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稍息、立正、齐步走”——谈小学一年级音乐的接轨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19 10:52: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有韵律的声音能安稳情绪,解除烦恼。古往今来,音乐陪伴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在孩子们的学习课程中,音乐是一门美好 的学科,通过感知接触,学习创造,能激发每个人向善、向美的愿望,触发他们创造美的动机。重视小学起始年级的音乐教学, 给孩子们一个有准备的教学,循序渐进,非常重要。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逐渐发现,一年级的音乐教学可以像体育课队列训练 那样,有一个“稍息、立正、齐步”走的过程。

  关键词:调整,规范,稳步

  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对于音乐 是非常喜欢、非常敏感、充满好奇的。 因为在他们作为幼儿的最早阶段,已 经接触很多与音乐有关的学习场景: 妈妈温柔的摇篮曲、爸爸有节奏的轻 拍声、古老的儿歌、幼儿园的音乐启 蒙教学等。所以上小学以后,已经有 一定的音乐感知、认知能力,对音乐 也能有一套自我见解了,这是建构在 音乐启蒙学习阶段的美好印象。幼儿 园的音乐课是以游戏形式、综合表现 的手法为主,进入小学阶段的音乐教 学,要进行系统的、专业的音乐训练, 在刚接手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时,教 师需给学生一个铺垫的过程。本文就 此展开论述。

\

 
  一、“稍息”——调整阶段

  一年级学生处于学前期与学龄期 过渡阶段,他们特别喜欢上音乐课, 因为在他们看来,音乐课可以唱唱跳 跳,可以敲敲打打,听到任何音乐都 能尽情发挥,像大人般当众唱歌、表 演,听到熟悉的歌曲可以手舞足蹈等。 正因为这份喜欢,就需要老师在起始 阶段的精心准备,顺着他们的兴奋点 进行小学阶段的规范教学。

  (一)师生互动

  “如果孩子已经和老师产生了共 鸣,那么你的教学等于成功了一大 半。”学生都喜欢有幽默感的老师,一 年级小朋友对什么都好奇,我们音乐 老师可以利用我们的教学智慧,一开 始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第一课 相互认识时,为了让小朋友加深对老 师的印象,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自我介绍时,我在黑板上写了比平 时大一倍的“谭”,让小朋友识字。部 分小朋友准确读出“tan”,我又让他 们组词,“tan 琴”“水 tan”“tan 话” “吐 tan”等,五花八门,我边做出这 几个词语的相应动作,边假装痛苦地 说:“老师很伤心,小朋友的组词读音 上准确,但都和谭老师无关。”在他们 感到诧异的时候,我板书写下这几组 词:弹琴、水潭、谈话、吐痰。然后 又说:“你们看,虽然音相同,但字不 同,所以以后不能写错字哦。”在得到 他们的认可以后,我不失时机地笑着 说:“老师最喜欢弹琴这个词,下面让 谭老师来弹琴。”把“谭老师”和“弹 琴”说得特别夸张,一下子小朋友们 开心地拍手笑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 的一半”,幽默的言语拉近了和学生的 距离,学生也一下子记住了我这个音 乐老师。

  (二)舞台表现

  新接触一年级学生,我们需要做 些功课,要有一双慧眼,洞察班级内 所有学生大致的情况,因为越早了解, 掌握一手资料,越能顺利进行教学。 开学第一周,我不急于马上新授,而 是给孩子一个舞台,给他们一个登台 亮相的机会。让他们接触各种音乐作 品,参加多种音乐活动,使他们产生 跃跃欲试的感觉。在舞台上,孩子们 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唱、念、 拍、跳等。总之,可以十八般武艺全 部搬出:如歌咏比赛,可以唱幼儿园 学过的歌、自己喜欢的儿歌、电视剧 插曲等,要求认真表现;让小朋友边 听音乐边自编动作,音乐尽量选节奏 鲜明的歌曲或乐曲;让小朋友欣赏不 同的音乐作品,使他们初步体会温柔、 同情、自豪、憎恨等各种感情,逐渐 分清美丑,从而体会音乐的美。这样 在唱唱跳跳中,学生感觉到学音乐是 非常有趣的,在登台亮相中老师掌握 了小朋友的乐感、节奏感,掌握了学 生的大体情况,在优秀的音乐作品中, 产生表现美的愿望。

