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 优秀的品质、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与发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和 心理特点、思想认知水平和学情、教情等多方面,创设多元化教学模式,引入生活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从整体的角度帮 助学生提高技能和实践能力。
[ 关键词 ] 生活实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思考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已全面推 进,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更注重将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学生的生 活经验、实践经验,拓展学生视野和 思维,加强教学实效性。在初中道德 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 实际学情,联系教学内容,将教学与 生活融合、与实践融合、与社会融合, 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在生活之中,并 高效解决问题,充分感受知识的力量,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实践的必 要性
初中阶段学习压力较大,学生每 天沉浸在写、读、背的氛围中,导致 思维受到一定局限性。有的学生对学 习产生排斥感和抵触心理,期盼着有 一天可以像大人一样没人管,独立自 主还能挣钱,但是他们没有经历过生 活,哪里会感受到生活的苦。而初中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息 息相关,对于学生来说平时接触最多 的就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对生活中方 方面面仅限于知道,并没有深层次接 触和实践,缺乏生活经验和切身体验 的机会,忽视对社会生活的了解。然而,生活实践恰到好处地帮助学生弥 补不足之处,能够让学生感受生活中 的方方面面,了解时事新闻、社会热 点,真正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获得 真实的体验感,在实践中成长。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融入生活 实践的积极作用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 加入一些生活化元素,并结合教学内 容以及学生实际学情、思想认知、兴 趣爱好等方面,开展生活实践,积极 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引入生活实例能 够体现出教学内容更加饱满,使课堂 教学更加丰富、有活力、有激情。
(一)加强德育渗透
教育育人,德育是当前教育教 学中的重头戏,教师要在潜移默化下 培养学生德育意识,将德育思想融入 实践之中,加强人文培养、培养学生 正确价值观和思想观念,敢于尝试质 疑,从各个角度出发抓细节,提高整 体教学水平,让德育教育全面贯穿于 整个教学之中。
(二)提高创新能力
教师应当摒弃老旧观念,在课堂 教学上呈现出多元化、开放化、趣味 化、个性化等多种教学特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将知识进行不断延伸和 拓展,结合教学内容来创设符合学生 需求的教学模式,将生活中的实例引 入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丰富的实践 活动,能够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 分析、判断、推理等,具有明辨是非 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意,这 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适应社会发展
如果说学校是传授知识 的主 阵 地。那么社会就是传授实践经验的主 阵地,知识是基础,实践是成长,两 者之间自然衔接,有助于提高学生社 会适应能力。由于中学生的思想认知 不够成熟,缺乏生活经验,对外界事 物有时难以辨别是非对错,思想上会 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在初中道德 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多维度、 多视角出发,不断挖掘学生潜在的能 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将实践与教学有效融合,从而有效提 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整体质量, 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三、生活实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 课堂的应用策略
(一)活用教材向生活实践拓展 教材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 的手段, 它为教师备课、上课等提供了 基本材料,也是学生在校获得系统知 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初中教材 编写内容严谨,知识体系科学,与学 生日常生活、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在一 起,非常符合当前学生成长规律及心 理需求。教师在教学讲授期间,应当 把握好教材与生活之间的衔接,一方 面从生活中、社会中寻找相关的案例 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子,让学生能够多 方面了解;另一方面创造生活实践的 机会,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 深入体验,强化学生的生活思维和责 任意识,提高学生思想认知水平和道 德观念。
例如,在学习“消费者维护自身 合法权益”这一知识点时,教师结合 教学内容引入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让 学生们对此进行评价和讨论。通过情 境模式的创设,教师在班级中还原真 实案例,让学生们观看发生在生活中 的关于消费者权益不公平的案例,如 为学生们播放 3 · 15 晚会,在晚会中 曝光一些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用 品,曝光出一些黑心商家生产一些质 量低劣产品欺骗消费者。这时,教师 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以合作学习的 模式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探究,说一 说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探讨 如何来维护消费者权益,激发学生学 习欲望和学习兴趣,迫切寻求解决问 题的办法,对知识进一步掌握和理 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实践内容形式的选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活实践 活动的开展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 泼,彰显青春活力,能够带给学生 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愿意主动尝试 实践、挑战实践,点燃心中学习欲 望,让学生们能够全身心投入生活实 践活动之中,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 标。教师在创设生活实践活动时,应 当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多元化活动形 式,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开启活动具 有一定的探究意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期间,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注入新鲜活 水,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广博的 知识,不仅熟练掌握课本中的理论知 识,对生活实践也是具备丰富经验, 引导学生接近生活、认识生活、热爱 生活、感悟生活,让学生们在课堂上 能够产生思想共鸣,有效提升学生的 思想认知水平和综合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网上交友新时 空”这节知识点时,主要让学生能够 清楚了解网上交友的利与弊,培养学 生分辨是非的能力、理智交友、懂得 保护自己的意识、慎重结交网友。为 了能够让学生深入 了解其 中 的利害 关系,在课前安排一次简单的调查问 卷,了解一下学生对网上交友的想 法。与此同时,还要求学生们以小组 方式在街边、社区、校园等地方进行 随机访问,了解一下身边不同年龄的 人群对上网交友的看法、动机、目的 等。当进行自我调查和访问他人调查 后,学生们心里已经有一把衡量的标 尺,对比自身与他人的看法取长补 短,有很多学生没有想到的地方,经 过访问进行补充。接下来,由教师带 领学生走进这节新课,了解网上交友 的利与弊。在学习过后,学生们对知 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当遇到实际 情况时又会怎样应对呢?是否能够将 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呢?教师安 排几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情景剧 的形式呈现出来,扮演不同的角色, 尝试形式多样的交友手段,充分体现 出交友的优势和弊端。教师通过精心 剪辑,将学生们的情景剧制作成视 频。学生们非常专注地观看,同时受 到很多感触,培养情感态度,可见生 活实践的重要意义。从生活出发,将 生活实践带入课堂,从另一个角度分 析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 手段,在兴趣的铺垫下能够为学习助 力。教师在课上积极引导,将理论与 生活实践相融合,使学生将所学的知 识能够顺利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在 生活中不断摸索,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各项能 力, 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高 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中与生活实践有机融合成为当前教育 教学的重要方向。在教学期间,教师 需要深度钻研教材,创设丰富多样的 教学模式,为课堂提供新颖有趣的教 学内容,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结合 学生的实际学情懂得变通,加强生活 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获得真 实体验,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自主思 考、探究推理等多方面能力。让生活 回归于课堂,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需要采用 不同的教学模式和引导方式来满足学 生的学习需求,有效促进学生的综合 型发展。
参考文献:
[1] 祝林青 . 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 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01): 102-104.
[2] 吴昊 . 浅析如何在初中道德 与法治生活实践课例教学中运用微课 [J]. 天 天 爱科 学(教育 前 沿 ), 2021 (02):55-56.
[3] 付彩霞 . 浅谈生活化教学模式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3): 92.
[4] 肖慈英 .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 实践教学法的内涵及要求——培养学 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探究 [J]. 中学 教学参考,2018(22):51-52.
[5] 丁紫俊 . 初中《道德与法治》 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研究 [D]. 扬州大学,20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4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