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学生决策短视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6 11:55: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全面分析、合理决策的思维,文章基于决策短视的定义及测量方法,首先阐述了 大学生决策短视问题的主要表现,然后分析了大学生决策短视问题的成因,最后提出了大学生决策短视问 题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决策短视,大学生,学习规划

  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高校教育事 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当前,大学生社会阅历相对欠缺、 意志品质不坚定、受外界事物影响情绪波动较大等不 良特征明显,这不仅会对学生学业成绩产生负面影 响,还容易使学生在关键节点的决策判断和选择上出 现失误。关注大学生决策短视问题,帮助他们建立长 远眼光思考模式,摆脱因短视带来的不良影响,是高 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大学生 决策短视问题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仅不利 于学生提升学业水平,甚至会对其身心发展造成严重 影响。因此,深刻剖析大学生决策短视的成因,积极研 究大学生决策短视问题的解决对策,对提高大学生幸 福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一、决策短视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所谓决策短视,是指大学生在对比不同时间点上 的收益后,因缺乏长远考虑而做出选择即时收益的非 理智行为。 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往往会遇到需要做出 选择当下或放眼未来的决策,比如,面对高热量美食, 有学生会为了满足当下欲望而选择吃掉,也有学生为 了保持健康饮食的长远考虑而选择拒绝;领到薪水后, 有学生会没有节制地大手笔花掉,也有学生以备不时 之需而选择储存起来;在学业上,有的学生会选择学 在平时,也有的学生则抱有幻想地在考前突击学习。这 类决策经常出现在日常消费、健康医疗、储蓄选择等 各种场景中。

  研究发现,因远期收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 性,故大学生为求稳妥,常常更愿意选择即时收益。这 是因为随着延迟收益时间的增加,大学生主观感知的 远期价值降低,未来收益与当下收益相比没有竞争 力,简单来说,就是长时间的等待会使学生主观认为 近期收益更符合自身利益需要,在经济学中,这一现象被定义为时间折扣(Time Discouting) 。时间折扣不 是通过观察直接得到的,而是经过数学模型计算,用 来测量个体在决策偏好上的选择所对应的指标,通常 根据个体的决策进行估计。计算时间折扣率的有效范 式就是决策选择任务。在该任务中,个体被要求在小 而近的收益和大而远的收益之间进行多次的成对比 较选择,从而在连读多次的决策任务中得到被试报告 选择时的反转点,如“现在立即得到 20美元,还是一 个月后得到 30美元? ”“现在立即得到 21 美元,还是 一个月后得到 30美元? ”。决策任务的具体实施方式 各不相同, 但是都可以用来对折扣率函数进行统计, 计算公式为:k=(A/V-1)/D,其中 k 代表计算得到的折 扣率,A 为延迟收益值,V 是指近期收益值,D 是指延 迟时间(研究以“年”为计量单位,如三个月记为 0.25. 六个月则记为 0.5) 。时间折扣率越高,说明个体更愿 意立即获得小而近的收益;时间折扣率越低,说明个 体更愿意获得大而远的收益,具有长远眼光。

  二、大学生决策短视问题的主要表现

  ( 一)学习规划差,注重短期结果

  学习规划短视主要是指大学生对课程投入度缺 乏远期目标支撑。现如今,临近学期末才意识到功课 没做好,从而“临时抱佛脚”选择“挑灯夜战”突击复 习的大学生不在少数,其在学习成绩上追求“及格”, 学习产出的质量较低。部分大学生缺乏对学习的规 划,随意性较强。 而没有一定的前期规划,大学生就容 易出现随波逐流、学习懈怠的现象,进而引发各种短 视行为。

  (二)忽视不良金钱收益的远期负面结果

  大学生在金钱层面上因短视带来的后期危害的 严重性是最值得关注的。《2021 年电信网络诈骗治理 研究报告》 中的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是网络诈骗的主要受害者,29岁以下的受害者占比达到了 59%,其 中又以办理贷款、刷单返现被骗的形式居多,即诈骗 者先让学生获得“蝇头小利”,当学生认为收益明显且 注入较多的资金后再实施诈骗。

  (三)身体健康决策短视

  大学生在身体健康层面的决策短视主要体现在 缺乏对体态的管理上。大学相对自由的环境使学生较 高中阶段而言,肥胖率大大增加,一份针对 115 余万 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数据显示,虽然全国学生体 质健康的“不及格率”基本呈下降趋势,但大学生体质 健康的不合格率仍约为 30%。随着我国教育空间场所 的变化,得到大力推广的线上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体力 活动大幅度减少,进而体重快速增长,肥胖问题显著。 加之学生追求健康体态的意志力不坚定,常常出现运 动半途而废,“管不住嘴”“迈不开腿”的短视问题,从 长远来看,这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三、大学生决策短视问题的成因

