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我国中学知识管理现状及对策——以西安市S中学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28 10:41: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论述了相关研究背景,然后分析了中学知识管理现状调查情况,最后提出了 中学知识管 理策略,包括制度方面:依据中学实际情况,参照高校经验,在摸索中不断制定、改进制度;组织方面:创 建学习型学校,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为学校知识管理提供保障;实践方面:发挥集体智慧,探索知识管理 的合理路径;隐性知识方面:发挥传帮带作用,重视隐性知识的转移。

  关键词:知识管理,中学,学习型学校

  《知识管理国家标准》指出,知识是通过学习、实践 或探索获得的认识、判断或技能[1] 。知识管理(Knowl- edge Management,KM) 的理念和实践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企业界,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对知识管理公 认的定义。《知识管理原理与应用》一书中对知识管理 的定义如下: 组织为了提高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建 立技术和组织体系, 对存在于组织内外部的个人、群 组织或团体内的有价值的知识, 进行系统的定义、获 取、存储、分享、转移、利用和评估等,确保组织成员能 够随时随地获取正确的知识,以便采取正确的行动[2]。 在我国教育领域,知识管理活动的研究多集中在高等 教育领域,高校的知识管理工作完备且成体系 。而在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知识管理理念还没有被广泛认知。

  本研究拟以西安市 S 中学为例,探究中学知识管 理现状,并基于其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中学知识管理进 行研究和探索,以期在为中学知识管理提供典型案例 的同时,总结出以促进中学管理为目的的中学知识管 理方法和策略,进而为现阶段中学知识管理工作提供 实践方法支持。

\

 
  一、研究背景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成熟发展及其宏观背景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 上的经济形态,它是以知识为基础、以脑力劳动为主 体的经济,也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 概念[3]。知识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全球经 济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 核心元素,已成为国际国内竞争的关键 。而在知识经 济时代,作为知识生产、转移和创新的主要阵地,学校 的知识管理工作已成为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当前中学教育面临新形势和任务

  中学教育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 启,我国基础教育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一方面,我国 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基础 教育资源短缺及基础教育重成绩轻素质的现状正在 扭转[4]。另一方面,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 新的要求。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基础教育新要求和目标 的集中体现,由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基础教育 教学评价的新标准 。2019 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暴发, 给中学教育提出了新课题:面对自控能力相对较低的 中学生,如何在疫情发生时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 停学”,同时保持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2021 年 7 月 24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 意见》,即“双减”政策 [5]。“双减”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义 务教育的“减法”终于开始了。减量不减质成为当前义 务教育的新任务。义务教育面临的新形式和新任务,必 将促使学校管理者们思考促进学校长效发展的策略。

  (三)我国中学知识管理研究和实践相对滞后

  利用“关键词搜索”的方法进行搜索,中国知网 收 录的以“知识管理”为主题的学术期刊文献共有 28 101 篇(检索日期为 2021 年 2 月 21 日) 。以同样的 方法进行搜索,中国知网收录的以“学校知识管理”为 主题的学术期刊文献有 792 篇(检索日期为 2021 年 2 月 21 日) 。再以同样的方法进行搜索,中国知网收录 的以“中学知识管理”为主题的学术期刊文献有 35 篇 (检索日期为 2021 年 2 月 21 日),如表 1 所示 。 中学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相对滞后,这直接影响了 中学阶段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基础教育的健 康长效发展。

\

 
  由此可见, 中学知识管理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通过本研究探究中学知识管理策略,同时通过对知识 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进一步明确和加深对知识管 理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学知识管 理理论,可使知识管理向中学导入并付诸实践更有理 有据,更具有操作性。

  二、中学知识管理现状调查情况分析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拟以西安市 S 中学为例, 探究中学知识管 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有效应对策略。S 中学是西安市 一所普通公办中学,有 70 多年的办学历史。现有 18 个 教学班、600 多名在校学生和 76 名教职员工 。学校在 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从多方面开展了与知识管理相关 的探索工作。选取该校作为研究样本,一方面,是因为 该校的建校历史与普通中学相比较长,相较于“年轻” 学校, 其知识管理工作的探索经历了长期的积累和完 善,同时也出现了更多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该校 现有的管理层锐意进取、管理思想开放,为达到学校长 期发展目标,对知识管理工作高度重视。这些有利因素 都为本研究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便利。

