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关于初中物理图像题教学的思考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26 14:46:5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在物理学科方面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着重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提升初中生对于物理的学习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而上述教育目的都 能通过物理图像很好的实现,物理图像的特殊的教育功能对学生物理学科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 在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物体图像进行教学,将物理图像的教育功能发挥得淋漓 尽致,才能更好的帮助实现物理课题素质教育. 本篇文章将会通过一些例题来对初中物理图像教学 进行探讨和分析,帮助学生巧妙解答初中阶段的物理图像题.

  关键词 : 图像;初中物理;解题思路

  物理是一 门基础学科,其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 结构、相互作用以及运动规律.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要体现出物理学科的这一基本属性,很重要的一点 就是结合具体的物理教学内容,去让学生在对物理 内容加工的过程中,获得对物理知识的领悟. 从初中 物理教学传统的角度来看,物理知识的呈现方式是 多样的,除了文字和图片之外,图像也是重要的方式 之一. 事实上,当前的中考物理试题当中,相当一部 分题目都是图像题. 也因此图像题的教学,就自然而 然的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对于其 他的题型而言,图像题的特征在于将相关的信息隐 藏在图像当中,学生需要通过对图像的识读,来获得 相关的信息,然后建立起问题解决的思路. 这对于初 中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 在于多个方面. 比如对于绝大多数初中学生而言,他 们更习惯于通过阅读文字来获得信息,毕竟语言文 字是学生最常用的交流工具之一,从中获得信息的 难度相对较低. 而图像则不同,命题者千方百计地将相关的信息隐藏在图像当中,有时候还会设计多个 环节乃至于陷阱,学生要想解读出有用的信息自然 就不容易;再比如说,相对于文字和图片而言,图像 实际上更为抽象,尽管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象 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但是在面对图像这一 抽象事物的时候,学生在认知上必然存在一些障碍, 这些障碍也就是图像题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因此总体而言,要想让学生在图像识别的过程 当中提升物理素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 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完全基于已有的教学经验 来设计图像题的教学,那么有时候就很难获得突破. 反之如果从学生的解题过程出发,是研究学生在解 题过程中的相关表现,并且总结出相应的规律,那么 所设计的图像题教学往往就更具有针对性,自然也 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当中 特别注意观察学生的认知过程,注意从学生解题的 过程中获取教学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 此结合笔者的相关教学经验,并且以案例解析的方式,跟同行们分享相关的教学心得.

  1 一个案例

  例 1    初中生小丽最近新学了用伏安法测定电 阻,如图 1 所示是小丽的实验图像,小丽测量了一盏 小灯泡灯丝的电流和电压的伏安特性曲线,请问下 图中哪一个图像是正确的(       ) .

\
图 1

  剖析  根据对学生答案的收集发现,很多学生 的答案都是 A 选项,分析他们的解题思路应该是 : 因为横坐标表示电压,纵坐标表示电流,所以电阻的 大小就是该曲线的倾斜程度,又结合在导体中的电 流和电压是成正比的关系,因此他们认为 A 选项是 符合题意的.

  很明显,被调查的学生们的解题是有理论依据 的 :根据我们本能的猜想和基本的思考方向,都是从 图形的形状来进行猜测,然后利用我们目前所了解 到的知识去做出符合题目条件的选择. 但是一般情 况下,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大多数时间都会忽 略将温度升高会导致灯丝的电阻增大这个原因,因 此最终的答案也是不正确的. 细思学生出现错误的 根本原因,也可能是由于在教师进行对学生讲授初 中物理中本章节的内容时,会教给学生一个理想化 模型,即“在不考虑温度变化引起的灯泡电阻发生 改变”这个理想化模型,并且在中学阶段很多老师 会通过让学生做很多练习来巩固知识,因此也不排 除学生因为太多的训练导致出现了思维定势这个现 象. 除此之外,初中学生学习物理通常是利用经验与 直觉作为他们理解和掌握一个物理模型的基石. 通 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知道,初中学生很少从理性的 角度来分析和理解学习“图像”. 因此在进行初中物 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从引导学生了解物理 图像的特点入手.

  2 进行物理图像的教学的切入点

  我们可以以图像的形成作为分析对象 :物理图 像就是在实验的物理现象里面,运用实验的手段将 相关的各个物理量的实验数据所得到的一个图像.