  导致大学生决策短视的成因有很多,其中外部因 素主要包括决策情境和决策内容。决策情境的涉及面 比较广,既有国家层面的财政赤字、经济决策等因素, 又有个人在健康、环保行为上的决策等因素。同时,决 策者本身的人口学指标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较于 外部因素受到社会多重层面的影响,源于内部的因素 才是影响决策偏好最基础、最根源的力量。对此,大 学生应该通过调整、培养积极的决策价值观,增强对 决策项目的表征,改善决策时的思维方式,从而做出 合理的决策。下文将具体分析大学生决策短视问题 的成因。

  (一)悲观、厌烦等消极的情绪体验

  情绪和决策判断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当人们感知 到客观事物能满足其需求时,就会有积极、正向的情 绪体验;反之,若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则会有消极、 负向的情绪报告。研究表明,大学生在不同情绪体验 下做出的决策选择有明显差异。王鹏和刘永芳[1]以大 学生为被试,在诱发他们不同的情绪体验后,让其完 成决策项目问卷,结果表明,体验到负性情绪的大学 生在决策任务中更短视, 易做出近而小的收益选择; 而启动愉快情绪的大学生在时间折扣率上明显较低, 更偏好延迟选择。有研究者将决策任务延展到环保决 策中,结果说明了积极情绪体验可以更有效地激发个 体的长远眼光,做出对环境的保护行为。 诸如恐惧、焦 虑、冲动等基本情绪同样会导致个体的决策变得短视。 积极情绪的诱发会引起个体高认知水平的思考, 使其对未来取向更为关注[2]。概言之,正向情绪的体验 使学生有更多的幸福感报告,同时可增强个体的思维 活跃水平,从而引导个体做出合理的分析,使其在日 常决策中克服急躁情绪,进而更加注重并选择获得长 远收益。

  ( 二)时间规划水平差,缺乏系统分析

  时间规划是指人们在主观上形成对时间长短、多 少的认知后,进而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多项任务的能 力。大学生时间规划水平因人而异,这是个体在后天 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决策偏好 与时间规划能力有直接联系。具体来说,时间规划又 分为对时间长度的把握和对时间整体资源的分配。索 涛等[3]指出,当个体主观感受到的时间要比客观实际 时间更长时,会倾向选择近而小的收益。一项操纵被 试睡眠时间的研究发现,被剥夺睡眠的个体因明显没 有把控好时间感而延迟折扣率更高, 无法做出长远选 择,会变得更加冲动。大学生在时间资源上的感知更 多体现在“做某事的时间还剩多少”“时间还够不够” 上,会体验到“时间贫困感”。在情景压力的情境下,大 学生对时间的感知把握程度变得不够清晰,易引发焦 躁等不良心态,进而诱发负性感知,导致其无法做出 长远选择;而体验到时间充裕的个体明显有较多的耐 心和判断力,更愿意从长远考虑。“时间充裕”不仅仅 是指时间客观资源充足,也体现在大学生主观感受到 的因合理安排、正确规划时间资源引起的时间够用的 认知。需要说明的是,时间规划和年龄有密切联系。对 于时间的感知本身就是人们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认 知,因此个体早期受感知经验缺少的影响,在决策判 断中常常做出即时收益的选择,这也解释了大学生的 时间规划能力普遍较差的原因。

  (三)自我控制能力低

  自我控制力是学生在主观上能够监控并约束自 身不良行为倾向, 做出符合既定目标行动的心理特 征。简单来说,就是抵抗诱惑,用理智战胜短期欲望, 从而实现目标的内在能力。自我控制力强的学生可以 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表现,降低其他因素对目标实 现的干扰,专注于任务本身,能够从长远角度分析问 题。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控制力水平对决策选择 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学生的自我控制力水平越低, 延迟折扣率就越高,更易做出短视选择。而自我控制 力强的个体报告更容易感受到成就,并且认为所做出的决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鲜有后悔表现。在一系 列的成瘾研究中也有相同的结果,对烟酒、网络游戏 有瘾的个体都存在相对短视的结果报告,相较于无瘾 个体,他们往往难以抵挡诱惑,无法做出理性决策。

