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巧用校园自然地形环境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17 14:00: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体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体育教学理论方法和教学质量也面临更高的要求。小学体育应当以课堂教学为 主,以课后训练、拓展教学为辅,通过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而增强身体 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学校自然地形环境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拓展了体育教学的创新思路,以促进体育教学质 量的提升。

  关键词:校园自然地形,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 客观需求,构建一个学生喜欢的、灵 活多样的、富有趣味性的体育课堂,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身心愉悦 地参与教学,高质量地完成体育教学 任务,从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培 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多年的教学实践 表明,教师充分利用校园内现有的运 动场地及校内固定的地形设施等环 境,通过科学设计、合理组织学生进 行各种运动项目的练习,深受学生欢 迎。它既能让学生兴趣盎然,尽情投 入,激发出潜能,从而增强学生的身 体素质;又能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 累的奋勇拼搏精神,以及同甘共苦、 团结协作的集体荣誉感。因此,充分 利用好校园地形环境,可以收到很好 的体育教学效果。

\

 
  一、利用校园自然地形环境开展 体育课堂教学的活动类型

  (一)利用校园内的台阶开展跳 跃练习

  每所学校都有一定数量的台阶或楼梯,利用台阶练习增强学生的 跳跃能力是体育教学中比较常见的 训练方法,其目的在于提高下肢爆 发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如引导学生 进行单脚跳、双脚跳、碎步跑、蛙 跳等练习,增强学生的腿部力量; 利用 0 .5—0 .8 米的高台阶进行纵跳 练习,以训练学生的空间判断能力 和对抗力量;还可以跳上一定高度 的台阶,以增强学生的收腹力量。 不管是哪种练习,都要以科学、合 理和安全为前提,教师要提醒学生 在练习时一定要做到双脚蹬地迅速、 有力, 上下肢协调配合、摆动自然, 强调落地屈膝缓冲,注意安全,不 推拉同伴, 不开玩笑, 避免意外出现。

  (二)利用校园内的坡道进行技 巧练习

  小学生在练习前、后滚翻动作时, 普遍存在四肢配合不协调、滚翻团身 动作不圆滑、双脚蹬地力量不足等问 题,导致滚翻结束后无法做出快速起 立成蹲撑的动作。在练习时,教师都是把海绵垫铺放在平坦的地面上让学生进行前滚翻练习。在不能全面掌握 技术动作的前提下,学生很难完成一 系列的完整动作,最常见的就是滚翻 不能在一条直线上,滚翻结束后不能 成蹲撑姿势。为帮助学生提高练习的 质量,体会和完成整套动作,教师可 以采用“斜坡练习法”教学。

  所谓“斜坡练习法”,就是把平 行于地面的垫子移到有一定坡度的斜 坡上让学生进行练习,以此适当减少 练习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动 作。至于练习时斜坡的坡度,可以根 据课程进度、当次课程练习目的、之 前练习本内容完成的动作情况以及课 堂的实际情况决定。学生刚开始练习 时动作不熟练,坡度可以大些;随着 学生对动作掌握的熟练程度上升,逐 步降低坡度,直到学生熟练掌握动作 后再移到平坦的地面上进行练习。在 这一系列的练习中,学生能充分感受 和体验练习的刺激性和完成动作的满 足感,从而对练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采用“斜坡练习法”虽然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完成技术动作,但在练习过程中也有一些美中不足。首先,在 斜面上滚动有一定的落差,学生滚翻 的速度较难把握,不易控制,容易受 伤;其次,小学生没有较好的空间概 念,在滚动时控制不好方向,容易滚 偏而落在保护垫外。因此,教师要解 决好学生滚翻落地的缓冲动作,为练 好前滚翻技术动作做好充足准备,让 受伤隐患远离课堂、远离学生。

