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01:4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现状,然后论述了 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框架,接着 提出了 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系统路径,最后阐述了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成效。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课程思政建设是 推进这一任务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各高校以课程思 政建设为抓手,深度挖掘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 思政元素,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但针对专业英语课 程思政建设的研究还很有限,且缺乏系统性 。医学英 语作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课程,在培养医 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创新思辨能 力、医学人文素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2]。但当前医 学英语教学中不乏教师简单地从国外“拿来”和“移 植”、学生“囫囵吞枣”和“照单全收”的现象,因此立足 英语学科特点,结合医学专业知识,引导学生依靠国 情知识、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和道德情操批判性地开展 意识形态甄别与价值判断,是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 的重要课题。

  一、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现状

  通过课堂观察和文献调查发现,当前医学英语课 程思政建设主要存在三点问题 。首先,教师的思政意 识和教学能力有待提升。一些教师对课程思政与医学 人才培养的关系认识不到位,教学中还存在着简单植 入、生硬嵌套、流于形式等现象。还有一些教师尽管思 政育人的意愿很强烈, 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方法, 导致实际教学效果欠佳 。其次,医学生文化自信意识 有待加强。受西方文化渗透、网络文化冲击、文化教育 乏力等因素的影响, 医学生文化自信认知程度不深 入、认知途径单一 。大部分学生主要采用死记硬背等 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文化知识, 难以深入理解和掌 握。最后,医学英语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有待完善。当 前,医学英语教材尚缺乏思政元素,往往需要教师根 据课程内容进行相关材料的补充,这样不仅耗费了大 量的时间和精力,还缺乏系统性,降低了教学效率,不 利于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必须转变理念、重构教学内容,将育人理念落实到 具体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中,形成系统的课程思政 建设理论框架。
\

  二、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框架

  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理论指导 。依据立德树人的根 本任务,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将价值引领融 入语言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3]。如图 1 所示,本文从思 政育人、专业育才两个方面出发,按照价值塑造、能力 培养、知识传授三个维度,构建了医学英语课程思政 建设的理论框架,以期在顶层设计层面实现课程思政 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融合。
\

  (一)价值塑造

  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专业 技能训练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德为统领[4]。 首先,在医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要从救死扶伤、爱岗敬 业、尊重患者、关爱生命、医术求精、廉洁行医等维度 进行切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提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建立职业规范意识 。其 次,医学英语课程的实施要把握好政治方向,引导学 生深入了解并认同国家政治文化,树立传播中国文化 和学术的意识,增强文化自信,更有“底气”地传播中 国文化 。最后,医学英语教学内容涉及多元文化的碰 撞与融合,要注重学生的时政教育,通过教学内容的 延伸和拓展,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内外热点话题,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了解世界,客观、理性地对 待西方文化,不断提高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概言之,价 值塑造是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点。

  (二)能力培养

  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 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 。首先,医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与 医务活动紧密相关,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要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出发,指导学生有效解决真实场景 下的交际问题 。而交际问题能否顺利解决,又与医学 情景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密切相关 。因此,教师要有 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 感度,引导他们了解、比较、理解不同的文化,从而形 成解决文化冲突下各类交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提 高学生基础知识和各项技能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重视 对医学生关键能力的训练,如深度学习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能力、创造性能力、与人协作的能力等,将学生 培养成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医疗人才[5] 。概言之,提 高综合能力是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突破点。

  (三)知识传授

  语言能力的培养贯穿医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这 是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落脚点。医学英语教学是 以医学内容为依托的多维度的语言教学,可见英语既 是学习内容,也是学习媒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 握语言教学之“正道”,坚持语言课程的本质,指导学 生掌握常见的医学英语术语、了解医学类文体特点、 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要注重语言知识与学科内容的融合,在提升学生语言水平的同时,深化学生的学 科认知 。在课外自主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借助互 联网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三、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系统路径

  本文基于上述理论框架,将思政元素融入学生学 习全过程,形成了“确立目标→ 挖掘素材→ 细化过 程→创新评价”四位一体的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 系统路径,如图 2 所示。
\

