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幼儿即将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幼儿园不但需要做好相关工作,家庭也需要积极地配合,只有在家园的有效合作下才能够更 好地实现有效衔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亲子游戏,来培养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和良好的习惯,推动幼小衔接工作 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家园合作,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就是幼儿从幼儿园向小 学的过渡时期,在此期间,幼儿园需 要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在幼 小衔接中,家园合作是十分必要的, 幼儿园要鼓励家长充分参与,对幼儿 的学习能力和独立能力进行培养。同 时幼儿园通过开展游戏活动加强家园 合作的效果,让幼小衔接工作得以圆 满完成。
一、幼小衔接面对的问题
(一)生活和学习都出现了较大的 改变
幼儿园的生活比较自由,在幼儿 的生活方面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照 顾,无须幼儿具备完全自理的能力。 然而小学的规章制度是十分严格的, 并且学习时间是固定的。因为规则的 存在,小学生必须具备管理自己的能 力,不再如同幼儿园中那般自由。还 有一部分小学接收住宿学生,因此小 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自理能力,因此 当幼儿步入小学后就会面临更大的挑 战。
(二)教育性质和知识结构存在着 极大的不同
幼儿园是学龄前教育,并不涵盖 于义务教育内,也不需要考试,因此关于幼儿园的知识结构属于启蒙阶段, 也就是帮助幼儿认知,并且与生活存 在着紧密的联系,知识结构十分灵活, 呈现出多样化。比如,捏橡皮泥、认 识动物等。然而小学教育对学科有着 明确的划分,并且以课堂为核心开展 教学活动,学习气氛并不像幼儿园那 般自由轻松,学习内容的难度也在很 大程度上提高了,最关键的是小学存 在考试制度,这让学生有着很大的学 习压力。
二、家园合作对幼小衔接的重要 意义
(一)利于培养幼儿的自立能力
幼小衔接阶段对幼儿的成长是十 分重要的,在家庭中,家长要对幼儿 发挥出正确引导的作用,培养幼儿的 独立能力,让幼儿进行一些安全的家 庭劳动。若幼儿出现害怕的心理,家 长要及时鼓励,让幼儿更加自信。目 前大多数幼儿穿衣吃饭都是由家长全 权代理,不重视自理能力的培养,使 得幼儿步入小学以后,无法独立完成 教师布置的任务。在日常生活中,家 长必须对幼儿多进行训练,培养幼儿 能够完成集体劳动。比如,负责班级 中的值日,擦桌子、扫地;做好相应的整理,整理自己的书桌、帮助老师 发作业等;在家中能够帮助家里摆碗 筷、择菜等。从而训练幼儿的生活技 能,如此幼儿步入了小学以后,就能 够快速适应班集体。
(二)促进幼小衔接的顺利完成
若想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和生活 习惯,幼儿园必须与家长充分交流, 并能掌握幼儿的家庭环境。幼儿园和 家庭建立联系后,就可以在幼儿教育 上达成一致,在幼儿生活和学习上给 予正确的指引,训练幼儿具备自理能 力,进而能够顺利完成幼儿园到小学 的过渡。另外,幼儿园的时间安排也 与小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不能 够完全凭借幼儿园培养学生好的作息 习惯,此时家园合作的作用就显得非 常关键。针对幼小衔接,幼儿园可以 对幼儿实施小学作息时间,也可以开 展相关活动,促进幼儿尽早适应。家长 也可以在生活上为幼儿做出调整,合理 安排作息时间,促进幼儿快速成长。
三、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家园合 作之幼小衔接
(一)强化家园沟通,体现幼小衔 接的作用
幼儿园可以通过 QQ 群或者微信等方式与家长建立联系,为家长相互 间交流创造条件。鼓舞家长积极配合 幼儿园工作,帮助家长更新观念。幼 儿园还可以设立家园窗口,将幼小衔 接的相关内容以及方法添加在其中, 并呼吁家长多关注,也可以在里面添 加育儿知识,掌握家长的各种想法和 对幼小衔接的看法。强化和家长的沟 通,通过家长群传达正确的幼小衔接 方法。幼儿教师也可以多与家长单独 交流,让幼小衔接活动更具针对性, 将家长的意见有效利用起来,增进家 园的联系,让家长都能够充分加入幼 小衔接中,帮助幼儿顺利完成这个过 渡阶段,消除幼儿的不良心理。
(二)秉承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对幼儿园而言,要及时更新观 念,向家长传递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 念,制订有效的家园合作计划,将良 好的育儿方法传达给家长。需要家长 了解的包括两点:第一,游戏即生活, 生活即教育;第二,将课程游戏化, 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游戏促进孩子健 康成长。为推进家园合作的顺利开展, 还需要制定幼儿园和家庭的合作机制, 幼儿园要帮助家长建立完善的家庭教 育体系,指导家长提升水平,及时获 取家长的反馈意见。幼儿园需要根据 家长的情况来制定游戏。在过去,一 般都会通过开家长会与家长建立联系, 此种方式虽然具备一定的作用,可是 形式十分单一,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 所以,幼儿园和家长可以共同商讨制 定课程游戏化的方案,家长和幼儿园 在教育理念上形成统一。设计亲子活 动,让家长充分参与到幼儿教育中, 将家长的优势更好地利用起来。站在 家长的立场上,要积极地秉承游戏即 生活、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在与孩子 相处的过程中,要结合幼儿园课程游 戏化的模式,鼓励孩子通过游戏有所 收获,并能够激发学习的兴趣,促进 孩子养成好习惯和好品质。例如,在 买玩具的过程中,不可以孩子要什么 都给买,家长要与孩子进行协商,树立孩子正确的选择意识,尤其当孩子 哪样玩具都想要,家长必须让孩子学 会自主选择。孩子在做游戏时会遇到 困难,家长必须给予孩子必要的帮助, 尽量不去干扰孩子,让孩子尽情参与 游戏。
