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对初中生开展英语教学 ,培养、发展学生的英语能力 ,可以为学生今后学习和使用英语打下良好的 基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必须尊重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 ,并基于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运用分层 教学法 。这样 ,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论述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英语教学,学生,应用,实践
英语能力 ,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须掌握的一 项基本语言能力 。英语教学 ,在初中教学中占有十分 重要的地位。对初中生开展英语教学 ,引导学生识记 单词、句型 ,引导学生说英语、读英语、写英语、翻译英 语 ,可以培养、发展学生的英语能力 ,为学生今后在大 学阶段学习和使用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初中英语 教学中 ,教师需要尊重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 ,灵活运 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一、传统的标准化初中英语教学方式存在弊端
长期以来 , 初中英语教师采用标准化的教学方 式 ,对整个班级的学生开展一体化的英语教学 。课堂 教学开始前 ,教师首先根据教学计划 ,设计教学目标 , 并基于教学目标撰写教案;然后 ,教师再根据教案开 展教学。在封闭的课堂里 ,英语教师首先阅读英语教 材上的单词、句型 ,然后要求全班学生模仿自己的英 语发音 ,进行重复式的英语阅读练习[1];而后 ,教师通 过板书 , 向学生讲解各个英语单词、句型的含义 ,再组 织学生进行英语写作练习、英汉翻译练习 。这种标准 化的英语教学方式看似简单易行、操作性强 ,但不同 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英语教师基 于同一个教学目标向全体学生开展标准化英语教学 , 会使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承受较大的压力 ,并且产生较 大的学习困难。
2021 年 8 月 ,为调查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上海 某师范大学外语教育学院的专家随机选择 4 所初中 , 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参与此次调查的初中生共有 156 人 ,涵盖初一、初二、初三等年级。此次调查显示: 在全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 , 有 26.92%的学生表示自 己对英语学习感兴趣 , 有 35.26%的学生表示自己对 英语学习兴趣一般 , 有 37.82%的学生表示自己对英语学习没有任何兴趣 , 有 36.94%的学生表示自己对 英语写作缺乏信心 , 有 39.74%的学生表示自己平时 很少主动练习英语写作 , 有 56.14%的学生表示自己 每次完成英语写作 ,至少要花 30 分钟;有 83.64%的 学生 表示自己 喜欢看 英 语 原 版 的 美 国 电 视 剧 , 有 59.89% 的 学 生 表 示 自 己 不 喜 欢 阅 读 英 语 文 章 , 有 48.08%的学生表示自己的英语翻译能力“一般”,有 33.33%的学生表示自己害怕进行英汉互译。所有接受 调查的学生 ,均表示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标准化模 式上英语课 , 有 25.64%的学生表示教师讲课太快 , 自 己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
通过此次调查 ,可以发现:①当前 ,我国已经融入 全球化 ,英语文化在国内广泛传播 ,英语文化又具有 很强的吸引力、影响力 , 因此 ,绝大多数被调查的学生 喜欢看英语原版的影视作品(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 ,有 83.64%的学生表示自己喜欢看英语原版的美国电视 剧) ,这说明初中生对英语文化具有一定的兴趣;②但 现在有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此次调查中 , 只有 26.92%的学生表示自己对英语学习感兴趣 ,其 余 73.08%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一般或缺乏兴趣) , 学生在平时很少练习英语写作 ,很少阅读英语文章;③现 阶段 ,初中英语教师主要采用标准化模式给学生上英 语课 , 一些学生在英语课上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 度。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采用标准化教学模式 ,组织学生反复进行英语听、说、 读、写、译训练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英语能 力 ,但这种标准化的教学模式也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 学习困难 ,同时也难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2]。
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
(一 )分层教学法
1.分层教学法的起源和演变
