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思 政课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心灵美是其中一部分内容。本文从研究培养学生心灵美的价值切入,探究在思政课 中培养学生心灵美的途径,把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灵美作为研究课题。
关键词 心灵美 思政课 心灵互动 赏识 劳动教育
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 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从事思政课教学以来,我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影响力,使思政课不但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更能收到“激发、唤醒、鼓舞”的效果, 真正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温润心灵的育人作用。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 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 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一、思政课提升学生心灵美的价值
美,一谈到美,很多人就会想 到:“美的衣服、美的容颜、美丽的物 品……”多得不能再多,不过那些都是 表面的,浮于外在的,其实心灵美才 是真正的美。要美得有价值,有意义。
心灵美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包 括思想意识、道德情操、精神意志、 智慧才能的美。它集中体现了社会文 明对人的要求,是行为美、语言美、 仪表美的内在依据,并通过具体的感 性形态被人们所感知。在思政课九年 级上册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一课 中就提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的个人层面包括爱国、敬业、诚信、 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 人层面的要求,体现了培养青少年学 生心灵美的一种价值趋势。所以说心 灵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 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首先就要注意 心灵美。心灵美首先取决于人的基本 态度,即人的个性倾向。人的个性倾 向集中反映了人的需要、动机、期望 和信念等的方向与水平,决定着人的 整体精神面貌,是心灵美的基本属性。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 健全的强大源泉。”美育,是培养学生 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 美的能力教育。学校美育的作用,在 于通过美的形象给学生以情感教育。现行思政课所选编的教材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体,它们反映了美的形 象、美的意境、美的情趣等,蕴含着大量美的内容。
(一)思政课教师“道德美”之效
教师是一份崇高的职业,思政课 教师更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主要 表现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诲人不 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诚实守信、光明磊落、公正廉洁、奉献社会等。只有具备高尚 道德品质的思政课教师,才能让学生 感受到,他们的教师不是讲台作秀, 而是现实努力;不是空谈理论,而是 崇尚实践;不是道貌岸然,而是表里 如一。学生因尊重这样的教师而愿意 接受其所讲授的内容、传递的信息, 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起到“润 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思政课“传递美”之光
美无处不在。有的人外表美,有 的人心灵美,有的人二者都很美。我 更在乎心灵美,因为它是最无私、最 自然、最纯洁的美。为此,我们要时 刻关注中学生的心灵,重视培养中学 生的心灵之美。在现在的中学课程中, 通过思政课的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 的成长,也正是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心 灵美。爱迪生说:“最能直接打动人心 灵的还是美,美立刻在想象里渗透一 种内心的欣喜与满足。”在教学时,教 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带着 学生们走进大自然,用视觉、听觉、 触觉等多种感官去发现美、体验美, 激发孩子们的心灵之光,激励他们运 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美,大胆认同自 己所看到和感受到的东西。记得在上《建设美丽中国》一课 中,讲到人口、环境、资源内容时, 我跟同学们提及国家的环境问题,向 同学们展示了很多有关环境被污染的 图片以及有关报道。从学生的表情中, 我可以看出大家想要去为生命家园—— 地球做点什么。当大家心急如焚时, 我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些保护环境的爱 心人士及志愿者的努力,他们有的化 身白衣天使,有的化身形象大使,有 的捐钱捐物……这时有同学问:“现在 需要学习,没时间?”接着,我又向 同学们展示了马路天使——环卫工人 每天凌晨 3 点起床,不管刮风下雨, 不管严寒酷暑,每天坚持打扫卫生。 一个连路都刚刚会走的宝宝看见垃圾 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桶……