(三)培养幼儿好习惯
根据幼小衔接的特点,教师在开 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游戏渗透其中, 游戏要充满趣味性,可以调动起幼儿 的兴趣。对幼儿园大班,可通过小红 花等方式来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 性,让幼儿养成独立学习的好习惯。 因为当幼儿步入小学,会面临大量理 论知识的学习,小学生必须保持注意 力集中。所以,在幼儿园中,教师就 需要重视幼儿专注度的培养。家长与 教师必须给予正确的指引,若幼儿表 现良好,就可以对其进行鼓励。在培 养学生好习惯的过程中,对幼儿的坐 姿和握笔的姿势,教师要加以规范, 若学生出现不良习惯,教师必须要求 他们尽快改正。当幼儿进入小学,对 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很多学生不能 将作业详细记录下来,使得家长不得 不向老师询问,导致学生完成作业的 时间被耽搁。针对此情况,在幼小衔 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户外观 察记录”等游戏,鼓励幼儿多讲话, 训练幼儿能够将重要的信息表述出来, 再让幼儿回到家把任务向自己的父母 进行复述,并对父母讲述幼儿园中所 发生的事情,如此培养幼儿的语言表 达能力,当幼儿步入小学后,就能够 更好地记住老师布置的作业。
(四)开展家园合作,开拓课程游 戏化范围
要让幼儿游戏化的教学质量得到 保证,就必须重视家园合作,对课程 游戏化进行拓展,为幼儿扩大游戏及 学习的空间。家长应具备新的教育理 念以及育儿经验,能够做好教师的辅 助工作。家园合作存在着众多形式, 在家园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保证幼儿 的学习达到高质量。例如,幼儿园在开展活动时,可请家长也参与到其中, 家长的加入,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幼儿 的安全感,并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 通过亲子间的游戏,增进了家长与幼 儿的关系,对幼儿的身心成长十分有 益。通过开展活动,让幼儿收获了很 多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家园间必须 建立完善的网上交流平台,教师通过 交流群随时发布幼儿在园中的动态。 教师还可向幼儿布置作业,但要求家 长与幼儿一起完成,让幼儿在家中也 能够游戏,达到家园合作的目的,让 幼儿得到更好的成长。
(五)家园合作中的心理疏导
大部分幼儿在即将步入小学时都 会十分紧张和惧怕,他们不再像幼儿 园时期那般自由。因此家长和幼儿园 教师必须及时做好幼儿的心理疏导工 作,家长可以带幼儿到小学,去熟悉 小学校园的气氛,让幼儿对小学建立 起美好印象。教师也可以为幼儿讲述 关于小学的趣闻趣事,消除幼儿对小 学的抵触心理,让幼儿更愿意踏进小 学生活。在家校的合力下,幼儿以非 常愉悦的心情来迎接小学生活,让幼 小衔接顺利完成。
(六)完善园内教育资源
完善的教学环境是教师开展教学 活动的重要保证,并能够激发幼儿的 好奇心,为学生的学习增加趣味性。 幼儿园必须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比如 活动室,幼儿在活动室中参与各种教 学活动。环境的影响是十分关键的, 所以,活动室的建设需要秉承以人为 本的原则,引起幼儿的兴趣,为幼儿 营造自由发挥的空间。关于颜色与图 案的设计也需要结合幼儿的特点,能 够让幼儿在轻松的空间中自由游戏。 除此之外,幼儿园还需要具备开放性, 幼儿园中应配备符合幼儿应用的体育 器械,并做好保养工作,保障幼儿安 全。也可在幼儿园户外空间中摆放一 些废旧轮胎或者各种木头,让幼儿自 由探索,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开发出 各种新游戏。这些教学资源推动了游戏化课程的开展,教师不但可以在室 内开展游戏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来 到室外做游戏。幼儿园还应设置创意 美工区,为幼儿留出一整面墙专门供 幼儿创作。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让 学生自由创作,为幼儿提供彩笔、废 纸等材料。在家园合作的背景下,完 善的幼儿园教育资源,是课程游戏化 的必要前提,也是推进幼小衔接的重 要保障。
(七)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游戏