早在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初 ,英国学校就开始尝 试对学生开展分层教学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 ,美 国教育学家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道尔顿制、文纳 特卡制 。道尔顿制强调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 异 ,并且要着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文纳特卡制强调教 学应以学生自学为主 ,教师所要做的是对学生进行一 对一的个别辅导 。20 世纪 60 年代 ,美国著名教育心 理学家斯金纳创造了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强调要让每 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 来自主决定学习进度。 程序教学对发达国家中小学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发达国家的教育学家受程序教学的启发 ,设计并完善 了分层教学 。20 世纪 90 年代后 ,分层教学在主要发 达国家推广开来 。现在 , 日本中学、英国中小学、德国 中小学、美国中小学均已应用分层教学[3]。
2.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法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美国教育学家提 出的教育效率理论(该理论源自于前苏联教育学家巴 班斯基提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教育效率理论认为: 教学活动同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一样 ,需要合理配 置资源 ,需要不断提高投入/产出比 。但生产、经营等 经济活动的对象是以无机物为主的各种原材料 ,而教 学活动的主要对象则是学生(学生同时又是学习活动 的主体) 。因此 ,要提高教学活动的投入/产出比 ,教师 就必须尊重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 ,并在此基础上调 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吸引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这样 , 就可以从整体上提升教学效率。
3.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 ,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 平、不同成绩 ,将全班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 ,再为不同 层次的学生分别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然后 ,对不同 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从而满 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 ,并且培养全体学生的学习兴 趣 ,促进全体学生实现共同进步。
(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
下面 , 我们将结合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 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教学实践案例 ,来论述如何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
1.对学生进行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 ,是开展分层教学的第一步 。根据教学经验 ,在每个初中班级中 ,都有一定数量的先 进生、一定数量的中等生和一定数量的后进生[4]。先进 生在小学阶段已经认真学习过英语 ,他们的英语基本 功非常扎实 ,对英语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平时喜欢 用简短的英语进行交流 , 可以独立使用英语词典 ,英 语成绩也比较好。从整体上来看 ,一个班上的先等生 , 大约占全班学生的 10%~20% 。中等生在小学阶段也 学习过英语 , 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英语 , 因 此 , 中等生头脑中积累的英语词汇量较少 ,对英语的 兴趣一般 ,平时很少用英语进行交流 ,在日常学习中 很少使用英语词典 ,英语成绩也停留在中等水平 。从 整体上来看 ,一个班上的后进生 ,大约占全班学生的 60%~70% 。后进生几乎把全部的课余时间都花在体 育活动、看电视上 ,他们在小学阶段虽然也学习过英 语 ,但他们忘掉了自己学过的全部英语词汇 ,头脑中 几乎没有积累任何英语词汇 , 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 , 自己不会使用英语词典 ,英语成绩也较差 。从整体上 来看 ,一个班上的后进生 ,大约占全班学生的 10%~ 30%。(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各个班的具体情况存在 着差异 ,各个班上的先进生、中等生、后进生占比也存 在着一定的差异 ,不可一概而论[5] 。)英语教师要根据 自己对本班全体学生的了解 , 将全体学生分为三个组。先进生划入第一组 , 中等生划入第二组 ,后进生划 入第三组。
2.为各个层次的学生分别设计教学目标
对学生完成分层后 ,教师要转入分层教学的第二 步:为各个层次的学生分别设计教学目标。
对第一组的先进生 , 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设计 为:鼓励学生积极 、主动地学习 Unit 4《Where’s my schoolbag?》, 促使学生掌握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鼓 励学生识记、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全部英语单词和句型 , 鼓励学生使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英语会话(英语会话 的次数较多) , 鼓励学生翻译课文中出现的全部英语 句子 ,鼓励学生使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次数较多的英 语写作;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英语写作能 力、口头英语表达能力、英语翻译能力[6]。
对第二组的中等生 , 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设计 为:引导学生学习 Unit 4《Where’s my schoolbag?》,鼓 励学生识记、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大部分单词和句型 ,引 导学生使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次数较少的英语会话;从而促使学生增加英语积累。
