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语言表达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从内容上来说,它主要分为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两需要部分。小学阶段的学生 正处于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想要获得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教师更新理念,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为 学生搭建各种语言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本文结合语言表达能力的内涵和作用,从现状出发,采取创设“四个场 景”,让学生在趣味情境、思维表达、合作讨论、丰富活动中,主动思考、快乐表达,从而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在生活、学习中将 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表达,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 关键词 ] 小学语文,语言表达,中低年级学生,教学策略
鬼谷子说过:“口者,心之门户, 智谋皆从之出。”自古以来,“语言表 达”不仅是人类在社会中发展的一项 必备能力,也是素质教育改革下小学 语文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 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加强培养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既能为未来的学习打 好基础,也能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发展提供无限的原动力。
一、语言表达能力的内涵和作用
从教学层面来看,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内涵即学生运用字、词、句、 段的一种能力。主要内容则指向于学 生通过语言、文字和动作等方式,将 自身思想、情感、想法和意图等清晰 明确地表达出来的一个过程。针对小 学中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 养,应将重点放在理解语言、规范使 用语言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 等方面。
对于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他们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象思维转变 的关键时期,加大对他们语言表达 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小学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和人文 性于一体的学科,它是学生语言表达 能力的天然培育场所,通过在小学语 文教学过程中加大对学生语言表达能 力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 学习能力。其次,基于学生的发展视 角,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有 效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沟通交流、 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间接 优化学生自身的素质,使其在未来的 人生成长道路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 达能力的培养现状
在素质教育改革步伐的推进下,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既是落实素 质教育理念的有效载体,也是小学语 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从目 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的培养情况来看,老教师受传统教学 模式的影响,语文学 习变得“功利 化”,这些教师过于看重学生的解题 技巧、作文水平,较为忽视语文学习 过程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从 而导致学生经常出现“问而不答”或“答非所问”的现象发生。究其根本, 这是由以下因素所造成的:
第一,认知不足。从根本上来 说,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学 习能力,包含了口头表达、书面表达 两项内容。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 来看,受应试教育的 影响,大多数 教师对其综合性方面的认知不足,往 往将两者进行分离教学,过于片面强 调学生僵硬重复的抄写练习和机械记 忆,以此去加强学生的书面表达,以 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或是,在课堂 教学中简单地进行一些师对生、生对 生的口头语言交流。在这样单一化、 片面化的学习中,最终导致教学方式 流于表面,从而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 力提升。
第二,资源薄弱。从当前的教育 资源来看,一方面,在师资层面上, 受资源条件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小学 都是大班制,一名语文教师会面对近 50 名学生,在这样一对多的大班式教 学环境下,教师往往难以针对学生的 语言基础进行科学性分层教学,学生 的整体语言表达能力还是靠成绩。另一方面,在教学层面上,当前小学语 文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且受资源 的局限,一些现代化教学设备的缺 失,在授课过程中针对学生语言表达 的能力的培养创新力度不足,这就会 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与预期 教学成果产生落差。
第三,兴趣匮乏。对于小学中低 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学 习动机、兴趣是保证教学顺利开展的 关键。但是,在一些小学语文教学课 堂上,陈旧教学模式比比皆是,大部 分教师依旧占据着教学主体位置。在 语言表达训练过程中,还是按照传统 的“以教为主”的方式进行,一味将 理论知识持续不断地灌输给学生,从 而频繁出现课堂上只听到教师的“精 彩讲解”而很少听到学生的声音。不 难看出,这样的课堂学生的主体性缺 失,自然课堂就变得僵化单一,缺乏 师生、生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学生的 兴趣得不到有效的激活,这不仅违背 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初衷,也严 重影响了小学语文课堂语言教学的 效能。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 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 过,语文即语者,口头表达;文者, 书面表达。由此可见,小学语文作为 一门语言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 更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载 体。同时,从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层 面来看,它不仅是素质教育改革中的 一个重要教育要求,也是学生个人语 言的实际应用能力水平发展的重要基 础。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应遵循学生各个阶段的具体认知特 征,来创设出更为丰富的教学情境。 此外,也要从教学方式上谋求多元化 创新,让学生乐于表达、学会表达,从而最终习得表达方法和技巧,形成 自身强大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快乐表达
“分数论”依然占据了小学语文 大部分教学空间,教师较为重视学 生书面表达的学习。但语言表达能力 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在缺乏语言环 境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口语表达能 力普遍较弱,不敢开口、难以表达成 为常态。因此,想要培养学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开口、愿意 开口,教师就要遵循“寓教于乐”的 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多样 化、趣味性的语文教学环境,为学生 营造良好、轻松、活跃的小学语文教 学课堂,吸引学生进行相关课程内容 的发言,激发出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 语言表达信心和学习兴趣,让每一个 学生都可以快乐表达。
例如,教授统编版小学语文《大 自然的声音》这一内容,课文运用人 格化的写法,以及大量的形象鲜活、 熟悉生动、有新鲜感的语句,分别从 风、水和动物三方面描写了大自然美 妙的声音。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 展示自然界的图画、视频营造教学氛 围,并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来“听 一听,猜一猜”,在直观的视觉和趣 味游戏中,学生既感受了大自然声音 的魅力,也提升了自己表达的乐趣。 接着,又通过多层次的朗读让学生感 受到“风这位大自然音乐家的美妙”, 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来 谈一谈风发出了哪些声音。很快,学 生纷纷表达自己听到的三种声音:风 翻动树叶时、微风拂过时、狂风吹 起时……
