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加强高中体育教学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2 10:47: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体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不断提升,国家大力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体育强国建设,强调全民素质 的提升,重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因此,当前高中的教育目标既包括文化课教育,同时也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和品德 培养。本文就高中体育教学背景下,如何推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 高中体育   综合素质   全面发展

一、高中体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联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全面性人才 成为了教育教学的目标。高中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 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体育教师应积极 利用体育运动的形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当前我国积极推行素质教育,然 而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 对于素质教育开展的方法及策略把控 不当,对于学生体育教育开展的途径 及方法研究的不足,所以本文围绕体 育教学对高中生全面发展的价值,探 索相应的实现路径,以期将体育教育 与高中生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

当前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 过程中,在方法上还存在一些不足, 特别是对于高中而言,由于学生的学 习课业负担较重,很多学校甚至取消 了艺术和体育课程,这种做法严重阻 碍了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体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 生毅力

高中体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毅力。体育教育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 包括艺术,也包括体育。在各种体育 项目当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 和爱好,选择想要参与的运动项目, 如学生普遍喜欢的项目——篮球,就 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毅力。任何一 项运动能力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想要进行科学的体育运动,想要掌握 体育技能就必须付出努力,在努力的 过程中,学生的意志会得到锤炼。例 如,在学习篮球的过程当中,学生需 要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考虑好哪一 部分时间用来学习,哪一部分时间用 来打球,如此才能更加合理地、持续 地学习这些体育课程。完成时间的规 划之后,学生还需要极强的自控力和 毅力去推进自己的练习计划,如每天 要绕操场跑 5 圈,或是每天运球 1 小 时,每天练习打球半小时,每天练习 原地蛙跳 20 个等。通过这些锻炼计划 的制定和执行能够有阶段有步骤地培 养学生的篮球能力,而在这一过程当 中没有毅力是办不到的。学生在学习 体育技能的同时,无形之中也培养了 自己坚强的毅力。

(二)高中体育教育有助于增强学 生体质

高中学生正处在发育的黄金年龄,在这一时期加强体育锻炼,能够 帮助高中生强化身体的各项素质。通 过体育课堂能够让学生进行各种体育运动,例如跑步、打球等,这些项目 都能够锻炼学生的肌肉,促进骨骼发育,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高中生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在学习 之余难免会感到疲劳,而通过加强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增强体质。 研究表明,每天晨跑并且适当进行体 育锻炼的学生,身体素质明显高于缺乏体育锻炼。

(三)高中体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学 生艺术素养

高中体育教育能够让学生接触到 更多的艺术教育课程。在高中学生的 学习过程当中,文化课依旧占据主体 地位,虽然有部分高中生学习艺术专 业课程,但这种比例普遍较小,一般 都是有意向将来从事艺术类专业的高 中生才会在学习之余去学习艺术类专 业课。对于普通的高中生来说,艺术 课程已经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渐行渐 远,所以较多高中生缺乏艺术素养。 通过高中体育课程,特别是艺术体操 等活动的推进,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而且还能增强学生对于美对于 生活的热爱,从而促进德智体美劳全 面发展。

\

二、高中体育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得知,当前高 中开展体育教育活动存在诸多问题。 其中学校重视程度不够,限制了高中 体育教育的发展。目前,高中阶段在 体育课程的安排上,基本上是一周一 节课,且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比较少, 很多学生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 尤其是到了高三以后,有的学校甚至 取消体育课,或者体育课被其他教师 占用,这些现象都体现出学校对于体 育教育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学 生的考试分数当然重要,但是对于高 中生来说,即使面临升学的关键时期, 也不能忽视体育教育以及对于学生艺 术性的培养。当前强调素质教育,素 质教育包括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然而由于学校内的体育课被删减, 很多学生在学习当中缺乏身体素质的 锻炼过程,每天在学校学习的时间超 过 10 个小时,如果一直坐在座位上不 动,或者是简单地进行课间锻炼,很 难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体育活动参与机 会。所以当前学校内缺乏艺术体育课 程的建设,对于教学时长、教学内容 都没有明确的要求,甚至放任这种换 课的现象随意发生,这些都是领导不 够重视的表现。与此同时,高中的体 育场地和器材配备情况也不理想,在 高中体育场地就是操场,学生可以在 操场上进行一些体育活动,操场的旁 边是篮球场,只有两个篮球架,学生 在打篮球的时候明显出现篮球架不够 用的问题。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场 地或设备供学生进行艺术体育活动。 器材配备方面也是如此,在高中最多 的体育器材就是足球和篮球,运动器 材不够丰富。为此,学校应加大设施 的投放力度,给教学提供必要的软件 和硬件支持。

