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会计学原理”教学的痛点,然后提出了“会计学原理”教学痛点的解决思路,接着论述 了基于 OBE-BOPPPS-PAD 教学模式的“会计学原理”教学改革实践,最后说明了基于 OBE-BOPPPS-PAD 教学模式的“会计学原理”教学改革效果。
关键词:会计学原理教学,OBE-BOPPPS-PAD 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高等教育是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石,而本科教育是高 等教育的重要基础 。为加快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持 续推进“以本为本”,2018 年 9 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 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 2019 年,教育部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 2.0.建设一流 专业、一流课程,发展新文科,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 时代全面展开。《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 年)》要求建立诚信评价、专业评价、能力评价三维一体 的会计人才综合评价体系,这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会计学原理”课程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基 础课,也是财会专业的入门课,加快其课程改革和建设, 对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意义重大。
随着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推进,有关高校课 程改革实践与探讨的成果也日渐丰富 。在众多成果中, 围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改革成为大多数学者的共 识 。智慧教学也被应用于各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如 白雪莲等[1]以微生物实验教学为例,探讨了“以学生为中 心,全程管理,智慧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王琼[2]立足 智慧课堂教学,对“会计学原理”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 资源、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 施。同时也有学者研究了利用BOPPPS 或 PAD 教学模式 对具体课程进行改革,如王晓丽等[3]将 BOPPPS 教学结构 应用到高等数学教学中,闫彩虹等[4]基于“学习通”对“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进行了PAD 教学模式改革 。而 针对“会计学原理”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性强的特性,李 玉兰[5]认为要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加强实践,并基 于 OBE 理念,采用多样化教学内容、多重化考核方法提 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 。这 些成果大多结合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入教学模式进 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笔者认为,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同的教学模式有其各自的优缺点,需要教师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进,以期取得更好的成效。本 文结合笔者多年在“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尝试 将 OBE 理念与 BOPPPS、PAD 教学法相结合, 探讨多种 教学方法整合下的教改成效。
一、“ 会计学原理”教学的痛点
“会计学原理”教学旨在通过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基 本原理,以及该方法在实务中的具体应用,使学生建立 起会计的基本思维,熟悉会计工作的主要环节,对会计 工作收集、生成数据的过程有一个基本的认知,从而为 后续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具体来说,该课程主 要存在以下痛点。
(一)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脱节,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会计学原理”课程理论性较强,又具有很强的应用 性,所以高校通常会给“会计学原理”课程安排一定的实 验或实习,但实际上,“会计学原理”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 验教学存在脱节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 在时间安排上是分开的 。一些高校会将“会计学原理”理 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安排在不同学期, 或者即便在同一学 期,也是理论教学周在前,实验教学周在后 。二是在内容 上未有衔接性或连贯性,这样一来,学生消化吸收“会计 学原理”相关知识及掌握相应技能的时间总体而言相对 较长。例如,“会计学原理”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介绍借 贷记账法,但对于“借”“贷”符号在不同性质账户含义的 不同,大部分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而学校将理论 与实践安排在不同的学期, 导致学生对借贷记账法的理 解大打折扣。
(二)教学方法较单一,课程的能力目标难以有效达成
尽管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做了很多改革尝试,以 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也深入人心, 但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仍然是当前高校教师选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会 计学原理”教学也不例外 。对于中学阶段习惯了“大水漫 灌”式教学的学生来讲,其比较适应这种“教师讲、学生 听”的教学方法,但是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显然在深度 和广度上都远强于中学阶段,如若“会计学原理”教学一 直采用这种单一 的教学方法, 加上课堂教学的有限学 时,将难以达成课程目标 。同时,高等教育的特点要求高 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学习 能力培养,而不只是知识的传递,因此,“会计学原理”课 程的任课教师更应该意识到教学方法单一带来的弊端, 从而探究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成效。