  (一)明确目标

  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环节是明确目标。 笔者通过整合所在学校开设的医学英语课程, 从通用 医学英语类(如“基础医学英语”)、专业医学英语类(如 “护理英语”)和学术医学英语类(如“医学英语写作”) 三大课程模块入手, 对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 行提炼、整合、加工,确立了包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 价值塑造”在内的多维协同育人目标,如表 1 所示。
\

  (二)挖掘素材

  深入挖掘医学英语课程中的思政育人素材,是推 动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只有接受新理 念,树立新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重构,才 能最大化地发挥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作 用 。通过分析在用的医学英语教材,明确每套教材的 基本思政理念和取向;对每一册书,要设定相对突出 的思政主题和范围; 每个单元要有明确的思政话题, 统领课文理解、视听说内容、学习活动与练习设计、产 出任务或单元项目等各环节;一堂课,要将思政元素 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确保学生“一课一得”[6] 。 以校本 教材《医学人文英语》为例,全册书包括 8 个单元,内 容涉及医学史、医疗政策、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医学 伦理、医疗技术等 。学生要了解医学发展的历史和新 成就,理解医学、健康、生命及人文之间的关系和复杂 性,提升整体医学人文素养 。每个单元都会涉及一些 高热度话题,如医疗保障体系、器官捐赠、希波克拉底 誓言、阿尔兹海默症、传染病、艾滋病、精准医疗等。在 讨论希波克拉底誓言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翻译中国 的医学生誓言,并对比体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医疗从 业人员对生命的敬重 。在阅读艾滋病相关的文章时, 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大学生群体中的艾滋病 增长率,讨论预防和治疗措施,引导学生认识到性健 康知识的重要性。在学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内 容时,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国情教育,通过了解不同国 家的防疫政策,让学生深刻理解“外防输入、内防反 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同时也要通过问卷 了解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状态并有效干预,从而提高学 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课程思政素材的挖掘既是科学,更是艺术,这要 求教师转变思路, 积极参与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不 断提高挖掘课程思政素材的能力。为了最大化地将思 政素材挖掘与后期教学融合,学校可通过课堂观摩和 集体备课等活动,邀请医学专业课教师和思政教师参 与其中,群策群力,共同挖掘政治方向正确、思想积 极、逻辑严密、具有时代活力和丰富育人意义的课程 思政内容[7],从而有效地将思政内容融入医学英语课 程教学过程。

  (三)细化过程

  细化课程思政实施过程是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建 设的核心环节 。教师要借助智慧教学平台,将思政元 素融入医学英语教学全过程,设计线上线下联动的思政育人实施路径,如图 3 所示。课前,教师要以教材为 蓝本、以大纲为准绳,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教 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视听说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学 生要自主探究相关教学内容,并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带入局域网,与其他学生和教师一起开展基于问题的 在线语言互动学习 。教师通过阅读学生发帖内容,可 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学习进展,并据此适当调整课 堂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 学效率 。学生如果在网络互动中遇到困难,可在线向 教师或同伴求助,也可回到自主探究阶段,进一步查 漏补缺 。课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中心,设 计高质量的语言学习、应用和实践活动,如案例分析、 热点分析、项目研究、实践创新等,鼓励学生参与小组 活动,开展深层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社 会发展趋势及国家发展战略,鼓励学生提出创造性的 解决方案; 模拟与课程思政相关的跨文化交际场景, 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使教学活动由“教”向“学”转 变,进而推动医学英语课程多维育人目标的实现。
\

  在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中,还要注重教师课程 思政能力建设。对此,可通过举办专家讲座、开展专题 研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外出培训等方式,转变教师 观念, 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水 平 。此外,可通过优秀评选、典型选树等活动,调动教 师提升师德修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还要建立 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鼓励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 与英语教师合作教研,找到自己的“角色”,干出 自 己 的“特色”[8]。

