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劳动实践教学能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被广泛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成为现阶段被关注的语 文教学方式,使小学语文课堂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尝试劳动实践教学,使理 论教学与劳动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更丰富的教学方式下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巩固课堂学习。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劳动实践教学 全面发展
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语文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 文课堂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两 部分,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很多教师 都非常重视理论教学,却忽视了实践 活动部分,甚至认为实践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意义不大。事实上,实践教学活动范围更广,教育意义更大。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结合理论与实践, 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
一、课堂教学与劳动实践教学相融合的现状
从现在的教育环境来看,小学语文课堂与劳动实践相结合,主要体现在实践活动课上。这类课程慢慢增多,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在改变,大多数教师勇于创新, 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但是创新的内容还有局限。
小学语文教师已经意识到劳动实 践活动在教学中的地位,并在语文教学课堂中,不断加入劳动实践活动, 不断尝试创新。但由于劳动实践教学 开展时间不长, 前进的道路仍需摸索, 其开展劳动实践教学的道路并不顺畅。同时,开展语文劳动实践教学有 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使得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时束手束脚, 劳动实践教学的方式也比较单一, 远远不能满足劳动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实际需求。
二、实现课堂教学与劳动实践教 学相融合的意义
(一)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教 学分为四个板块,即听力、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每个板 块独立运行,学生并不能把它们融 合到一起,无法进行综合的语文知 识运用。如果能将劳动实践教学和 理论教学结合,就可以提高学生整 体的听力、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这种方式还能使学生在 课堂学习中有效运用学习的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 对知识的利用度,培养学生的探究 知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 生的全方面发展,提高语文的综合 运用能力。
例如, 现如今浪费问题仍旧存在, 许多人并没有十分深刻的节约意识,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开展一节实 践活动课程,让学生认识浪费带来的 严重后果,形成良好的勤俭节约的习 惯,了解浪费对生活的危害,培养学 生的环保意识。
首先,教师应该提出确定的主题 和准确的对象,为学生布置明确的任 务:无论在家庭生活还是在学校生活 中,都有许多浪费现象,造成浪费的 原因有很多,解决这种现象的方法也 是多样的,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生活中, 看看生活中存在的浪费现象。
教师可以通过劳动和实践相结合 的方式, 让学生认识到浪费是可耻的, 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教师 可以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发 现自己身边那些浪费资源的现象,并 将那些现象一一记录下来,作为作业交给教师。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 看浪费资源、节约资源相关的资料,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和紧迫性,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养成 良好的习惯,大力宣传节约对国民经 济建设及居民生活稳定的重要性,使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意识, 养成良好的习惯。
如水资源、电资源、食物等,都 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保障,离开了 这些基本资源的保障,生活将无法 正常进行。我国的水资源并不丰富, 淡水总量更是少之又少,在这样的 背景下,如果人类还不节约用水, 甚至随意浪费水资源,所造成的后 果是无法承担的。
此外,地球上有很多资源都是不 可再生的,在没有找到能够完全持续 使用的代替物之前,节约是最简单、 最方便的行为。节约能源,减少资源 浪费是对地球的关爱和保护,教师要 让学生意识到这些资源对人类的重要 性,从小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 习惯,弘扬勤俭美德。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 教学需要教师积极创新和改革,改变 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师可以通过 劳动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 式,借助劳动实践教学,更好地与学 生接触,了解学生,并帮助学生在实 践中亲身体验,从活动中发现现实生 活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辨别是非 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责任感。
语文是小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 部分,语文与各个学科紧密相连,如 果语文教学仅通过理论进行简单的教 学,那么学生将无法很好掌握相关知识。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劳动实践教学,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另一个层次来讲,教师可以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让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教学的方式更好地掌 握技能技巧,方便日后更好地进行学习迁移。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巩固所学知识,发展自身智力,其语文 的综合性也能更强。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需要注意,实践教学需要从文章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掌 握学习语文的技巧,更好地进行语文 学习,促进综合发展。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对某一个 模块进行单独训练是很重要的,但 必须综合起来才是实现全面发展的 主要道路,学生在对一个模块进行 单独训练时所掌握的知识是零碎的、 不易整合的,其系统性也不强,只 有通过综合的劳动实践,才能形成 一个庞大的知识网。将单独模块的 训练进行整合,形成综合训练,能 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构建知识网络。
以了解水果为例,进行综合训练 的方法有以下五点:
第一,教师可以设立一个情景观 看有关水果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水果 探究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说出自己 喜欢的水果的颜色、形状和滋味,再 用这些词语进行造句,把在课堂中学 到的词语运用到生活中。
第二,学生也可以跟家长一起去 买水果,在买水果的过程中,自己进 行挑选,询问价格,锻炼自己的口语 能力。生活就是课堂,在家长的监督 指导下, 学生会礼貌地进行人际交往, 在挑选水果时,学生可以向父母或售 货员请教,如何挑选更可口的水果。 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身边生活 细节的能力。
第三,教师为学生准备有关水果 的谜语,让学生猜水果,然后引导学 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也可以 选择合适的机会,组织学生抓住水果 特点编谜语, 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第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印 象深刻的一种水果写下来, 包括颜色、 形状、大小、味道等,训练学生描述 事物的能力。
