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课堂乐器学习模式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17 14:13:3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在教学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理地融入乐器教学能 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本文以湘艺版小学音乐教材为主,探究了课堂乐器竖笛在小学音乐课中的学习模式,以不断提 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关键词 艺术表现   课堂乐器   竖笛

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教 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其中,核心 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小学音乐课堂 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音乐教 师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因此,笔者 提出了借助乐器开展音乐课堂教学的 策略,并对此进行了探究。

一、乐器演奏对音乐素养提升的重要意义

乐器演奏是表现领域的重要内容 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周围新鲜 事物的兴趣较为浓厚,这一阶段的学习应着力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 爱,注重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从学 生的角度出发开展学生的审美实践活 动。引导学生学习演奏乐器,不仅能 够有效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也能让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 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课堂乐器应选择易于演奏、便于集体教学的乐器。竖笛是悠久的十二 平均律乐器,具有易于学习、易于演 奏、小巧轻便、价格低等特点,通过 将这一乐器引入演奏教学,能够让全体学生参与到以演奏为主要审美实践 方式的教学活动中,提升他们的艺术 表现能力。同时,以竖笛进行教学引 入,符合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提倡 的“小乐器”进课堂的尝试,符合教 育教学的需求,且应该在教学中不断 尝试和改革教学目标。

\

二、课堂乐器教学现状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课标中提出 的乐器进课堂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课堂乐器教学一直处于两难的境 地:一方面,我们深知乐器教学对学 生音乐能力的培养有着无可替代的作 用;另一方面,乐器教学的实施又受 教学时间、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影响, 难以做到真正的落实。在当前的音乐 课堂中,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乐 器教学促进学生的审美实践能力有所 关注,但就具体的教学实际而言,采用乐器进行教学的教师还相对较少。

通过课堂乐器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 实践能力的教学引导相对缺乏,不少音 乐教学只是简单地根据课本进行教学内 容的讲授,缺少乐器教学与音乐教学其他各领域的有机融合。而在教学方式上, 也多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主。教学没 有关注学生学习的需求,以简单的教师 教为主,降低了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 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 艺术表现能力的提升。

三、课堂乐器学习模式探究

(一)领域融合,提升综合能力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  “音乐教学 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 体。教师应全面理解和掌握音乐教学 各领域的内容要求及其相互联系,并 在日常教学中将其融合成有机整体, 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整合教材,将 竖笛教学与素养、唱歌、欣赏、创造 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从了解竖笛、 认识竖笛、探索竖笛以及欣赏竖笛开 始, 让学生发现竖笛这种乐器的魅力。

1. 快乐游戏,培养音乐听力

游戏教学是小学阶段学生喜爱的 教学方式,通过游戏这种方式,能够 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在教学活动 中,可以通过简单的找朋友方式进行竖笛游戏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将全 班进行分组,让学生通过吹奏相同的 音找朋友。如学生 A 吹出“55 5| 55 5|”,而学生 B 吹出“33 3|33 3|”, 那么 B 就不是 A 的“朋友”,通过 不断寻找, 找到吹奏相同音高的学生, 组成朋友队伍。在这种简单的游戏练 习过程中,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高 概念,通过找朋友的方式,学生的音 乐听力也能得到一定的锻炼。

在引进游戏教学时, 要注意的是, 并不是所有的游戏教学都能满足教学 需求,在具体的竖笛教学中,要结合 竖笛学习的特点和演奏方式,引入合 理的游戏教学。此外,还要注意学生 的游戏体验和知识的学习,通过切实 有效的游戏促进竖笛教学的开展,通 过快乐的游戏,掌握演奏技巧,享受 学习过程的美。

