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究电针刺激环跳穴、阳陵泉穴联合针刺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炎症因子及神经传导速 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省中医院 2019 年 9 月至 2021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 121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 60 例,常规针刺治疗)和观察组( 61 例,常规针刺联合电针环跳穴、阳陵泉穴治疗) 。两组均以 6 d 为 1 个疗程,治疗 4 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神经传导速度,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 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分级指数( PRI ) 、视觉模拟疼痛量表( VAS ) 、现时疼痛强度( PPI )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 -6 ( IL-6 ) 、肿瘤坏死因子 -α ( TNF-α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 1 ( MCP- 1 ) 水平均降低, 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而两组患者胫神经、腓总神 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CV ),腓浅神经、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CV )均增快,观察组快于对照组(均 P<0.05 );而两组患者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电针环跳穴、阳陵泉穴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 可 减轻其疼痛程度,抑制炎症反应,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且安全性良好。
坐骨神经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 要是由神经根受压所导致的一种沿坐骨神经通路传递,在 臀部、小腿后外侧、大腿后侧等部位发生的持续性或阵发 性疼痛,可对患者躯体疼痛、生理功能、健康情况等产生 严重影响。中医认为,坐骨神经痛是由于气血受阻、经脉 不通所致,针刺作为中医传统疗法,通过刺激委中穴、风 市穴等穴位,以降低神经敏感性,减轻疼痛刺激,具有不 良反应少、疗效快等优势,单一针刺治疗虽能在一定程度 上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下腰部、腿部等疼 痛,但治疗时间较长,患者满意度不高 [1] 。电针作为新型 针刺疗法,是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给予人体腧穴脉冲电 流,从而明显增强针刺效果,以达到镇痛的目的,根据循 证取穴原则,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主要以环跳 穴、阳陵泉穴为主 [2]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电针刺激 环跳穴、阳陵泉穴联合针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 患者疼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河南省中医院 2019 年 9 月至 2021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 121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 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 60 例)和观察 组( 61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 28 例,女性 32 例;年 龄 41~72 岁,平均( 56.75±7.51)岁;坐骨神经痛病变类 型:继发性 13 例,原发性 18 例,单侧发病 29 例。观察 组患者中男性 30 例,女性 31 例;年龄 40~73 岁,平均 ( 56.28±7.24)岁;坐骨神经痛病变类型:继发性 14 例, 原发性 19 例,单侧发病 28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 准:符合《实用神经病学》 [3] 与《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 指南 : 中医病证部分》 [4] 中的相关标准者;腰部冷痛,转 侧不利,而静卧痛未减者;脉沉、舌质淡、苔白腻者等。 排除标准:合并腰椎骨折、腰椎肿瘤等其他脊柱性疾病 者;伴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等。患者已知 晓本研究的实施方法、注意事项、治疗风险等相关内容,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已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 批准。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针刺治疗,选取穴 位(患侧取穴):委中穴、风市穴、承扶穴、足临泣穴、 悬钟穴、承山穴。选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固始公元医疗 器械有限公司,规格: 0.35 mm×75 mm、0.35 mm×50 mm、 0.35 mm×40 mm ),患者取健侧卧位或俯卧位,皮肤和针 具常规消毒后,足临泣穴、悬钟穴直刺 15 mm ,承山穴、 承扶穴直刺 40 mm ,委中穴、风市穴直刺 30 mm ,快速 进针后,行平泄平补之法,得气后,留针 30 min,1 次 /d。
观察组患者针刺治疗后,平卧 30 min 后进行电针治疗, 选取环跳、阳陵泉穴位,连接电针仪(长沙海凭医疗设备 有限公司,型号:ST-A Ⅲ)治疗,其中正极为环跳穴,负 极为阳陵泉穴,选取疏密波,同时选取频率为 2 Hz,电 流强度根据患者耐受度调整,30min/ 次,1 次 /d。两组患者 均以 6 d 为 1 个疗程,连续治疗 4 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 休息 1 d。
1.3 观察指标 ①根据简化 McGill 疼痛量表 [5] 评估患者 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量表包括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 模拟疼痛量表(VAS)、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其分 值范围分别为 0~3 分、0~10 分、0~5 分,3 项评分均为分值 越高, 患者疼痛程度越强烈。②取患者空腹静脉血 5 mL , 经离心(转速 3 000 r/min,时间 10 min),取血清,采用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 -6 ( IL-6)、肿 瘤坏死因子 -α ( TNF-α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 1 ( MCP- 1 ) 水平。③治疗前后采用多功能肌电图仪(珠海市迈康科技 有限公司,型号:NeuroExam M 800)测定患者胫神经、腓 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腓浅神经、腓肠神经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④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不 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皮下淤血、血肿、晕针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 析,计数资料(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以 [ 例 (%)] 表示,采 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疼痛程度相关评分、炎症因子指 标、神经传导速度)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x ±s) 表 示,行 t检验。以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相关评分比较 相比于治疗前, 两组患者治疗后 PRI、VAS、PPI 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较对 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相较于治疗前,两组 患者治疗后 IL-6、TNF-α、MCP- 1 水平均降低,观察组较对 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相较于治疗前,两 组患者治疗后胫神经 MCV、腓总神经 MCV、腓浅神经 SCV、腓肠神经 SCV 均增快,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快,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患 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见表 4.
