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德育共建视域下的家校阅读共育实践探索—以广州市海珠区土华小学“大阅读”建设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3-10-19 09:47:4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阅读有助于扩充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家校合作开展阅读活动,构建家校阅读共育良好生态,是实现德育资源整合最大化、德育状态和效果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学校立足于家校社三位一体德育共建机制,以家校阅读共育即“大阅读”活动的开展为抓手,采取汇编晨读本、建设家庭小书屋、组织图书进校园、制订与实施阅读活动评价方案等模式,推动了德育共建的发展进程,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德育共建;家校阅读共育;大阅读;家校合作

  “双减”政策提出构建家校社教育良好生态,以德育为首要任务,吸收和运用新理论,对德育工作进行系统升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学校应强化与家长、社区的联动和合作,积极推动德育手段创新,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但在教育实践中,部分学校还存在着德育主体实质性缺席、沟通方式狭窄、活动低效、资源联结脆弱等问题。为规避以上德育短板和不足,土华小学以家校阅读共育即“大阅读”活动的开展为抓手,整合阅读资源,组织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推动德育共建发展的进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家校阅读共育的实践背景

  学校只有立足于办学实际,才能精准施策,取得实效。土华小学实施家校阅读共育正是基于学校的办学实情,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科学性。土华小学是区内东部城乡接合部学校,学校教师平均年龄47岁,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形式和手段较为单一。学校生源83%以上是土华本村子弟。部分家长忙于生计,忽视对孩子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激发与培育。学生普遍缺乏科学阅读方法,阅读质量不高。此外,部分学生热爱学习与渴求知识的意愿不强。

  基于以上,土华小学开展家校阅读共育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学校或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感悟阅读文本所传达的思想价值,进而激发阅读的兴趣。学校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互动,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家校阅读共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活家长参与学生阅读引导的动力,进而让家庭成为学生阅读素养发展,乃至综合素养发展的重要处所,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生态。最后,家校阅读共育让家长成为学生阅读路上的陪伴者和指引者,能够为教师开展校内及课外阅读指引提供新的思路与新的视角,帮助教师不断创新阅读教学策略和德育工作路径。

德育共建视域下的家校阅读共育实践探索—以广州市海珠区土华小学“大阅读”建设为例论文

  二、家校阅读共育的实施策略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大阅读”突破了单一学科阅读的限制,让阅读不仅仅在语文、英语等学科中开展,还延伸至多学科、全学科中。而德育共建视域下的“大阅读”将家长纳入阅读体系中,学校与家庭共同承担起培育学生全面成长的重任。学校以“大阅读”为基础实施家校阅读共育,除完善家校阅读的各项机制保障,包括领导机制、实施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外,还与时俱进,创新搭建线上线下家校阅读共育体系及互动渠道,组织开展了多种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家校阅读活动,强化了学生阅读知识的转化及学生的阅读体验效果。

  其一,家校合作汇编晨读本。在“大阅读”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校将凝聚着古代圣贤智慧结晶的国学经典作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载体。一方面,组织语文教师与家长志愿者共同参考人教版相关书目汇编经典诵读晨读本《经典伴成长》。《经典伴成长》分为低、中、高年部共三册一套,收录古诗315首、经典词曲175首、经典古文名篇41篇、《笠翁对韵》(节选)、《三字经》、《论语》(精选)、《道德经》81章等。另一方面,鼓励合适的家长积极到校作为经典领读者或参与各班级的经典诵读活动,亲身见证经典诵读给学生带来的神奇改变,提升家长对学校“大阅读”活动的认可度与参与度。

  其二,鼓励家庭建设符合学生阅读需求的小书屋。教师在家访过程中发现,学生家庭基本能满足每个孩子拥有一间小房间的需求,但是房间里陈列的玩具、玩偶较多,普遍缺乏书香味。随着学校“大阅读”的推进,家长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教育愈加重视,对书香班级、书香学子、书香家庭的认知度也得到提升。基于此,学校每学期都会以“大阅读”书香家庭建设为主题,组织开展“我的最美小书房(小书屋)”评选活动。评选标准包括有书柜或书架、有书桌、有阅读照片、有阅读作品或获奖奖状;评选形式包括家长自评、家长互评、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经过初选和复选两轮评价,最终各班评选出“我的最美小书房(小书屋)”一、二、三等奖。通过小书屋建设活动,不少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小书房或小书架,书架上整齐摆放着教师、家长推荐的书籍,为学生的自主阅读与家庭的亲子阅读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

  其三,组织图书进校园系列活动。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及阅读活动的实施中起到了关键的硬件支持作用,学校除全天候面向师生开放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外,还与区域图书馆合作开展阅读共建活动。其中,海珠区图书馆每学期两次到校开展图书进校园活动,丰富拓展学生的阅读素材,同时组织阅读心得分享活动,给予优秀、进步学生以表彰奖励。华洲街满天星公益图书馆以开展“爱阅读、会阅读”主题馆校活动为契机,于每周周六、日面向学校家长、师生开放馆所,并定期指派志愿者到校开展读书分享接龙、故事拓展接龙、经典演绎展示等活动,邀请家长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完成亲子演绎、亲子诵读等环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图书进校园活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以激发,识字量、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组织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和锻炼,在阅读交流与思考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非辨别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同时进一步拉近了与家长的距离,形成了良好的亲子关系。

  三、家校阅读共育的评价方式

  阅读评价既是对前期阅读活动成效的监测与评估,也可为后期的阅读活动开展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便于家校阅读共育有依据、有目标地持续推进,学校结合“大阅读”活动的开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制订了阅读活动评价方案,鼓励家长积极参与阅读评价,充分听取家长的评价意见和建议,家校共同为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增光添彩。

  一方面,鼓励家长积极参与阅读评价,与教师、学生共同评选优秀诵读之星。家长参与阅读评价不仅能激发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积极性,还能提升阅读评价的公正性与全面性。每天,家长志愿者都会给每班的晨读(一般是经典诵读)情况做优、良、中、差的等级评价,每学期期末教师会检查学生经典诵读的背诵量,给予优秀、进步的评价奖励,学校则在学期末对每个班级排名靠前的学生给予阅读金牌、银牌、铜牌奖励,同时评选出优秀诵读班级、学校诵读之星、书香家庭等,并在校园电子屏上滚动展示获奖者的个人或集体风采和诵读感言。

德育共建视域下的家校阅读共育实践探索—以广州市海珠区土华小学“大阅读”建设为例论文

  另一方面,土华小学通过线下家长会、家访以及线上交流、讨论等方式收集家长对于学校“大阅读”的实施建议,并将其作为阅读实施的重要参考,确保下一阶段家校阅读共育的实施成效。通过收集家长对于家校阅读共育实践的评语和建议,学校全面了解了家长对于家校阅读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为之后调整家校阅读共育策略奠定了方向。

  综上,家校阅读共育是家庭与学校基于阅读建设实际而开展的一项系统性工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促进家校合作联动都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与家长共同探究、共同进步,突破当前家校合作的瓶颈,积极打造家校阅读共育特色,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杨树梅,张灵.家校共建体系下的全科阅读实施思路研究[J].教育界,2022(13):83-85.

  [2]李芳兰,姚静.大阅读背景下小学阅读教学实践初探[J].安徽教育科研,2022(1):1-3.

  [3]梁青云.以阅读活动为载体探索家校合作新路径[J].现代教学,2021(Z4):130-1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504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