对第三组的后进生 , 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设计 为:辅导学生学习 Unit 4《Where’s my schoolbag?》,帮 助学生识记课文中出现的单词和句型 ,着重培养学生 的英语兴趣。
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分别设计好教学目标后 ,教师 要结合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精心编写教案 ,并完成 各项必要的准备工作。
3.开展分层教学
准备就绪后 ,分层教学正式开始。具体来说 ,分层 教学采用以下几个步骤:
①教师走进教室 ,宣布上课开始。然后 ,教师根据 教案 ,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 组) 。分组结束后 , 教师要求每个学生离开自己的座 位 ,根据自己所属的组 ,和本组其他同学坐在一起。第 一组的学生坐在教室的前排 ,第二组的学生坐在教室 的中间 ,第三组的学生坐在教室的后排。
②教师在第一组的学生中挑选一名有责任心、在 同学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生担任组长 。然后 ,教师 向第一组布置学习任务:第一组的学生要在组长带领 下自主阅读、学习 Unit 4《Where’s my schoolbag?》,要 观察课文插图中出现的各个人物、各种物品 ,并将插 图中的英语句子一一翻译成汉语。
③教师要求第二组的学生共同阅读、学习 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 在学习过程中 , 要互相帮 助。遇到不懂的单词、句子 ,要尝试着自行解决。实在 无法解决 ,可以向第一组的同学求助 。如果第一组的 同学也无法解决 ,可以向教师求助。
④教师离开讲台 ,与第三组的学生坐在一起 。然 后 ,教师告诉第三组的学生:Unit 4《Where’s my sch oolbag?》中出现了一个小男孩 ,这个小男孩做的事情 , 和你们每天做的事一模一样(这样 ,就可以激发第三 组学生的好奇心)。然后 ,教师叫第三组的学生翻开英 语课本 ,认真地看 Unit 4《Where’s my schoolbag?》课 文 ,遇到任何不懂的地方 ,都可以随时向教师求助。
⑤在分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仔细观察各个小组 的表现 ,掌握好各个小组的学习进度 。当教师发现各 个小组完成初步学习后 ,教师要立即转入新的教学环 节:要求第一组的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教师叫第 一组的学生在组长带领下一起走上讲台 ,在讲台上向其他同学讲解 Unit 4《Where’s my schoolbag?》的主要 内容 ,并模仿课文插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分别 是小男孩、小男孩的姐姐、小男孩的父亲、小男孩的母 亲)进行一对一的英语会话。然后 ,还要将这些英语会 话一一翻译成汉语(这样 ,就可以检验第一组学生是 否完成了自主学习 ,还可以让第二组、第三组的学生 了解 Unit 4《Where’s my schoolbag?》的主要内容和课 文中出现的各个单词、句子的英语发音)。
⑥第一组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后 ,教师为第一组的 学生热烈鼓掌 ,然后 ,教师走上讲台 ,在黑板上写出 “Where’s… ?”“It’s in …”“It’s under …”“They’re on … ” 等句型 ,并讲解它们的含义。
⑦教师要求第一组的学生使用 Unit 4《Where’s my schoolbag?》中出现的英语单词 ,以及自己掌握的其他英 语单词 ,用“Where’s…?”“It’s in…”“It’s under…”“They’re on…”等句型 ,尽可能写出更多的英语句子 ,并将它们翻 译成汉语。教师要求第一组的学生使用 Unit 4《Where’s my schoolbag?》中出现的单词、句型 ,进行模仿式的英语 写作练习。每个学生至少要写出 4 个英语句子 ,并将它 们翻译成汉语 。教师要求第三组的学生选择 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中出现的英语单词、句型 ,写出 至少 2 个英语句子 ,并尝试着把它们读出来。
三、结束语
初中生在学习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初中 英语教学中 , 英语教师要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 , 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法。这样 ,可以避免学生出现学习 困难 ,从而提升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城.多元智力理论下的初中英语阅读分层教 学应用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1.31(4):80-84.
[2]霍燕.“隐性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中的“分”与“不分”[J].甘肃教育研究,2021(3):50-54.
[3]苏婧.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 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6):287-288.
[4]代芸.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策略 研究[J].英语广场,2021(2):128-130.
[5]周丽娴.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递进教学法的实 践研究[J].英语广场,2020(26):131-133.
[6]刘家鹒.个性化教学视角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8):29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2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