接着,我向大家展示了全班同学 一起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的照片, 当播放到,当播放到 A 小组的时候, 大家脸上无不透露出赞许的表情。那 一次,大家一起去爬山,山上风景秀 丽,环境优美,游客很多,所以产生 的垃圾也随之多了起来。A 组同学一 手拿着垃圾袋,一边玩,一边看见垃 圾就随手捡。这一幕,正好被拍到记 录了下来。事后,采访了 A 组,组长 对我们说:“我们只是做了一点点力所 能及的事情,思政课老师常说,亲近 社会,不做看客!更何况,我们玩到 了,也为保护环境做了一点点小小的 贡献,何乐而不为? ”
最后,我又向同学们展示了在疫 情时刻,自己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 每天清理垃圾、积极宣传。一点一点的渗透,从同学们的神 情当中似乎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这就是心灵美最好的传递方式。
二、思政课培养学生心灵美的途径
我认为在思政课教学中,可以让 学生通过欣赏、品评活动,认识到只有 留心关注生活中的事物,才会发现美的 存在,才会感受到美无处不在,也可 以通过一系列方法培养学生的心灵美。
(一)“心灵互动”塑造学生心灵如何让思政课温润中学生心灵, 一直是每个思政教师思考的问题。课 讲得好,课堂就会让学生如沐春风, 课讲不好,就会“孤掌难鸣”。只有教 师“上心”,内容“赏心”,手段“出 新”,学生才能动心。
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可以激 励人们积极向上,唤起人们的同情心 与责任感。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 中,应时时渗透爱心教育,让学生有 一颗善良的、充满感激之情的心。
例如:在上《理解父母》这课 时,我针对现在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 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体会不到家长的 爱的现象,创设了以下教学情境。课 前,与学生家长联系,有一位家长提 供了几张孩子生病时的照片,同时让 学生收集生活中家长为自己做的一件 事。在教学中,出示课件,展示家长 在孩子病痛时紧张的表情、关心的眼 神、忙碌的身影,家长恨不得自己代 孩子生病的样子,真实的情境强烈地 触动了孩子们的心理,让他们真切地 感受到“可怜天下父母心”。然后让同 学们谈谈自己在图片中获得的感受, 很多同学都讲出了真情实感。接着, 再组织同学们分组交流,讲一件父母 为自己做的难忘的事,相互感受父母 在抚养自己过程中付出的辛苦,使同 学们加深对父母的认识,体会家长对 自己的关爱,理解父母在自己健康成 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一课中, 我以真实的教学情境架起了教材与学 生、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之间的 心灵通道,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 接受了教材的知识,触动了心灵,获 得了真实的体验。这也许就是心灵美最好的互动。
(二)“赏识学生”点亮学生心灵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 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 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就是要尊重孩 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每一个孩 子都有一种独特的天赋,可往往我们 只承认他们一种天赋而忽略了其他方 面的天赋,这样反而扼杀了孩子的天份。因此,教师要及时发现孩子身上 的闪光点。那些学习困难的同学往往被 老师认为是差生,而最终消磨了老师的 耐心,放弃了这部分孩子。这些孩子也 因此产生了自卑和厌倦心理,学习更加退步,性格更加自卑懦弱,而那宝贵 的闪光点也因此而埋没,最终的后果 可想而知。作为教师可能你会认为这 个孩子理所当然地就应该是落后的, 是天生没有出息,这一切的责任都归 罪于孩子。“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 人”,我们以此为开脱理由。孰不知当 我们真正反思自己的教育的时候,才 发现是我们的教育出了某方面的问题。 反思过后是后悔,后悔过后是更多清 醒的认识,是自己在育人方面的提升。
例如:思政课中有培养学生自信 心一课,我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让 学生从寻找别人的优点开始,让学生 实话实说班上某个同学的优点并具体 介绍给大家听,或说一说自己身上的 优点及缺点,让他们多一双发现别人 优点、自己不足的眼睛。通过这样的 活动,让学生人人都能发现别人身上 的优点,同时也能找到自己被同学关 爱、被同学欣赏的自信心。
班里有一位男生,学习成绩不好, 一直很少看见他在课堂上举手发言, 上课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一直让 所有任课教师感到苦恼。后来通过和 他以及他父母的交流,我发现这孩子 其实很聪明,只是对自己缺乏自信, 也很要强,不敢回答问题,怕回答错 了被教师和同学笑话。记得在一次上 “我的情绪”一课时,我列举了很多 例子,生动形象地展示所学内容,同 时特别注意了他,发现他的兴趣很 浓,就鼓励他回答问题,他的热情也 很高,我就及时地表扬了他:“你回答 得真棒,声音也很响亮!”“其实你很 聪明!”还奖给了他一个大拇指。那 节课之后,几乎每节课我都会有意无 意地提问他,渐渐地,我发觉他的手慢 慢会自己举起来,再后来他把手会举 得很高,他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了, 自信心也增强了, 回答的问题一次比一次棒,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针 对这样的学生,适当地利用赏识教育 往往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 美好的心灵也能够得到满足。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有的孩子会对父母不理解,对老师不理解,感 觉自己得不到重视,从而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更槽糕。此时,适当鼓励孩子就非常有必要,在此,我希望广大 家长及更多的人不要吝啬你的鼓励, 你的鼓励会是孩子前进路上的垫脚石。这也许就是心灵美最好的欣赏方式。
