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本文立足于小学体育教育实际情况,从“放松身体机能,避免体育运动有可能导致的损伤”“调整心理状态,促使学生更好地 融入体育学习中”“明确课堂纪律,确保学生有序进行体育课堂训练”以及“调动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产生持续体育锻炼热情”这 4 方面入手,针对小学体育课课前准备活动的重要性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与探讨,旨在引导更多的体育教育工作者重视课前准备活动 的意义及其作用,并能采用对的方法科学组织、巧妙引导学生们进行认真的课前准备活动,进而为提升与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效益 及其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前准备,重要性
任何一堂课,认真进行准备都有 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跟随着教师的节奏高效率、高质量地 学习。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小学体育 学科。与此同时,相较于其他学习科 目,小学体育课前进行准备,有着更 为突出的必要性、迫切性及其重要性, 其不仅能使得学生准备好精神状态, 以积极的、高涨的状态融入体育课学 习,还能促使学生准备身体状态,活 跃身体各部分机能, 为进行大量体育 运动奠定基础。因此,作为小学体育 教育工作者, 务必应重视小学体育课 前准备活动,尊重其价值,凸显其作 用,并从实际出发,采取恰当的策略 及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认真进行体育课 前的准备活动。
课前准备活动是指在正式上课之 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活动, 其目的 在于为正式教学的组织与开展奠定基 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具体到小 学体育学科来讲, 课前准备活动便是 指教师在正式讲解具体体育知识或者 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技巧训练之前所进 行的一系列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热身 活动, 旨在引导学生以积极昂扬的状 态融入体育课堂的学习。课前准备活动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着极其重要 的意义与价值, 是决定学生是否可以 获得高质量体育学习效果的首要前提 条件。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自然应当 高度重视课前准备活动, 想方设法科 学组织、巧妙开展体育课前准备活动, 以带给学生优质的体育学习体验, 让 学生在体育的学习中爱上体育课, 享 受体育锻炼带来的魅力, 并据此形成 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以下,我结合 自身的小学体育教育实践经验, 针对 小学体育课前准备活动的重要性这一 主题发表个人认识与看法。
一、放松身体机能,避免体育运 动有可能导致的损伤
相较于其他学科只需要在课堂上 带领学生们学习即可的特点, 体育学 科需要学生在宽广的操场上进行有针 对性的大量训练, 以此增强学生的身 体素质, 促使学生的身体机能日渐完 善。但也正因为如此,小学体育课前 准备活动便显得至关重要。这是因为, 在课前准备活动中, 学生会在舒展身 体各部分器官的过程中放松身体机能, 避免接下来大量体育运动有可能产生 的身体损伤与伤害。这样既能确保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状态更好地适应即将 到来的体育学习及其锻炼,与此同时, 还能确保体育课程有效、有序的开展 与进行下去。这是小学体育课前准备 活动的重要表现之一。
有的教师倾向于在课前准备活动 中带领学生进行慢跑, 有的教师习惯 于在课前准备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体 操锻炼, 而我更倾向于带领学生在趣 味性的体育游戏中放松身体机能, 活 跃身体各部分器官, 以最佳的身体状 态迎接即将到来的体育课堂学习及其 锻炼。例如,在某次的体育课上,我 带领学生们进行了“两人三足”的趣 味游戏,即学生两两为一组,用一根 丝带拴住两名学生一人的左腿一人的 右腿,让两名学生在只有 3 只腿的情 况下快速向前移动, 看哪一组学生能 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指定的地点。学生 们看到不用跑圈、不用做操,而是做 游戏, 很快便积极融入这一趣味十足 的课前准备活动中。可以说,这一游 戏性质较强的课前准备活动很好地吸 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将学生的兴趣集 中到了体育课上,更为重要的是,学 生也在参与与融入这一游戏的过程中 开心地奔跑、热情地运动,起到了很好的放松身体机能的效果。而这显然 为学生们以良好的状态投入接下来体 育知识的学习中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且有效的身体机能放松, 也有效避免 了因为大量体育锻炼带给心肺、膝盖 等的伤害, 切实起到了一举多得的良 好效果。