(二)学生参与度低

当前学生对于体育教育活动项目 的参与度低。虽然有一部分学生能够 看到体育教育活动项目的优势,而且 能够在运动项目当中找到乐趣,但是 也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体育教育项目, 而且也不愿意参与,在各种项目的选 择上也显得比较随意,这些都是学生 参与度低且缺乏兴趣的表现。学生不 愿意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有的学生参 与也是敷衍,这些都难以保证学生的 学习效果。有些学生对体育类科目兴 趣都不高,因为学生本身缺乏这方面 的技能,再加上学生认为高中更应该 将时间放在学习上,所以对于这些体 育类的科目兴趣度也不高,参与度低。

(三)师资队伍综合水平有待提升

校园内开展体育教育活动项目, 师资队伍的综合水平是关键。高质量 的师资队伍水平能够更有效地调动课 堂,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也 能正确把握教育教学的内容。然而, 当前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教龄普遍较 短,而且学历还有待提升。另外,在 教育教学方法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往往能够更 容易地进行学习,在日常的训练当中 也能够更有目的性,这样才能够推进 教师和学生的体育学生双向提升。而 师资队伍水平低下,往往使得教学内 容枯燥,教学方式死板,久而久之, 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从而不利于高 中的体育教育的发展。

三、加强高中体育教学的路径

(一)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

学校管理者应该转变思想观念, 在高中教育的过程中重视素质教育, 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 能过于纠结学生的分数,只有保持正 确的教育理念,并且采用科学的教育 方法,才能够使广大高中生更好地接 收到体育艺术的教育,提升自身的综 合素质。因此,学校应首先树立科学 的发展思想。高中体育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高中生的教育教 学工作开展应该立足于教学实际,注 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在进行校园课程规划时,可 以将体育课程纳入校本计划当中,开 展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重视体育教 育的结合,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在校园内塑造重视体育教育的风气, 通过环境改变学生的思想认识。

其次,学校应加大对体育教学的 投入。在校园的建设规划过程中,加 强对于学校的体育教学投入,根据学 校实际和学生发展的特点,除了要丰 富校园内的各项基本硬件设施建设之 外,还应该积极地进行设备维护和场 地的扩充。对于缺乏的硬件设备补齐, 对于狭小的活动面积,要进行扩建, 只有硬件设备跟得上,学生才能在体 育教育项目开展的过程方法中更有参 与欲望。

(二)提高学生参与度

想提高学生的体育教育活动参与 度。首先要从学生的思想入手,当前 学生认为参与这些课外活动会浪费自 己的时间,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所以 学校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让学生看到自己成长的过程不单只有 分数,更有对于美的审视以及对于体 育运动内在精神的追求。体育项目能 够培养学生扎实的身体素质和善于审 美的眼睛,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同时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发 展也有益。其次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 践规划入手。有很多学生不想参与学 校的体育教育活动,原因就是学生认 为这是浪费时间,所以学校可以帮助 学生进行科学的时间规划,如推荐切 西瓜时间规划法。切西瓜时间规划法, 主要是指让学生把一整天的时间当作 一个西瓜,然后切成每一个部分进行 时间规划,如完成几套卷子或者是完 成阅读哪些书籍等用时为半个小时左 右,如果半个小时结束之后该计划没 有完成,那么说明自己的学习效率低 下。这种情况下就应该进行下一项,然后完成所有的学习计划之后,参与 体育教育活动,培养自己的艺术审美 能力和体育运动能力。最后,在一整 天的学习和活动结束的时候进行总结。 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明确这一天自 己都要做哪些事,每一项事务需要耗 费多长时间,这样能够让学生提高对 于时间的规划能力。

