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基于新课标分析已有优秀研究成果,对国内外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现状进行充分了解,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不足作分析,重点论述小学习作个性化教学实践策略:引导学生挖掘和整合个性化写作素材;鼓励学生基于生活观察展开个性化表达;鼓励学生将自己真情实感融入写作;鼓励学生运用多维思维进行思考创作,融入自身创造性的想法;落实学生个性化写作评价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 习作教学 个性化应用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重难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生表达和交流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在写作方面强调学生应当从多个角度观察生活,能够发现生活中的丰富多彩,能够抓住客观事物的主要特征,为其写作奠定良好基础,写作过程中应当融入真情实感,充分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要想通过写作充分彰显学生个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需要的前提下,让学生多体会。
一、读写结合,重视写作素材挖掘与整合
为解决学生语文写作兴趣不高、素材缺乏问题,教师可以将阅读和写作教学相结合。语文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阅读是写作素材和方法的来源,写作是学生阅读量和阅读素养的展现。读写结合既可以改善教学效率,也能够提高学生阅读写作学习质量,以个性化教学理念为指导,引领学生展开个性化阅读和表达。
一方面,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对单元习作主题和课文内容的解读,引领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思考和探究,给学生提出一些与写作相关联的问题。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为例。对本单元课题进行观察,可以发现本单元课文都是围绕物的描写,而本单元习作主题是“我的心爱之物”,那么在讲课文时,如《珍珠鸟》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把握文本结构,一边阅读一边勾画出文章中描写珍珠鸟特征的语段,引领学生分析作者用到了哪些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随即给学生布置写作练习,让学生进行仿写。这样,学生就能够加深对写物技巧的理解和印象,并且在课后也会有意识地应用到自身写作表达当中。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引领学生认真观察,鼓励学生积极表达,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可以让学生表达兴趣进一步增强,进而降低对写作练习的排斥。
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关注学生课外阅读素材积累。不仅要组织学生有序展开对课内文章的阅读理解和积累,更应当以教学内容为线索,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推荐更多优质课外阅读资源。比如有关写物的文章,就可以推荐鲁迅的《狗·猫·鼠》,老舍的《小麻雀》,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等,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拓展,对比不同名家在写物时的表达差异,进而把握不同名家的写作风格,由此启发自身个性化写作表达。
二、观察生活,引领学生展开个性化表达
要让学生在写作时把自己的情感思想融入其中,就需要让学生对日常生活多加观察、思考和体会。要想真正帮助学生实现写作个性化表达,就应当重视自身教学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相联系,改变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写作风格和内容越来越相似的局面。比如在写“我的父亲”“我的母亲”这一类命题作文时,大多数学生都会写父母亲照顾生病时的自己,这样的内容难免单调。在写季节风景时,学生也总是认为春天就是鸟语花香,夏天总是酷热难耐,秋天总是萧瑟颓败,冬天总是漫天风雪。这种不注重生活观察体验的刻板印象,难以真正促使学生个性化认识形成。语文教师必须加大力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教师平时教学,应多多指导学生观察各种实物,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观察和体验条件,坚持教学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坚持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的衔接。比如在“我的心爱之物”这一命题作文训练中,就可以组织学生相互讨论和分享自己感兴趣或者喜爱的事物,根据学生举例应用多媒体工具,为其展示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且在课后让学生全方位观察实物。基于学生观察,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达和探讨,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阐述出来,并适时启发学生。比如对于学生喜欢的玩具,就可以提出一系列启发问题:(1)这个玩具是什么?特点是什么(颜色、造型、材质)?功能是什么?(2)这个玩具因何而得?有什么原因或者故事?(3)这个玩具在“我”的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给我什么样的感受?有没有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4)这个玩具现状如何?今后“我”将如何保管好、用好这个玩具?这样,学生就能够根据自己观察和体验进行发散性思考,形成各自真实体会和个性化表达。
三、真实表达,鼓励学生融合真情实感