又如,在某次的体育课上,我本 想带领着学生通过做操的方式活动身 体各部位的机能, 却观察到学生的兴 趣不高,不少学生表现得较为敷衍。 考虑到这种课前准备活动所起到的效 果并不大,我果断调整了教学状态, 改为组织学生进行“跳竹竿”的体育 游戏。具体游戏规则为:找几根细长 的竹竿,划分一定的距离,有的学生 站在竹竿的这一头, 有的学生站在竹 竿的另外一头, 分别站在竹竿两头的 学生根据特定的节奏摇动竹竿, 其他 学生则要依序在竹竿间跳进跳出。这 一体育游戏形式新颖, 很好地吸引了 学生的注意力, 使得学生能充满热情 地融入其中。也正是基于此, 在“跳 竹竿”的体育游戏中, 班上没有哪名 学生表现得兴致缺乏, 或者持有漫不 经心的态度, 大家都积极且主动地融 入其中。无论是动手挥动竹竿的学生, 还是在竹竿中来回跳跃的学生, 都不 是固定的,而是轮流转换角色。如此 一来,学生们便都可以依托“跳竹竿” 这一体育游戏活动包括膝盖、手臂、 腰部等身体各部分的机能。当学生的 身体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活动之后, 再 积极融入接下来的体育学习及其锻炼, 自然也便水到渠成。小学体育课前准 备活动所起到的作用显而易见。
二、调整心理状态,促使学生更 好地融入体育学习中
当前学生的学业压力较大,即使 小学阶段的学生们也都背负着较沉重 的学业负担。面对繁重的学习,面对 做不完的题目, 小学阶段的学生急切 需要一个充分运动锻炼的空间, 以从紧张的学习氛围中暂时解脱出来。而 体育课的设置便很好地起到了这一作 用,在体育课中,学生可以尽情地奔 跑、跳跃, 可以说, 小学体育课还发 挥着调节学生们心理状态的良好作用。 但猛然由课堂学习状态转移到体育课 上肆意奔跑、运动的状态,不少学生 难以有效过渡, 导致难以全身心地融 入体育课堂的学习, 也难以在有效的 体育运动及其锻炼中起到调节身心的 良好效果。为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 便应当高度重视体育课前准备活动, 借此巧妙搭建起学生们课堂学习状态 与体育运动锻炼状态的桥梁, 让学生 在自然而然的过渡中融入小学体育课 堂的教学, 并从中享受体育锻炼带来 的快乐。
例如,在篮球的体育学习中,我 便有意识地在课前准备活动中引导学 生进行有关篮球的练习活动。像组织 学生进行篮球拍球比赛, 即要求学生 采用最标准的篮球拍球动作进行不间 断的拍球练习,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 拍的个数最多; 还会组织学生进行篮 球投篮比赛,即站在相同的位置投篮, 看谁投篮的命中率最高。虽然是简单 的篮球比赛, 但因为加入了一定的竞 争成分, 很好地调动起了学生们参与 与比赛的欲望。只见大家各个摩拳擦 掌, 跃跃欲试,认真地练习着。在这 一带有比赛性质的课前准备活动中, 学生既达到了放松身体机能的目的,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拍球或者投篮的 练习中大家都对篮球这一体育运动项 目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不再是茫然 地从其他学科的课堂学习中直接过渡 到体育课堂上篮球的学习之中。显然, 这样的课前准备活动将有助于学生们 快速调整心理状态, 以更好的面貌融 入体育学习, 也为接下来获得高质量 的体育学习效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 作。
又如,在某次的体育课上,班上 几名学生表现得兴致不高,认真询问,才知道其刚刚结束了课堂小测验, 获 得的成绩不理想。针对这一情况,我 没有过多的言语安慰, 而是转换教学 思路, 带领学生结合我们刚学到的体 育知识进行了一次个人跳绳比赛, 即 规定时间为 1 分钟, 1 分钟的时间内 学生要全力以赴地投入跳绳过程, 并 在心里默默记下数字, 中间断绳没有 关系,依然可以继续,看看最终大家 1 分钟内各自跳的个数。别小看这 1 分钟, 它让小学体育课前准备活动变 得富有活力起来, 且在全身心融入跳 绳的同时,原本心理有负担、有压力 的学生也得以调整过来, 即不再被那 种消极的情绪所影响,相反,大家浑 身充满了力量。以此为基础,我再对 学生进行言语上的引导, 并巧妙继续 进行具体体育知识的讲解与教学便变 得更加自然。
三、明确课堂纪律,确保学生有 序进行体育课堂训练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难以 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到同一事物上, 也极容易出现精神涣散、做小动作等 情况。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学生的这 一特点同样有着非常明显的表现。若 是体育教师在正式上课中一一强调或 者制止学生不恰当的行为举止, 浪费 时间与精力不说, 而且当面的批评也 很容易产生不良的影响, 带给学生较 大的心理压力与负担。考虑到种种情 况, 小学体育教师不妨在课前准备活 动中向学生强调体育课堂中应当遵循 的纪律、应当注意的事项等。这样小 学生才能在一开始便形成对体育课堂 与体育运动锻炼的敬畏感, 始终以认 真而真诚的态度融入小学体育课堂学 习。可以说,明确课堂纪律,确保学 生有序进行体育课堂训练, 也是小学 体育课前准备活动重要性的一个有力 体现。
例如,我在体育课前准备活动中 会认真叮嘱学生, 体育课就像其他学科上课一样,是正常的课堂教学,体 育课上不允许随意聊天, 不准许吃零 食,更不可随意离开练习、活动场地; 还会在体育课前准备活动中认真检 查学生的着装,是否有佩戴首饰、装 饰品等的情况, 存在的话及时引导学 生加以摘除, 以免运动时发生意外损 伤; 更会在体育课前准备活动中向学 生强调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项, 像集合 时应当速度快、整齐,切忌迟到、拖 拉……可以说,在课前准备活动中的 反复叮嘱,留给了学生深刻的印象, 让大家都知道体育课堂上哪些事情可 以做,是应当做的,哪些事情不能做, 是不被允许的。当内心有了这一意识 之后, 学生自然便能在自身的体育课 堂学习中有的放矢地融入学习与锻炼, 大大保障了体育课堂的学习效果。