(三)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学校应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包 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为教师的内 在能力转化,主要是指让有丰富教学 经验的教师,通过开分享交流会的方 式,把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分 享给教龄时间较短的老师,这样可以 帮助老师共同进步,既能够吸收到先 进的教学经验,同时又能够促进教师 之间教育能力的提升。第二个方面为 教师的外在转化,主要包括教师之间 通过学区交流会的方式进行教育经验 的交流,例如可以与其他高中的体育老 师进行沟通,了解其他学校对于体育 课程的开设以及体育课程维护方面的 有效措施,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四)提高学生交往能力

开展运动会的目标,并不只是激 励人们锻炼身体,还涉及到人的交流 沟通。由此可知,体育活动的功能各 式各样,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 环节中,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 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若想达成上 述目标,教师必须要注意一个问题, 就是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培养, 借助体育活动来唤起学生的兴趣,引 导他们积极加入其中,在锻炼的同时, 增强他们和周围同学的交际,进而增 强实际的交往能力。

比如,在开展篮球活动的时候, 老师先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要求 他们完成热身运动,再根据他们的个 性特点和身体素质等,将全班学生分 成两个小组,挑选几名学生充当前锋、 中锋、后卫等角色,让他们完全凸显 出自己的价值和作用。其他学生则要 做好啦啦队的工作,并配备相应的替补人员。在比赛的过程中,若是想获 得最终的胜利,就一定要积极主动配 合,进行团队协作这不止可以增强学 生的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还可以为 比赛的胜利打好基础。由此可知,体 育活动具有着多元化的作用,对于学 生将来的成长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 义,确实需要给予其更高的重视。

\

(五)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进 行道德品质教育

众所周知,体育是一项行动力比 较强的教育,学生通过体育过程当中 的表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 纪律方面、以及组织方面的道德品质。 而在实际的体育活动当中,要求学生 克服困难,在这样的前提下,有助于 培养学生坚毅、勇敢的品质,而这些 品质比在教室当中的学习更容易体现 出来。对此,体育教师针对学生不同 的表现对学生进行教育,效果也比较 明显。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在对于 体育教学目的制定的过程当中,要注 重发挥体育为学生带来的教育作用, 对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道德方面 的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 优良、正派的品质。而高中体育课程 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能,它更为广 泛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 当中,与学生进行较量,在学习的过 程当中让学生进行互相帮助,发现自 身的不足,并通过学生的帮助获得更 为轻松的状态。体育教学既可以帮助 孩子的健康成长,还可以广泛而全面 的在教育当中占据有利的地。目前, 尽管每个国家当中的社会情况不同, 代表的社会形态与意识也不同,但对 于体育方面的教育却达成了一致,并 重视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 的思想道德品质,这也是体育教育当 中的一个重要任务,简单来说,也就 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可以为今后 建设祖国出一份力。而学生积极地参 与到体育锻炼与活动当中,不仅可以 提升自身的个人能力,尤其在运动场 上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与品质,让他们遵守纪律、服从裁判的管 理、顾全大局,对此,在体育教学过 程当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有 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肩负着 社会的荣誉与责任,将体育锻炼与热 爱祖国、热爱社会进行紧密的相连, 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优秀人格 与品质,从而让学生进行全面发展。

四、结语

总体来说,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 不断提高,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 育模式和教育内容也出现了转变。在 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全 面发展的今天,高中应重视学校的体 育课程,全面推进体育教育进程的发 展,不断完善体育教育内容,丰富体 育教育方式,延长体育教育时间,鼓 励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教育中来。总 而言之,作体育教育作为当前学校教 育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以他 特有的教育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规 律、以及教学成果等几个不同的方面, 充分发挥出它的本身的实际作用,为 更好的培养全面型的学生、塑造新型 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促进学 校师资力量水平的提高,在学校范围 内营造体育教育氛围,这样才能使得 我国高中教育全面发展,进而为祖国 未来的发展打造扎实的文化体育艺术 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 程彩玲 . 谈国际高中的课程建 设 [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5 (1):113-116.
[2] 薛永泽 . 新时期下高中体育训 练的现状及其改进策略 [J]. 当代体育 科技 ,2020(02):33-36.
[3] 任玲玲 . 优化体育教学培养学 生终身体育意识刍探 [J]. 中国校外教 育 ( 下旬刊 ),2020(4):8.
[4] 杨文轩 . 论中国当代学校体育 改革价值取向的转换——从增强体质 到全面发展[J].体育学刊 ,2016(06):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068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