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营养,食品卫生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25 11:30:3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从着力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灵活应用多元化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合理融入思政元素、科学进行效果评价及经验推广四个方面论述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关键词:课程思政;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思政元素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囚。
 
  课程思政内涵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二是在课程设计时,要把思政元素与教学大纲、设计、目标、内容及形式紧密结合起来;三是就覆盖面而言,由于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教学,它要求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协同融合,渗透于学生的思想意识,因此高校需要构建党委领导的、以思政课为核心、其他课程协同发力的思政教育体系,并要求教师全员参与,实现高校内部全局动员,而不仅是思政课教师在行动

\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的德育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营养学及食品卫生学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深入挖掘和讲授课程中存在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及创新精神,使其重视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探索,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且热爱公共卫生事业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以保护人民健康、控制疾病、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为己任,愿为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事业贡献力量。基于此,本文拟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加以探讨。
 
  一、看力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想开展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思政教学,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时。教师在育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思政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故拥有一支具有优秀政治资质的教师队伍,可以有效保证思想政治课程实施质量。基于此,教师队伍必须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笔者所在教研室通过组织课程组教师积极参加教育部、学术团体、校级、院级关于课程思政的线上线下培训、现场观摩、教学竞赛,大力提升了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开展集体备课、同行听课、公开示范课活动,加强了思政课专职教师与本课程组教师的互动,搭建了通力合作的育人平台,打造了课程思政''智库”;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组织教师研读经典,使教师的理念认同进•步提升,胜任能力显著增强。与此同时,为了加强与其他学院教师的交流,教研室主任带队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法学院、师范学院及农学院等学院教师进行了课程思政经验的交流,加强了课程组教师对课程思政内涵、目标及原则的理解,提升了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并且积累了教学经验。首先,在课程设计方面,要明确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合理分配每节课讲授课程思政及专业知识的时间;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找到落脚点,在培养目标中体现课程思政,在大纲中体现课程思政;要从课程与学科属性、学生属性及学生职业素养着手建设课程思政;大纲中课程思政建设要体现出以讲授的知识点为主,课程思政的融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程思政在大纲、教案及PPT中都要涉及,并且要统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将知识体系转换为信仰体系。其次,在思政元素融入方面,课程思政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价值观的体现,要从生活中的事例入手,结合时事政治(中央文件的解读等)融入教学,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课程思政融入可以从名人、国家政策及实践情况三个方面着手;可以适当融入当地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并邀请专家进行讲解;注意隐性思政元素与显性思政元素相结合,如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职业道德及兵团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要与专业知识及学生需求相结合,如合理融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职业道德等;釆用多种方法,并体现在细节中,如上课不迟到及认真讲好每一堂课等;融入形式多样,可以是情景导入、寓言故事及探讨式融入等;就实践课而言,身边团队的事迹就是一种好的课程思政融入,且在实践中体现的团队精神及不怕吃苦、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都是较好的课程思政元素,这些都有助于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W教师自身的魅力、良好的品德及言行举止也是思政建设的重点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言行一致,以自身行动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传递积极的能量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如,教师应认真备课,提前10分钟到教室,不迟到早退,整理好仪容仪表,精神饱满地教学,而且课后应积极解答学生的疑问,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及生活),多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思想及正能量。
 
  二、灵活应用多元化课程思政教学方式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师要灵活应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因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思政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教师可通过案例教学、PBL教学、现场教学、辩论式教学、混合式教学、思政小讲堂及思维导图等多种方式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从“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比如,教师课前在雨课堂发布思政要点,让学生积极参与与创新,同时制作思政小视频,并在课堂上积极展示;教师还可在课前引入最新的新闻,让学生一起讨论其与本专业课的联系;课堂结束后,让学生在雨课堂发弹幕,用几个字或词语概括对本堂课思政内容的感想,之后教师应在后台总结并积极在下堂课改正;每堂课结束后,教师可针对本节课所讲知识提炼出有关学生学习、生活及将来工作等的内容并进行总结(创新思维、科研思维及逻辑思维等)。这样,教师和学生都能融入其中,教师能够津津乐道地讲授、学生也能够听得津津有味,进而使得思政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入耳、入眼、入脑、入心。概言之,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中期待,在实践中体验,在交流和讨论中拓展,在对错辩论中升华,能够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三、合理融入思政元素
 