  (三)调查分组

  音乐教室中座位可以按学生音乐 基础不同进行分组。音乐课的座位可以和教室排排坐的座位有所不同,可 以延续幼儿园的座位,或围成圈,或 三角形,但要留空间,以便表演。根 据前期舞台表现,我在班上进行摸底 调查,再安排座位。部分小朋友天生 乐感很好,音准和节奏都能准确表现, 在音乐声中,能较完整表现,这部分 学生可以担任音乐小老师或小组长; 部分小朋友还存在音不准或节奏不准 现象,表现时出现停顿、走调现象。 所以对于座位,要精心安排,可以把 乐感较差的学生分在不同组;教学时 通过小组长、小老师的帮助矫正。

  二、“立正”——规范阶段

  有了前面的铺垫,相信小朋友一 定对学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产 生了强烈的想表现得更好的愿望。这 时,老师便可以提出适当的、有针对 性的要求,如唱歌姿势、正确的发声、 有感情地演唱等,让他们逐渐步入正 轨。这时的课堂,教师正确的范唱和 及时的表扬是少不了的,再适当设计 分组学习、讨论等,并尽量让学生利 用听觉、视觉,自己去感觉、改正、 提高。在热烈而有序的气氛中,营造 了良好的艺术氛围。

  (一)示范到位

  “用音乐来培养音乐的耳朵”,一 年级的音乐课,老师应是多面手,要 有扎实的基本功。教学中,教师规 范、正确的示范尤为重要。小朋友的 音乐教学方法很多,如我在设计第一 课《国旗国旗真美丽》时,首先让小 朋友看一段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录 像,使学生产生庄严肃静的感觉。接 下来是至关重要的范唱,老师用深情、 亲切的范唱带领,加上恰到好处的肢 体表现,一下子吸引了小朋友,使他 们有了会心的微笑和学习的兴趣。学 生的第一遍模唱我给予了高度赞扬, 接着纠正其在发音、曲谱、歌词中的 不正确发音,这时及时播放歌曲录音, 让小朋友再次对歌曲产生深刻印象, 第二遍的模唱无论在发声质量,还是表情、感情上,都大大提高了。

  (二)分层教学

  针对班上乐感比较好的学生,老 师和学生都比较轻松,无论是唱歌的 声音表现、欣赏乐曲的理解力、节奏 的准确性等,都比较到位。而针对乐 感较差的学生,需要用多种教学方法 进行教学。我采用小组帮教和一对一 帮教的方法。让班内基础好的学生带 着他们认识音符、音高,熟悉音的长 短,带领他们视唱、练节奏。还有少 部分纪律较差的学生,师生双方的教 学就显得比较吃力,课堂上,老师所 花的精力往往要多得多,因为音乐课, 对声音的要求非常高,在整班齐唱或 个人演唱时,优美和谐的声音中夹杂 着任何噪音,都是大煞风景的。一节 课上,总不能只顾及这方面的学生, 总是批评,也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因 此,老师要统筹考虑。然后对于课堂 表现,给他们列个表格,每节课上为 他们打好等级。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 在课上及时表扬。让这些学生慢慢融 入课堂,感到音乐的魅力所在。第一 阶段可以让他们分发书本、管理组内 纪律、整队时让他们带队等,让他们 融入集体;第二阶段课堂上要认真观 察,在齐唱、小组唱时多让他们参与, 愿意独唱时就鼓励其自信演唱;第三 阶段要发挥音乐之魅力,在整体感、 协调感、韵律感上,对他们提出进一 步要求。经过实践观察,效果非常好。

