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管理策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58: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对于寄宿制学校来说,学校及教师需要全权负责寄宿学生的食宿、安全、卫生、心理健康等众多内容。对于一些欠发达的少 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存在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施简陋等问题,在对寄宿学生进行管理时,往往难以达到相应的标准。加之 寄宿生大多来源于偏远的农村地区,在生活习惯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这增加了寄宿制学校的管理难度。文章结合民族地区九年 制寄宿学校管理情况,结合寄宿制学校管理中的主要特点以及管理难度,从制度管理、生活管理、作息管理、学习管理、心理管 理、安全管理、队伍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寄宿制学校   管理   策略 
 
       伴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少数民族地区 的教育形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做好民族地区寄宿制中小学管理工作 是关系寄宿制中小学生存和发展及提 高教育质量的大事,是为民族地区培 养合格劳动者和各类人才,促进民族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寄宿 制学校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 重要渠道之一,其管理水平、管理质 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 学生的成长成才状况。本文结合民族 地区寄宿制学校管理现状,分析其管 理的特点与问题,对寄宿制学校的管 理策略展开论述。

\

       一、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管理的特点

      笔者所在学校位于甘肃省肃南裕 固族自治县祁丰藏族乡,在全县实施 教育结构城乡布局调整、整合优质教 育资源的基础上,重组全乡各学校而 形成的一所九年制寄宿制学校。学校 服务范围为祁丰藏族乡所辖 13 个行政村和 2 个居民社区,服务半径 160 千米,服务人口 3200 余人。学校教 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分布合理,教 学设施设备齐全,各专用教室仪器及 器材均达到标准化学校验收标准,且 管理科学、制度健全、使用率高。

      学校现有 9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100 人左右, 初中 41 人, 小学 59 人, 其中藏族学生占 88%,小学四年级至 初中九年级学生全部住校, 约60余人。 学校坚持教育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 针,秉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 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办学理念,始 终坚持“建高效率的管理体系,创好 水平的管理模式;建能研善教的师资 队伍,创勤学精思的学生团队;建高 质量的教育环境,创高水平的办学效 益”的奋斗目标,培育“爱校如家、 爱生如子、严谨治学、敬业奉献”的 教师精神,采用科学周密、务实高效 的管理策略,以教育科研促进课程改 革,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以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推进素质 教育,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浓郁的学风,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德育工作、科技创新活动特色鲜明。 在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中,具体包括了 卫生管理、纪律管理、生活管理、安 全管理等 , 学校均制定了相应管理制 度。例如,在卫生管理上,保证宿舍 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保持室内 空气清洁、地面无纸屑、杂物、积水, 墙壁和舍门无脚印、污迹,并定期进 行消毒, 做好灭蚊、灭蝇、灭鼠工作。 在纪律管理上,寄宿学生要自觉遵守 纪律,早晨按时起床、出操,晚上按 时就寝、熄灯,有事外出必须请假, 严禁擅自在校外留宿。在安全管理上, 妥善保管钱包皮夹和手机等贵重物品,全体室友离开宿舍时随时关锁门 窗。未经批准不得留宿亲友同学,严 禁留宿不明身份的外来人员。

        二、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管理策略

       (一)在制度管理上

       从管理制度的角度来看,在民族 地区寄宿制学校管理中要结合当地学校建设基础、学生数量、学校内部管 理团队等众多内容统筹制度,优化管 理措施。在管理制度上,需要重点结 合住宿管理中的门卫值班管理,结合 校外人员入校登记检验制度,以及宿 舍值班制度、夜间巡查制度、安全消 防制度等相关制度做好落实和规范。 要严格遵守制度要求和流程规则, 切实推动寄宿式学校管理工作有序进 行。在九年寄宿制学校管理中,需要 完善校园管理机制,健全教学绩效管 理。在学校制度方面,也要突出管理 的实践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这需 要在制度上将教育目标、学校目标以 及教师发展目标做好统筹。在制度建 设上,要统筹好师生关系,以协调师 生共同发展为设计思路,要结合教职 工所处的工作领域、工作范围,结合 不同职责做好分工,明确各自岗位职 责,确保在职职工都能够明确自身责 任,遵守工作规范,确保教学管理工 作的有序推进。

