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青年教师获得感提升策略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31 10:34:5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论述了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青年教师获得感提升策略,包括完善乡村青年教师的生活保障 条件,提升教师的物质获得感;管理方面明确工作任务分工,减轻教学压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获得感;提 高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升教师的专业获得感;等等。

  关键词:乡村青年教师,获得感,乡村振兴

  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关系到乡村振兴事业的 可持续发展,而乡村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乡村 教师队伍的稳定与高质量发展。我国教育管理部门 长期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2018 年 1 月,中共中 央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 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大力提升乡村教师的待遇, 让教师真正成为令人羡 慕的职业[1]。大力发展乡村教育事业,就要大力发展 乡村教师队伍, 倾听乡村教师的心声, 使其爱教乐 教,乐在其中,和教育事业一 同成长 。优秀的乡村教 师留得住、发展得好是乡村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而 获得感是激发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因为 积极的获得体验能够强化乡村教师的责任感和职业 担当意识 。因此,从乡村教师获得感提升的视角探究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对于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十分 重要 。教师获得感是教师对于职业所产生的一种物 质与精神方面的积极获得体验, 是影响教师专业发 展和成长的重要因素。崔友兴[2]将乡村教师获得感分 为物质获得感、公平获得感、专业获得感、精神获得 感,以及成就获得感五部分 。张翔、袁舒要等[3-4] 学者 认为要从内外机制入手提升乡村教师的获得感 。基 于此, 本研究从新疆伊犁 、阿勒泰等地区的乡镇小 学、幼儿园中选取了 21 位青年教师,针对其获得感 提升开展了开放式访谈, 并据此构建新疆乡村青年 教师获得感提升的有效策略。

\

 
  一、完善乡村青年教师的生活保障条件,提升教师的物质获得感

  物质需求的满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动力来 源,也是教师获得感的重要来源。在访谈过程中,较多教师希望能提高工资和待遇,从而提升获得感 。 已有 研究认为,乡村青年教师物质获得是内容获得感的构 成成分[5],国家在收入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针对乡村 教师制定并实施了相关政策,然而乡村教师的物质生 活满意度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6] 。需要注意的是,完 善乡村青年教师工作的物质保障条件,有利于提升其 物质获得感。

  处于探索适应期的“生存型”乡村教师侧重对于 物质获得感和社会获得感的追求,因此工资收入和社 会身份的塑造显得尤为重要 。乡村青年教师正处于职 业探索初期,生存目标的达成对于其职业发展而言较 为重要 。基于此,保障乡村青年教师物质层次需求的 满足,提升其物质获得感,能够使教师安心教学,专心 于教育行业工作 。故教育管理部门可以考虑根据乡村 学校与教师的具体特点,在国家法律和教育政策允许 范围内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工作与生活物质方面的 保障和支持性条件, 以减轻乡村青年教师生存压力, 提升教师在生活保障方面的物质获得感。

  二、管理方面明确工作任务分工,减轻教学压力, 提升教师的教学获得感

  教师在承担教学工作之外,还承担着学生思想教 育、班级管理、教学研究、行政管理、家校合作等各方 面的其他工作任务 。 由于工作内容较多,故如果没有 很好地协调统一这些工作任务,将会影响教师的获得 感。教师 J 谈道:“应该有人专门负责纪律检查,这样不 占用太多教学时间,我便能专心搞教学,这会提高我 的获得感。”教师 E 谈道:“每天都感觉没有提升自己 的时间和精力。”教师 F 表示:“希望能在周一到周五 完成工作,尽量不要在周末加班。”可见,教学外的其他工作任务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对教师的教学获得 感有一定影响 。另外,乡村地区由于师资配置不足, 致使乡村教师教学工作繁重[7],这也会影响教师的获 得感 。对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改进。

  (一)乡村学校提高管理效率,保障青年教师教学 投入

  当乡村教师在教学外的其他事务性工作上分配 过多精力时,会较大程度地影响其教学自主感,产生 工作重心偏倚感,进而会对获得感产生负面影响 。对 此,乡村学校明确各级部门教师的工作任务,统筹安 排各项工作的落实、合理分工,提高管理效率,减轻教 师由于教学外其他任务所产生的工作压力,能够有效 提升教师教学获得感 。从师资配备的角度来看,学校 要保障教师队伍数量合理,降低生师比,使教师可以 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遵循教书育人的教 育理念, 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教育教学工作,这 将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获得感。