\

 
  (三)合理训练

  让学生感知音乐,并能准确表现 音乐,需要用脑、用耳,用心。起始 年级的音乐课,对于音乐发声,音乐 课标指出:能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 发声,有表情地参与独唱或齐唱。低 年级学生好胜心很强,声音总想唱得 比别人高,容易发生喊唱现象,发声 练习时,我们老师要把正确的发声方 法讲给学生,纠正不正确的发声或唱 歌方法,从小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练声时可以用形象的象声词代替歌 词,让学生模拟老师发声,或者用形式多样的师生问好进行发声训练。如 师生接口唱,老师唱:小猫怎么叫, 学生接:喵喵喵。老师唱:小鸟怎么 叫,学生接:唧唧唧,要求声音自 然、松弛,不喊唱,采用轻声唱法唱 歌,在形象有趣的练声中,学生容易 掌握方法。起始阶段,正确的节奏训 练也是至关重要的,刚进入一年级的 学生对于节奏感还是很模糊的,这就 要求老师从一开始就要培养孩子的恒 速概念。教学时,我让学生聆听各种 长短不一、有规律的声响,如钟表的 嘀嗒声,火车的汽笛鸣叫声,爸爸妈 妈的脚步声等,对恒速有了一定的印 象。训练节奏时,采用肢体语言、打 击乐器演奏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节奏 感。如采用跺脚、拍腿、拍手等肢 体动作,拍打出节奏,用跺脚踏出 稳稳的四分音符节奏:X X|XX|,用 拍手拍打短音符八分音符节奏:XX XX|XX XX|,用耸肩表示长音符二 分音符节奏:X— |X— |。小乐器进入 课堂也能增添学习乐趣,在教学演奏 方法后,从简单的节奏入手,用三角 铁或碰铃演奏较长的二分音符,让学 生想象钟声;用双响筒演奏较短的八 分音符,模拟跑步声;用舞板演奏四 分音符,模拟稳稳的脚步声。学生在 多种方式的节奏训练中,对节奏的掌 握有了很大进步。

  三、“齐步走”——稳步向前阶段

  小学音乐教育,就是在提高学生 音乐素质,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让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了解美、 认识美、接受美,以美导真,以美引 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音 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孩子的领 悟力和模仿性是令人惊奇的。这时, 要逐渐提高要求,建立良好的课堂结 构,多一些激励,多一些综合音乐活 动形式,保证学生的兴奋点不下落。

  (一)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上 起着重要的作用。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 自信心的培养,让学生尽情地表现, 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田地。我们音乐 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懂 得“天生我才必有用”,要提供尽量更 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帮助学生能够 运用自身的优点更好地参于到学习中 去,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兴趣需要中 找到教学的突破口。而情景教学融歌 唱、技能、音乐表现等综合能力于一 体。如在上《音的高低》这课时,我 先让小朋友听几种动物叫声,母鸡和 小鸡、老猫和小猫、老山羊和小山羊, 让学生分辨谁叫的声音高、尖锐,谁 叫的声音低、深沉,然后让小朋友听 琴声,用手势表示音的高低,听到高 音举双手,听到低音手下垂,使学生 对音高的感受更形象化,接着设计一 个《高人走,矮人走》的律动,律动 使用的音乐相同,高人走时弹高八度, 矮人走时弹低八度,高人走时,按音 乐的节拍踮脚,举手向前走,矮人走 时,按音乐节拍屈膝、蹲下,双手下 垂行走。老师在弹奏时,自由变化要 求学生立即改换动作,培养了学生对 于音高的敏捷反应力和随音乐节奏表 演动作的协调性。一课下来,学生兴 致盎然,反应热烈,并对音的高低有 了很深的印象。

