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在我国高中教育阶段的全面深化,“学科核心素养”“综合发展”成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热门词 汇。真正落实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英语教师就必须要及时转变传统英语教学理念,并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探索出更为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和语言实践的机会。本文基于高中英语教师视角,对以学生为中心 指导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进行了简要分析。
英语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开设的 一门外语学科, 旨在夯实学生英语语 言基础,提升学生英语语言技能,为 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语 言基础。不过囿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部分高中英语教师依旧秉承着的滞后 的教学观念,尚在课堂上占据着主体 地位。在这种英语课堂中,往往是教 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的参与度 低,难以实现“教”与“学”的双向 互动,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同时 也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 发展。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下,人们 的教育观念逐渐改变,对于学生全面 发展愈发的看重,传统教学模式不再 适用于当下。为了使高中英语教学更 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新要求, 教师必须要摒弃传统教学理念,树立 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构建起 高效英语课堂,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以学生为中心,优化高中英 语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就当前情况来看,针对高中英语 教学已经提出了很多新观点,但不论 是哪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 要想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都必须要经过较长的周期。因而 目前高中英语教师依旧是以传统教学 思想和思路为主,开展相应的课堂教 学活动。然而,传统“以教师为主导” 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较大的弊端。 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学生学习主 体地位未能得到有效体现,极大地限 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科核心素 养的发展,影响到新课程教育理念的 有效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是新时代 教育事业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实现立 德树人根本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将 “以学生为中心”作为导向,实现对高 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创新,可 以充分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 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获得更加丰富的学 习体验,从而促使学生的英语核心素 养得到发展。
另外,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 具有工具性和实践性等语言类学科的 基本特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也应充 分体现这两点。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 当前部分教师依旧十分看重知识灌输, 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很少会在课 堂上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导 致“高分低能”的现象在高中生群体 中普遍存在,这不仅会影响到学生英 语学习水平的提升,同时也违背了英语语言学科教育的初衷。将“以学生 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贯彻落实到高中 英语课堂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 积极优化教学,并为学生创建更多自主 思考和实践的机会,这样才能有效体现 学生主体性,使得学生综合英语能力 获得有效锻炼,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二、以学生为中心,优化高中英 语课堂教学模式所面临的困境
(一)教学方式过于落后
虽然目前已经有部分高中英语教 师开始意识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 的先进性和重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 开始尝试着改变教学模式,为学生提 供更多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但具 体到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教学创新 意识,多数教师还是会沿用传统“一 刀切”的教学方式,未能充分考虑到 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难以满足学生个 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这种换汤 不换药的教学模式,依旧无法将学生的 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进 而给英语人才的培养带来较大的阻力。
(二)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教学内容的选择对于教学有效性 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新课改下,要求 高中英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性,基于学生实际合理选择教学 内容。但就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现 状来看,多数教师只会按部就班地依 据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很少会对课本 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导致学生的英 语文化视野狭窄,限制学生跨文化交 际意识的发展。另外,在英语课堂教 学内容中,也多是以词汇、短句、语 法等理论知识为主,语言实践教学内 容相对较少,导致学生不能在语言情 境中进行语言技能的练习,影响到学 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
(三)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
学生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 这一点不容忽视,尤其是在高中英语 教学中。不同的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 学习特征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 教师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是无法 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的,并且也无法将学生的个体优势体 现出来,这对于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 提升是非常不利的。但在当前的高中 英语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却并未意 识到这一点,所采取的教学模式都是 针对全体学生的,不利于学生个性化 发展。
(四)教学评价不合理
教学评价有着强大的功能,合理 运用教学评价,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 自我效能感,便于学生对学习策略和 方案进行调整,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水 平。但当前高中英语教学评价体系过 于滞后,教学评价过于侧重学生的学 习结果,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导致学生无法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情况 进行全面了解,所制定的学习策略和 方案缺乏针对性,进而影响到英语学 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以学生为中心,优化高中英 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听说读写是英语教学中的关键所 在,而阅读是其中的重要部分,需要 教师加强关注。不过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重心往往放在阅读知识灌 输上,对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不是很看重,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发 展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在以学生为 中心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应对阅读教 学模式进行优化创新,充分凸显学生 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获取阅读知识 和技能的同时,其他综合素养也可以 得到有效发展。首先,教师应营造出 一个相对轻松、民主的阅读学习环境, 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可以 广泛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充分发 挥学生的阅读自主性;其次,教师应 对阅读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即一改以 往“说教式”“灌输式”的阅读教学方 法,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情境教 学、游戏教学法、任务驱动等先进教 学方法引入到阅读课堂中,这样有助 于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教学质 量;最后,教师还应该完善评价方式, 不仅要考察学生的阅读习题完成情况, 还得借助读后交流、读后续写等方式 进行检测,这样才能使评价具有全面 性,使学生能够清楚认识到自身不足, 主动优化,为全面发展目标的达成提 供助力。
以“Appreciating Literature” 文学欣赏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通过 引入游戏教学法的方式,营造出一个 相对宽松、民主的阅读教学环境,调 动学生阅读积极性。首先,教师可以 提出问题“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masterpieces of the world?”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交 流和讨论,相互分享自己知道的或最 喜欢的世界名著。接着,教师可以将 班上学生分为两组,再让两个小组的 学生互相出关于世界名著内容的题目, 让对方回答,回答正确记一分,最后 看哪个小组的得分最高,并予以表扬。 在这一教学设计中,教师充当着组织 者和旁观者的角色,学生可以自由的 学习和表达观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 学习主体性,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对 世界名著的阅读兴趣。