又如,在教授学生有关跳远的知 识时, 我一上课便向学生强调了本次 体育课的课堂纪律, 即每名学生跳远 时都必须严格按照我发出的指令助跑、 起跳, 确保跳远训练活动井然有序地 进行, 不因为过多不必要的时间消耗 而影响其他学生宝贵课堂练习时间, 有助于显著提升体育课上跳远的实际 教育效益及其质量。当提前在课前准 备活动中向学生强调了这一课堂规则 之后, 学生在接下来的体育跳远知识 的教学之中自然也便按照要求去做, 确保了本次体育课堂教与学活动的高 效进行。而这显然要比教师一边上课 一边强调更容易起到良好的效果。
四、调动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产 生持续体育锻炼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 所要学习的内容有浓浓的兴趣时, 他 们才能积极而主动地融入学习中, 并 在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同 时获得较高质量的学习效果。由此不 难看出,兴趣之于学生学习、学好所 具有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小学体育学科教师要想提升体育学科的教育质量, 优化学生的体育学科学习效益, 有必 要且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对体育锻 炼及运动的兴趣, 让学生始终兴致满 满, 让学生始终对体育学习持有满腔 的期待。这样,学生才能充分体会到 体育运动带来了愉悦感受, 并由此形 成良好的、持续的体育运动习惯。课 前准备活动中,教师的有意识引导, 可以起到调动学生兴趣的良好作用, 这是小学体育课前准备活动的有力体 现及重要性的表现。
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针对所 要学习的体育知识, 向学生讲解一些 专业运动员的训练事迹, 以此唤醒学 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与热情。以排球知 识的学习为例, 便可以引入中国女排 拼搏的事迹及其获得的优秀成绩, 以 中国女排为榜样激发与调动学生们学 习排球体育知识的兴趣。又如,小学 体育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 为学 生播放所要学习的体育知识, 在直观 且强烈的视觉冲击下, 让小学生对具 体体育内容形成满满的学习期待, 并 能积极主动地融入体育学习。再如, 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趣味 游戏,在活跃体育课堂氛围的过程中, 巧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以游戏为载 体引导学生形成浓浓的体育学习及探 索的热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当 在小学体育课前准备活动中加以精心 设计、巧妙构思之后,学生的学习兴 趣具备了, 这便相当于做好了良好的 课堂导入工作, 接下来体育知识的讲 解与训练自然也便水到渠成了。调动 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产生持续体育锻 炼热情, 这也是小学体育课前准备活 动的另外一个重要性。与此同时,小 学体育教育工作者还应当注意, 调动 学生的学习兴趣所采用的方式一定要 灵活多样, 且要契合小学阶段学生的 实际认知水平及其特点, 这样才能确 保产生效果, 也才能使得学生以一种预期中理想的状态融入接下来的体育 课程学习与探索。
五、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学科相较于其他 学科有其突出的特点,也正因为如此, 其课前准备活动的质量便受到了日益 广泛的关注, 引起了广大小学体育学 科教师的积极探讨。身为一名小学体 育学科教师, 应当重视课前准备活动 的重要性及其突出价值, 并应当立足 于体育教育实际, 积极做好课前准备 活动的教育教学工作, 这样才能在确 保课前准备活动质量与效率的同时, 为学生接下来的体育学习奠定坚实而 良好的基础, 也为小学生体育素养的 提升与发展做好有力的铺垫。相信, 这样的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才是优质的, 也是能推动小学生更好地进步与成长 的。在日后的小学体育教育实践中, 我将在重视体育课前准备活动的基础 上, 进一步探索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 前准备的方式方法, 以促使学生端正 理念,注重体育课前准备,且能进行 高质量的体育课前准备, 以良好的身 心状态迎接即将进行的体育课程的学 习。
参考文献:
[1] 吴立威 . 做好体育课的课前准 备工作 [J]. 好家长 ,2018(24):84.
[2] 张晓东 . 重视体育课前准备 ,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J]. 新课程导学 , 2017(06):30.
[3] 郑可红 . 浅谈体育课的准备活 动 [J]. 中学课程辅导 (教师通讯 ),2020 (02):109.
[4] 滕召平 . 小学体育课前有效准 备之我见 [J]. 软件 ( 教育现代化 )( 电 子版 ),2017(10):215.
[5] 黄华 . 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有 效探 究 [J]. 文渊 ( 高 中版 ),2019(05):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3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