2. 以奏带唱,提高视唱音准

识读乐谱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 重要内容之一,而视唱时的音准问题 在小学生中尤为突出。在日常教学中 除了利用柯达伊手势等方法外,还可 以借助竖笛进行视唱练习,通过竖笛 吹奏提高视唱的音准。在学生能够正 确演奏一组音阶的情况下,可借助竖 笛提高演唱音准。在学习过程中先将 乐谱识读出来,再用竖笛练习吹奏, 吹奏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听,以无形中 形成音准记忆,尔后把谱子唱出来, 利用竖笛提高视唱的音准。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四课《小骆 驼》这首歌曲中有很多八分休止符, 包括前八分休止和后八分休止的节 奏,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节奏也较好 地表现了小骆驼乐观向上、勇往直前 的音乐形象,教材将八分休止符作为 结合歌曲学习的一个识读乐谱的知识 点。如果没有事先解决音准问题,在 唱谱时学生会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音准上,很难兼顾到八分休止符。因 此,教师可以先借助竖笛解决音准问 题,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尝试吹奏 歌曲的后半部分,解决音准问题,课 上指导唱谱时就可重点关注八分休止 符的准确演唱, 从而更好地表现歌曲。

3. 参与合唱,促进声部和谐

湘艺版教材从一年级就开始渗透 合唱知识, 一年级上册第七课《太阳》 这首歌曲,编者就加上了简单的二声 部合唱,虽然只是两个音程的合唱, 但也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合唱的 兴趣,为今后的合唱打下基础。到了 中年级后,这样的合唱编排难度逐渐 增加,合唱中最难的音准问题就开始 凸显出来。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也 可以借助竖笛解决音准问题。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第十一 课歌曲《梦之船》时, 在学唱歌曲前, 教师可以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 练习合唱部分的演奏。在练习演奏的 过程中,学生就能掌握各自声部的旋 律。合唱教学时,第一步可先进行 唱奏二声部练习,一个声部由人声演 唱,一个声部由竖笛演奏, 轮流进行; 第二步用竖笛辅助低声部演唱,低声 部在演唱中往往容易被主旋律声部带 跑,这时用竖笛演奏低声部的旋律, 就能帮助低声部找准音高。

4. 听赏实践,加强作品理解

在竖笛教学中,教师不能把技能 训练作为单一的教学目标,这样会让 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慢慢失去学习竖 笛的兴趣。教师可以将竖笛吹奏运用 到欣赏教学中,让学生吹奏适合的主 题旋律,直接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内 涵。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教师要注重 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提升,结合欣赏 教学,为学生创造演奏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演奏技能,加深 对欣赏作品的理解。

例如,在听赏三年级下册管弦乐 曲《铁匠波尔卡》时,在主题旋律的 打击乐演奏环节可以加入竖笛的演奏。 三年级的学生学习竖笛的时间尚短, 完整演奏主题旋律有一定难度,而且 乐曲速度快,学生可能无法跟上,但 教师可以设计只吹奏每小节第一个音, 方便学生完成。在全曲欣赏时,也可 让学生加入乐队演奏中,身临其境, 一边聆听,一边模仿演奏,帮助学生 提高竖笛吹奏的技能,感受作品的风 格特点, 增强对作品思想内涵的理解。

(二)循序渐进,提高演奏技巧

万事开头难,在学习乐器初期, 演奏方法的学习和熟悉音位的基本练 习都比较单一枯燥,因此需要教师寻 找一些适合初学的乐曲进行巩固练 习。相对于音位练习,乐曲学习在节 奏和技巧上的难度都要大一些。教学 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化整为零, 化难为简,循序渐进。以三年级第七 课演奏曲目《大鹿》为例,阐述简单 乐曲的齐奏学习过程。

1. 示范唱奏,直观感受

从观看学生最喜欢的动漫视频入手,初听乐曲动漫版演唱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后由教师示范随伴奏音乐演奏,激发学生学习演奏的欲望。必要的示范对竖笛演奏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教师的示范能影响学生的演奏,有效的示范能说明教师是有 备而来,且课前充分研究过该乐曲, 掌握了乐曲的演奏技巧,能体现出教师的责任心。

2. 分析乐谱,练习铺垫

直接学习乐曲,很容易让学生产 生畏难情绪, 从而想要放弃乐曲学习, 此时,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分析乐谱。 首先,识读乐谱将所有音找出来,按从低到高进行排列,然后进行音阶练 习;还可以借助柯尔文手势,看手势吹奏单音练习;或者做两个音的连接练习, 如 F 调的指法中 mi 按第六孔, 而 sol 按一到五孔,两者正好相反, 因此,这两个音的连接指法有一定的难度,如乐曲中出现了这两个音的连 接,就可以进行练习铺垫。