第五,创设一个教学情境,拿出 一个纸箱,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神奇 的箱子,学生心里所想的水果在这里 都可以得到,然后询问学生想要拿到 什么水果,并请学生举手回答,回答 的学生需要在作业本上画出自己想要 的水果,最后再展示自己的作品,讲 述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个水果。
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更好地了解水果的特征,增长自己的见识,提高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三、实现课堂教学与劳动实践教学相融合的策略
(一)将课堂教学与现实情景相融合
语文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 的浓缩。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应该把生活和教学相联合,将生活 搬入课堂,达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目的。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多创建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课堂情境 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中也能感受到:知识存于生活,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小学四 年级下册第二课的内容《乡下人家》 时, 由于大部分学生生活在城市中, 对农村生活的了解知之甚少,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这篇文章,让学生了 解乡下人家的生活。在正式开始教学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乡下生活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乡下生 活的美好:在乡间的小路上可以闻 到花的芬芳,在乡间的池塘边可以 看到许多小鱼,在乡间的田野边可 以听到青蛙的叫声,在乡间的草地 上可以看见各种小动物,在乡间的 土地中可以看见各种农作物,这些 美丽的风景是学生在城市中无法看见的。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课 文中描写的风景,展示相关的图片, 让学生身临其境, 体会“乡下人家”。针对课文中描写的鲜花,教师可以 收集一些鲜花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帮 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种各样的鲜花, 及其时令、开放顺序等。
(二)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融合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导阵地,在课堂上,学生能学习到的知识是有 限的,课堂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让 学生的思考受到一定的制约,造成 学生读书死、读死书的情况。而将 课堂与户外活动相结合,就能有效 避免这个现象。
课外活动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可以拓宽教 师的教学范围,让教师的可施展空间 不再受限,这不仅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眼光和知识储存量,更能让教师 有更大的舞台可以施展。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班级的黑板 报、墙壁等,营造书香氛围,在班级 的黑板报上创立一个小角,向学生介 绍阅读方法,为学生开展阅读课,使 学生不再局限于书本阅读,让学生自 由读书、交流,给予每个学生上台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分享自己最近读书 的成果,谈谈自己从书中得到的真理和启示。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课外书籍,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 况定制阅读小星,对认真对待阅读 课的同学,给予小星奖励,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 参与到阅读中。
对课堂教学来说,课后作业可以 检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了解 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围绕课堂 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布置作业,让学生 进行练习,还可以达到帮助学生巩固 所学内容的目的,使学生在课后作业 中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甚至可以 举一反三。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会选择给学生留大量课后作业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事实上,这 种方法的效果并不显著,反而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压力,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讨厌学习。因此教师要有选 择性地布置作业,以少量高质的作业,结合一定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和实践活动中, 巩固所学知识,并学会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生 活中的问题,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这样,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会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学生学习的积极主 动性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更高。
例如,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 级下册第二十四课《黄继光》后,教 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去革命烈士陵 园,让他们切身感受为革命牺牲的烈 士的英勇,让学生体会烈士为了建设 中国革命事业前仆后继、英勇献身的精神,并引导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烈士陵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下,小学语文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语文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理论教学,而是有效结合了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外劳动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不断地进行探究学习,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时,教师也不断地摸索创新,充分了解了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设计规划,提升了劳动实践教学方案的针对性,为劳动实践教学付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大量的理论材料和实践教材的变化应用,教师能将课堂与实践教学相互交织结合,形成更好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完成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俊霞 , 林森 . 小学语文游戏 化趣味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J]. 新课 程 ,2021(20):22.
[2] 徐珍 . 小学语文游戏化趣味 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J]. 课程教育研 究 ,2020(51):54-55.
[3] 邹辉帮 . 小学语文延伸阅读 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J]. 课外语 文 ,2020(18):105+107.
[4] 李燕 .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 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J]. 读书文 摘 ,2019(09):76.
[5] 王希锋 . “单元整合式小学语 文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 [J]. 小学语 文教学 ,2018(36):8-11.
[6] 孟令华 . 基于翻转课堂理论 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J]. 教师博 览 ,2021(24):47-4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1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