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26 11:22:1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作为小学阶段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基础课程,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同时 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需要基于教师知识讲解,以及学生自身参与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能够 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方式,对问题进行观察、发现、探究或实验验证,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感悟和体验,进而促进学 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本文结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对现阶段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解决对策 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科学学科,实验教学,科学素养

  在新课改深入实施,以及素质教育 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学生科学素质 培养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这也是素质 教育的重要任务,需要通过科学教育的 有效开展,对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培养,并使学 生在进行现象或事物观察、问题解决、 思考和阐述时,养成客观、科学的态度 和思想,促进正确的方法论和世界观的 形成。作为学生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之 一,实验教学活动对学生智能开发、能 力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现 阶段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加大 研究力度,对提高实际教学成效有着重 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重要性分析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 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及 科学现象进行探究,并结合课堂中所 讲授的科学知识,对问题和现象进行 详细解答和揭秘。同时在科学实验教 学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对各种科学 特性加强了解和掌握,对学生知识探究潜质进行全面挖掘,有效把握学生 好奇心、求知欲强的心理特征,切实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更主动、 更积极地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另外科 学实验教学还对学生的全面成长有着 重要的影响作用,有利于学生树立科 学发展观,在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深入 学习的同时,有效培养其科学精神和 科学涵养,从科学层面对世界进行重 新认识。

\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主 要问题分析

  (一)实验教学过度依赖课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 应用,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利 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手段更加多样 化,教学便捷性和趣味性增强,使学 生集中注意力,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 率。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播放 视频、图片时,往往难以准确把握授 课速度,导致学生对所遇到的问题缺 乏足够的思考和理解时间,对学生学 习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另外教师在科学实验教学中过度依赖视频教学方式, 使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机会减少,不 仅对学生动手实践积极性造成不利影 响,也对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培养造 成制约,使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和主 动性降低,进而不利于学生的科学素 养形成和发展。

  (二)教学形式单一、组织形式化

  现阶段在科学实验教学活动组织过 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 标,以及教学主客观条件等,对具体的 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进行合理选择和运 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学校存 在着实验设施和实验场所有限、教学形 式单一、资源利用缺乏合理性等问题, 导致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教 师未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及个性差 异,导致学生分组不严谨、不科学, 实际学习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如 在部分实验小组中,学习成绩优异的 学生通常负责整个实验过程的动手操 作,而其他学生仅被动观察和参与, 这样就会对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不利影响;又如部分小组在进行合 作学习时,一些学生对实验任务、实 验目的等缺乏了解,并基于游戏的心 态,参与其他学生的实验活动,导致 实验教学流于形式,无法有效发挥学 生自主探究及合作精神,降低了合作 学习效率。

  (三)教学流程缺乏趣味性

  在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教 学流程主要包括设计问题、提出假设、 拟订方案、采集证据、管理信息、提 出结论、交流互动、评估总结等。在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根据实验 教学任务和固定教学流程,对实验教 学活动进行安排和组织,并且对教学 进度过度重视,对学生的问题探究缺 乏引导,使学生思维极容易被固化, 问题探究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

  (四)对课外延伸实验缺乏重视

  作为具有延续性的综合性学习活 动,科学实验不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 进行合理安排,同时还需要在课外进 一步延伸。现阶段科学实验教材中包 括了大量与课堂实验相关的学习内容 及探究活动,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自主实践和动手操作,对生活中 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教师和学生对 课堂实验教学更加重视,对课后实验 拓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受到传统 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课外延伸实 验活动的顺利开展造成影响,不利于 学生良好学习及实验习惯的养成。

  例如,教师在完成“把液体倒进 水里”课堂实验后,对学生课外观察 活动未及时安排,或安排学生对热水 在冷水中的流动情况等进行观察,但 未提出相关的问题和要求,导致一些 学生未动手实验,而教师也未对学生 实际实验情况加强了解,造成课后拓展实验形同虚设,甚至对学生学习积 极性带来负面影响。

  三、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果提升 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科学实验的计划性、 目的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 力容易分散、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 奇心,为了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 性,教师应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 知规律入手,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 计,强化教学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提 高实验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激发学生 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注意力能够 在较长时间保持集中,进一步提高学 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活动,有利于 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加以运用,并对 实验目的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对科学 实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有所认识。通 过科学实验的有序开展,能够使学生 对科学实验过程的严谨性、合理性有 所感受,在明确具体实验步骤的情况 下,对实验动手操作顺序能够更清晰、 更全面地掌握。

  (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对 科学教学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并结 合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对 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重视,并予以充 分体现。同时教师应对实验教学教材 进行仔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科学实 验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准确把握,并 对教学知识点的具体分布情况深入了 解,进而能够对教学实践价值进行深 刻挖掘,对教学方案进行合理设计, 使学生参与实验活动的积极性得以有 效调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保障实 验教学效果,拓展学生学习思维。

  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以及科学实验教学特征,对课堂教学 氛围加以有效改善,避免学生因教学 手段单一、实验流程枯燥等因素的影 响而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另 外,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 法,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加强培养, 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 欲,进而使学习效率有效提升。