       (二)在日常生活管理上

       从生活管理的角度来看,由于寄 宿制学校学生需要一直待在学校,课 余生活较为乏味,时间一长,他们更 容易感到寂寞、孤独,甚至会产生低 落情绪。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寄宿生 来说,在生活管理上要推进养成教 育。为提升其自理能力,可以通过学 生之间的互助帮扶来加强管理效果。 例如:使同处一村的学生或彼此相识 的孩子,以大带小或一对一互助的形 式成立帮扶小组。在各个寝室中安排 寝室长和专门的教师,负责管理宿舍 内的卫生问题、安全问题,负责调解 学生的矛盾。对于一些年龄较小、难 以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事宜的孩子,可 以邀请高年级建立帮带小组,使这些 缺乏自主生活能力的低龄学生能够逐 步解决生活中的小困难,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这种一对一帮扶和大带小 的形式,能够有效缓解校内生活教 师人员不足的问题,能够减轻教师 的管理压力,也能使教师有更多的 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和管理工作中, 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在民族地区 寄宿制学校管理上,也可以邀请当 地的驻地部队前来学校进行规范化 培训, 以半军事化的形式培养学生, 使其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 结合就餐习惯、内务整理、卫生整 理等, 通过教、练、比等多种形式, 进一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 惯,校园也会呈现出干净整洁、文 明优雅的良好风貌。

       (三)在健康、卫生、作息管理上

       在卫生健康管理方面,要重点就 集体卫生和个人卫生进行管理。在集 体的公共卫生方面,要将大扫除制度 化、常态化。例如每周安排一天一节 课的时间实施全校大扫除。每个班级、 每个宿舍结合自己的班级所在区、宿 舍所在区以及班级分配的清洁区进行 集体打扫。在宿舍管理中,禁止学生 带零食进入校园,并且安排值日生负 责检查巡逻, 如果发现存在违纪问题, 要及时反馈给值周教师,再由值周教 师在每周晨会上对各个班级的卫生情 况进行总结,并督促学生在课前做好 整改。在个人卫生的管理上,需要从 宿舍、班级两大源头着手。对于宿舍 来说,负责教师需要结合本宿舍内成 员的个人内务情况和卫生整理情况进 行检查督导,发现问题及时督促学生 进行必要的整改。在班级卫生方面, 需要由卫生委员做好卫生情况的检 查,并将检查结果报告给班主任和任 课教师,一旦发现问题,班级则利用 大课间时期进行整改。为提升学生的 卫生意识, 要定期做好卫生知识讲座、 卫生知识宣传, 结合卫生周、卫生月,发布相应的卫生内容板报,使学生养 成规范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独立的 生活能力。在作息方面,要保证科学 规范,严格落实“五项管理”规定, 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作 息习惯。

       在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管理上, 除了要做好生活管理、学习管理以外, 还要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注重学生 的娱乐活动。对此,学校需要适当地 增加体育器材、运动器械,使学生能 够在课余生活中锻炼身体。在课余时 间,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形 式,可以结合社团,建设书画社、音 乐社、棋社、体育社、舞蹈社、科创 社等,并为其配足配齐相应的器材。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 自身发展状况,灵活调整课外活动时 间和活动形式。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 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和研学旅行,组织 学生参与公益活动、调查活动,带领 学生从学校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更充 分地适应社会,也能更深入地实践自 身所学知识,这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以 致用能力,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综合 性人才。

       (四)在学习管理上

       在学习管理上,对于教师来说, 需要做好备课,备课也是提高教学质 量与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在民族 地区寄宿制学校管理上,教师要结合 课后服务活动,落实“双减”政策,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余生活,推进素 质教育理念的有序落实。在课堂上, 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重点营造自主 探究合作的学习环境,加强师生之间 的交流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 的看法,在活动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自 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立德 树人的根本任务,坚定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教师 需要根据学校编排的课程表按时上 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课、不中 途离开。此外,要实施学校常规教学 督导制度,督导组及时督导教师,在 听课检查中交流经验, 提高教学效果。 每位教师都有听课和被听的机会,需 要听课时不必提前打招呼,也不必提 前做准备, 通过这种随机听课的形式, 督促教师更认真地开展常态化备课和 教学。在作业批改上,教师需要按照 教学要求提前布置作业,严格控制作 业的量, 保证作业的质, 真正落实“双 减”政策的教育要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五)在心理管理上

