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初中项目式家庭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12 10:43: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在初中家庭劳动教育方面,大多家长都存在一定误区,他们认为体力劳动会影响孩子学习,进而便擅自主张剥夺了孩子体验 劳动乐趣的权利,甚至有一些家长把家务劳作视为惩罚孩子的手段。本文以初中劳动教育为切入点,结合家庭劳动教育误区分析 如何开发项目式劳动教育课程,并提出了几点实践策略,希望能帮助家长转变劳动教育观念,在行动方面督促孩子参加劳动教育 活动,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实践策略

  家庭劳动教育主要指在家庭教育 期间帮助孩子树立健康的劳动观念以 及培养孩子劳动意识、习惯,让其在 学习之余从事适量家务劳动的教育活 动。项目式家庭劳动教育,主要以学 生为中心,设计劳动活动以及执行劳 动项目活动的教育方式。在特定时间 内,学生通过体验及实践的方式,解 决劳动问题。项目式家庭劳动教育能 够让学生自主参加和体验劳动项目, 并且让其分工策划,在体验过程中找 到诀窍,提升整体效率,切实展现劳 动教育以劳育美、增智、健体等价值, 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

 
  一、家庭劳动教育存在的误区

  (一)鄙视体力劳动及体力劳动者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很少有家长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从事农 民或工人等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 甚至将这些职业作为反面教材用于 教育孩子。例如,当训斥孩子时, 家长可能会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 长大了肯定没出息,只能去种地或 打工。”虽然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但这些带有偏见的语言,仍旧会影 响学生,使学生形成错误的认知观 念,认为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不 被人重视,从而打消了参加劳动活 动的兴趣。

  (二)认为劳动教育会影响孩子学习

  大多数家长存在较为片面的价值 取向问题,对孩子的期望并不合理,迫 切地渴望孩子能够在毕业后升入高等学 府,获得高学历以及进入大企业。在一 些家长看来,只有学习才能让孩子有更 好的出路,至于孩子是否会做家务活并 不重要。正是家长认为劳动会影响孩子 学习,才导致家庭劳动教育始终为学生 的学习让路。

  (三)家庭教育剥夺孩子劳动体验感及兴趣

  一些家长认为在家庭中孩子并未 掌握家庭劳动技巧,如让其参加到家 庭劳动中,势必会添乱。当然,也有 一部分家长认为做家务是苦差事,会 让孩子受苦受累,从而不愿意让孩子 参加家务劳动。此外,也有一些经济 条件优良的家庭会聘请专业的保姆做家务,不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长此 以往,孩子丧失了参加家庭劳动的机 会,也就逐渐失去了劳动兴趣。

  二、产生家庭劳动教育误区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和传统因素影响 受历史原因和传统因素影响,

  劳心和劳力等原则相互分离。在传 统意识中,从事劳动似乎不用接受 教育,而社会办学是为了培养更多 高层次的人才,这便导致一些家长 将劳动教育从子女教育内容体系中 剔除, 认为孩子只有努力读书学习, 才能谋求发展的空间,从而越来越 忽略家庭劳动教育。

  (二)现实和功利因素影响

  当今,我国社会依旧以学历作为 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而学校普遍重 视提高学生的升学率,这让很多学生 都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升学意识,同时 也承担着升学压力。在家长心中,只 要孩子可以努力学习,自己和家庭再 苦再累也心甘情愿,这便致使家庭劳 动教育地位越降越低,最终为孩子的 学业让路。

  (三)家长素养影响

  家庭劳动教育是促进孩子了解以 及参加社会生活的必备途径。在家庭 劳动教育过程中,孩子可以掌握一定 的社会技能, 对其日后发展非常关键。 但是,目前很多学生家长的素养并不 高,目光相对短浅,并未意识到家庭 劳动教育会对社会以及孩子未来发展 带来重要影响。

  三、初中项目式家庭劳动教育课 程开发设置

  (一)常规劳动课程

  常规劳动课程包含日常生活中的 劳动以及家庭教育与社会中的服务劳 动,重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自我 照顾,适当参加劳动,感受到劳动可 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进而体验劳 动价值以及劳动快乐。例如,在家庭 教育过程中,参加下厨劳动,可以让 初中生掌握择菜、洗菜以及自由搭配 蔬菜等能力,而在家长的支持下,带 领孩子一起参加社会性、服务性劳动, 如“童心义卖”,在各种各样的公益 活动中,有利于培养初中生奉献爱心 以及服务他人的优良公益意识,进而 产生责任感。