  (一)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在教学蛋白质相关课程时,教师可展示中国科学家第一次实现了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合成的视频,并且说明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万吨级工业生产能力,减少并逐步用其他东西替代了对大豆蛋白的依赖,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粮豆制品的营养价值时,教师可联系“贸易战”对大豆及食用油脂的影响,帮助学生理性认识“贸易战”,教导学生要忠于祖国、将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其做爱国奋进新青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而努力奋斗。
 
  在讲解食品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的时候,教师可引入新闻:2019年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2018年,中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7亿吨,实现了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电这不仅对中国来说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对世界来说也是一个巨大贡献,在保障粮食安全这一方面,中国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通过新闻的介绍可以增加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教师也可以列举食品被病毒污染事件,如新冠肺炎疫情在各国肆虐的这段时间里,我国某地先后发现进口的冻虾被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当地政府迅速对涉事产品及人员进行了核酸检测,由此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荣誉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另外,教师可通过讲授当前我国的食品贸易情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经历不同时期,且不同社会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不同的内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通过时政实例进行引导,让学生了解我国该如何打破这种局面,维护对外食品贸易的利益,并对我国如何提升对外贸易产品的竞争力进行思考,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斗志,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
 
 
  (二)弘扬我国饮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教师可基于《黄帝内经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对古代营养发展史进行讲解,并实施文化自信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如在讲解传统的中华食物''饺子”时,可追溯到“冬至”的起源。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节日之一,有“冬至和一年差不多大”的谚语。对此,考虑到学生在冬至的时候还在上学这个情况,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给父母打电话或发短信的方式,继承尊重老年人的优良传统。
 
  另外,教学'‘公共营养”时,教师可联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2016)》进行勤俭自信教育,结合“杜绝浪费、兴新食尚”的观点,并运用讨论和短视频的方式鼓励学生支持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形成勤劳、节俭的美好传统。
 
  (三)增强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讲解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时,教师应聚焦学生当下讨论最多的话题,将最新的时事政治及动态新闻以短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教学“农药残留”时,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食堂蔬菜检测实验,加强法治自信教育,并运用调査方法和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食品安全意识和专业素质。
 
  讲解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时,教师可引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该文件通过对食品安全的改革创新,用最高的标准、最严的监管、最重的处罚、最严的问责机制,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保护,确保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叫基于此,教师要在校园中开展以本专业的学生为主导,以“尚德守法,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让学生在了解食品安全方面知识的同时,把“四个最严”深深印在脑海中,并在以后的工作、学习及生活中牢记这些内容,做一名有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在讲解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时,教师可列举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以培养学生诚信意识为目标,通过对反面案例的讲解,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缺乏诚信的危害,进而让诚信的痕迹深深地印在学生心中。增强本专业学生的诚信意识,可使其在将来的工作、生活、学术研究、科研等活动中牢牢树立诚信意识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时刻把人民的健康放在首位。食品卫生的监督和执法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将来就业的方向之一,而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他们掌握了强大的专业技能,也让他们变得更有责任感。概言之,教师可以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事故为例,通过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章的研究,继续强化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感,并不断提高学生未来相关岗位所需的能力,从而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
 
  教学维生素时,教师可引入'‘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一"农民教授”李保国。他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30余年间,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帮助农民增收35亿元以上。在一层层由荒山改造出来的梯田里,核桃、苹果、桃等全部生机勃勃,由此,可促使学生学习李教授做事不畏困难、迎难而上、勇于探索及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特殊人群的营养时,教师可引入协和医院“万婴之母”林巧稚的故事。她从未结婚,从未生育,但却亲手迎接了5万多个新生命,被誉为“万婴之母”。作为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中国科学院第一届唯一女院士,她称自己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并将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充分体现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值得广大医学生学习。
 
  教学肠内与肠外营养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103岁营养学家查良锭的家国情,即"一切为了病人”的感人事迹。“傻干一辈子,心中感淡然;忠实一辈子,心中感坦然;助人一辈子,心中感安然;幸福一辈子,心中感慰然”,这是我国著名临床营养学家査良锭在日记中写下的一句话,字里行间透出朴实与睿智的特点,教师可以此引导学生学习查教授忠厚、公正、工作踏实、为人实在的优良品质。
 
  教学营养学与营养相关疾病课程内容时,教师可通过播放视频,介绍中国营养与食品安全的"守护者”一陈君石院士。他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和行动,以食品安全给人民带来真正的好处为目标,为我国的营养和食品安全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教师还可引入医科领域其他杰出人才,如引入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一吴孟超、勇闯肝脏外科禁区一陈孝平院士、为医就要德才兼备——裘法祖,以及最美医生——庄仕华。教师要基于以上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优秀医务工作者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精湛的医术,还有他们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患者的无私关爱。
 