  (二)乡村学校实现档案管理常态化,保障青年教 师教学投入

  乡村学校要常态化地做好各项工作的规范化 建档管理工作,注重档案编制的宏观设计和过程性 生成,提高各项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效果,避免临时 性任务给教师带来额外负担,从而保障教师能有更 充分的时间投入教学工作,这样有利于提高乡村教 师的教学获得感 。另外,乡村学校的各类竞赛活动 和会议要避免形式主义倾向,尤其是竞赛活动应立 足于提升教师的教学和专业素养,满足提升青年教 师专业成长 、促进学生积极发展 、促进学校发展等 各方面需要, 进而保障教师有更积极的教学投入, 以提升教学获得感。

  三、提高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理 念,提升教师的专业获得感

  已有研究认为乡村教师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缺 乏是影响其专业发展的重要内源性因素[8] 。访谈中教 师 B 谈道:“我在学校里是比较年轻的教师,有时候会 感觉自己有很多不足之处,所以我既会在空闲时间进 行自我学习,也会观摩其他老教师的教学。”教师 H 表 示:“我认为提高获得感要从自身做起,应该努力让自 己更加积极地对待工作,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这样才能让自己更有幸福感。”可见,提高乡村青年教 师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是提高其专业胜任感,并提 升其获得感的重要路径。

  (一)乡村学校开展好青年教师的职业信念教育, 提升其自主发展意识

  已有研究认为个人特质、教学信念、教学反思、自 我规划等因素是影响乡村教师自主发展的内在因素。 故乡村学校可以通过优化教师管理 、营造校园气氛、 完善制度等措施,保障乡村青年教师形成优秀的教学 行为、自主的教学反思意识、积极的职业信念和进取 的职业规划愿景, 进而促进乡村青年教师的自主发 展,提升其专业获得感 。乡村学校管理者可以考虑挖 掘本校优秀、典型案例,形成对青年教师开展职业信 念教育和激励的案例库, 并通过实施校本培训的方 式,引导青年教师努力塑造积极、忠诚、坚韧的优良特 质,坚定教育信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自主发展 的意识和能力。

  (二)乡村学校开展好专家教师与青年教师共同体 建设,提升青年教师自主发展能力

  乡村学校可以通过制度化地实施专家教师与青 年教师师徒结对策略,促进青年教师与专家教师形 成积极的教师成长共同体,进而促进青年教师专业 发展规划意识的提升 。专家教师与青年教师建立起 成长共同体后,通过共同体内的交流 、互动,一方面 可以促进青年教师学习专家教师的优秀职业发展经 验,不断优化自身的发展理念,促进其自我规划意识 不断提升,进而提高专业获得感;另一方面青年教师 也可通过观察学习榜样的方式, 逐步地调整自己的 学生观、教学观、教师观、职业观,进而体验更多的职 业获得感。

  (三)乡村学校管理者引导青年教师职业愿景和教 学反思能力自主发展,提升其专业获得感

  乡村学校可通过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并提供高 质量的教师培训, 推动青年教师学会开展教学反 思 。 反思行动取向的培训要求将反思实践贯穿全 程,鼓励教师从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出发,对培训的 每一个环节进行反思体验,并与培训教师形成反思 共同体,其重视基于受训教师自身经验的知识自主 生成 。乡村学校管理者可以引导乡村青年教师形成 对乡村教育发展的美好愿景,进而提升其专业发展 的自主性 。青年教师的职业愿景是其专业发展的动 力,也是青年教师积极信念生成的动力 。 乡村学校 通过教研互动促进青年教师对未来职业愿景的积 极构建,将有利于促进其形成 自主发展动力,进而 有利于提升其专业获得感。

\

 
  四、开展教师需求导向的职业培训,提升教师的 专业获得感

  已有研究发现,乡村教师存在学历水平低、非师 范背景较多的问题, 大部分乡村教师没有接受过系 统的师范教育培养,教学能力不高[9] 。 同时乡村教师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专业进修少的现实问题[10]。在访谈 中,教师 A、D、K 都表示培训机会比较匮乏,会影响 到自己专业能力的提升,进而影响其专业获得感 。可 见, 以培训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获 得感提升的重要路径。