  (二)生产劳动课程

  生产劳动课程的重点,在于能够 让初中生感受劳动过程创造价值这一 道理,并且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形成劳 动意识。教师可以开设一些巧手活动 课,要求学生在家庭中能够自行缝衣 服,或者是结合家中的废弃布料设计 服装,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动手制作作 品的快乐,并且掌握基本的手工缝纫 技能。当然, 也可以围绕“创意家具” 这一主题,展开木工课程活动,使学 生在家庭教育中掌握基本的工具应用 技巧,而且可以进一步品悟劳动者的 工匠精神。

  (三)特色劳动课程

  特色劳动课程包含主题劳动学科 融合劳动以及节日劳动等类型,其中 节日劳动更重视挖掘节日中包含的各 种劳动教育元素。例如,五一劳动节 就是展开家庭项目式劳动教育活动的 一个良好契机。在具体实践时,把劳 动教育和学科教育互相融合,开展特 色十足的教育活动。数学学科和美术 学科可以与家庭劳动教育内容结合, 打造跨学科课程, 展开“设计我的家” 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实地丈量 等方式,展现自身创意,美化自己的 小家,并且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分享 “装修”经验,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快乐, 借鉴彼此的经验,进一步感受创造小 家的乐趣,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还能 通过劳动后的成就感,意识到劳动最 光荣。

\

 
  四、初中项目式家庭劳动教育课 程实施策略

  在初中学校展开项目式家庭劳动 教育课程活动时,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 劳动核心意识与关键能力。结合项 目式学习活动, 扩大家庭教育范围, 探索更有效的家庭教育课程实施策 略,以保障学生在学校学习后回归 家庭中,也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劳 动能力。具体来讲,可以通过下面 3 种路径,真正推动项目式家庭劳动 教育课程落地。

  (一)微项目式劳动

  所谓微项目式劳动,主要就是把 劳动教育内容项目化, 时间跨度较小, 而且聚焦的内容较为精准,更有利于 学生操作以及实践,非常符合劳动常 态课的特点。在家庭项目式常规劳动 课程和生产劳动课程中,教师结合微 项目学习方法,为学生在课后布置 15 分钟左右的家庭探索性项目,或者可以采取实践性作业的方法,引导学生 结合某一内容以及主题,探索家庭劳 动内容。

  初中这一阶段,展开微项目式家 庭劳动教育学习活动,目的在于培养 孩子的劳动技能及品格。众所周知, 初中时期是学生学习重要的转折阶 段,同时也是培养孩子劳动技能和品 格的黄金时期。展开家庭微项目式劳 动教育,需要考虑到初中生的“半幼 稚 + 半成熟”心理特征,密切关注其 思想状况,在遵纪守法、技能技巧以 及意志品德等方面展开渗透式教育。

  例如,结合“我为家人泡杯茶” 微项目式劳动活动,学生通过网络渠 道查询相关活动案例,并且与家长分 享,可以进一步感受我国茶文化知识, 而且能够在实践中了解泡茶步骤,最 终成功地为家庭成员泡上美味茶水, 获得家庭成员的称赞。学生把自己掌 握的泡茶技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真 正展现了微项目式家庭劳动教育学习 的持续性教育效果,同时也为家庭成 员间的沟通带来了一定便利,可以保 障家庭成员间相互亲密交流,当家庭 成员共同品茶之际, 茶味浓情意更浓。

  通过项目式劳动教育学习活动,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父母的艰辛和 不易,从而产生深刻感悟,于生活细 微之处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并且进一步锻炼了勤奋刻苦的美好品 格,真正达到了家庭劳动教育的目的。

  (二)特色项目式劳动

  学科项目式劳动主要是指在常规 化劳动观念理解的基础上,设置综合 性的家庭劳动实践活动。在具体实践 过程中,学生需要持续探索综合性内 容,培养自身的合作能力、创造能力 以及想象能力。

  例如,开展学做菜的活动,让学 生传承自己家的“当家菜”,结合这一主题,可以在班级内进行调研,了 解班级内每一名学生的家中都有哪些 “当家菜”,而这些“当家菜”的背 后蕴含着怎样的故事,并且邀请学生 在家务劳作后,能够互相讲解以及分 享烹饪步骤、技巧,在这一基础上改 进菜品,并且通过班会时间展开厨艺 比拼,邀请学生共同汇报以及分享参 与家庭劳动的感受。