  自我控制力存在“资源耗尽”现象[4]。相较于社会 群体,大学生群体的意志力较差,面对诱惑时,其意志 力往往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而逐渐削弱,慢慢显得难以 招架,最终就会出现“欲望战胜理智”的现象,这是因 为自我控制的保持也在消耗着大学生的内部资源,产 生了自我损耗,这也解释了对各类事物成瘾的个体为 保持较高自我控制力而加速消耗了有限的心理资源, 最终还是难以抵御诱惑的现象[5]。在一项自我损耗任 务中,研究者发现,成本消耗和自我控制行为成功率 存在正向关系,即与低耗成本组个体相比,高耗成本 组的个体表现出更高的控制行为失败,而这种高耗成 本进而又导致个体更无心于延迟奖励,进而做出短视 决策。

\

 
  ( 四)缺乏对未来预期的评估

  大学生群体往往会低估当前决策选择在未来产 生的负面影响,比如,不充分复习功课会有“挂科”的 可能,并且对毕业都会有影响。在面对不同时间点的 选择时,个体常常会以带入联想的方式,将自身投射 到未来时间点,通过超前想象未来时间点上的决策是 否符合自身实际需求后,再做出决策,这就是未来预 期的评估。而大学生对未来预期评估缺乏有效的带入 体验,进而无法判断现在的决策在将来是否会产生负 面影响。尽管未来事件是难以准确预知的,但经过个 体对当下自我的总结分析,对其判断未来情境下的行 动及表现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研究表明,对未来预期 进行充分评估后的大学生在学习决策中有更长远的 计划打算,这能有效地促进个体做出远期决策,避免 决策短视问题的出现。例如,针对大学生体态管理,有 大量研究数据提供支撑。塞戈维亚等的实验中,在被 试做食物选择任务前,先用计算机展示了其体重增加 或减轻后的模拟照片,生动地给被试提供他们行为决 策后的未来结果是什么,结果表明,有效地对未来预 期进行评估能显著促进肥胖个体提高选择健康、热量 低的食物数量。

  四、大学生决策短视问题的解决策略

  解决大学生决策短视问题,既要从学生自身认知 改变入手,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要有家庭、学校的共同参与,为大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因此,本 文从学生、家庭和学校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决策短视问 题的解决策略进行阐述。

  ( 一)学生方面

  第一,减少学生负性情绪体验。情绪对大学生决 策偏好有重要预测作用。 大学生具有情绪波动性大、 爆发性强等特点,尤其是在诱发极端情绪后极易产生 非理智行为,之后待自身情绪趋于稳定后,其往往才 会察觉到做事冲动,没有冷静分析,对做出的行为决 策后悔不已。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体验可以增强人 们的幸福感,增加个体的耐心,进而促进个体的长远 决策偏好[6]。因此,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可以将 追求的目标分层、分级,在每个阶段都制定合理的目 标实现步骤,从而达到每一阶段都有小收获的目的, 以此增强自身的积极情绪,减少负性情绪体验。同时 学生也要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培养面对困难不抱 怨、不退缩的优秀品质,保持耐心,科学地调节自身产 生的不合理信念,保证情绪的稳定。

  第二,提高对时间的感知及规划能力。临近事情 出现时才想办法解决、临近考试时才复习功课等现象 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这是大学生时间感知能力较差 的主要表现,基于此,学生在做决策时会显得“急于求 成”。因此,学生要提高对时间的掌控和规划能力,养 成时间前瞻性思维,将时间分解化处理,提前规划好 时间,制定详细且合理的学习生活计划,充分利用碎 片化时间,形成“学在平时”的良好习惯。同时学生也 要做好个人时间管理,加深、加细对时间资源的监控, 有意识地主动训练时间动态感知力,不断加强与完善 自我时间监管能力, 以促进自身理性决策能力的提 高,避免因时间匮乏而做出短视行为。

  第三,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大学生提升自我控制 能力是做出追求长远目标决策的强大心理基础。自我 控制的本质就是加强自我监管、纠正不良习惯、抑制 冲动行为[7]。因此,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自我 控制力,提高学生抵御眼前诱惑的能力,引导学生做 出合理的选择。首先,在学生制定合适目标的前提下, 应引导其加强对目标实现行为的自我监督,将自我意 识放在既定目标上,并通过对实现路径的监控,及时 修正错误思想及行为。 其次,大学生应把握好自我控 制能力资源是有限的这一原则,切忌分心于多个目 标。因为过多的目标设定会加速消耗本就不富裕的心理资源,使自控力更加难以维持,而集中全部注意力 服务于单一 目标,可以减少其他干扰因素对心理资源 的消耗,从而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专注力和意志力。