3 讨论
中医认为,坐骨神经痛应当属“腰腿痛”“痹症”范畴,患者可表现为刀割样、烧灼样疼痛,会导致机械压迫神经,使患者活动能力受限。针刺能够扶正祛邪、调和气 血、疏通经络,达到通则不痛之效,但单独治疗对于坐骨 神经局部炎症反应、坐骨神经痛治疗效果不佳 [6]。
电针在针刺疗法的基础上施加电刺激,能够进一步提 高针刺镇痛效果,具有调节肌力、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 《针灸甲乙经》言“腰胁相引痛急,髀筋胫,腰痛不可屈 伸,痹不仁,环跳主之,筋急,阳陵泉主之”。腰椎间盘 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在损伤神经根的同时还会影响周围 神经,使下肢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缓 [7] 。本研究结 果显示,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PRI、VAS、PPI 评分均显著低 于对照组,各项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快于对照组,说明电 针环跳穴、阳陵泉穴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 经痛患者,可有效缓解其疼痛程度,恢复神经传导速度。
究其原因在于,针刺足临泣穴具有通经活络的作用;针刺 悬钟穴具有行气活血、填精益髓的作用;针刺委中穴具有 舒筋通络、活血散瘀的作用;针刺风市穴具有疏经活络、 祛风除湿的作用;针刺承扶、承山穴可达通络止痛、疏通 气血的作用,诸穴共奏活血止痛、舒筋通络的功效 [8] 。环 跳穴处于少阳经与太阳经交汇的穴位,功效为祛寒湿、疏 通经络;阳陵泉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穴,可舒筋活络,在上 述针刺治疗的基础上电针环跳穴、阳陵泉穴更能够促进内 源性阿片物质释放,改变神经递质成分,发挥对痛觉神经 的阻滞作用,增强镇痛作用,同时通过电刺激还可促进坐 骨神经通路兴奋传递,恢复神经传导速度。
有研究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会发生 神经根压迫性损伤,造成神经内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形 成水肿,反复的机械应力刺激会造成持续性炎症反应的发 生,导致患者机体内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加重患者机体内 炎症反应 [9] 。针刺委中穴、承扶穴、承山穴能够消除神经 高张力现象,恢复神经功能,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使突触椎 间盘与受压神经根之间的结构关系发生一定改变,从而解 除两者之间的压迫关系, 减轻水肿与炎症反应 [10]。在针刺
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环跳穴和阳陵泉穴电刺激,可有效促 进神经再生,促使神经功能恢复,从而有效缓解患侧部位 引起的炎症水肿,消除机体组织变性坏死产物,降低炎症 因子水平。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发现, 与对照组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 IL-6、TNF-α、MCP- 1 水平均显著降低,说明电针环跳穴、阳陵泉穴联合针刺可 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炎症反应。而两 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 增加电针环跳穴、阳陵泉穴的治疗,其损伤较小,不会增 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良好。
综上,电针环跳穴、阳陵泉穴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 突出症坐骨神经痛,可减轻患者疼痛,对炎症反应产生抑 制作用,同时可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 应,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关园 , 诸晓英 . 诸晓英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经验 [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2018. 42(2): 160- 162.
[2] 闫恩利 , 唐春阳 , 梅胜利 . 温电针齐刺环跳穴辅治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 [J]. 实用中医药杂志 , 2022. 38(3): 479-481.
[3] 吕传真,周良辅 . 实用神经病学 [M].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4: 241-243.
[4] 中华中医药学会 .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 中医病证部分 [M].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8: 132.
[5] 彭琳 , 张菊英 . 简化 McGill 疼痛问卷中文版在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中的适用性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2013.28(11): 1035- 1040.
[6] 刘世伟 . 针刺联合椎间孔镜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介质、神经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J].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17.23(18): 2524-2527.
[7] 钟建国 , 陈曦 , 李书娟 , 等 . 灵龟八法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即时镇痛效应观察 [J]. 上海针灸杂志 , 2020. 39(4): 477-480.
[8] 袁蕊 , 池红万 , 刘丽君 , 等 . 调筋理脊通络法结合中药熏蒸对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及神经传导速 度的影响 [J]. 山西医药杂志 , 2022. 51(11): 1298- 1301.
[9] 陈莉 , 叶亚云 , 叶世伟 , 等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J]. 中国现 代医生 , 2018. 56(30): 24-27.
[10] 陆征麟 , 牛淑芳 , 韩秋琼 , 等 . 黎医药熨疗法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型根性坐骨神经痛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 清致疼因子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J]. 广西医学 , 2021. 43(20): 2425-24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1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