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明确规定了小学阶段需要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其中一、二年级学生要掌握 1600 ~ 1800 个,平均每一课要认识十几个生字。这对于爱玩好动的六七岁孩子来说,难度不 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如能灵活使用多媒体,不仅能更好地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地释疑解难,有效拓展, 多点巩固,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进而加深学生对祖国语言文 字的认识与热爱。
[ 关键词 ] 巧用多媒体,识字教学,兴趣能力,策略探究
阅读水平是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 重要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独立 阅读,新课程标准将识字教学提到了 新的高度,并明确规定了小学阶段需 要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其中一、二 年级就需要掌握 1600 ~ 1800 个, 平 均每一课要认识十几个生字。低年级 (6—7 岁)孩子有好动、爱玩、注意 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等心理特征,且这 个年龄段的孩子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一般学得快,也忘得快,要准确又扎 实地识记这么多汉字对他们来说是有 一定的难度的。那么,我们如何根据 孩子的年龄特点,运用可行的方法, 采用有效的途径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 培养其独立识字的能力呢?笔者经过 多年实践总结,发现巧妙运用多媒体, 可让我们枯燥乏味的识字课堂变得饶 有趣味,寓教于乐,孩子的识字效率 和成果也会大大提高。
一、激发兴趣——导入有情有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乐学” 视为学习的最高境界,强调了兴趣的 重要性。的确,兴趣是学习一切新事 物的原动力。新课程标准中也把“喜欢学习汉字”和“对汉字有浓厚的 兴趣”作为了低年段和中年段识字教 学的第一目标。由此可见,识字兴趣 不仅是学生积极识字的前提条件,也 是最终培养目标。那么,如何激发学 生的识字兴趣呢?新语文课程标准的 “实施建议”里面明确提出了“识字 教学中要运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手 段,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提高 识字教学效率”。鉴于此,我从新课 导入开始,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创设情 境,创造一种生活式的学习空间,让 学生在自然亲切又情趣满满的氛围中 开启识字之旅。如一年级下册第五单 元的《动物儿歌》一文富有童趣,图 文结合,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 6 种小 动物的日常生活和快乐劳动的美好画 面,要求学生熟读儿歌,识记“蜻、 蜓”等 12 个生字。教学这一课时, 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这样的 情境导入:(教师故作神秘状)同学 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 国度,听说那里正在进行一场精彩的 个人技能展示活动呢,怎么样?想去 吗?学生一听,立刻来了兴趣,一个 个高呼“想”。我顺势打开多媒体课 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小动物们忙碌又精彩的生活画面展现在学生面 前。我则以导游身份给画面配音介 绍,同时,穿插小动物们自我介绍的 画外音。学生的兴趣被大大激发,一 个个目不转睛,陶醉于其间,仿佛自 己真的来到了动物王国,正在和小动 物们一起经历一场美妙的旅行。把 他们完全引入情境后,我关闭动画, 问:认识动物王国的这些小伙伴了 吗?学生们兴趣高涨,抢着叫出了儿 歌中小动物的名字。我则相机出示配 以文字的动物图片。于是“蜻蜓、蚂 蚁、蜘蛛”等生字自然而然地呈现在 学生面前。生字教学就在这样有声、 有形、有趣的氛围中开启了。这一导 入情境的创设,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达到了“我要 学”的学习境界。
二、解疑释难——识得有声有色
在识字教学中,如何识记字形是 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面对要记住一 下子出现的十几个陌生汉字的任务, 低年级学生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这 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了。 而机械的字形分析会让课堂枯燥乏 味,学生也会产生听觉疲劳,教学往往会陷入一种思维停滞、高耗低效的 境况。此时,顺应学生的情感、生理 和心理需求,巧用媒体解疑释难,化 抽象生硬的字符形象为生动有趣且具 体可感的事物,运用多种方法,最大 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记忆是一 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所以,在这 方面,我们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和构 字规律辅以多媒体为学生搭建轻松识 记汉字的平台。