  第四,重视对未来预期的评估。学生可以在主观 上训练自己的未来预期能力,具体在做决策时,可以 主动对目标事物加以分析判断,将现在的决策选择带 入到未来情景下,理性判断当下的决策是否符合自己 未来的预期,尤其是关注延迟后的收益,将其投射在 未来情景下再做出合理决策[8]。比如,学生可以带入思 考,如果自己因为偷懒而不好好复习功课,这种偷懒 的决策选择会不会对自身在未来学期末的考试,甚至 是毕业问题上产生不好的结果。不难看出,此类问题 的思考,不仅使学生对决策的未来预期有了初步的判 断,还能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促进其对长远决策的 选择。

  (二)家庭方面

  父母应经常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理念,发挥家 庭教育的先导作用。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 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 帮助其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家庭教育在对学生理 性决策判断的培养中起到基础作用,因此父母应在与 孩子建立良好沟通的前提下,经常性地帮助孩子分解 决策选择,剖析做出短期决策或长远决策的利弊,积 极引导孩子自主分析决策行为的利害关系,并通过日 常小事件的决策分析,不断强化孩子综合评判决策事 物的能力,使孩子全面掌握不同决策带来的收益及风 险。同时,父母要力求躬亲,将自己的社会经验及理解 分析及时分享给孩子,通过广言传、多身教,潜移默化 地帮助孩子构建理性思维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学校方面

  学校应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营造理性健康的 校园文化氛围。高校是传播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主 阵地,对于学校来说,理性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 理性思维和决策具有重要的牵引作用。 学校可通过举 办专家讲座、开展实例分析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宣 讲,开展网络电信诈骗等专题校园宣传活动,积极引 导学生做重要决策时“三思而后行”[9]。另外,金钱方面 的决策短视是大学生群体最容易受骗的原因。尤其是 多数大学生没有实际赚钱的经历,对于钱财的管理知 识也较为匮乏,故高校可以“对症下药”,开设针对性 的钱财安全课程,向学生普及网络常见的诈骗手段, 加强学生对金钱合理支出和使用场景的警觉,使学生养成“用钱多思考”的习惯[10]。最后,高校应在日常学生 思想教育中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降低负 性事件对自身的影响,从而减少负性情绪体验引起的 非理智决策的发生。

  五、结语

  决策短视问题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有深远影响,因 此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 主要场所,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起到重要支撑 作用。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是:相比延迟收益,大学生 更愿意接受短期内能得到的收益,“等待”越来越不受 人们欢迎。社会节奏的明显加快使得人们对延迟收益 兴趣不高,没有长远思考下的决策判断思维,而大学 生若能从主观上全面分析决策问题,加上学校对学生 的积极引导,会极大地改善决策短视问题。需要强调 的是,作为决策判断的主体,大学生要在日常学习和 生活中养成自我反思、吸取经验及教训的习惯,减少 自身非理性思维下的决策行为,建立关键事件决策的 理性分析思维步骤,反问自己决策判断的“结果”与 “利弊”是否真的符合自身的发展需要,通过不断强化 思维的表征能力,尽可能地避免决策短视造成的不良 事件的发生。对此,本文从学生、家庭、学校三方面入 手,为矫正大学生决策短视行为、指导大学生做出理性判断和长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教育对 策,能够避免学生选择失误。

  参考文献:

  [1] 王鹏,刘永芳.情绪对跨时选择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9.32(6): 1318-1320.

  [2] 郭宗怡.高校大学生就业行为决策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 2022.

  [3] 索涛,张锋,赵国祥.时间感知差异对跨期选择倾向的影响作用[J]. 心理学报,2014.46(2):165-173.

  [4] 陈海贤,何贵兵.跨期选择中偏好反转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 2012.35(4):862-867.

  [5] 王德强,唐雪雷,李志刚.大学生社会化家庭影响因素的分析及教 育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9):164-166.

  [6] 佘升翔,陈阳,陈璟,等.恐惧对跨期选择的影响:基于回忆情绪的 实验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7.37(6):543-548.

  [7] 张婧泽.未来时间洞察力与自我控制力训练对大学生学业拖延的 干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0.

  [8] GREEN L,MYERSON J.A discounting framework for choice with delayed and probabilistic rewards[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4.130(5): 769.

  [9] 陈琳琳.大学生学习短视化表现、原因及策略[J].广西教育,2020 (47):10-11.

  [10] 张校晨.大学生陷入网络诈骗的原因解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 (50):150-1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818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