  (三)利用校园内的墙体进行球 类练习

  学校是一个独立的单位,每所学 校都有围墙以与周边的环境隔开。教 师可以充分利用围墙引导学生进行体 育锻炼。即使学校没有围墙,教师也 可以利用教学楼的墙体进行体育课堂 教学和学生课后锻炼。墙体是教师课 堂教学的好助手,也是学生课后锻炼 的好伙伴。学生普遍比较喜欢球类运 动项目,具有较大的锻炼作用。教师 可以充分利用墙体进行篮球传接球练 习、排球垫球练习、足球传接球以及 足球踢准练习、乒乓球拍击球练习等。 在教学中利用好墙体进行对传练习, 比在其他场地进行对传练习更能使 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练 习兴趣,活跃气氛,达到事半功倍的 练习效果。墙体练习中,学生还能根 据自身素质自主控制传接球的距离, 根据球反弹回来的情况把握传球的力 度,很好地提高学生对传接球的控制 能力,减少捡球时间,保证学生有足 够的练习时间, 使课堂练习密度加大、 课上练习效率更高。

  (四)利用校园内地形组合进行 耐久跑练习

  校园内的地形地貌各自不同,但 操场、花园、树木、石子路和台阶等 几乎是每所学校都具备的。教师要充 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发挥其特有的体育训练优势,科学、巧妙地设计 体育训练活动,布置好场地,吸引学 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 学活动。

  1. 利用校园内地形组合进行障碍 跑练习

  障碍跑是跨越障碍与提高耐力素 质相结合的一项运动。学生在跑的过 程中要运用已学过的跑、跳、跨、爬、 钻等各种方式通过不同障碍物,是一 种综合性的组合运动。学生通过练习 学会用不同的方法通过不同的障碍 物, 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和课堂氛围。 学生通过障碍跑的练习,能够增强速 度、耐力、灵敏性和协调能力等素质 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 不怕困难、坚忍不拔、勇于拼搏的良 好品质。结合本校的地形,笔者设置 了一套组合的障碍跑练习,练习的路 线是:足球绕杆 20 米 →跑道上快速 跑 30 米 →跳过壕沟 →走过独木桥 → 跑上斜坡 →钻过“山洞” → 回到篮球 运球投篮。这一系列不断变化的、具 有挑战性的障碍跑练习,可以有效活 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练习,取得良好的练习效果。但在组 合练习前,教师要先让学生了解各种 障碍物的通过方法,知道怎样通过各 个障碍物最省力、最安全,还要让学 生逐个体验并练习,以便在组合练习 中能更快、更好、更安全地完成动作, 提高体育学习质量。

  2. 利用校园内地形组合进行校园 定向越野跑

  定向运动是通过不同的场地和活 动路线,运用智慧和体力相组合而开 展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耐久跑运动, 目的是考验学生在特殊的环境下面对 各种意外情况所做出的判断是否合 理。把定向运动引入校园内进行练习,目的是利用校园内的地形环境开展简 单的校园定向越野跑,让学生知道定 向越野跑是一项很不错的体育运动项 目,活跃学生运动思维能力。运动方 法是,在练习中利用校园内的各种地 形地貌设计各种练习区域,在各个区 域中建立相互关联的条件。在练习中, 学生只有通过第一关才能获得第二关 的相关提示,通过第二关才能获取第 三关的相关指示,以此类推,直到最 后完成练习到达目的地。该项运动要 求以组为单位,以整组队员都到达目 的地为准,以先完成练习的组为胜。 该项运动的练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 团结合作、不怕困难的精神,还能培 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 强能健体、智体并育的作用。

  3. 利用校园内地形组合开展“校 园全能赛”练习

  2000 年, “铁人三项”比赛正式 成为奥运会的一项体育竞赛项目,其 内容是游泳、自行车、跑步。项目按 顺序组合,比赛时要求运动员一鼓作 气连续完成三项内容。被称为“铁人 三项”,是因为这项运动综合性比较 强,需要运动员具有顽强的意志力和 良好的身体素质。这项运动具有挑战 性和刺激性, 同时也能体现民族精神。 受“铁人三项”比赛的启发,笔者把 它引入学校体育锻炼中,改良设计成 校园体育“三项全能赛”和校园体育 “五项全能赛”。例如:可以组合成 自主跳绳 100 次 →快速跑 100 米 →跳 台阶(单、双脚各跳一趟) →跑斜坡 30 米 →足球往返运球 30 米。通过这 五个项目结合练习,有效提高学生的 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在 练习中,学生会感觉很累,但这也是 自我挑战的机会, 虽然身体是疲劳的, 但精神是愉悦的。事实证明大多数学生都非常喜欢这项运动。

