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城市近郊区农村中学发展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0-11 14:20: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通过对城市近郊区农村中学的调查,发现这类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师资队伍不稳定且整体素质较弱,学校的教学管理执行力不强,生源质量不高且流动性大,资源未充分利用等。学校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核心素养,充分利用周边高校资源,加强学校特色建设,吸引优质生源。

关键词:近郊区;农村中学;发展;对策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的城市近郊区农村中学发展处于相对尴尬的境遇。一方面,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面临着与农村中学和城市中学不同的发展问题。另一方面,对于处于城市边缘的近郊区,对农村中学的研究也边缘化了。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这类学校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如何破解学校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实现学校的良性发展是这类学校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城市近郊区农村中学发展瓶颈

         城市近郊区农村中学指那些在行政区划和管理上都属于城市,但在地理上位于城市边缘或城乡接合部的农村中学。这些中学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较为特殊的一类教学单位。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与城市中学、农村中学和民办中学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这类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师资队伍不稳定且整体素质较弱,学校的教学管理执行力不强,生源较弱且流动性大,有效的资源未充分利用等。

\

 
          学校师资队伍的锻炼和培养通常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城市近郊区农村中学常常面临这样的尴尬,刚刚培养好的优秀教师很快就被条件好的城市中学挖走;有些教师把这类学校当作进城的跳板,待机会成熟后再“孔雀东南飞”;还有一些教师存在专业不对口、学历不达标、教学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因此,教师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较弱、骨干教师培养难和新老交替的教师梯队难以形成是这类“跳板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教师管理上,教师的人事权归当地教育局,学校只有用人权,造成人事权和用人权脱节。同时,学校领导和教师大多为当地人,受传统乡情观念影响,领导对教师管理力度较弱。此外,学校对教师的奖惩激励执行力弱。上述因素导致教师聘任制不能切实落实。

         由于毗邻大城市,许多年轻的父母进城务工、经商。家庭较富裕的农户子女随父母进城在城市中学就读,而许多贫困家庭的留守儿童则在这类学校就读。这些缺少父母照顾、由留守老人照看的学生往往生活习惯较差、学习困难。最终导致这类学校学生流动性强,教学质量提高难度较大。
\

 
         这类城市近郊区的农村中学拥有天然的、丰富的乡土生活素材。这些乡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是很好的课程资源,也是学生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养料。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学校没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提升自身的整体实力。此外,这类学校往往师生比较大,许多教师无课可上或者课时量很小。富余的教师资源没有成为可利用的有效资源,反而成为学校发展的包袱。还有,这类学校虽毗邻高校,但很少利用高校资源进行教师培训。

        总之,整体素质较弱且不稳定的教师队伍、质量不高的生源和有效资源未充分利用等种种因素严重制约着这类农村中学的健康发展。

二、问题解决策略

        教学和教改的核心是教师。面对城市近郊区农村中学教师队伍的现状,各方面要多管齐下,为城市近郊区农村中学的发展共同努力。

        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是学校发展的风向标。学校领导要解放思想,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出具有本校特色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及配套的规章制度。同时立足农村现实,充分利用乡土生活这一特殊课程资源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强化执行力,紧抓制度的落实,将确定好的思路贯彻到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去。

         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以稳定教师队伍和提高教师核心素养为抓手,立足于学校自身校情,并不断培养和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在教师培训上,学校要充分利用高校资源,采用“请专家、走出去”的方式,加快中青年教师培养和全员培训的步伐,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业务能力和智能结构。抓好专家引领,聘请高校专家进行教学指导。加大骨干教师和特长教师的培训力度,为创建学校的特色品牌打好基础。

三、结语

        解决城市近郊区农村中学面临的瓶颈问题是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城市近郊区农村中学科学发展的关键。只有多方合力才能下好这盘棋,才能为国民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马广宇,黄正华.贫困地区农村中学师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5).
[2]曲建涛,王秀云.农村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8).
[3]吴丽亚.试论农村初级中学并校的两条出路[J].科技信息,2010(32).[4]薛正斌,刘新科.中小学教师流动样态及其合理性标准建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5]赵榕深.创建农村中学特色,塑造学校管理品牌[J].中国校外教育,2010(s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60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