学生习作如同流水账,缺乏个性和创新,主要原因还在于他们仅仅只是将写作作为必须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只是为了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要求。尤其是现在的一些教师,因考试局限,过于重视对学生写作方式、题材、思路和内容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纵然创意无限,也不敢标新立异。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会养成写流水账的习惯,不再流露真情实感。学生在其成长中,存在差异是正常的,这也正是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发展的前提。因此,教师必须要包容学生差异,并基于对学生差异的把握,引领学生对某一现象或者事物进行真实表达,倾听学生不同声音,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从而让学生能够在保证自身所写内容真实性和独创性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体现出自己作文的个性化特征。一方面要围绕教材上所给出的作文训练题目使学生广思考,另一方面也要基于对学生的观察为学生规划符合其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的写作方向。在这个范围内,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文题目。在组织学生写作前,需要积极和学生互动,使学生能够围绕写作话题、素材、主题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学生能够有感而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在顺利实现口语表达的基础上,完成书面表达。
语文教师可以紧紧围绕小学生日常生活,引入学生熟悉的有关友谊、成长、亲情、爱好、文明礼貌等话题的素材,导入真实案例,让学生基于对素材案例的观察和分析,自主提炼中心主题,根据主题联想自身生活经历,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
四、多维思考,发散学生个性化写作思维
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都习惯了教师的正向引导,因此思维也比较单一,有不少学生会陷入思维定式当中,那么就无法进行个性化思考和表达。教师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引领学生展开多维思考,打破思维定式,找到新的写作思路和角度。比如,在以亲情为主题的写作训练中,为了加深学生认知体会,可以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实践活动,根据自己生活经历讨论与父母相处的模式,并进行情景表演,让学生换位思考。其他学生和教师在观看表演时,可以从客观角度提出看法。每个学生由于自身思想认识和思考模式不同,他们的观察和理解也各有特点,教师就不能够以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思考和表达,同时也要给学生提出新的思考问题:父母是爱孩子的,从父母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就可以看出来。但爱有很多种表达方式,父母的形象也不一定是温柔、有耐心的,也有可能是严厉的、沉默寡言的,你能想到父母在哪些时候不经意流露出的表达爱的举动呢?这样,学生能够从更加理性的角度出发,能够用与以往不一样的思路来观察生活、回忆经历,写出更具特色和真情实感的文章。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比如,讲授《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圆明园的修建极尽壮丽和奢华,修建时间更是经历了三代,虽然具体的修建数额并没有被记录过,但是据估计至少要花费80多万亿元人民币才能建成,那么圆明园被烧到底可不可惜呢?提出这一问题并非要求学生给出确切答案,而在于让学生能够对圆明园存在的价值进行理性思考。这种思维引导方式也可以应用到写作教学中,比如常见的“说谎可耻”的道理,在遇到这种类型作文题目时,很多学生都习惯于列举说谎会受到惩罚的案例,但是如果能够从相反方面提出论点和论据:说谎也并不一定就是可耻,有时候一些善意的谎言也有其存在的价值,能够表现出良好的品德,那么这种见解就比较独特和新颖。比如医生会在病人病危之际,说出一些安慰性的话语;还有一些人在做完了好事之后,不会留下姓名,或是会留下假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这样的讨论和写作,就会具备一定的深度,写作个性就会被凸显出来。
五、优化评价,落实学生写作个性评价
小学生整体还处于学习起步阶段,所以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能力存在差异也是正常,有着各自的写作特征和个性,那么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评价也应当是多元化的。不同学生在语言知识积累、选材立意、写作表达方面有各自优势和不足,那么就需要教师立足学生实际对其进行评价。在实践中,即便是一些学困生,他们偶尔也会在习作表达中写出精彩内容,这就需要教师一双慧眼,基于对学生的细心观察发掘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并根据学生习作表现给予中肯合适的评价,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肯定,增强信心。
当下,语文教师最需要改变的就是自身教育功利化的倾向,不能一味地以应试标准来要求学生。学生在习作中表达出来的往往是自身真实想法,只要学生这些想法不违反法律,不违反公序良俗,那么就应当尊重学生想法。比如,给学生安排“想象未来的自己”这一类作文时,并非所有的学生都会有宏大理想和追求,他们也许只喜欢做自己的事情。教师就应当肯定不同学生的想法并对其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能够成为想象中的自己来端正自己的态度,做好自己的学习规划,让学生能够真正正视和追求自己的梦想。
六、结语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以全新视角展开课堂教学设计,尤其在习作教学方面要大力进行创新和优化,应用个性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协调发展。实践充分证明,个性化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薛淑云.快乐阅读,轻松写作—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J].华夏教师,2022(30):70-72.
[2]陈蔚文.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9):187-189.
[3]牛玉.从经典阅读入手实现个性化写作[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7):64-66.
[4]岳发勋.个性化视角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0):243.
[5]何永生.小学高年级作文个性化教学策略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25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3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