  例如,在进行“物体在水中是沉 还是浮”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根据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事先进行各种 材料的准备,包括泡沫塑料、木块、 瓶盖等。在进行课堂实验教学时,可 先引导学生思考上述材料放入水中后, 哪些会下沉,哪些又会漂浮,并要求 学生对上述物体的重量进行猜测。在 进行具体实验时,引导学生对实际沉 浮情况进行观察, 并通过讨论和分析, 最终对问题进行解答。通过理论知识 讲授与实验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使 学生对所学习的科学知识有更直观的 理解,有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 运用,使教学有效性切实提高。

\

 
  (三)加强引导学生学习技巧运用

  由于科学实验教学中所涉及的实 验操作较为简单、易上手,教师可引 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并对事物 特点进行验证,对事物发展规律进行 挖掘,对拓展思维模式加强培养。在 逻辑性较强的实验理论知识学习过程 中,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学生可以 对自主学习技巧进行掌握,并学会熟 练运用。在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积极 应用,并对学习思路及学习方式进行 不断拓展和创新。

  例如,在上述物体沉浮实验中, 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对“金属体积较小,为何会在水中 下沉”的问题进行思考,有效激发学 生的好奇心。同时还可与“金属热胀 冷缩”教学内容相结合, 利用酒精灯、 刻度尺、垫圈、铜球热胀冷缩演示器 等材料,在学生了解具体实验步骤的 情况下,引导学生对铜球通过金属环 的实验,对金属体积的变化进行观察 和验证,使学生能够对铜球的热胀冷 缩特性,以及金属热胀冷缩知识点进 行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 学习金属类材料的相关知识,并能够 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四)加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 发展的启蒙时期,并且此阶段学生思 维较为活跃, 通过加强思维能力培养, 能够为学生后续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 坚实的基础。因此首先需要对学生科 学知识学习加强重视,充分借助动手 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对科学操作技 能进行了解和掌握,并通过实验内容 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记录等一系列 操作,使实验操作过程更加规范、科 学、有条理。其次,教师需要对学生 科学技能及科学素养培养的长期性提 高认识,需要对实验教学活动加强科 学规划和组织,提高实验操作的持续 性和连续性,为学生提供持续锻炼和 积累技能的机会。

  另外,教师应对学生逻辑思维能 力、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加强重视, 通过科学实验活动的有效组织,激发 学生深层次的探究欲望,并引导学生 设计和准备实验工具,使其实践及组 织才能不断提高,对实验操作技巧有 更深入的了解,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 实验操作水平,进而使科学实验教学 目标得以真正实现。

  例如,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动画播放的 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 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够结合自然现 象,不断拓展自身思维。如教师可播 放“螳螂捕蝉”的动画,在学生认真 观看时,引导学生联想相关的成语故 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对 大自然中存在的此类现象进行观察和 思考, 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细化和完善实验过程

  在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 要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和改 进,避免出现案例一成不变或内容重复 等情况。教师需要对自身创造性思维加 强培养,对科学实验的难点和重点进行 充分把握,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实验进 行科学设计,使每项实验的侧重点更加 凸显,并通过实验过程的不断细化和完 善,使实验教学效果得到有效保障。

  例如, 在进行“光是怎样传播的” 的一课教学时,教师通过观看课件及 创设问题情境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 生展开自主思考和探究;同时结合学 生已掌握的“阳光下的影子”“光和 影”相关知识,积极鼓励学生对光传 播的结论进行推断和预测;之后再结 合实验操作,对学生的假想和猜测进 行验证,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得到有 效调动,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 课堂学习效率有效提升。另外在进行 实验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应对实验 细节的趣味性、新颖性加强重视,不 断丰富实验内容, 使学生能够在轻松、 愉快的实验学习氛围中开展科学知识 学习,使学习效果得以保证。

  (六)加强重视课后探究延伸实验

  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 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 要重视学生参与课后延伸实验的情 况。为保证实验质量,教师可以通过各小组实验结果评比等方式,对学 生具体学习情况加强规范。教师也应 注意评比的有效性和全面性,从学生 实验数据采集、实验过程、实验结论 归纳与分析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综合评 价,同时还应及时表扬和鼓励实验参 与态度、实验效果等表现较好的小组 和学生,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对小学科学 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 要积极转变自身教学思维和理念,结 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特征、认知 规律以及兴趣爱好等,引导学生积极 动手参与各项科学实验教学活动,同 时通过科学实验内容的不断细化和完 善,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充分发挥实 验教学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姜珊珊 .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J]. 科幻画 报 ,2020(08):125.

  [2] 谢小红 .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J]. 读与写, 2021(18):178.

  [3] 尹岩 .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 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J]. 文渊 ( 小学 版 ),2020(10):133.

  [4] 杜春林 .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 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 百科论坛电子 杂志 ,2020(09):119.

  [5] 冉发龙 .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 科学素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广西教 育,2021(09):16-17.

  [6] 邓 翠 莲 . 小 学 科 学 实 验 教 学 中 的 问 题 与 对 策 探 究 [J]. 教 师 ,2020(10):113-1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525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