境迁移的能力.
3.4 重视审题能力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考试越来越注重对应试型试题的考 核,一 般 这 类 试 题 阅 读 量 大,需 要 学 生 对题目中 的 重 点 信 息 进 行 精 准 提 炼 、建 模,化 抽 象为具体,再 利 用 知 识 的 迁 移 解 出 问 题.在 平 时 教学工 作 中,可 利 用 习 题 课 跟 学 生 一 起 分 析 题 目,提示学生需要注意的事项:要精准抓住重点, 挖掘隐藏 的 关 键 信 息,忽 略 干 扰 条 件;要 按 顺 序 阅读并分析试题,同时应标注出试题中的数据和 条件,切不可跳跃式读题.
3.5 重视实验和自制教具
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将结论式教学转变为过程式教学,并且还是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方法.让学生在 观看实验或者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获得感性认识,强 调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对真题的分析发现,绝大多数 试题的情境都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教学 中,任何物品都可以尝试用来做教具.著名物理教育 家朱正元教授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 实验.”建议老师和学生协作制作教具,让学生在过 程中利用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处理外 界信息,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改变以往学生被 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 1 ] 刘启龙,刘泽群.“3 +3 ”新高考物理教学探究 [ J ].物理通报,2017 ( 10 ):10 -14.
[ 2 ] 陆永华.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试题情境研究 [ J ].物理通报,2021 ( 1 ):125 -129.
[ 3 ] 王群法.新高考物理复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 究 [ 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17 ( 3 ):3 -5.
[ 4 ] 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 考试大纲( 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 [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1 -122.
[ 5 ] 吴佰军.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J ]. 名师在线,2021 ( 14 ):55 -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5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