(二)巧设问题,让学生思考表达 俗语道,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 个最基本的教学互动方式。课堂提 问,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发展学生的思维逻辑,提高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低年级学 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巧设课堂提问环 节,来有效增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 动交流,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更 好地理解课文中的语言内容,同时也 不断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 提升。
例如,教授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 级上《找春天》这一课时,从学情上 来看,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借 助插图了解词语句子意思、借助插图 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知 道了按照要求提取文字信息、与同学 交流读文后的感想体会等学习要求。 因此,在语言表达训 练过程中,教 师要紧扣这一学习特征,来灵活设计 “课堂提问”环节:第一,图文结合 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能 找出讲述春天样子的句子,并进行表 述。 第二,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说说 孩子们找到的春天的是什么样子,从 而引导学生透过课文感受到春天的美 好。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这课 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从 而为更进一步 的交流打下 良好 的基 础。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大家已 经多次朗读课文了,现在请同学们想 一想,课文讲的是谁找春天?他们找 到了怎样的春天?”很快学生通过个 体思考、生生交流的 方式,得出课 文主要讲的内容:我们几个孩子找春 天,找到了美丽的春天。随后,教师 可以让学生朗读余下的自然段,想象 一下,根据这些自然段的意思,你会 画一幅怎么样的图画?具体会画上些 什么?你是根据哪些语句想象出图画 的?给这些语句做上记号。在这个环 节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被全面打开,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深入的锻炼。最后,为了巩固成果,教师还可 以创设一个创造性复述环节,这也是 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环 节。教师要再次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中的语句,展开想象,你脑海 会呈现一幅怎样的图画,然后用起始 句“孩子们找到 的春天是这样的 ”, 通顺连贯地说一说这幅图画。通过这 样的巧设问题方式,课堂变得生动活 泼起来,教师、学生的交流变得更加 流畅,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有 效的锻炼。
(三)活设任务,让学生合作表达
现今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重 视,它成为现代素质教育提倡的一种 新型学习模式。通过有效的语文任务 设置,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讨论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语言逻辑 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 教学课堂中,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语 言表达能力,教师不仅要重视话题趣 味性和合理性,也要根据学生心理特 征和性格特点,积极设置吸引学生注 意力的语言表达式任务,让学生充分 参与话题的讨论,并鼓励学生以合作 互助的方式来参与话题的谈论,相互 学习、合作成长,发展出更好的语言 表达能力与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学完《大自然的声音》 后,教师可以将课后练习“朗读课 文,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作为一 个合作任务进行发布,让学生分成 若干小组,小组内分任务朗读提取描 写大自然声音的语句— 品读这些语句 体会声音的美妙—与别人交流分享体 会,并由小组内学生推举表达能力最 强的一位同学来回答问题,一起来相 互交流,教师也要做好反馈评价的指 导。通过这样的过程,上连“关注有 新鲜感的语句”训练,能有效地让学 生语感得到培养,思维得到发展,语 言得到内化积累。通过这样的任务式 学习引导,充分抓住了学生爱表现的心理,让他们勇敢地展现自己,大胆 说出自己的看法,如此,在热烈讨论 的氛围中,学生们逐步加强了自己的 语言表达能力。
(四)广设活动,让学生善用表达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 学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 祖国的语言文字。在大力提倡教育要 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的今天,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上下功 夫,能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内化 和吸收,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 写能力,真正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 人文性凸显出来。因此,在小学语文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广设丰富的语言 实践活动,定期开展如经典诵读、辩 论比赛、编故事等活动,来丰富学生 的语言运用机会,给予学生更多的表 现空间来实践,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 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提升。
例如,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演讲 时,有些同学或许做过演讲,如竞选 班干部时做的演讲、在学校演讲比赛 上的演讲、在班会上的主题演讲等。 但也有些同学没做过演讲,而且大多 数学生对演讲肯定有畏惧心理,所以 此次活动要让大家明白演讲的特点, 学习写好演讲稿的技巧,学会如何大 方、得体地进行演讲,也就是做好准 备,这样真正上台时才不会心慌意 乱。这次口语交际关于演讲的话题没 有限制,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讲一讲 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每个学生都应该 有话可讲。教师可以用一篇优秀的演 讲为例,向同学们展示写作演讲稿的 注意事项;还可以让同学们看看演讲 视频,告诉同学们演讲时的仪表、姿 态,以及表达时的其他注意事项。同 时,教师要鼓励同学们大胆、自信地 上台演讲,并抓住其他机会不断提高 自己的演讲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 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说话欲望进行保护,通过鼓励、表扬等方式,培 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同 时,在日常语言交流中,教师要注重 语言的亲和力,从多方面了解到学生 的学习诉求和观点的表述。这样不仅 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进一步提升,还有 利于教师及时发展学生在语言表达能 力培养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 性地引导教育,从而实现学生个人的 良性成长与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语言表达”是世界 沟通的重要桥梁。想要提升学生的语 言表达能力,教师一定要革新观念, 立足学生发展视角,将其作为小学语 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重视对学生表 达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善于采取合 适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四个场 景”,让学生在趣味情境、思维表达、 合作讨论、丰富活动中,敢于说话、 主动思考、快乐表达,真正地让学生 形成综合性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先云 . 课程观引领下统编 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 [J]. 课程 ·教材 ·教法,2019.39(03): 78-87.
[2] 杨玉国 . 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口 语表达能力的策略探讨 [J]. 语文建设, 2021(14):69-70+80.
[3] 付海英 . 小学语文学科核心 素养的培养探究 [J]. 中国教育学刊, 2019(S1):34-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4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