  (一)教育管理部门基于需求导向组织实施教 师培训

  已有研究认为,传统培训内容对乡村教师专业实 践的适用程度不高,会导致乡村教师在接受培训过程 中难以形成充分的专业获得感和积极的学习体验。教 师 C 谈道:“希望针对教师的诉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 训,帮助我提升业务能力。”可以看出,乡村青年教师 希望通过有针对性、高质量的培训提升专业获得感。 基于此,教育培训的管理者和组织实施者可以考虑针 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特点、教师学科专业特点、教师 差异化培训需求等对培训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构建,按 照教师的培训需求差异,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针对 性的培训 。具体而言,教育培训管理和组织者需要将 培训内容与学校的发展方向及教师的实际需求紧密 联系起来,设置能够促进乡村学校发展和乡村青年教 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兼顾的培训课程,让乡村青 年教师能够将在培训中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教学 工作中,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效果的提升,在保证培训 效果的同时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二)乡村学校组织实施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

  培训形式单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教师专 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而影响了其培训获得感 。因 此乡村学校需要考虑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实际, 综合 采用讲座培训 、校本研训 、校际交流等多种培训方 式, 并充分考虑新的时代信息技术服务于教育的新 特点,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师培训 。乡 村学校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 规范并科学地组 织实施校内教师培训,不断创新培训形式,积极构建 并优化培训内容,可使乡村青年教师培训更加高效、 高产,进而不断地为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增添动力,为 乡村教育事业注入活力, 最终提高乡村教师的专业 获得感。

  五 、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提升教师的人际获 得感

  访谈中有教师谈道:“学校管理者提高责任和担 当精神,能够提高我的获得感。”也有教师谈道:“我 的获得感的提升主要源于在与学生的交流时, 学生 能够肯定我的教学工作。”还有教师谈道:“我认为要 提升我的获得感, 比较重要的因素在于家庭关系要 和谐。”可见,良好的工作氛围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会 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师的人际获得感。

  (一)乡村学校转变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方式,营 造积极的组织氛围

  乡村学校管理者实施民主型管理、支持型管理, 营造关爱、互助、支持、温暖的校园氛围,有利于提升 教师的人际获得感 。学校管理者转变管理理念,重塑 以师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发自内心地重视教师对于 学校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在工作中给予青年教师更 多的支持和帮助, 理解青年教师生活中的困难与需 求,关心青年教师的发展与成长,这样能够有效促进 教师体验到来自管理者的人际获得感 。另外,管理者 需要引导乡村青年教师正确看待师生关系的积极价 值,妥善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积极开展支持型教 师管理,这样能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关爱 和信任,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能够提升 教师的人际获得感。

  (二)乡村学校管理者指导青年教师加强家校沟通 交流

  访谈中有一部分教师认为被家长理解可以提升 其获得感,例如,教师 I 谈道:“家长工作中有困难,但 是只要用心交流都不是困难。”对此,乡村学校管理 者需要从管理制度上引导教师积极做好家校合作工 作 。青年教师通过规律地与家长开展沟通和交流,促 进家长深入了解 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表 现, 引导家长愿意与教师一起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 展,获得家长的信任与认可,有利于提升来自家长的 人际获得感 。由于教育背景的差异,乡村学生的家长 和城市学生的家长对于孩子学习的支持程度会存在 差别, 这可能会使得青年教师对乡村学生家长产生 误解,认为乡村家长不关心孩子的学习 。对此,乡村 学校管理者要引导青年教师理解乡村学生家长教育 经验因素对其教育理念的影响, 同时引导青年教师 给予乡村学生家长更多的指导, 建立起与家长的积 极联系,进而提升其人际获得感。

  六、引导青年教师体验职业,培育积极的教育情 怀,提升教师的情绪获得感

  在职业发展中体验到积极的情感是教师专业发 展的动力来源之一 。访谈发现,乡村教师的积极工作 情绪和教育情怀是影响其获得感的重要动力因素。例 如,教师 G 谈道:“要让自己对待工作更加积极,才能 提升获得感。”教师 M 谈道:“在工作中需要有好的心 态,热爱这份工作,才能坚持,才能有获得感。”由此可 以看出,在教育管理中,引导乡村教师以积极的认知、 乐观的心态发现工作中积极的一面, 体验来源于教 学、学生管理、教研、家校合作等各个方面的快乐与成 就,能够持续提升其职业获得感。