  本文针对西安市 S 中学知识管理的调查,分为以 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学生问卷调查。这一部分的调 查对象是全体 600 多名学生。本部分的调查设计意图 是了解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对于与学生相关的知 识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 。第二部分,教师访谈调查 。S 中学共有 6 个教研组 。其中,语文、数学、英语、政史 地、理化生和体音美教研组组长和教师各一名,共 12 名教师 。作为学校教研工作管理的第一道程序,教研 组组长在长期的教研组知识收集和管理工作中,对学 校一线教师的知识管理工作最为熟悉。随机选取的教 师代表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参与人员,其知识管理 情况将直接决定该校知识管理工作的基础 。第三部分,主要领导访谈调查 。本研究访谈的 S 中学主要领 导有两位,一位是主管教学的 Y 副校长,一位是主管 教研的 F 主任 。作为学校的管理层,其知识管理的基 本认识、思想观念和设想预期直接关系到该校知识管 理工作的方向。通过调查,得到学生调查问卷 309 份、 教师访谈记录 12 份、领导访谈记录 2 份。对问卷进行 整理,共得到有效学生调查问卷 265 份、有效教师访 谈记录 12 份、有效领导访谈记录 2 份。

  (二)问题所在及调查分析

  通过对学生调查问卷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发现中 学教师在与学生相关的知识管理方面的实施情况并 不乐观 。一方面,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产生的有管理价 值的知识成果,通常作为教学展示的一部分,而教师 对这些成果的管理往往处于自发的个人行为阶段,且 在实施过程中缺少学生的参与 。另一方面,作为教师 知识管理效果的重要评价来源,学生对于教师实施有 效知识管理前后的教学活动的评价,也为教师知识管 理工作的效果评价提供了依据 。 同时,在调查中可以 发现,90%以上的学生第一次听说知识管理的概念,仅 有不到 1%的学生之前听说过知识管理 。学生对知识 管理的理解是总结学校学科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概 言之,学生对于知识管理活动的认知缺失,是学校开 展知识管理工作的一项不利因素。

  在针对 12 位教师的访谈中,有 7 位教师认为,学 校知识管理缺乏必要的组织安排,教师个人的知识管 理工作多由教师自发进行, 往往是个人经验的总结, 存在不系统、不准确的问题 。有 6 位教师对于知识管 理工作持无所谓的态度,故其个人的知识管理工作多 是隐形的教学经验,较少形成文字性的内容 。对于学 校知识管理的建议,12 位教师都认为, 应该从学校层 面出发,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专门的教师对知识成 果进行汇总梳理,形成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知识管理系 统 。对于没有办法有形存储的隐性知识,可以通过传 帮带、新老教师结对和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进行传承 和转移。

  主管教学的 Y 副校长和主管教研的 F 主任均认为, 知识管理是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方面,但学校目前的 知识管理工作还有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 。首先,学校 的知识管理工作缺少制度支持。制度带有一定的强制 性,能使知识管理工作有据可依,组织起来更容易 。同 时,有制度的支持,知识管理工作如何开展、谁来组 织、如何评价都会有明确的分工 。然而关于学校知识管理制度的建立,存在很多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义 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知识管理工作一般没有细分, 而是 融合在其他的工作中,例如,融合在教学管理工作和德 育工作中。对于把知识管理工作单列出来制定制度,可 参考的文献和上级文件很少; 熟悉知识管理理论并能 将其组编成制度的管理人员或教职工几乎没有。因此, 学校的知识管理制度一直无法真正建立。其次,教师的 思想意识形态问题。中学阶段的教师工作量繁重,其工 作量不仅来自教学工作,还来自教育行政工作。专任教 师多为超课时工作, 而专门的知识管理工作增加了教 师的工作量,故教师在心理上是比较抗拒的。