  (二)趣味教学

  一年级刚入学,乐理知识的学习 非常重要,但因为年龄特点,需要多 用趣味教学。在认识音乐唱名时,我 利用柯达伊手势和爬楼梯教学法结合, 收到不错的效果。首先我把柯达伊的 手势图和唱名图对应贴在身体各部位, 对小朋友说:“老师今天要上楼,高 低位置需记牢,小朋友们帮帮忙,谁 先记住谁最棒!”认识“DO”的唱名 时,我带大家把手放肚脐眼处。左手 握空拳边做“DO”的手势,右手弹 琴矫正音高,然后用趣味儿歌加深印 象:“我是 DO,稳稳走,不摇晃,很 重要。”认识“RE”的唱名时,我让小朋友们把左手伸出来,把指头并拢, 像小翅膀一样飞起来,然后放在肚子 处,随后,我用钢琴弹奏音高时,一 起 唱 起 趣 味 儿 歌:“RE,RE,RE, RE,RE,RE, 小 翅 膀, 快 起 飞。” 认识“MI”的唱名时,带大家把手略 高放于肚子处放平,边做“MI”的手 势,右手弹琴正音,然后和大家一起 学习小猫叫的儿歌:“我是小猫咪,稳 步 走 楼 梯,MI,MI,MI,MI,MI, MI,放平脚步来看你。”为了检验孩 子们的学习成果,我进行分组合作练 习,每一个小组都有各自的音符,当 我弹奏某个音时,需要小组成员唱出 音名并做出相应手势,成员们很快过 关了。为了增加难度,我还出示了简 单 的旋律:11|22|33|2-|33|22|1-|,小 组之间也配合得十分默契,不仅唱得 动听,而且饶有兴致地完成了任务。 在这样丰富有趣的教学环节中,儿歌 和唱名结合,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印象, 也得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整班合作

  音乐课的整班合作要达到较好的 效果,需要每位学生的认真参与。音 乐是听觉艺术,要达到和谐统一的效 果,对于声音的要求较高。一年级 学生因为在幼儿园游戏课程的影响 下,表现欲很强,都想突出自己的声 音,特别喜欢大声唱歌,对于音乐审 美的概念还很模糊,这样就破坏了整 班的齐唱效果,所以我们老师需要逐 步提出整班齐唱的要求。在全班唱歌 前,我让学生多次聆听范唱,感知整 齐和谐的齐唱声音效果。在整班演唱 时我要求学生静心聆听自己的声音, 然后再聆听其他同学的声音,当这两 个声音融合在一起,达到整班声音统 一时,就用竖大拇指、点头微笑等动 作表示赞许。例如,我在教授一年级 歌曲《你早》一课时,同学们总体会 不了歌曲大意,把声音放得很大。随 后,我便耐心给同学们讲解:清晨时 分,万物复苏,太阳公公上班了,同学们也早早起床了,开启了新的一天。 在演唱“小朋友们清晨起得早”这句 歌词时,乐句的强弱变化应该怎么体 现呢?同学们踊跃发言,总结道是从 轻到强的。我说:是啊!我们的声音 应该像太阳公公一样,它在慢慢升高, 我们也需要从轻到强,慢慢变化;再 比如唱到第二个乐句“小闹钟在晨风 里叮铃叮铃铃”时,同学们容易把叮 铃声唱得太强,这个时候我又解释道: 叮铃铃的声音虽然是闹钟发出来的, 需要响亮一些,但在歌曲当中它们叫 作“拟声词”或“衬词”,所以我们要 把它弱化,才能够体现出歌曲的美感。 随后,我开始示范,听完,他们感受 到了我的起伏变化还纷纷模仿,把歌 曲唱得既动听又生动,我马上露出微 笑,竖起大拇指进行夸奖!在演唱过 程中,我还要求全班学生边用心唱歌, 边细心聆听,当听到同桌声音游离于 全班声音时,要立刻提醒及时纠正, 反复几次练习后,有了很大提高。

  一年级的音乐课堂既不能单调呆 板,也不能放任自流,为了让学生尽 快适应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需要我 们老师的精心准备和设计。总之,我 们老师要充分掌握这一阶段的学生特 点,为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做好铺垫 工作。一年级的音乐教学,应该是生 动活泼的,只有让他们真正感到愉快 时,才会有以后的又唱又跳,才会有 美妙的歌声,才会有灵巧的舞姿。

  参考文献:

  [1] 纪红艳 . 用爱心做教育 [J]. 小 学时代 : 教师 ,2012(11):7.

  [2] 戴茹菲 .课堂也需要“主持人” [J]. 小学科学 ( 教师版 ),2015(10):111.

  [3] 宁慧 . 关于高校音乐欣赏课的 审美教学探微 [J]. 黄河之声 ,2017(24): 7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6309.html
本文标签: 调整 ,规范 ,稳步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