       对于寄宿制学校管理来说,心理 健康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此,学校需要配足、配齐校内心理咨 询室和心理咨询教师,要关注学生的 心理健康, 开设必要的心理疏导课程。 并且, 寄宿制学校学生长期身处学校, 存在与家长沟通有限的现实问题,教 师可以组织学生每周以视频网络或电 话的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进一步稳 定学生的情绪。此外,为提升心理辅 导效果,可以设立一对一心理咨询疏 导机制,对于一些存在不良心态的学 生及时进行帮扶救助。对于教师和管 理人员来说,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关注 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身心发 展状况,一旦发现班内或所管理的学 生存在一定的不良导向,要及时与其 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谈话或其他方式 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

       (六)在安全管理上

       在安全管理上,要设置校内日常的 安全检查机制,重点检查宿舍、走廊、 食堂、图书馆、教室、办公室、厕所等人 流密集场所。要建立专项安全检查机制,结合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安全工作特 点,进一步提升专项安全检查的针对性。 要坚持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登记 机制,与公安部门、消防部门做好协调, 加大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排查整治力度, 严厉打击校内外侵害学生的不良行为, 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管理秩序。 在寄宿制学生离校返校时,需要构建完 善具体的返校和回家接送机制,在返校 时要与家长取得联系,制定详细可行的 接送方案,确保寄宿制学生能够安全 地往返学校。此外,由于寄宿制学校学 生往返时主要集中于节假日期间,在这 一时期学校要严格执行接送车辆和行 驶人员的准入制度,做好登记。在校内 也要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结合班会 黑板报、团队主题教育和校园广播等 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指导, 结合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 活动安全等内容,开展多样的安全教育。 重点在开学初和放假前,公布当地安全 事故多发地点,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 工作。寄宿制学校必须增强全体学生的 逃生疏散能力,做好演练,提升学生的 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学校要以学 期为单位,设置突发自然灾害和公共安 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也要加 强学校教职工的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 责任意识。

       (七)在队伍管理上

       从队伍管理的角度来看,要严格 落实学校党支部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强化寄宿制学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和管理能力,优化队伍结构,提高管 理人员整体修养,使其正确认识寄宿 制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 务于教学管理工作。

       民族地区九年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对于当地学生和家长都具有重 要意义,既保障了欠发达地区少年儿童的受教育权,也在很大程度上 解决了交通不便造成的“上学难” 问题。在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管理 中,需要强化管理能力,提升管理质量, 要结合制度管理、生活管理、 学习管理、心理管理、安全管理、队 伍管理等众多方面, 做好优化落实, 更好地推进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教 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

       参考文献:

      [1] 董丽芬 . 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寄 宿制小学生日常行为养成研究 [J]. 家 长 ,2021(36):181-182.
      [2] 李刚 . 农村寄宿制学校寄 宿生有效管理策略探究 [J]. 名师在 线 ,2021(28):91-92.
      [3] 朱晓斌 .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 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策略分析 [J]. 新 课程 ,2020(18):1.
      [4] 白军志 . 寄宿制高中学生 管 理 策 略 探 究 [J]. 文 理 导 航 ( 中 旬 ),2020(03):94.
      [5] 刀知东主 . 少数民族地区寄宿 制学校宿舍管理现状及对策 [J]. 散文 百家 ( 新语文活页 ),2020(02):156.
      [6] 张 顺 民 . 农 村 九 年 一 贯 制学校管理改进策略 [J]. 亚太教 育 ,2019(10):39.
      [7] 张 小 红 . 寄 宿 制 学 校 学 生的现状及管理策略 [J]. 甘肃教 育 ,2019(16):22.
      [8] 任彩祝 . 少数民族地区农 村寄宿制小学管理策略 [J]. 广西教 育 ,2019(21):82-8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3978.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