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初中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重要学习科目,实验对化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而言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的加深,还能够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趣味化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参与兴趣,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让化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变得更具魅力。本文探索了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发挥趣味化学实验教学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趣味化学实验,初中化学教学,应用策略
化学是一门与自然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科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变化规律;同时这门学科也是初中生普遍反映具有理解难度的学习科目,一些抽象的公式和难以理解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非常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但化学学科是一门深深植根于生活的学习科目,生活中的不同现象都与化学学科具有紧密联系。
有趣的化学实验能够使化学学科变得更具吸引力,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阶段初中化学学科的教学重点是在学科中落实必备品格培养关键能力。化学是初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需要加强观察并把握学生的心理,有效保持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兴趣,使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专注度参与化学知识的探究和总结。
一、趣味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初中生来说,初期阶段接触化学学科会觉得这门学科十分陌生、神秘,甚至很多学生都认为化学学习非常枯燥且难以理解,这主要是由于学生还没有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经验总结、掌握化学学习规律,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兴趣,不能主动展开探索,这也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展开指导,更加关注结合教材中的化学理论知识,这使得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举步维艰。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无聊,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教师想要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化学实验进行趣味性设计,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使学生在化学实验学习中收获乐趣。
例如,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烧不坏的手帕”这一实验,凸显化学知识的趣味性,逐渐为学生展示奇妙的化学世界。首先,教师准备好一块手帕,并在烧杯中加入3∶1的酒精和水,将手帕充分浸入烧杯溶液中,随后拿起手帕轻轻挤出多余溶液,夹起手帕两角并取出打火机将其点燃。此时,学生会看到手帕迅速被火焰吞噬,正当他们陷入思考时,燃烧也随之结束。
火焰熄灭后,学生会发现手帕仍旧是完好的。此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对实验原理进行介绍和讲解,使学生在趣味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有效集中注意力,并通过主动交流和探索掌握实验现象。这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容易了解、掌握化学理论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还可以使课堂学习氛围变得更加积极、活跃。
二、创新趣味化学实验过程内容
由于外在因素的影响,部分化学实验并不适宜在教室中开展,一部分化学实验需要在专业的实验室中进行。但由于一些校园的实验设备有限,无法让教师、学生实际操作、观察相关实验。此时,教师需要对传统的实验教学进行优化和创新,通过必要的调整降低实验操作难度,增强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积极性。
由于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将所学的部分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因此教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推进化学实验的有效落实,逐步为学生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实验内容,有效创新实验课程内涵,增强学生对初中化学课堂实验的兴趣。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化学现象与化学知识的应用也随处可见,化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初中化学教师应积极联系日常生活,为学生挑选各种趣味化学实验,选择初中生感兴趣的内容设计趣味小实验,并对初中生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进行指导,有效消除初中生参与化学实验探究的畏难情绪。
然而,一些化学实验需要十分规范严谨的操作,这会使一些学生在实操过程中不敢大胆地论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初中生的课堂积极性,遏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创新趣味化学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学习兴趣。
例如,在“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这一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到室外亲自操作实验,让学生体会燃烧如何实现并需要哪些条件。实验开始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实验的整个流程,以及意外事故的临时处理方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帮助学生了解实验应注意的问题,然后结合亲身操作,让学生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学生亲自进行趣味化学实验
很多学校都设立了专业的化学实验室,这为师生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在实验室中,学生可以接触到许多配套的先进化学仪器和实验材料,这种基础条件有助于趣味化学实验教学的全面落实,帮助学生领悟化学理论知识。在学生亲自展开趣味化学实验前,教师应对学生全面、详细讲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学生演示正确的操作步骤,仔细观察学生展开趣味化学实验中出现的错误,及时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帮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高效展开化学实验,提高化学实验素质和信心。
当学校拥有满足学生参加实验活动的基础条件时,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培养需求,调整实验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拥有足够的自由。教师还要在实验活动进行阶段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发现学生错误的操作方式,告知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动作不规范的害处,增加学生对实验操作的重视程度,并规范他们的实验操作流程。
例如,学生在开展“白糖变成黑雪”这一趣味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讲解实验步骤,指导学生第一步在烧杯中放入5克白糖,然后指导学生在白糖上滴入2~3滴加热后的浓硫酸,经过反应后学生会发现白糖瞬间变成了“黑雪”,并且随时间延长其体积也越来越大。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思考这一实验的内在原理,再将实验原理讲授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白糖变黑是因为白糖与加热后的浓硫酸接触后发生了“脱水反应”,白糖是碳水化合物,浓硫酸又非常喜欢与水融合,所以二者在接触的过程中就出现了白糖融化的水立刻被浓硫酸吸收,从而导致白糖变成了碳。