  ( 四)创新评价

  创新评价方式是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提升 环节 。从“学生—教师—专家”三个层面、按照“学期 前—学期中—学期末”三个阶段开展综合测评,内容涵盖对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学习过程的评价、反思和 调整。学生评价采用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相结合 的办法,总评成绩由卷面成绩(60%) 和平时成绩(40%) 两部分组成 。考卷题目设计要紧密围绕课程大纲,体 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大目标。平时成绩 由教师评价表、学生自评表、小组成员互评表组成,评 价标准除了课程评价、理解能力 、表达能力、分析能 力、合作能力,还包含道德素养、职业胜任力、社会责 任感等指标 。教师评价主要考核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教材处理是否恰当、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是否合理、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等,采用同行评教、学生网络评教、 教学督导、教学竞赛、访谈等多种方式开展。在课程评 价、教学竞赛、学生评教的评分标准中要设置思政评 价指标,有意识地引导教师在知识传授中要融入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对优秀教师给予科研、师德师风 等方面的奖励,以调动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 热情,全面提升其教书育人的“质”与“效”[9] 。专家评 价以教学督导的方式开展,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 学过程和教学创新等方面进行评价,具体可邀请教学 督导委员会专家观摩医学英语课堂教学,协助教师分 析教学目标,设计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环节,引导教 师深入研究教学方法,改进不足之处,并对实施创新 的教师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 。如此,通过创新评价 方式,能有效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

  四、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成效

  笔者以所在学校“基础医学英语”课程为载体,以 2019 级临床医学专业的 187 名本科生为样本,通过分 析学习数据、开展调查问卷,检验课程思政建设的实 效性 。学习数据包括出勤率、学生基本信息、有效成 绩、任务学习个数、任务观看次数、任务学习时长、讨 论区回帖数、小组活动参与度等 。调查对象为参课学 生和参与课程建设的教师。如表 2 所示,师生对“基础 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情况比较认可,满意度超过 80%。学生层面,81%的学生认为教师提供的思政素材 很丰富,能够促进专业知识的深度学习 。76%的学生 指出,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了他们对国家政治 和文化的认同,增强了文化自信 。58%的学生意识到自 己具有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和责任 。教师层面, 86%的教师认为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为教学设计 和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指导,实现了思政育人和英语 教学在顶层设计方面的融合,有助于教师科学处理专 业技能训练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
\

  五、结语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思政育人、专业育才两个方面, 构建了医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 设计了“确立目标→ 挖掘素材→ 细化过程→ 创新评 价”四位一体的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以期在 顶层设计层面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融合。 通过开展医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学生的爱国情 怀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加强,跨文化交际的意愿更加强 烈,专业知识和基本能力更加扎实,这些成效验证了 理论框架的合理性和实施路径的有效性,为同类课程 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但医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作为 一项系统工程,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10] 。作为高校教 师,要深入研究课程思政的教学规律,思考在现代化 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依托信息技术的支持,发挥医 学英语课程的育人功效,培养一批道德高尚、专业过 硬、通晓英语的国际化医学人才。
\

  参考文献:

  [1] 刘建达.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外语课程改革[J].外语电化教学, 2020(6):38-42.
  [2] 夏文红,何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使命担当[J].人民论坛,2019 (30):108- 109.
  [3] 刘正光,岳曼曼.转变理念、重构内容,落实外语课程思政[J].外国 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43(5):21-29.
  [4] 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和本科人才培养[J].思想政治 课研究,2017(5):1-4.9.
  [5] 刘重霄,林田.《商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建构及实践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21(4):47-55.
  [6] 王丹.课程思政在中医院校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陕西中医 药大学学报,2020.43(2):97- 100.
  [7] 曹进,赵宝巾.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与育人体系建设探索[J].外 语电化教学,2021(4):40-46.
  [8] 肖琼,黄国文.关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中国外语,2020.17(5): 10- 14.
  [9] 姜智彬.“多语种+”:课程思政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的内涵、路径 与成效[J].外语电化教学,2020(4):18-21.
  [10] 黄国维,卢凤香.我国医学英语教学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J]. 中 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1.20(3):249-25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454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