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19-10-31 14:00:2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关系到以后的数学发展,而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教师应采用科学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小学是学生教育的起始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刚刚接触数学,是形成数学思维,养成数学素养的关键时期。数学是一个要求思维严谨的学科,基础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小学数学基础打不扎实,将会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在小学数学中,应用题能够考查学生知识运用和联系生活实际等综合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数学知识点联系紧密,相互融合,可以说,应用题解答能力是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的关键。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依旧单一,教学方法陈旧,课堂上主要采取灌输式教学,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效果差[1]。教师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上缺乏互动,因为时间有限、教学内容多、教师耐心不足等,讲解应用题时教师往往不会深究学生究竟是哪里不懂,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审题不清,看不懂问题,还是知识点掌握不熟练,或者是计算错误等等,而是在课堂上统一直接讲解答案。这就造成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解答问题,表面上弄懂了问题,实则没有内化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下次遇到问题还是不会。灌输式教学导致课堂上缺乏师生间的互动,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薄弱,学习效果不佳。

\

 
(二)应用题题目脱离现实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小学数学应用题命题没有很好地联系现实。应用题目是把分散的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应用于现实问题中来,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来更好地吸收知识点。很多应用题题目内容复杂难以理解,学生审题存在很大问题,审题不清导致知识点不能正确运用。且小学生接触社会少,见识浅,不能很好地理解题目意思。小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注意力易分散,如果数学题目不能联系生活,学生解题时就缺少了成就感和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究

(一)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和正确的思维方式


         应用题是考查数学综合应用能力的题目,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应用题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知识点融会贯通能力,以及逻辑思维方式等等。 应用题的解答关键在于, 在熟练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要有系统的解题方法。 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解题时的思维方式,形成一套系统而严谨的解题步骤。通过细心审题、明确问题、找到所考查的知识点、由问题倒推计算流程,最终达到又快又准解决问题的目的[2]。这是学生自主地考虑问题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最大的区别。比如,解答这样的问题:“将边长是16厘米的硬纸板,剪成同样大小的四个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对于此类题目,教师应教会学生采用系统的思维方式解答: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画图,应该怎样剪,开始倒推问题;要求周长,正方形周长公式是边长乘四,所以要先求边长;去找边长,解题结束。这样系统的逻辑思维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应用题。

\

 
(二)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打造互动开放型新课堂

         小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奇心强。教师应根据这个年纪学生的特点,采用新颖的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在对教学内容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学生角度出发,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将教学知识点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应用题讲解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对难以理解的变换过程进行动画展示,可以很好地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又或者题目:“一根长34厘米的绳子正好绕一个长方形镜框一圈,这个镜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这样的问题学生不会,但是教师一看就懂,根本不知道学生是哪里不会,就可以用一个纸条,让学生动手围一下,这样问题既能很快解决,又让课堂充满趣味性,使学生印象深刻。

(三)精心练习,以训练来检测学习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重视课堂上的教学效果,而容易忽略课后练习的重要性。课后练习不仅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测,也是学生课后查漏补缺和复习的过程,是数学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之一[3]。作业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途径,对于应用题作业,教师要精心布置,既要运用当堂知识点,又要紧密联系实际。应用题不论是审题还是解题方法,都需要大量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和熟练掌握知识点。课后练习作业可以有一道难度略高的题目,但是总体上难度不要太大,以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为目的即可。

参考文献:

[1]赵国荣.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生成策略探微[J].新校园(理论版),2011(2):109.
[2]郭会杰.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情境创设的一些思考[J].中学英语之友(教育研究与实践),2009(6):23.
[3]陆洪华.浅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三注重”[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0(4):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48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