二、“ 会计学原理”教学痛点的解决思路
在“会计学原理”教学中,针对上述两个痛点,要想 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既涉及教学管理的提质增效, 又涉及教学安排的改进和完善,还涉及课堂教学方式的 改革。
为解决痛点一,“会计学原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 学可以考虑同步实施 。例如,在学生基本学会借贷记账 法的原理后,同步开展实验教学 。具体而言,实验教学可 以结合理论教学中的“借贷记账法在制造业的应用”章 节进行设计,围绕“资金筹集— 资金应用— 资金分配”这 一流程予以开展,促进学生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再到 理性认识的飞跃。
为解决痛点二,应加快课堂改革,结合课程特点、章 节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贯 穿课堂教学始终,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入智慧教学手段, 如雨课堂、智慧树等教学工具,提高教学组织效率,另一 方面,教师可以综合应用“OBE+BOPPPS+PAD”教学模 式进行教学。
OBE 即成果导向教育,1981 年由美国学者斯派蒂提 出,其突出成果导向,强调能力本位[6] 。而 2020 年全国新 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则要求新文 科的着力点从探讨人文社科所涉对象的规律性转向对 社会价值观的重塑,因此,“会计学原理”教学中,教师应 明确素养、知识和能力三个基本课程目标,并将课程目 标分解到各章节进行教学设计。
BOPPPS 即导学互动的加式教育, 在加拿大各知名 学校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在加强教学反思和互动性等方 面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7],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 学习,可以为 OBE 提供具体的实施路径 。主要包括导入 (Bridge-in) 、教学目标(Learning objective) 、前测 (Pre-as- sessment) 、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 、后测(Post- assessment) 和总结(Summary) 六个过程[8] 。该方法提供了 教学的完整闭环,但其教学设计更偏向流程先后,缺乏 具体环节的实施措施[9],具体到参与式学习环节时,笔者 认为可以植入 PAD 教学模式,与 BOPPPS 教学模式相辅相成,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PAD 即为对分课堂,是上海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于 2014 年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分配一 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另一半时间给学生讨论,并把讲 授和讨论的时间错开,教学过程被清晰地分为讲授(Pre- sentation) 、内化吸收(Assimilation) 和讨论(Discussion) 三 个模块[10]。
三 、基于 OBE-BOPPPS-PAD 教学模式的“ 会计学 原理”教学改革实践
(一)教学模式概述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以下简称《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的要求,“会计学原理” 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西南林业大学(以下简 称“我校”)会计学、财务管理等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中,其总计 80 学时。结合《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提 出的“实验和实训课程应按照由基础到高级,由单项到综 合,由感性认识到体验创新的方式进行”,该课程应设计 理论学时 48 个、实验学时 32 个,且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 须同步进行,如在进行借贷记账法、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 等理论教学时应同步进行实验教学,以便学生对理论知 识进行消化和吸收。
“会计学原理”教学中,教师应基于 OBE 理念,将课 程目标按章节和课次进行分解和细化,并整合 BOPPPS 和 PAD 两种教学模式用于课堂教学。其中,理论教学环 节采用 BOPPPS 教学模式将课堂分解为六个环节,其中 的参与式学习环节又结合 PAD 教学模式实施,而实验 教学环节主要采用 PAD 教学模式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 学 。这样的教学改革既注重课前的导入、课中学生的参 与和讨论,还强调课后的消化与吸收,具体流程如图 1 所示。
(二)课程进度安排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建立对会 计基本循环的感性认识,“会计学原理”课程的理论教学 与实验教学应同步开展,同时应对该课程理论教学内容 的进度安排进行适当调整,我校“会计学原理”课程的进 度安排如表 1 所示。
(三)基于 OBE-BOPPPS-PAD 的课堂教学设计
我校的“会计学原理”教学改革以雨课堂智慧教学工 具为媒介,依据前述设计思路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 进行实践 。OBE-BOPPPS-PAD 教学模式包括三个环节, 分别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 。本课程已结合 学校特色将教学目标分解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 目标 。而后续教学也应结合各章节细化目标, 即每次课 可以结合 BOPPPS 教学中的 O 环节(目标) 明确教学过 程的具体目标 。本文重点阐述教学环节中如何整合 BOPPPS 和 PAD 两种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1.理论教学设计 。本文以总论章节中的会计要素内 容作为理论教学示例进行设计。
第一,教学目标 。第一章的教学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 。知识目标:了解会计发展史,以及会计职能与目 标、作用;掌握会计、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等基本概念 。能 力目标:理解会计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会计信息质量要 求,能对发生的经济活动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化做出基本 判断 。素养目标: 从我国古代会计的发展史感知并形成 民族文化自信心和爱国情怀 。落实到本次示例目标,具 体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如表 2 所示。