(三)“幽默”引领学生心灵
幽默是一种教学艺术,它能带来 智慧和欢乐,让课堂充满魅力、活力 和滋味。幽默可以是语言幽默。可以 用学生喜欢的流行语言吸引了同学们 的注意力。当课堂气氛稍显沉闷时, 可以进行再调节,比如打趣道:“学霸 就此产生。”或者自我调侃:“老师果 然是最美的,是不是?”这样同学们 听完也会笑声不断,思维瞬间回归课 堂情境。
幽默也可以表现为肢体、神态表 情的幽默,一个眼神,一个面部表情 或者是一个夸张的肢体动作都可以调 节氛围。老师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 动作带领学生穿越知识的迷雾,并将 一份积极乐观的精气神传递给了学生。这也许就是心灵美最好的引领方式。
(四)“多彩活动”丰富学生心灵
思政课要注重回归本真,对本质 的理解,一方面是更加重视问题的设 置、情景的设计要来源于真实的生活, 面对生活中的真实性问题,解决真实 的问题,助力学生的成长。
于是,我想到了多彩的活动,用 真实的活动构建课堂,学生能够真实 体会情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课堂。
在思政课上,我会有目的地创造 情境,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带学生去小菜园,学习种菜,施肥、浇水…… 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在思政课上,我会带学生体验不 一样的课堂,学做小小志愿者,使学 生了解社会,让孩子们在理想信念、 思想作风、知识能力上全面提升自己, 从而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能力,从小养 成奉献的意识,长大为祖国出力。
在思政课上,我会带学生煮元宵、 包饺子……与传统节日相结合,弘扬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家、 爱校、爱祖国的情怀。
记得在《传统文化》这一课中, 我先让孩子们简单谈谈传统文化的种 类。由于平时实践课上得多,当即就 有孩子说:“老师,元宵节是我们的传 统节日,这样吧!您让我们过一个不 一样的传统节日,让我们对传统文化 有更深一层的感受。”就这样,我们愉 快地过起了让我们都难忘的元宵节, 孩子们个个主动作为,煮元宵,猜灯 谜……其中,在猜灯谜环节,我融入 教学内容,提前让孩子做好预习工作, 分成 8 个小组,上台来讲解传统文化, 以及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8 个小 组各抒己见,说得头头是道。
课堂上,孩子们吃到了,玩到了, 学到了……
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孩子们最爱 的课堂之一,我们的课堂除了玩,所 有人的心灵都得到了满足。
此外,在思政课上,我会引导学 生注意两点:
(1)语言的准确使用本身就是美。 指导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任意换 成同义词,看其表达效果,使之理解 原词,表达准确。
作为一个教师,其课堂语言仅具 高度知识性和大容量性是不够的,若 遇到“说者有心,听者无意”的情形, 原本预期的效果便大大削弱了。
课堂中, 教师一句无意的“评语”, 往往会左右此后学生的听课情绪,甚 至一生的命运,针对这一点,特别对于思政课老师来说,本身教学要培养 学生的品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 注意语言的美感,从而提高学生兴趣, 强化教学效果。比如当某学生被提问,答案与正确答案出入较大时,能亲切 和蔼地对他说:“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会有新发现的。” 然后对全体学生提醒说:“大家也好好想想看,其实这个问题倘若从这个角度考虑很简单嘛!”这时,那位同学往往会成为第一个抢答者,其他学生也会纷纷踊跃思考。这种语言的美感既激励了被提问的学生,使他有了进一步思考的信心,又鼓励了群体,也促进了课堂提问的尽快解答。由此可见,教师课堂语言的激励性作用大大 有利于教学。
(2)语言的朴实本身也是美。要 求学生既要从积极的角度去使用语言, 也要注意到语言不是词藻的堆砌。其 实,语言的朴实就是要设身处地地从 学生角度考虑问题,从孩子们的角度, 真切感受他们的情绪,具有同理心。 用最真诚、最质朴的语言去感化学生。 这样,学生也会感受到你的真实,喜 欢这样的老师,喜欢这样的课堂,从而 激发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心灵美。
思政教师的朴素话语,体现了为人师者的责任和担当。“美起来”“活 起来”的思政课堂,以贴近学生、灵 活多样的方式越来越鲜活生动、入脑 入心,在学生的成长成才之路上发挥 着引领作用。
三、结语
我们要善于挖掘孩子们身上美的东西,设身处地去感受孩子的心灵, 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给他们播种下人文的关怀。会教育的老师在学生的 眼中是美丽的,我们的学生也会是阳 光的。我们培养的孩子也会是一个心灵美的孩子。
参考文献:
[1] 王学华 . 给心灵一片绿 [J]. 课 堂内外创新作文 ( 高中版 ),2009,Z1.
[2] 石斌 . 上好《道德与法制》课 的思考与实践 [J]. 文理导航 ·教育研 究与实践,2017(0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1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