(一)结合实物,图片呈现,化 虚为实,帮助记忆
我们 的祖先早期创造的文字其 实是一些图形,这些文字与它们所 代表的物体形状很像。根据低年级孩 子擅长形象记忆这一特点,在教授这 一类汉字的时候,我们可以借用媒体 将文字与实物图片相结合帮助学生记 忆。例如,学习“串”字时,出示生 字后,我又出示了孩子们喜欢的糖葫 芦和羊肉串,一根竹签上穿着两个 糖果或两片羊肉,多形象、多有趣 啊!如部编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课 《日月水火》为学生带来了“日、月、 水、火、山、石、田、禾”8 个生字 (图 1)。
我抓住这些象形字的特点,运用课件呈现这些生字与对应的具体实物,字图结合,引导观察,并展示 它们的演变过程,再配以生动的讲 述,学生在边听边看中轻松地识记了 字形,理解了字义,也初步了解了中 国汉字的造字规律。看到学生信心满 满、兴趣盎然时,我趁热打铁用同 样的方法继续拓展了“网、羊、木、 兔、鸟”等字,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 效果。再如在教学“册”字时,我出 示了竹简图片,与之对比,记忆字 形。再出示甲骨文、金文、小篆、楷 书,向他们介绍它的演变过程。告诉 学生“册”的本义就是古代一种编串 在一起用来书写记录的竹简。后来引 申为皇帝的诏书,于是便有了“册 立”“册封”之说。再后来引申为装 订好的本子,如“画册”。这样一 来,这个字的教学立刻变得生动立体 起来,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理解了 字义,还学会了运用。还有,学习 “影”字时,我出示了一座亭子在太 阳下的影子图,引导观察,“影”左 边的“景”其实就是亭子,右边的三 撇是它的影子,学生一看,惊呼太 像。学习“聒”字时,我出示了“耳 朵”“舌头”两张图,让学生猜猜 “聒”的意思,他们很快想到了“聒” 是指舌头发出的噪声传到耳朵里,令 人厌烦。这样的识字过程直观、简 单、有趣,立体,又充满生命力,怎 能不让人喜爱?
(二)加、减、换,以练代讲, 促成记忆
为 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识记兴 趣,化被动为主动,我们还可以利 用我们学过的汉字,通过多媒体技术 手段,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 换”等方法帮助学生识记。例如,在 教学“太、目、子”等字的时候,我 出示学过的“大、日、了”,让学生 操作鼠标运用加一笔的办法把它们变 成新字;学习“去、王、关”等字 时,采用减一笔的办法。当他们点击 鼠标看到飞入笔画把熟悉的汉字变成 新字时,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学习独体字时可以这样加减笔画帮助识 记,学习合体字时可以加减偏旁或者 换偏旁帮助记忆。例如,一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五”的“识字加油站”需 要识记“饱、泡、跑、抱、袍、炮” 等形近字,我首先出示了一幅跑步 图,并配上了熟字“跑”,让学生观 察“跑”的偏旁与图片的关系,然后 出示一幅泡茶图,让他们猜一猜泡茶 的“泡”可能会是什么偏旁,学生迅 速猜到是三点水旁;接下来,我又依 次出示了“拥抱图、长袍图和燃放的 鞭炮图”,让学生猜字换偏旁,他们 很快就准确地猜出了这几个生字。接 着,我将这些生字集体出示在屏幕 上,引导他们观察、讨论、比较这些 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记忆方 法。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换一换 的办法早就已经牢记下了这些字,轻 松又有趣。
(三)引导观察,发挥想象,自 我创编,巩固记忆
调动思维,发挥想象,猜字谜、 读儿歌识记生字是学生非常喜欢的 另一种识字方法。例如,学到生字 “闪”“春”“休”等字时,我将这些 生字出示在大屏幕上,引导孩子观察 字的笔画和结构特点,然后编出了这 样的字谜:“屋内有人(闪);三人 一同看日出(春);一人靠在大树旁 休息(休);有人本领大,走在云头 上(会)。”学生一看到这些字谜,立 刻来了兴趣,纷纷畅所欲言。当我点 击鼠标出示正确答案时,他们时而为 猜对而欢呼雀跃,时而又因说错而垂 头丧气。在猜对与说错的情绪交替 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提 升,注意力得到培养,生字也记忆深 刻了。此外,朗朗上口的儿歌也适合 年龄小的孩子诵读、记忆。例如,学 习“心”字时,我和学生一起对照大 屏幕上的字形,编出了这样的儿歌: “一口小锅炒豆豆。三颗豆,炒呀吵。 中间剩一颗,外头掉两颗。”学习 “座”字时,这样编:“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两人土上坐,来把心事 说。”当我们集体诵读着屏幕上自己 创作出的儿歌时,那种成就感溢满心 间。这样有趣的识字活动不仅让学生 积累了新字,培养了语感,还获得了 自信,真是一举三得。
(四)动画演示,动作结合,亲 身体会,加深记忆