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游戏中的 角色也非常重要,比如,孩子到汽车 站买票,到银行取钱,都需要用到身 份证,因此教师就可以布置任务,要 求家长与孩子一起制作一张身份证或 者名片,并带到幼儿园中。孩子在和 父母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对名片 和身份证的用途进行了了解。还有些 幼儿特别喜欢开店游戏,教师就可以 让家长和孩子对开店进行讨论,家长 可以问孩子:喜欢开什么店?店中的 工作人员有哪些?怎样让店里的生意 火爆?并要求家长与孩子共同制订游 戏计划。孩子和家长都能够很好地完 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每个幼儿的名片 和计划书都十分独特。幼儿们相互分 享自己的身份证和名片,家长深刻感 受到了游戏的作用,幼儿在游戏中有 了更多的收获,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 完成游戏活动,让家园合作的效果充 分体现。
(八)家长通过与孩子共同游戏感 受孩子的成长
为让家长充分体验幼儿园中的游 戏活动,幼儿园可以多组织亲子游戏 活动。比如,家长和孩子一起玩泥巴, 在开展野餐游戏中,孩子用泥巴制作 了牛排、比萨等,再用泥巴和水制作 冰激凌和奶茶等。通过亲子游戏,家 长了解到了孩子的成长,并对孩子的 操作过程给予正确的指导。孩子们在 游戏中的表现,家长都十分满意。孩 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他们的表达能力、 思维能力以及社交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家长了解到了幼儿园为 孩子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九)通过家园合作调整作息
幼儿园与小学的作息时间存在着 明显的不同,因此就需要借助家园合 作的力量来对幼儿的作息时间进行调 整,从而让幼儿的作息时间更具规律 性。小学具有十分严格的时间要求, 上课时间必须按照规定,课时也十分 固定,家长需要配合幼儿园帮助幼儿 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特别需要注意 的是不可以迟到或者早退,要树立幼 儿严格遵守规则的态度。比如,辅助 幼儿园对幼儿的作息时间进行有效的 调整。家长可以结合小学作息时间安 排幼儿的起居生活,让幼儿养成良好 的作息习惯,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形成 正确的时间观念,并不断提高自控力。
(十)强化家园合作,构建幼小衔 接板块
在不同学期中,幼儿园的主题都 存在着不同的特点,以幼小衔接作为 主题,对家长阐述相关内容。在开展 幼小衔接工作时,让家长一起设计幼 儿园环境,让幼儿的视野更加开阔, 逐渐形成好的习惯。幼儿园可以开展购 买学习用具的小游戏,并让家长陪同幼 儿一起购买,通过这个游戏让幼儿学 会自己挑选学习用具,从而为步入小学 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教师还可以为家 长设置表扬栏,对在教育幼儿方面表 现优异的家长进行鼓励,并以他们为 榜样,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都充分调 动起来,从而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顺 利开展,此外,可以发挥家长的特长, 深度融进幼小衔接中,提升家校合作 的效率,并制定科学的家校合作机制, 从而强化家与园的交流互动,为幼儿 的发展发挥作用,还可以让各个家庭 间建立起合作关系,结合幼儿学习和 生活,让教学活动更加有效的开展。
(十一)幼、小互动,感知课间十 分钟的自主规划
通过小学课间观摩与小学生访 谈、集体活动了解了课间十分钟可分为必做内容(喝水、课前准备)与机 动内容(生理需求、运动小游戏可根 据时间和生理需求自己调控)。通过课 间十分钟的多次规划与实践,让幼儿 深刻感知了十分钟时长与规划内容之 间的关系,帮助幼儿学会了合理规划 并对时间的把控越来越得心应手。在 此基础上,以课间十分钟为样板进行 了拓展延伸,如在园餐后半小时、在 家饭后半小时的规划与实践,让幼儿 在独立自主、自我约束、时间分配、 安全意识、解决问题和生活习惯等方 面有了很大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游戏化对开展幼 小衔接工作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其 中家园合作是幼小衔接教学工作的必 要前提。在此阶段中,教师要结合幼 儿的特点和幼儿园资源,科学设计游 戏活动,鼓励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到游 戏中,并与幼儿展开良好的互动。从 而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养成良好的习惯,具备独立能力,从 而推进幼小衔接工作顺利完成,让幼 儿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步入小学。
参考文献:
[1] 龚斯婷 . 家园合作促进幼小衔 接中幼儿时间管理 [J]. 福建教育 ,2020 (38):54-55.
[2] 林媛 . 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与 解决策略[J].教育观察 ,2020.9(16):91- 92.
[3] 周家宇 . 幼小衔接中的家园合 作实践策略 [J]. 散文百家 ( 新语文活 页 ),2020(04):101.
[4] 傅彬彬 . 幼儿衔接视角下的大 班幼儿学习习惯探讨 [J]. 好家长 ,2017 (67):8.
[5] 史禧 . 家园合作中家长参与的 影响因素及策略 [J]. 成才之路 ,2015 (06):6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4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