  本研究在调查中发现的 S 中学知识管理工作存 在的问题,真实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普通中学知识管理 的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中学教师普遍缺乏知识管理的先进理念和 正确认知。知识管理的研究是 20 世纪末期在我国的教 育领域逐渐展开的。直到近 20 年,知识管理研究在我 国高校才被广泛关注和研究。通过检索知识文库可以 发现, 高校知识管理的研究成果较为集中地产生于近 15 年。而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知识管理工作的最主要参 与者,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并没有建立知识管理理念,其 对知识管理的认知停留在字面理解程度。

  其次,中学知识管理工作的成效周期更长 。相对 于高校来说,中学可以作为管理对象的知识从数量上 来看要少很多 。同时,科研作为高校的一项主要工作, 能使其知识管理的成果快速地应用到学校的教育教 学工作中 。从表面上看,中学的知识管理工作的短期 成果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并不明显,而 长期的知识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延续性管理手段,这 导致中学知识管理存在不连续性和成效低的问题。

  最后,中学教育评价体系在关于教师的评价方 面,缺少对于知识管理的引导和支持 。随着当前教育 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评价正从传统的重成绩向重综 合素养转变 。然而传统重成绩的教育评价标准,将教 师引到关注学生成绩提高方面,缺乏对于教师在知识 管理方面的引导。而学校的激励机制在重成绩的评价 机制作用下,也缺失了对教师知识管理的支持 。同时, 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对象—学生,在如上的教育评 价体制中也完全退出了学校知识管理工作。

\

 
  三、中学知识管理策略

  针对西安市 S 中学的调查研究结果分析,结合中 外已有的知识管理相关理论及高校知识管理经验,本研究探究和总结了中学知识管理策略。

  (一)制度方面:依据中学实际情况,参照高校经 验,在摸索中不断制定、改进制度

  我国高校的知识管理工作已成体系,制度完备, 并且高校的知识管理工作已经发挥了其在教育教学 领域的突出作用 。中学的知识管理体制和方法虽然和 高校的知识管理体制和方法有极大的区别, 但是同 样作为进行知识生产、获取、存储、分享、转移、利用 和评估的学校,其必然有共同之处 。首先,高校和中 学的人员总体构成相似,其主要的两部分人员构成都 是教师和学生,而知识管理的主体,从本质上讲就是 教师和学生 。其次,作为学校,其对知识的加工程度 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而教育教学 质量对于学校而言是生命线也是生存基础 。因此,在 中学知识管理工作的起步阶段, 对知识管理制度的 制定可以参照高校的知识管理制度, 并结合中学实 际情况,充分发挥民主集中的作用,集思广益 。在制 度制定实施之初,必然会遇到问题甚至是阻碍,此时 作为学校管理的领导者, 应该充分认识到知识管理 工作的重要性,坚定信念,推动知识管理工作发展。

  (二)组织方面:创建学习型学校,充分发挥集体 智慧,为学校知识管理提供保障

  学校的知识管理工作归根结底是教师知识管理 活动的总和 。要做好学校的知识管理工作,首先要从 思想意识形态上引导教师树立知识管理的意识。管理 是为了更高效的工作。教师的知识管理虽然在起初阶 段付出的劳动量不少,但是当知识管理工作体系构建 完成,教师的工作量将大大减少 。同时,在知识管理工 作的作用下, 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会得到长效提 高 。因此,做好教师的知识管理认知工作,是学校知识 管理工作的关键。

  另外,建立学习型学校,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通 过教师的自主学习、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优秀教师的引 领模范作用,可强化教师进行知识管理的积极性 。 同 时,可通过学校激励、制度保障,提高教师知识管理的 积极性,也可通过模范展示,刺激教师知识管理的持 续进行 。一旦学校的知识管理工作取得一项已有成 果,教师就可真切感受到知识管理带来的教学活动效 率和质量的提高,如此教师的知识管理积极性才会从 根本上被激发。例如,在中学组织的考试中,教师往往 需要承担试题的出题任务,包括试题的挑选、编写、核 对和排版工作,这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而通过知识管理建立题库和模板库后,教师只需要从题库中选取 题目加入模板,出题工作即可完成。通过题库出题,极 大提升了试题质量,而且统一 的试卷模板也是考试严 肃性的体现 。故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建立题库, 同时根据生源特点因材施教,这样的针对性也更强。