  (三)跨学科项目式劳动

  家庭教育过程中展开跨学科的项 目式劳动,主要是结合不同学科概念 和能力,以此为基准,联系实际生活 中的问题。如一些学生的家庭有出地 摊的经验,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些公益 类的劳动活动, 围绕“体验地摊经济” 这一主题,要求学生尝试在课余时间 展开地摊经济体验活动,班级内的学 生比拼一下哪一个家庭的劳动教育项 目能够获得最大化的收益。

  学生在参加家庭劳动教育活动时, 使用概率知识、统计知识展开有效的 市场调研以及计划分工,制定家庭教 育项目策划书,并且实际体验摆地摊 的过程,进一步核算成本和利润,调 整货品数量和品种,灵活处理商品滞 销问题,并且灵活应对暴雨天气带来 的恶劣影响。学生在解决家庭劳动实 际问题时,既可深刻理解劳动教育的 意义,又能感受劳动过程的艰辛与不 易,进一步锻炼吃苦耐劳的美好品质。

  五、初中项目式家庭劳动教育课 程开发及实施的保障

  (一)创建项目组

  为了让学生的家庭劳动教育课程 开发工作和实施工作取得最大化的成 效,初中学校应注重内挖潜力、外寻 资源,结合本校经验十足的教师组建 专业的劳动教育项目小组,由一线教 师担任组长。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聘请行业内的专业人士,负责担任指 导教师,创建专兼职互相融合的劳动 教育师资队伍。总结和家庭劳动教育 工作相关的具体规划、要求,提交家 庭劳动教育项目方案,指导家长配合 学生完成家庭劳动教育活动的有关任 务,为学生参与家庭劳动教育项目式 活动提供优良条件,保障其在相关活 动中不停地释放潜力与活力,做好劳 动工作,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强化师资培训

  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时间 不长, 所以亟须得到专业教师的指导, 这就需要初中学校的教师能够改变自 身观念,做好角色转变工作。由传统 传授知识变成促进学生探索知识,这 便对相关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 的要求,需要有关教师能够具备系统 性思维。所以,初中学校可以将这一 方面的工作列入学校的师资培训计划 中,提上工作日程,促使相关教师为 学生的项目式家庭劳动教育提供正确 的指导意见,面向学生家长提出更有 力的、能促进学生参加项目式劳动教 育活动的建议,在教师和家长的配合 下,真正唤醒学生的内在劳动潜能。

  (三)优化课程开发

  学校在设置项目式家庭劳动教育 课程时,要考虑初中生的年龄特点, 结合不同学科关于学生知识要求和能 力要求的相关内容,考虑学生的劳动 价值观以及劳动品质、探究能力等, 设置适合学生参与的项目式家庭劳动 教育课程。由专业人员聚焦项目式家 庭劳动教育主题,设计指导家庭教育 工作落实的方案,并且结合项目式家 庭劳动教育活动的进展,做好整体反 思和指导工作。

  学校项目组成员可以进行头脑风 暴,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水平, 考虑学生是否充分理解工匠精神,或者能否正确运用劳动工具,针对学生 的项目式家庭劳动教育活动进程进行 动态性观察以及集体反思,为后期开 发更有利于学生参与的项目式家庭劳 动教育课程和活动提供宝贵经验。

  综上所述,最近几年家庭劳动教 育呼声越来越高, 相比其他教学方法, 项目式教学取得的效果更为显著。因 此,初中学校应致力于研究丰富项目 式家庭劳动教育的内容,拓展项目式 家庭劳动教育实践途径,以保证新时 代的家庭劳动教育能落地生根,让学 生在家庭劳动学习期间掌握劳动教育 知识和技能,为日后的幸福人生奠定 根基。

  参考文献:

  [1] 陈俊珂 , 阮欣 . 家庭劳动教育 现实表征、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基于河南省初中的调查 [J]. 兵团教育 学院学报 ,2021(06):65-70.

  [2] 李育球 . 劳动教育家庭资源 及其开发与利用 [J]. 北京教育学院学 报 ,2021(05):43-48.

  [3] 涂永前 , 田潇 . “菲佣”背后 的国家教育支撑—— 兼议对我国家政 教育及家庭劳动教育的启示 [J]. 中国 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21(04):75-86.

  [4] 周思瑶 . 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 的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 [D]. 长沙 : 湖 南师范大学 ,2021.

  [5] 夏莺莺 . 城区初中劳动教育实 施基本现状及优化路径 [J]. 辽宁教育, 2021(04):56-60.

  [6] 张彤 , 张丽 . 教育贫困与贫困 家庭劳动力劳动技能提升的现状、问 题与建议—— 基于河北省 11 个贫困 县区调查数据的分析 [J]. 当代经济管 理 ,2019(06):37-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443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