  (一)乡村学校优化教师激励制度,促进青年教师 形成积极发展信念,提升职业成就感

  乡村学校管理者要优化教学考核和教师激励机 制,引导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不断提升教 学能力水平,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具体可通过考 核指标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专业提升价值理念,这有 利于乡村青年教师形成积极的职业发展信念,也有利 于其体验到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换言之,通过教 师管理, 引导乡村青年教师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 妥善应对社会对教育所提出的各种挑战,努力发现工 作中的积极面,形成积极的发展趋向,维护情绪健康, 可使其不断在专业提升中体验到成就感,体验到积极 情绪与情感,进而有效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学校营造良性竞争氛围,引领青年教师 树立积极信念,提升情绪获得感

  乡村学校管理者要通过营造良性的竞争氛围,构 建基于共同发展的教研共同体,以促进每个教师的个 人成长为目标,鼓励教师团队发展,鼓励互助与合作, 使青年教师感受到自己是被支持、被理解、被关怀的。 具体而言,乡村学校管理者应该以民主和公正为原则 为教师营造良性竞争氛围 。首先,乡村学校管理者需 要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教师明确自己工作的目 标,使青年教师树立积极的信念,维持最初的教育情 怀,不忘初心,秉持积极的工作状态,以推动其自身利 益的最大化实现;其次,乡村学校管理者要根据教师 的教龄、任教学科、专业水平等因素划分竞争范围,明 确竞争的方式,为教师打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最后,乡 村学校管理者要本着“相互信任、团结互助、合作共 赢”的理念为教师竞争提供帮助,包括开展扎实有效 的集体研讨活动、组织不同学科竞赛活动等,使教师不断追求进步,并体验职业的成就感,从而提升其情 绪获得感。

  总之,乡村学校可以考虑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 入手提升青年教师获得感 。具体而言,其可通过完善 生活物质保障条件,保障青年教师的生理需求、安全 需求得到满足,提升其物质获得感,从而为其专业发 展奠定物质基础;通过优化管理,明确任务分工,做好 档案的过程性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减轻青年教师教 学外的精力投入和压力感受, 提高其教学获得感;通 过专家教师与青年教师共同体建设,促进青年教师自 主发展意识与能力的发展,引领青年教师形成职业积 极愿景和信念,同时开展教师需求导向的形式多样的 培训等,以提升其专业获得感;通过营造积极的工作 氛围,促进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及教师 与家长之间的和谐沟通交流, 提升教师的人际获得 感;通过完善激励制度,引领良性竞争氛围,引导教师 形成积极职业信念, 从而提升青年教师的情绪获得 感 。青年教师是乡村学校发展的骨干核心力量,通过 获得感的提升可促进青年教师积极发展,进而有利于 乡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期望本研究的结果能够为 乡村学校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实践启示。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 见[EB/OL].(2018-01-31)[2022-04-21].http://www.gov.cn/zhengce/ 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

  [2] 崔友兴.新时代乡村教师获得感的内涵、构成与价值[J]. 当代教 育与文化,2020.12(2):84-89.

  [3] 张翔,刘辉 . 乡村教师职业获得感及其提升路径探究[J]. 生活教 育,2018(9):38-41.

  [4] 袁舒要,部光华.教师获得感生成机制及提升策略[J].教育评论, 2020(6):104- 108.

  [5] 蔺海洋,王孟霞.乡村青年教师获得感如何影响其留岗意愿:生活 满意度的中介效应[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2.21(2):59- 75.

  [6] 陈红艳. 乡村教师获得感的价值意蕴、制约因素和实现路径[J]. 教育评论,2021(5):115- 119.

  [7] 李素敏,张景川. 乡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因素分析:基于《乡村 女教师口述史》的实证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21.34(5):46-51.

  [8] 史芸,张家敏,苏仰娜.潮州地区乡村小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现状 及建议[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40(5):93- 102.

  [9] 刘应兰,卢朝佑.全纳教育理念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 系构建研究[J].继续教育,2018.32(5):25-28.

  [10] 李维.乡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实践路径[J].辽宁教育,2020(24): 63-6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696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