第二,教学过程 。授课对象为我校会计学、财务管理 两个专业的一年级本科生,按照前文的教学进度安排,会 计要素及其关系的教学内容需安排 4 个学时 。按照 PAD 教学模式,在本次课的前置教学内容中,已安排 1 学时讲 解了三个静态会计要素的基本概念(P),经过课后的消 化吸收(A),再安排 2 学时引导学生建立三个静态会计 要素的关系,组织学生讨论(D),并讲解动态会计要素的 基本概念(P),最后留 1 学时给下次课讨论 。本文以一次 课(2 学时) 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每学时 45 分钟,如表 2 所示, 其具体呈现了第一节课实施 BOPPPS 教学模式的 前三个环节,主要是 PAD 教学模式中的讨论环节(D);第 二节课实施了BOPPPS 教学模式的后三个环节, 主要是 PAD 教学模式中的讲授环节(P),将 PAD 教学模式中的 吸收环节(A) 留在了课后。
第三,教学评价。学校建立了“学生、同行、督导”三位 一体的教学评价体系 。其中,学生评价有两个渠道,即每 个学生通过教务评价系统进行评价与学生信息员收集 学生意见后向学院匿名监督反馈;教师评价则结合教研 活动进行;督导评价通过校级和院级督导、处级干部听课 等方式实现。
2.实验教学设计 。
实验教学是在讲授完会计凭证与 会计账簿后,与理论教学中资金筹集、生产过程、销售过 程、利润形成与分配过程的内容同步进行。每周安排 1 次 (4 节课),采用 PAD 教学法 。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建账— 日常账务处理— 结账与对账—编制报表”四个 环节 。本文以日常账务处理环节为例进行课程设计,其 他环节也可进行类似安排。
第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会计凭证与账簿的 构成要素、分类,掌握不同类型会计凭证的填制方法,以 及不同角色登记不同账簿的登记方法 。能力目标: 能对 企业发生的原始凭证所产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基本的会 计判断,能熟练编制会计分录、规范填制会计凭证和登记 账簿 。素养目标:培养合作意识和工匠精神。
第二,教学过程。PAD 是一种具体教学组织的理念, 核心是把学时分配一半给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让学 生自主发现、解决问题 。但笔者认为其并非绝对的对分 学时,可以根据教学需求进行适当调整 。因而“会计学原 理”实验课采用 PAD 教学法时,对于对半分课堂可以不 做刻意要求 。首先由教师提出本次课堂需要处理的经济业务,接着针对原始凭证组织讨论(D),各组可以派代表 回答基本的会计判断,对原始凭证背后的经济业务进行 解释,并做出会计分录,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对不同答案 的异同进行分析(P),得出正确答案,之后各组分角色按
账务处理程序进行记账,最后由教师对本次实验课存在 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学生于课后对本次课发生的业务 类型的会计处理进行消化吸收(A) 。
第三,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同上述理论教学,不再赘述。
四 、基于 OBE-BOPPPS-PAD 教学模式的“ 会计学 原理”教学改革效果
(一)学生成绩对比
基于 OBE 理念,将 BOPPPS 和 PAD 两种教学方法相 结合的教学模式于 2020 年开始在我校财会专业的“会计 学原理”课程中进行试点。同时,为加强过程性考核,该课 程总评成绩的构成在 2020 年教改后做了调整, 期末卷面 成绩从改革前的 60%调减为 50%, 实验成绩保持不变, 占比 25%,平时成绩调整为 25%。其中,平时成绩主要源 于课堂前测成绩、课后作业成绩、课堂参与情况、读书笔 记或心得体会、考勤等 。为了解“会计学原理”教学改革取得的效果,本文整理了 2019 —2021 年三个学年的学生 总评成绩,具体如表 3 所示。
通过对比发现,学生三个学年的总评成绩均呈正态 分布,峰值均出现在 70~79 分,但 2020 年开展教学改革 试点后,各分数段向上一分数段移动的趋势明显。
(二)学生获得感
2021 年 12 月,课程团队通过问卷星向 2021 学年开课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 183 份, 以了解课程教学改革的 效果 。统计数据显示,有 96.92%的学生认为智慧教学和 教学方式改革在不同程度上激发了其学习兴趣,且有 64.76%的学生认为程度较大;有 96.03%的学生认为其提 高了学习主动性,且有 60.79%的学生认为程度较大 。同 时, 此次教学改革也帮助 96.03%的学生提升了学习能力,还有 67.11%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通过教学改革实现 了价值引领、知识传递和能力提升三位一体的目标 。另 外,通过查询学校的学生评教系统可知,本课程团队平均 得分为95.86 分,高于其他课程团队。
综上所述,基于 OBE-BOPPPS-PAD 教学模式的“会 计学原理”教学改革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又促进 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 课堂参与程度,在促进知识传递、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 三维目标上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具有在其他课程中 进行尝试和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白雪莲,章华伟,武丽敏,等.“以学生为中心,全程管理,智慧教学 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24):133-135.
[2] 王琼.基于智慧课堂的“会计学原理”教学改革研究[J]. 当代会计, 2020(16):15-17.
[3] 王晓丽,赵梅妹,周根全,等.“金课”背景下基于 BOPPPS 教学模式 的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研究[J].科技风,2022(3):121-123.
[4] 闫彩虹,刘殿臣 .基于学习通的“原理”课对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21.19(6):147-150.
[5] 李玉兰.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会计学原理》课程教改研究[J].教 学研究,2019.42(3):70-74.
[6] 范圣法,黄婕,张先梅,等.基于“产出导向(OBE)”理念的本科教学 培养体系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4):6-8.
[7] 王若涵,张志翔.BOPPPS 式教学在“植物生殖生态学”课程中的 探索与实践[J]. 中国林业教育,2011.29(5):55-57.
[8] 付媛媛.基于 BOPPPS 教学模式+超星学习通的课程教学改革探 索: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21.40(5): 119-124.
[9] 王俊.基于“BOPPPS+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以形势 与政策专题式教学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6):91- 93.
[10] 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评 论,2014.12(5):5-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3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