  (三)实践方面:发挥集体智慧,探索知识管理的 合理路径

  知识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机构的运行,离不开制度 本身的合理性 。而在充分借鉴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且 结合实践的基础上,制度在施行过程中依然会存在问 题 。因此,在知识管理制度实施之初,学校应组织教师 学习知识管理相关理论, 分享知识管理成功案例,使 教师在意识形态上认可知识管理工作 。另外,当制度 的实施遇到问题和阻碍时,学校的管理者应就问题进 行充分调研和讨论,形成修改意见,积极回应反馈,以 便在制度执行的下一个周期能及时对制度进行更加 合理的修改 。 同时,学校的知识管理活动还应充分考 虑知识管理的各个环节,保障知识管理工作平衡有序 地开展,不能出现重过程、轻评价或重生产、轻转移的 不良现象 。在正确的知识管理理论指导下,学校可通 过知识管理实践, 探索符合中学实际的知识管理路 径 。现阶段,多数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在知识管理方面 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而及时将已有的知识管 理实践进行有效的利用和推广,能够使更多的基础教 育阶段学校对其进行应用和改良,这也是加快中学知 识管理工作进程和提高其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

  (四)隐性知识方面:发挥传帮带作用,重视隐性 知识的转移

  知识管理分为显性知识管理和隐性知识管理两 种 。显性知识是能用文字和数字表达出来的,可以硬 数据的形式交流和共享,并且经编辑整理的程序或普 遍原则[6],特点是存在于文档中、可编码的(Codified) 、 容易用文字的形式记录、容易转移[7]。隐性知识是高度 个性且难以格式化的知识,包括主观的理解、直觉和 预感,特点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不可编码的(Uncodi- fied) 、很难用文字的形式记录、难以转移[8] 。在进行知 识管理活动时,多数的管理策略都是针对显性知识管 理的,而隐性知识管理的研究往往被忽略 。在中学知 识管理中, 隐性知识的管理更多体现在教学理念、教 学技能等无法量化和文字化的方面。而这些方面知识 的收集、整理和转移工作又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核心工 作—教学质量的提高 。另外,传帮带活动是中学隐性知识管理的有效策略 。学校通过新老教师结对、教 师技能展示评比等活动,可使隐性知识得以收集和转 移 。 同时,中学新老教师结对也是学校隐性知识管理 的重要有效手段 。通过老教师的言传身教,将不可文 字化的教育教学知识传承给年轻教师,年轻教师再运 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可实现学校隐性知识财富的收 集和转移[9] 。此外,中学还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有 效的教研活动, 对教师的隐性知识进行提炼和萃取, 使其凝练成可供教研组教师分享的隐性教学经验。

  四、结语

  当前时代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优先考虑基 础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每个孩子享有公平的 受教育机会,特别是义务教育属于基本公共服务;发展 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聚焦学生核 心素养[10]。现阶段,我国中学整体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同 时较多关注学校管理体制、管理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 的改革, 且这些质量提升的管理方法在中学的认知度 和认可度很高,运用十分广泛。而中学知识管理作为学 校整体办学实力提升的重要抓手, 虽然早已被学校管 理者知晓,但对此鲜有深入系统的了解、研究和实施。 因此,有必要以中学知识管理为切入点,为中学管理工 作提供一定参考,调动全体教职工参与知识管理,以提 高教学质量,在培养教师终身学习习惯的同时,提高学 生的学习效率,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中学 知识管理工作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也会在一定程 度上缓解社会的教育焦虑,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定 的方法依据。

  参考文献:

  [1] 储节旺,郭春侠.知识管理学科的兴起、理论发展与体系构建研 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4:12.

  [2] 廖开际.知识管理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3. [3] 杨靖,王震,杨双瑣,等.大学隐性知识管理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 出版社,2015:12.

  [4] 申恩平.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7. [5]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 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1-07-24) [2022-03-20].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 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

  [6] 徐修德,李静霞.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8:9.

  [7] 盛小平.知识管理:原理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 [8] 艾文珍. 中学教师知识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1.

  [9] 吴国珍.为农村教师持续成长发育城乡统筹教师共同体[J].教师 教育研究,2013.25(1):11-16.

  [10] 白利芬. 中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 2019(6):8-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539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