(二)写作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写作是语言技能输出的过程,对 于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有着较强 的要求,因而相比较于阅读、听力等 语言输入环节,写作学习难度更大, 这也使得很多学生对于英语写作存在 回避、抵触等心理,影响学生英语写 作能力的提升。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英 语写作教学中,要求教师采取多样化 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 升学生参与写作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如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合 理引入思维导图,让学生借助思维导 图进行写作,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写 作思路清晰性与条理性,使他们的写 作水平更进一步。
以“Ecological protection”这一 主题的写作教学为例,为了充分凸显 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就可以将 思维导图引入到写作教学指导中。首 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正确应用思维 导图的方式,让学生认清这种方式的 作用和价值,并在写作学习中主动 尝试应用。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 据写作主题,提炼出关键词,作为思 维导图的中心词,并由这个中心词向 四周发散出多个分支。如学生可以将 “Ecological destruction” 定 为 中 心 词,并由此分散出人类不同行为对生 态环境破坏的分支。接着,教师可以 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或是搜集相关 资料,将各分支的内容补充完整,或 是继续分散思维,衍生分支,最终形 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最后,教师 可以让学生根据绘制好的思维导图理 清写作思路,搭建好文章的整体框架, 完成文章的写作。在此过程中,不仅 能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还能帮助学 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的 英语写作能力。
(三)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化
在以往的高中英语课堂中,师生 之间缺乏有效互动,这不仅会使得课 堂教学氛围变得枯燥、乏味,而且也 不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影响到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在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中,强调学 生的高度参与,因此,教师应通过对 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促进师生之间 的互动,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更为 积极、主动地对英语知识进行思考和 探究,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并 且互动教学模式也可以促使学生在思 维碰撞的过程中,对英语知识形成全 新的认知,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发 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具体到教学实 践中,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课本剧表 演、演讲、辩论赛等教学活动,增强 课堂教学趣味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 教学活动中,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 动,充分体现学生学习自主性,发展 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以“Music”这一单元的口语教 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情境 表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根据不同的 音乐情境,即兴编排剧情,并进行情 景剧表演。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 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 完成情景剧表演任务。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并在与其他同伴交流合作的过程中, 获得全新的启示和丰富的学习体验, 让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与传统口语对话训练相比,这种教学 活动更具趣味性和灵活性,更能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 性,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增强口语 教学效果。
(四)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化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 推进, 目前我国高中学校基本完成了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室中都 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互联网技术等先 进教学设备,这也为高中英语信息化 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虽然目 前多数高中英语教师都意识到信息化 教学的优势,并纷纷开展信息化教学, 但由于部分教师教育理念未能及时更 新,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时,依旧采取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只是简单地利用这些先进技术优化教 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并未将信息化教 学与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学 生的学习主体性依旧未能得到体现。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英语课堂中, 教师应意识到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应 用优势,并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 促进信息化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有 机结合,这样才能将信息化教学的价 值充分体现出来。比如,在口语教学 中,教师就可以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传统教学手段, 将口语训练中涉及到的语言知识传授 给学生。然后,在利用多媒体设备, 创设不同的语言情境,从多种感官刺 激学生,增强情境的真实性和直观性, 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语言情境中, 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五)教学评价的优化
教学评价具有检测、反馈和激励 等重要功能,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 或缺的一个环节。但在以往的高中英 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未意识到教学 评价的重要性,所采取的教学评价方 式过于单一,评价主体也主要以教师 为主,导致教学评价缺乏全面性和客 观性,影响到教学评价的效果。因此,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 中,教师需要对教学评价进行优化。 首先,教师需要对教学评价方式进行 创新,即除了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要 依据的总结性评价,教师还需要将过 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等方式引入到 其中,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监 测和评价,便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 况形成清晰认知,并制定改进方向; 其次,教师需要丰富评价主体,即除 了教师评价,还可以让学生以评价主 体的方式参与到评价活动中,通过学 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等方式,让学生相 互学习、相互促进,进而将教学评价 的激励作用充分体现出来。而为了保 证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效果,教师需要 制定详细的评价标准,为学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提升学生评价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全 面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不仅符合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新要求, 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以人 为本的教育思想。因此,高中英语教 师应该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积极进 行全新教学模式的探究,推动教学创 新和优化。在课堂上,教师需要为学 生创造更多自主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机 会,从而既能使学生更好的获取英语 知识与技能,也能锻炼他们的综合能 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促进 教学目标高效的达成。
参考文献:
[1] 张红燕 . 以学生为中心,优化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J]. 文理导航 ( 上旬 ),2021(11):33-34.
[2] 晏玉红 . “以学生为中心”的 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J]. 学周刊 , 2021(30):83-84.
[3] 刘小红 . “以学生为中心”教 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J]. 中 学生英语 ,2021(32):68.
[4] 刘贝 . 谈“以学生为中心”观 念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 [J]. 英语画 刊 ( 高中版 ),2021(16):102-103.
[5] 石蕊 .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 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浅析 [J]. 校园英 语 ,2021(20):166-167.
[6] 郇晓燕 . “以学生为中心”教 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J]. 校 园英语 ,2021(19):118-119.
[7]哈斯呼 .探究“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J]. 校园英语 ,2021(14):139-140.
[8] 于鑫宇 .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 英语课堂——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 学模 式 [J]. 大众文 艺 ,2019(03):226- 2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0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