  教学食品安全性风险分析和控制时,教师可以我国著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及食品毒理学专家一95岁高龄的马凤楼事迹为案例,她是最早参加中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及方法》国家标准示范、起草及制定的…员,支持学校设立营养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所。她退休后也很关心学校的发展。1999年10月,她和丈夫捐赠了近10万元存款,设立了“马凤楼戴汉民奖学金”,用作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奖学基金。2014年,她和丈夫提倡设立"公卫人励学基金”,并且带头捐助40万元。由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马凤楼在公共卫生事业领域耕耘七十余载,孜孜以求、诲人不倦、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优秀品格和崇高精神,这也将成为每位公卫人在前进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五)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教学碳水化合物时,教师可引入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浙江余村进行调研,首次明确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调研余村9天后,习近平总书记以笔名“哲欣”在《浙江日报》头版《之江新语》栏目中发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短评,指出“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㈣。由此,教师可提倡学生通过身边的小事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教学矿物质时,教师可引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1111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金句的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明确“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就像保护自己生命一样”,从而增强学生绿色健康生活的意识,使其一起为美丽的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
 
  在教学食品中有毒金属污染及其预防时,教师可联系水俣病、痛痛病等食品安全事件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观点进行生态自信教育,具体应通过案例分析和安排小组调查等方法,增强学生的环保、食品安全和法治意识,让学生以实际行动建设生态文明叽
 
  四、科学逬行效果评价及经验推广
 
  笔者对所在学校预防医学专业2016级和2017级的学生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显示,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师的教学素质满意度评价较好,所有学生的评价都集中在很满意和满意两项;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评价较好,有98.57%的学生对所有项目评价为满意及以上;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效果的满意度评价较好,有97.14%的学生对所有项目的评价是满意及以上;课堂秩序、课堂活动、考核安排等符合学生需求;有96.00%以上的学生对"课程思政开展情况”和“课程思政学习效果”这两个项目的评价均为满意及以上叶凯
 
  本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形成了以下教学成果。①一份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教学大纲。在原有课程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确立了价值塑造、能力训练及知识赋予的课程目标,以引导学生对世界、对人生、对价值形成正确的展望,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以及如何评价育人成效。②一份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③-份能体现课程思政教学重点的教案。④一套根据授课教案编制的完整课件。⑤10份课程思政教学案例。⑥60个紧扣课程思政主题的视频。这些成果直接惠及预防医学专业2016级和2017级的130名学生。课程组还为塔里木大学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和专科生开设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为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医学营养学课程和食品卫生学课程,为护理专业专升本、石河子大学护士学校学生开设了护理营养学课程,且在教改中获得的成功经验同样可以推广到每年近1 000名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中。另外,经过近2年的实践,课程组发表了6篇成体系的课程思政教改论文,可以为校内、校外广大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能使更多的学生受益,真正落实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育人。
 
  五、结语
 
  教师基于课程思政的概念、医学指导纲要及内涵,将营养与食品卫学课程的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进行有效渗透与巧妙融合,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表达交流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另外,这也有利于教师积极开展实践育人工作,构建课程育人体系,实现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姜芦洋.浅析高校课程思政内涵与实践路径[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3):18-21.
 
  [3]刘丹青,王宇宁.大学课程体系融入思政元素教育模式研究[J].成才之路,2021(35):46-48.
 
  [4]梁晶晶.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路径分析[J].陕西教育(高教),2021(12):8-9.
 
  [5]芮贤义,胡剑凌,俞一彪,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7(34):100-103.
 
  [6]俞永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读姚卫伟新著《师道》[J].江苏教育,2019(83):80.
 
  [7]黄小明,王飞生.林晓梅.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思政的实践与优化[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19):29-31.
 
  [8]《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发表:国家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EB/OL].(2019-10-15)[2022-02-19].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EB/OL].(2019-05-20)[2022-02-19].
 
  [10]在习近平到浙江调研之际再读Ct江新语》[EB/OL].(2020_04_01)[2022-02-19].http://news.china.com.cn/2020-04/01/content_75887514.htm.
 
  [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EB/OL].(2018-06-16)[2022-02-19].http://www.gov.cn/zhengce/2018-06/24/content_5300953.htm.
 
  [13]李志威,董称仙,邵本瑞,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授课期望调查[J].农垦医学,2021,43⑵:170-173.
 
  [14]邵本瑞,杨海清,李志威,等.课程思政融入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农垦医学,2020,42(5):463-46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5143.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