  接下来我们将“晶体的溶解和凝固过程”作为研究案例,这个实验就是我们运用实验过程中所记 录下来的数据结果,然后将这些数据用一个温度--时间( T-t )的坐标图中表示出来,也就是“晶体 的溶解和凝固过程图线”,萘发生溶解和发生凝固 的过程图线用图 2 的图像表示. 在所需要的图像形 成的过程中,实验人员首先需要将自己观察所得到 的物理现象记录待用,再通过描点的方式将晶体发 生溶解的过程和发生凝固的过程的图像制作出来, 在这整个实验的过程中,实验人员应该将描绘出的 图线和晶体发生溶解和发生凝固的过程有机结合起 来加以分析和理解. 所以要把通过精确地测量出的 实验的数据记录在一个完整表格中,再凭借实验所 得的数据画出我们所需要的图像,最后指导学生进 行相应的规律的探索可以通过图像的走势和样式来 实现. 进行教学从图像的完整的形成过程的图像入 手时,第一就是要求要学生掌握图像的作图方法,第 二就是要求要学生学会凭借图像来分析和研究相关 的物理问题.

\
图 2

  例 2   小林帮妈妈整理房间时发现几个箱子, 小林在将箱子推出房间的过程中,发现箱子装的东 西越多,推起来就越费力气,因此小林提出来“接触 面受到的压力可能是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这 个猜想. 如图 3 所示是小林为了验证自己猜想设计 的一个实验装置. 如果小林选择了准确的实验装置 并成功地进行自己的实验,然后将所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表 1  中,请根据数据将摩擦力Ff 的大 小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FN 大小之间的关系图像在 如图 4 的坐标系中表示出来,并由图像可得Ff 与FN之间的关系为      
.
\
图3                                 图 4
 
\
表 1

  剖析  第一步要教会学生注意题目所给的图像中的坐标轴分别对应的物理量是什么;第二步是让 学生在坐标系中描出表格中所给的数据;第三步就 是让学生找准坐标系中的点并且使用细线将这些点 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平滑的直线(作图略);第四步就 是让学生学会分析和判断出相应的规律,当然分析 和判断的基础就是以图线的形状和走势. 根据学生 描绘出的直线可以得到,由表中的数据描绘出的点 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并且这条直线是经过原点的,因 此我们便能够判断出Ff 与FN 的关系为 : 当两个物体 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为一个定值时,它们之间的摩 擦力Ff 和它们之间的接触面所受的压力FN 的关系是 一个正比关系.

  当我们在对物理图像进行教学时,应该重点介 绍是如何使用某一个方法来获取物理图像的过程, 其中实验所提出的背景和实验的设计也应该属于这 个过程. 例 2 中的实验是在“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 小因素”的背景下进行的,这个实验是以“摩擦力大 小与接触面的压力有关”的设计作为本实验的思想 依托. 所以,我们在设计实验时就要运用控制变量 法,这样我们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只研究 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之间的压力的关系这个目的, 进而收集我们进行实验所得到的一些有效的数据, 然后通过我们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来找出与这个实验相关的某些物理规律. 一般来说,学生都是在图像 的形成过程中掌握和理解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进行 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  实验结果的表示方法是通过 我们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有关图像来表示 的,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加清晰明显的观察到出两个 发生变化的物理量之间发生变化的规律有哪些(以Ff与FN 的关系图像为例),而且有助于学生认识和体会到在科学探究中的实际应用中科学方法的重要 性,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科研的方法和技能. 除此之外,还要借此教会学生对待科学的态度要保 持求真务实,必须将自己所得的实验数据真实的记 录下来,万 万 不 能 随 意 改 动 实 验 所 得 的 数 据 、不 可随意捏造自己的实验所得数据 、更加不能够出 现通过虚构实验数据来达到 目 的等行为,严格尊 重实验结 果,尊 重 实 验 事 实 等;要 达 到 激 发 学 生 自主去探索自然规律的欲望的 目 的;利用学习整 个实验的起因和实验的设计过程来培养学生的 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总体而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必须重视物理图 像的教学.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物理图像的教学不能 只集中在解题教学上,在一些物理概念以及规律的 得出过程中,本身就可以借助于图像来进行运用. 这 样学生对图像就会感觉到更加熟悉,在面对图像题 的时候,也就会有更充足的把握. 物理图像不仅是科 学实验中分析实验所得数据的常用方法之一,而且 也是在理论研究时也是最普遍运用的工具之一. 因 此在我们整个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我们 也可以利用图像教学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的 概念和规律等,学习如何使用图像分析的方法来解 决某些物理问题.

  参考文献 :

  [1] 谭琳. 初中物理图像教学研究[ J ] . 物理教师, 2014 ( 11 ) :5 .

  [2] 刘功金. 初中物理图像题教学的突破策略[ J ]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 (05 ) :10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521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