多媒体形象直观,借助其进行 动画演示,再让学生亲身体验,通过 肢体表演的方式来识记生字是一个非 常有趣有效,学生又喜闻乐见的好办 法。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中 的“字词句运用”一题要了解“前后 左右、东南西北”这些方位词,对一 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很大。于是,我 出示了一个学生迎着太阳上学和放学 的动画片,配以讲述:早晨太阳从东 方升起,孩子面对太阳,前面就是 东,后面是西。右边是南,左边是 北。下午放学了,太阳落到西边了, 孩子迎着太阳回家,所以孩子的前面 是西,后面是东。右边是北,左边是 南。随后,我让四个学生分别代表四 个方向站立不动,让其他学生分别来 模仿动画片中的男孩上下学,亲身体 验,辨别方向。有了实物和动画的帮 助,再加上亲自体会,学生理解和记 忆这些方位词就容易多了。再如学习 “看”和“哭”,我分别出示了孙悟空 抬手远眺和一个婴儿哭泣的画面,指 导他们将图片和字形结合起来进行观 察,并引导他们做动作体验,学生 一下子就理解了手放在眼睛上方就 是“看”,而“哭”上面的两个口就 是两只眼睛,下面的点就是哭泣流下 的眼泪。这样的动静结合、形“像” 同步,让识记教学有了事半功倍的 效果。
三、举一反三——拓展有滋有味
多媒体信息容量大,操作方便 快捷。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拓 展教学内容,可以增强课堂密度,提 高教学效率,且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例如 , 在学习一年级下册“识字 4 猜字谜”之后,我引导学生总结 猜字方法,然后紧扣课文内容出示了 形式相似的字谜进行拓展:有水可养 鱼,有马能奔跑。有土能种庄稼,有 人不是你我。学生很快猜出了谜底 是“也”。我操作课件给“也”加上 不同偏旁,验证学生的答案准确与 否,结果一目了然。这样的拓展直观 形象、鲜活生动,既充实了新知,又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形近 字“跑、炮、泡”等字后,我出示了 母体字“丁、青”,然后引导学生结 合字义给它们加上偏旁组成一组形近 字。我设计动画,将学生说的一个个 偏旁加上呈现出新字,学生积极参 与,情绪高涨,效果很好。
四、多法复习——巩固有理有效
低年级孩子有意注意时间有限, 生字总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因此, 扎实有效的复习巩固尤为重要。结合 他们爱玩、好胜的心理,运用多媒体 设计各种挑战、闯关的游戏来巩固生 字效果非常好。如“摸石过河”—— 我将学过 的生字 隐藏在河 中 的石头 上,教师点击石头,生字出现,学生 来挑战。每读对一个,就可以踏上一 块石头,读对读完生字就可以顺利过 河。“比赛夺红旗”——将生字设计 在一级台阶上,台阶的最高处是红 旗。每读对一个生字就可以踏上一级 台阶,谁先读完,就可以夺得红旗。 “我问你答”——课件中设计学习伙伴 问问题,学生回答,答对了,电脑系 统就会出现音效进行鼓励。还有“走 迷宫”“摘果子”“转魔方”“找朋友” 等。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将生字 藏在树叶、星星、昆虫等事物上,创 造符合课文情境的游戏。学生在这些 富有创意的游戏挑战中一遍遍巩固着 新字,理解着课文,体验着成功的喜 悦,感受着学习的快乐。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根据学习 内容 随机展示广 告牌、店铺名、公路牌、包装盒等巩 固,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去课外识 字,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语文的 空间。
时代呼唤我们创新,而信息技术 手段的运用就为我们打开了创新识字 教学的大门。让我们创新教学方式, 将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课堂,调动学 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升教学效 果,努力让识字教学有声有色,让孩 子们不仅学会祖国的语言文字,还要 深深爱上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 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S] . 北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 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解读 [S].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 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版)[S] . 北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 张学鹏,张素凤,周予 . 小学 识字写字教学指导 [M]. 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17.
[5] 董兆杰 . 基础教育识字教学研 究 [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6.
[6] 石素华 . 浅谈小学低年级识 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J]. 考试周刊, 2020(36) .
[7] 陈慧玲,曲天立 . 让学生徜徉 在语言文字的乐园——部编版低年段 语文园地教学与设计 [J]. 课程教学研 究,2020(09) .
[8] 王睿 . 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自主 识字的有效途径 [J]. 教学管理与教育 研究,2021.6(02)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4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