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能够将相关的实验活动和数据信息进行记录,这也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对实验操作的再次巩固,进一步提高实验任务设计的合理性。这种趣味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和实验内容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在趣味化学实验中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四、信息技术优化趣味化学实验质量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应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充分融合,这会帮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有效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动画、图片、视频进行有效的资源整理,将这些内容统一展示给学生,这种集合性的特点具有非常大的教学优势,尤其是对一些相对危险的化学实验操作来说,很多危险性实验并不适合在课堂中进行实际演示和操作。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进行实验过程的剪辑制作,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出来,并通过对视频操作环节的讲解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进一步凸显化学实验所具备的内在价值和丰富魅力。
例如,初中化学“氢气燃烧”的内容是学生应重点掌握的内容,这部分知识可以由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将氢气燃烧的视频播放给学生,在视频中学生会看到氢气燃烧后产生的淡蓝色火焰,这可以更加形象地展示出实验教学的特征。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学生可以直观观察实验变化过程,进而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并启迪学生的思维。除此以外,化学教师可以将强光照射氢气与氯气混合物的实验播放给学生,两种混合物产生爆炸后将会对学生的感官造成一定冲击,使化学知识具备更强的神奇特性,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提升化学课堂的实验教学效果。
五、开设趣味化学实验学习小组
化学学科作为一门抽象性较强且难度较大的学习科目,一些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来讲存在一定难度,还有部分化学实验是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的,需要不同学生进行相互配合。这就需要化学教师在趣味化学实验的开展过程中,推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落实,这也是新课改发展背景下提倡的一种全新教学方法。通过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互助学习能够实现思维互补,有效巩固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将小组合作学习融入化学趣味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主导学习走势,进一步降低实验探究难度,进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在讲授“制取氧气”这部分内容时,初中化学教师就可以结合“氧来乐”帮助鱼塘的鱼避免因缺氧死亡构建学习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践的方式展开化学实验探究。教师事先将实验所需要的过氧化氢、二氧化锰、试管、火柴等相关物品准备好,同时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进行思考:“过氧化氢在常温分解下就可以放出氧气,但通常还要加入一部分二氧化锰,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的过程中,应关注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变化和进展,对学生的一些错误操作行为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部分化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生根据教材和讨论可以快速得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能够迅速分解并释放出氧气,并且整个变化过程中不会出现其他变化。
此时,教师顺势导入催化剂这一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或在讲述二氧化碳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为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器材和石灰水,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索“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这一化学实验现象,在实验探索过程中总结出实验的反应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课外拓展趣味化学实验活动
初中生的化学学习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堂环境中,化学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征为其拓展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课后生活中积极结合课堂知识展开课后复习,与同学积极配合展开一些趣味性的课外小实验,深化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深入理解,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教师要将趣味化学实验教学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和善于发现的能力,从而推动他们主动思考能力的提升。教师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验资源,并结合这些资源展开个性化实验,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进一步激活初中生的化学思维,使化学课程的实验教学水平实现本质性提升。
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化学信息展开研究,从中发现实验项目,逐步结合网络和杂志发现各种感兴趣的化学问题,逐渐对其进行全新的化学实验设计,在兴趣的驱使下展开实验探究。化学教师要利用互联网在班级内建立学习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利用线上软件进行交流互动,为学生的课外实验提供更多的探索交流机会,从而保障课外实验能够顺利进行。此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能力的重要过程。
对初中生的课外实验教学,化学教师应给予针对性点评,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实验中的不足。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化学,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改变化学作业教学形式,为学生布置拓展作业任务,通过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趣味化学实验,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生活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效激发学生实践探索兴趣。在化学教师的有效指导下,拓展学生的综合学习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与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传统课堂思维的禁锢,帮助学生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我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过程中,趣味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探究兴趣的重要途径。通过有效组织学生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和心理能力,还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实践意识与自主创新实践能力,保障学生获得学习水平的有效提升,积极结合化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志猛.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1(82):127-129.
[2]龚放武.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J].智力,2021(26):123-124.
[3]塔桂丽.试论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21(54):136-137.
[4]陈建治.浅谈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21(18):20-21.
[5]包晓芳.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1(12):68-69.
[6]温雯臻.刍议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1(16):91-9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4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