例如,四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听赏 《春节序曲》,音乐主题二为 F 调, 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用竖笛演奏参与 表现音乐,这段主题中 mi、sol 两个 音的连接出现了三次,如果不先吹好 这两个音,整首乐曲的演奏就会一直 出现卡顿。因此,在演奏前,教师可 以先让学生练习这两个音的连续之处。

一首曲子通常都会有相同乐句,或者是同头换尾、同尾换头的相似乐句, 通过分析乐谱找异同,将一整首乐曲进 行分解,帮助学生厘清需要练习的乐句, 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觉得自己 能够完成乐曲演奏,更加愿意去学习。

3. 视唱乐谱,掌握节奏

视唱乐谱,如果能做到背唱乐谱更 佳。中低年级的演唱类歌曲大都短小规 整,一般采用整曲聆听法学唱歌曲,学 会歌曲后在表现歌曲环节安排演奏,基 本就没有节奏问题了,如三年级下册第 四课《小骆驼》歌曲中出现较多的八分 休止符,在演唱中如能准确演唱八分休 止符表现小骆驼乐观向上、勇往直前的 音乐形象,演奏也就不存在问题了。而 欣赏曲的主题旋律,则一定要通过视唱, 发现节奏难点,解决节奏难点,再进行 演奏。《春节序曲》的音乐主题二,就 有附点八分音符、切分音等不同节奏型, 这些节奏需要学生在演奏前通过视唱乐 谱准确掌握。

4. 跟奏整曲,再攻难点

学生的演奏可能会因为一个乐句中 的某个音,或者某两个音的连接不正确, 一直反复从头开始,或一直反复卡壳的 地方,这会造成乐曲失去美感,也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 学生的整曲概念,带领学生随曲齐奏, 反复跟奏,培养齐奏能力。再针对齐奏 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难点突破,课 后学生再针对各自在齐奏中没有跟上的 地方进行练习。此外,教师还可以进行 分层教学,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在齐 奏时只演奏每小节第一音,以体验与同 学齐奏的快乐,然后随着这部分学生对 演奏的熟练程度上升,再慢慢增加音符 演奏的数量,直至可以顺利演奏全曲。

\

(三)丰富形式,保持学习兴趣

1. 精选乐曲品韵味

对小学生来说,竖笛学习存在一 定的难处,并且由于课时、人数的限 制,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有针 对性的指导。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 选择合适的曲目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在对学习曲目的选择上要以学生的兴 趣为主,注意曲调的韵律,及其营造 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 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在学习 的过程中建立自信心,培养其音乐学 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音 乐学习中,促进自身多方面的发展。 在教学曲目选择上,教师可以选择《小 星星》《多年以前》《小骆驼》《两 只老虎》等这一类学生耳熟能详的曲 目,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造机会展自信

艺术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直 接参与程度,并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 践中。在学校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 相应的平台,促进学生的竖笛学习,加 强学生对音乐审美的理解、对音乐学习 的自信心与活动经验,以比赛的形式提 升学生的演奏技巧,体会音乐带来的独 特魅力。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 找到自身在竖笛演奏方面存在的不足, 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提升。此外,实践活动还能让学生对自己的演奏有所追 求,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培养学生的 大胆创新意识,这是学生审美能力得到 发展的重要标志。

多样性的活动可以是针对学生近 期的学习开展的年级演奏比赛,也可 以是团队式的竖笛演奏,考验学生的 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是竖笛知识学 习竞赛。为学生提供音乐表演、音乐 会等条件,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胆 量,在多样性的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 激发音乐学习的欲望,通过活动保持 强烈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通过提升学生的艺术表 现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 种重要的教学理念。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关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变化与感 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跟踪式教学, 有效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存 在的不足。通过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 手段的引进,促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形成学科素养,通过长期的交流与探 索,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 学生的演奏水平,为学生感受、体验 音乐美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鲁 静 . 小学音乐课堂实施竖笛教学的对策研究 [J]. 才智 ,2017(17):53.
[2] 蒋莉 . 论手风琴教学中的情 感体验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J]. 职 业 ,2015(15):82-8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1673.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