\

 
  二、利用校园自然地形环境教学 时应注意处理好几种关系

  (一)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 互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二 者是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双向互动。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起主体作用,是 教学的主角,但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 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开展,听从 教师的指挥;教师是导演,起主导作 用,但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又要通过 学生参与练习后对动作技能掌握的程 度来衡量。由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 掌握有所不同,所以在练习时教师要 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引导学生利用 自己的长处创造性地进行练习,启发 学生的求异思维、多向思维以及综合 性思维,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 会学”。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 人以渔”,对学生学习来说,“我会学” 比“我学会”更重要,引导学生自主 参加锻炼比带领学生进行锻炼更有意 义。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允许学生 有不同的想法,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 想法大胆说出来, 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尝 试几种练习,时刻渗透体育锻炼常识 与健康知识, 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知识与品德的关系

  体育教学除了培养学生强健的体 魄,也同样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任 务。学生只有具备强健的体魄和良好 的道德品质、行为修养,才能在将来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教师在教学中要 充分利用体育教材蕴含的丰富思想内 容和教育因素激发引导学生,如体育 运动所体现出的公平竞争、奋勇拼搏、 遵守规则等精神,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点点地渗透,逐步培养学生良好 的精神品质。这些因素对学生的教育 作用,是体育学科所独有的优势。

  (三)全体与个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面向全体学 生,同时又根据个体差异做到区别 对待、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的 问题。体育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 并 不能理解为在课堂上要求所有学生 都按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 难点和教学步骤进行统一练习,最 后按同一个标准检验学生完成教学 任务的效果,而应该是教师在安排 全体学生进行统一的练习内容和练 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练习的前提下, 根据学生的特殊情况或身体素质差 异等各种原因,有针对性地设置不 同的条件引导学生练习,做到区别 对待、分层教学,使每一个学生的 身体素质都在个体能力之内得到最 大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全 体与个体的能力差别的问题。

  三、利用校园自然地形环境教学 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在教学时要注意自然地形 环境的安全性。教师要充分熟悉和掌 握各个地形的具体情况,在练习时做 到心中有数。第二,在教学时要注意 各项体育活动本身的安全性。在练习 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 带领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在练习中, 要注意各个学生的上课表现以及练习 时所表现出来的身心状况;练习后, 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身心放松。第三, 在教学时要注意各个练习场地与相对 的动作技术环节相互衔接,做到设计 科学合理,练习步骤由浅入深、由简 入繁,循序渐进。第四,在教学时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基本技术技能,引 导学生学会更多的锻炼方法,帮助学 生树立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锻炼的 习惯。第五,在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 生团结协作、克服困难、勇于拼搏的 精神, 引导学生勇于挑战, 不断创新。

  总之,校园内各种地形都是开展 体育教学活动的天然场地,只要教师 设计合理,可供各种教学内容使用的 场地不胜枚举。但是,教师应该注意 场地布置的因地制宜、简便易学,做 到省时、省事、省力地开展教学活动。 要想利用校园自然地形环境开展体育 教学活动,教师应全面、准确地掌握 和领会该项内容的目的、任务、要求、 重难点以及活动规则等,选择最适宜 开展该项教学活动的场地器材,并将 这些场地器材进行组合,运用到课堂 教学中,使学生在有趣味性的、和谐 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练习,更好地完成 教学任务,并逐步形成健康第一和终 身体育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陈巧弟 . 农村中小学自然地 理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与思 考 [J]. 甘 肃 科 技 ,2010.26(06):181- 182+150.

  [2] 张清娘 . 巧用校园地形 , 让 耐久跑教学“活”起来 [J]. 华夏教 师 ,2016(01):72-73.

  [3] 史敏 . 湖南省农村小学体育 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现状研究 [J]. 运 动 ,2014(10):56-57+53.

  [4] 康法峰 , 顾洪莉 . 论农村中 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策略 [J]. 运 动 ,2012(24):117-1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777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